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18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更详细地,涉及以包含特定的空穴传输物质和特定的电子阻挡物质为特征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平板显示器由液晶显示器占据,但在全世界正火热进行开发经济又性能优越并与液晶显示器具有差别的新型平板显示器的努力。最近,以新一代平板显示器来备受瞩目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于液晶显示器具有低驱动电压、快响应速度及广视角等的优点。

通常,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简单的结构由发光层及夹有上述发光层的一对对置电极来构成。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利用如下的现象,即,若向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场,则通过从阴极注入电子并从阳极注入空穴来使它们在发光层再结合,从而释放光。

更详细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为如下,包括:基板;阳极;空穴注入层,从阳极接收空穴;空穴传输层,用于传输空穴;电子阻挡层,用于阻挡电子从发光层进入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和电子相结合来发光;空穴阻挡层,用于阻挡空穴从发光层进入电子传输层;电子传输层,从阴极接收电子并传输至发光层;电子注入层,从阴极接收电子;以及阴极。根据情况,无需额外的发光层,也可在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掺杂少量的荧光或磷光性染料来构成发光层,在使用高分子的情况下,通常,一个高分子可同时执行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及电子传输层的作用。通过真空蒸镀法或旋涂、喷墨打印、激光诱导热成像法等方法来形成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物薄膜层。这样,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作成多层薄膜结构的原因在于,为了实现电极和有机物之间的界面稳定化,并且,在有机物的情况下,由于空穴和电子在移动速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若使用适当的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向发光层有效地传递空穴和电子,使得空穴和电子的密度均衡,则可提高发光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驱动原理为如下,若向上述阳极及阴极之间施加电压,则从阳极注入的空穴经由空穴注入层及空穴传输层向发光层移动。另一方面,电子从阴极经由电子注入层及电子传输层注入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区域通过使载体重结合来生成激子(exiton)。该激子从激发态变为基态,由此导致发光层的荧光性分子发光,从而形成影像。此时,将激发态通过单重激发态降至基态并发光的称为“荧光”,将通过三重激发态降至基态并发光的称为“磷光”。在荧光的情况下,单重激发态的概率为25%(三重态的概率为75%),在发光效率上有所限制,相反,若使用磷光,则可通过利用至三重态75%和单重激发态25%来发光,因此在理论上内部量子效率可达到100%。

对于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最大问题就是寿命和效率,随着显示器的大面积化,必须要解决这种效率或寿命问题。

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阳极与阴极之间包括发光层且形成为一层或多层的有机薄膜层的各层所包含的成分的特性对器件的驱动电压、发光效率、亮度及器件的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正在火热地进行与上述有机薄膜层的各层所包含的成分有关的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5-0034379号、日本授权专利第2395088号、日本授权专利第3828595号及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3-0099098号。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用特定的空穴传输物质及特定的电子阻挡物质来使发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及设置于上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膜,上述有机膜包括发光层,在上述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包括包含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膜及包含由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膜:

化学式1:

化学式2:

在上述化学式中,

m及n分别为0至5的整数;

Ar1为单键,C6~C18亚芳基或核原子数为5至18个的杂亚芳基;

Ar2至Ar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由胺基、C1~C10的烷基、C2~C10的烯基、C2~C10的炔基、C3~C10的环烷基、核原子数为3至10个的杂环烷基、C4~C60的芳基及核原子数为5至20个的杂芳基组成的组中;

R1至R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6~C60的芳基、核原子数为5至40个的杂芳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胺基、C3~C40的环烷基及核原子数为3至40个的杂环烷基组成的组中;

L1至L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单键、C6~C40的亚芳基或核原子数为5至40个的杂亚芳基;

上述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氧基、烷氧基、芳胺基、芳基及杂芳基分别被选自由氘、卤素、氰基、硝基、C1~C40的烷基、卤素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6~C60的芳基、核原子数为5至60个的杂芳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胺基、C3~C40的环烷基、核原子数为3至40个的杂环烷基、C1~C40的烷硅基、C1~C40的烷硼基、C6~C60的芳硼基、C6~C60的芳磷基、C6~C60的单芳磷基或二芳磷基、C6~C60的芳磷氧基及C6~C60的芳硅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在被多个取代基取代的情况下,它们可相同或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例,由上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可为由下述化学式3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在上述化学式中,

R1、R2、R3、Ar4、Ar5、p、q及r的定义分别如在上述化学式2中的定义。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例,由上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可为由下述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在上述化学式中,

R1、R2、R3、Ar4、Ar5、L3、p、q及r的定义分别如在上述化学式2中的定义。

在本发明中,“烷基”是指来源于碳数1至40个的直链或侧链的饱和碳化氢的一价取代基。可举甲基、乙基、丙基、异丁基、仲丁基、戊基、异戊基、己基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烯基(alkenyl)”是指来源于具有一个以上的碳-碳双键的碳数为2至40个的直链或侧链的不饱和碳化氢的一价取代基。可举乙烯基(vinyl)、烯丙基(allyl)、异丙烯基(isopropenyl)、2-丁烯基(2-butenyl)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炔基(alkynyl)”是指来源于具有一个以上的碳-碳三键的碳数为2至40个的直链或侧链的不饱和碳化氢的一价取代基。可举乙炔基(ethynyl)、2-丙炔基(2-propynyl)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芳基”是指来源于由单独环或两个以上的环组成的碳数为6至60个的芳香烃的一价取代基。并且,两个以上的环能够以相互单纯附着(pendant)或缩合的形态来包含。作为这种芳基,可举苯基、萘基、菲基、蒽基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杂芳基”是指来源于核原子数为5至40个的单杂环或多杂环芳香烃的一价取代基。此时,此时,环中一个以上的碳被如N、O、S或Se的杂原子取代,优选地,环中1至3个碳被如N、O、S或Se的杂原子取代。并且,两个以上的环能够以相互单纯附着或缩合的形态来包含,进一步地,能够以与芳基缩合的形态来包含。作为这种杂芳基,可举如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三嗪基的6元单环、如酚噻吩基(phenoxathienyl)、中氮茚基(indolizinyl)、吲哚基(indolyl)、嘌呤基(purinyl)、喹啉基(quinolyl)、苯并噻唑(benz othiazole)、咔唑基(carbazolyl)的多环及2-嘌呤基、N-咪唑基、2-异噁唑基、2-吡啶基、2-嘧啶基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芳氧基”为由R’O-表示的一价取代基,上述R是指碳数为6至60个的芳基。作为这种芳氧基,可举苯氧基、萘氧基、二苯氧基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烷氧基”为由R’O-表示的一价取代基,上述R’是指碳数为1至40的烷基,可包含直链(linear)、侧链(branched)或环(cyclic)结构。作为烷氧基,可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1-丙氧基、叔丁氧基、正丁氧基、戊氧基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芳基胺”是指被碳数为6至60个的芳基取代的胺。

在本发明中,“环烷基”是指来源于从碳数为3至40个的单环或多环非芳香烃的一价取代基。作为这种环烷基,可举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降冰片基(norbornyl)、金刚合金(adamantine)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杂环烷基”是指来源于核原子数为3至40个的非芳香烃的一价取代基,环中一个以上的碳被如N、O、S或Se的杂原子取代,优选地,环中1至3个碳被如N、O、S或Se的杂原子取代。作为这种杂环烷基,可举吗啉、哌嗪等为例,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烷硅基”是指被碳数为1至40个的烷基取代的硅基,“芳硅基”是指被碳为数6至60个的芳基取代的硅基。

在本发明中,“缩合环”是指缩合脂肪族环、缩合芳香族环、缩合杂脂肪族环、缩合杂芳香族环或由它们组成的形态。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使用特定的空穴传输物质及特定的电子阻挡物质,从而提供大有改善的驱动电压特性、发光效率及亮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及设置于上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膜,上述有机膜包括发光层,在上述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包括包含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膜及包含由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膜:

化学式1:

化学式2:

在上述化学式中,

m及n分别为0至5的整数;

Ar1为单键,C6~C18亚芳基或核原子数为5至18个的杂亚芳基;

Ar2至Ar5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由胺基、C1~C10的烷基、C2~C10的烯基、C2~C10的炔基、C3~C10的环烷基、核原子数为3至10个的杂环烷基、C4~C60的芳基及核原子数为5至20个的杂芳基组成的组中;

R1至R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由氢、氘、卤素、氰基、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6~C60的芳基、核原子数为5至40个的杂芳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胺基、C3~C40的环烷基及核原子数为3至40个的杂环烷基组成的组中;

L1至L3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单键、C6~C40的亚芳基或核原子数为5至40个的杂亚芳基;

上述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氧基、烷氧基、芳胺基、芳基及杂芳基分别被选自由氘、卤素、氰基、硝基、C1~C40的烷基、卤素C1~C40的烷基、C2~C40的烯基、C2~C40的炔基、C6~C60的芳基、核原子数为5至60个的杂芳基、C6~C60的芳氧基、C1~C40的烷氧基、C6~C60的芳胺基、C3~C40的环烷基、核原子数为3至40个的杂环烷基、C1~C40的烷硅基、C1~C40的烷硼基、C6~C60的芳硼基、C6~C60的芳磷基、C6~C60的单芳磷基或二芳磷基、C6~C60的芳磷氧基及C6~C60的芳硅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在被多个取代基取代的情况下,它们可相同或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例,由上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可为由下述化学式3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3:

在上述化学式中,

R1、R2、R3、Ar4、Ar5、p、q及r的定义分别如在上述化学式2中的定义。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例,由上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可为由下述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4:

在上述化学式中,

R1、R2、R3、Ar4、Ar5、L3、p、q及r的定义分别如在上述化学式2中的定义。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例,上述Ar1为单键或C6~C19的亚芳基,上述Ar4为C4~C60的芳基或核原子数为5至20个的杂芳基,上述Ar5为C4~C60的芳基,但并不仅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例,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选自由下述化合物组成的组中,但并不局限于此:

更优选地,本发明的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选自由下述化合物组成的组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例,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由化学式2表示

的化合物可选自由下述化合物组成的组中,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中,作为包括阳极、阴极及设置于上述阳极与阴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膜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上述有机膜包括发光层,在上述阳极与发光层之间可包括包含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膜及包含由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膜。具体地,包含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膜为空穴传输层,包含由上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膜为电子阻挡层,但并不仅限于此。

上述空穴传输层还可包含除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外的本领域公知的空穴传输物质,上述电子阻挡层还可包含除由上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以外的本领域公知的空穴传输物质。

在本发明中,上述有机薄膜层还包括空穴注入层,在有机薄膜层所包括的的各层中,可依次层叠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 TL)、电子阻挡层(EBL)及发光层(EML)。

并且,上述有机薄膜层还包括空穴注入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电子注入层,在有机薄膜层所包括的各层中,可依次层叠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ETL)及电子注入层(EIL)。

进一步地,上述有机薄膜层除了具有如上所述的层叠结构以外,还可以具有如下的结构,即,为了有效的发光及器件的寿命延长,而还层叠有具有本领域公知各种功能的层(不限定于有机物层)。

以下,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但是,下述例示的内容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作为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基板表面通过常规的方法涂敷阳极用物质来形成阳极。此时,优选地,所使用的基板为透明性、表面平滑性、可取性及防水性优秀的玻璃基板或透明塑料基板。并且,作为阳极用物质,可使用透明且导电性优秀的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锡(SnO2)、氧化锌(ZnO)等。

然后,通过常规的方法并利用层空穴注入层物质对上述阳极表面进行真空热蒸发或旋涂来形成空穴注入层。作为这种空穴注入层物质,可举铜酞菁(CuPc)、4,4',4"-三(3-甲苯氨基)三苯胺(m-MTDA TA)、4,4',4"-三(3-甲苯氨基)苯氧基苯(m-MTDAPB)、作为星暴(starburst)型胺基类的4,4',4"-三(N-咔唑基)三苯胺(TCTA)、4,4',4"-三(N-(2-萘基)-N-苯氨基)-三苯胺(2-TNATA)或可在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Idemitsu公司)购买的IDE406为例。

通过常规的方法并利用空穴传输层物质对上述空穴注入层表面进行真空热蒸发或旋涂来形成空穴传输层。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通过层叠由上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来形成空穴传输层。

通过常规的方法并利用发光层物质对上述空穴传输层表面进行真空热蒸发或旋涂来形成发光层。此时,在所使用的发光层物质中的单独发光物质或发光主体物质为绿色的情况下,可使用三(8-羟基喹啉)铝(Alq3)等,在蓝色的情况下,则可使用Balq(8-羟基喹啉铍盐)、DPVBi(4,4'-双(2,2-联苯乙烯基)-1,1'-联苯)类、螺旋(螺旋)物质、螺-DPVBi(螺-4,4'-双(2,2-联苯乙烯基)-1,1'-联苯)、Li PBO(2-(2-苯并恶唑基)-苯酚锂盐)、双(联苯乙烯基)苯、铝-喹啉金属配合物、咪唑、噻唑及噁唑的金属配合物等。

通过常规的方法并利用电子阻挡层物质对上述空穴传输层表面进行真空热蒸发或旋涂来形成电子阻挡层。作为上述电子阻挡层物质,可使用由上述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

在发光层物质中的可与发光主体物质一起使用的掺杂物(dopant)的情况下,作为荧光掺杂物,可使用可在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Ide mitsu公司)购买的IDE102、IDE105,作为磷光掺杂物,可使用三(2-苯基吡啶)铱(III)(Ir(ppy)3)、铱(III)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甲酰合铱(FIrpic)(参考文献[Chihaya Adachi et al.,Appl.Phys.Lett.,2001,79,3082-3084])、铂(II)八乙基卟啉(P tOEP)、TBE002(Covion公司)等。

通过常规的方法并利用电子传输层物质对上述发光层表面进行真空热蒸发或旋涂来形成电子传输层。此时,在所使用的电子传输层物质的情况下,不进行特别限制,优选地,可使用三(8-羟基喹啉)铝(A lq3)。

可选地,在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还形成有空穴阻挡层,与磷光掺杂物一同使用于发光层,从而可防止三重态激子或空穴向电子传输层扩散的现象。

可通过常规的方法并利用空穴阻挡层物质进行真空热蒸发或旋涂来形成空穴阻挡层,在空穴阻挡层物质的情况下,不进行特别限制,但优选地,可使用(8-羟基喹啉)锂(Liq)、双(2-甲基-8-羟基喹啉-N1,O8)-(1,1'-联苯-4-羟基)铝(BAlq)、浴铜灵(bathocuproine,BCP)及LiF等。

通过常规的方法并利用电子注入层物质对上述电子传输层表面进行真空热蒸发或旋涂来形成电子注入层。此时,作为所使用的电子注入层物质,可使用LiF、Liq、Li2O、BaO、NaCl、CsF等物质。通过常规的方法并利用阴极用物质对上述电子注入层表面进行真空热蒸发来形成阴极。

此时,作为所使用的阴极用物质,可使用锂(Li)、铝(Al)、铝-锂(Al-Li)、钙(Ca)、镁(Mg)、镁-铟(Mg-In)、镁-银(Mg-Ag)等。并且,在顶部发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情况下,可使用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来形成可透光的透明阴极。

可利用本发明的覆盖层形成用组合物在上述阴极表面形成覆盖层(CPL)。

以如上所述的顺序,即,以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的顺序制备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此相反地,以阴极/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电子阻挡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阳极的顺序制备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也无妨。

以下,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下述实施例仅用于例示本发明,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合成例

化合物1-1

将20.00g(62mmol)的二([1,1'-联苯]-4-基)胺、9.71g(31mm ol)的4,4'-二溴-1,1'-联苯溶解于187mL的甲苯中后,添加373mg(0.62mmol)的Pd2dba3、1.01g(2.50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3.16g(137mmol)的t-BuONa,进行加热及回流4小时来确认反应完全结束之后,添加甲醇进行过滤后,利用己烷/二氯甲烷(H ex/MC)对白色固体进行再结晶,得到23.44g的化合物1-1,收率为95%。

化合物1-2

将20.00g(62mmol)的二([1,1'-联苯]-4-基)胺、9.71g(31mm ol)的3,3'-二溴-1,1'-联苯溶解于187mL的甲苯中后,添加373mg(0.62mmol)的Pd2dba3、1.01g(2.50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3.16g(137mmol)的t-BuONa,进行加热及回流4小时来确认反应完全结束后,添加甲醇进行过滤后,利用己烷/二氯甲烷(He x/MC)对白色固体进行再结晶,得到21.96g的化合物1-2,收率为89%。

化合物2-1

将3.95g(10mmol)的4-溴-9,9'-螺二[芴]和5.60g(10mmol)的N-(4-(9,9'-螺二[芴]-2-基)苯基)-[1,1'-联苯]-4-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6.82g的化合物2-1,收率为78%。

1H NMR(CDCl3,300MHz):δ﹦7.88(d,1H),7.84(d,4H),7.74(d,1H),7.61(d,1H),7.56(d,2H),7.48(d,2H),7.42-7.34(m,9H),7.29(t,1H),7.22(d,2H),7.18-7.04(m,11H),6.97(t,1H),6.93(s,1H),6.79-6.70(m,5H),6.65(d,1H),6.63(d,1H)ppm。

化合物2-2

将3.95g(10mmol)的4-溴-9,9'-螺二[芴]和4.10g(10mmol)的N-([1,1'-联苯]-4-基)-9-苯基-9H-咔唑-3-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4.71g的化合物2-2,收率为65%。

1H NMR(CDCl3,300MHz):δ﹦8.03(d,1H),7.76(d,1H),7.68(s,1H),7.64-7.57(m,5H),7.50(t,2H),7.41(d,1H),7.32-7.30(m,3H),7.26(t,2H),7.21(t,2H),7.17-7.11(m,6H),7.10-7.02(m,5H),6.98(d,2H),6.89(t,1H),6.86(d,2H),6.66(d,1H),6.61(d,1H)ppm。

化合物2-3

将3.95g(10mmol)的4-溴-9,9'-螺二[芴]和4.84g(10mmol)的N-([1,1'-联苯]-4-基)-9,9'-螺二[芴]-2-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5.59g的化合物2-3,收率为70%。

1H NMR(CDCl3,300MHz):δ﹦7.82(d,2H),7.79(t,2H),7.73(t,2H),7.51(d,2H),7.47(m,1H),7.42-7.33(m,7H),7.31-7.26(m,3H),7.19-7.08(m,6H),7.04-6.94(m,5H),6.92(t,1H),6.85(d,1H),6.72(d,2H),6.65-6.57(m,3H),6.50(d,1H),6.29(d,1H)ppm。

化合物2-4

将3.95g(10mmol)的4-溴-9,9'-螺二[芴]和5.60g(10mmol)的N-(3-(9,9'-螺二[芴]-2-基)苯基)-[1,1'-联苯]-4-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5.68g的化合物2-4,收率为65%。

1H NMR(CDCl3,300MHz):δ﹦7.70(d,1H),7.66-7.63(m,3H),7.58(d,2H),7.35(d,1H),7.26(t,1H),7.23(t,2H),7.20-7.11(m,9H),7.07(d,2H),7.03(t,1H),7.01(t,1H),6.99-6.97(m,4H),6.94(t,4H),6.82(s,1H),6.74(d,1H)6.72(d,2H)6.69-6.67(m,2H),6.63(d,2H),6.60(t,1H),6.56(d,1H),6.49(d,1H),6.33(d,1H)ppm。

化合物2-5

将3.95g(10mmol)的4-溴-9,9'-螺二[芴]和4.11g(10mmol)的N-(4-(9H-咔唑-9-基)苯基)-[1,1'-联苯]-4-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3.99g的化合物2-5,收率为55%。

1H NMR(CDCl3,300MHz):δ﹦8.14(d,2H),7.87(t,3H),7.60(t,4H),7.48-7.35(m,14H),7.34-7.12(m,8H),7.06(t,1H),6.80(d,2H),6.71(t,2H)ppm。

化合物2-6

将3.95g(10mmol)的4-溴-9,9'-螺二[芴]和4.38g(10mmol)的N-(4-(9,9'-二甲基-9H-芴-2-基)苯基)-[1,1'-联苯]-4-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5.72g的化合物2-6,收率为76%。

1H NMR(CDCl3,300MHz):δ﹦7.92(d,1H),7.63(d,2H),7.59(d,1H),7.55(d,1H),7.35(s,1H),7.33(d,1H),7.27-7.25(m,4H),7.23(t,2H),7.20(d,1H),7.16-7.12(m,9H),7.06(t,1H),7.01(t,2H),7.00(t,1H),6.99(d,2H),6.87(t,1H),6.78(d,2H),6.63-6.60(m,3H),1.51(s,6H)ppm。

化合物2-7

将3.95g(10mmol)的4-溴-9,9'-螺二[芴]和3.98g(10mmol)的N-([1,1'-联苯]-4-基-[1,1':4',1”-三联苯]-4-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3.70g的化合物2-7,收率为52%。

1H NMR(CDCl3,300MHz):δ﹦7.87(d,2H),7.84(d,1H),7.70-7.53(m,12H),7.48-7.28(m,12H),7.19-7.11(m,5H),7.02(t,1H),6.79(d,2H),6.71-6.66(m,2H)ppm。

化合物2-8

将4.71g(10mmol)的4-(3-溴苯基)-9,9'-螺二[芴]和3.62g(10mmol)的N-([1,1'-联苯]-4-基)-9,9'-二甲基-9H-芴-2-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5.94g的化合物2-8,收率为79%。

1H NMR(CDCl3,300MHz):δ﹦7.90-7.80(m,2H),7.80-7.70(m,2H),7.70-7.60(d,1H),7.60-7.00(m,26H),6.90-6.65(m,4H),1.38(s,6H)ppm。

化合物2-9

将3.95g(10mmol)的4-溴-9,9'-螺二[芴]和4.38g(10mmol)的N-(3-(9,9'-二甲基-9H-芴-2-基)苯基)-[1,1'-联苯]-4-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5.56g的化合物2-9,收率为74%。

1H NMR(CDCl3,300MHz):δ﹦8.13(d,1H),7.57(d,2H),7.54(d,1H),7.51(d,1H),7.44(d,1H),7.34(t,1H),7.26-7.21(m,5H),7.20-7.16(m,9H),7.13(t,1H),7.11(t,1H),7.05-7.03(m,3H),6.98(t,1H),6.95(d,1H),6.84(s,1H),6.83(t,2H),6.67-6.64(m,3H),6.63(d,1H),1.28(s,6H)ppm。

化合物2-10

将3.95g(10mmol)的2-溴-9,9'-螺二[芴]和5.60g(10mmol)的N-(4-(9,9'-螺二[芴]-2-基)苯基)-[1,1'-联苯]-4-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5.94g的化合物2-10,收率为68%。

1H NMR(CDCl3,300MHz):δ﹦7.90-7.87(d,1H),7.87-7.82(d,5H),7.80-7.70(d,1H),7.65-6.90(m,30H),6.80-6.60(m,6H)ppm。

化合物2-11

将4.71g(10mmol)的2-(4-溴苯基)-9,9'-螺二[芴]和3.62g(10mmol)的N-([1,1'-联苯]-4-基)-9,9'-二甲基-9H-芴-2-胺溶解于30ml的甲苯中后,添加2.88g(30mmol)的t-BuONa、161mg(0.4mmo l)的t-Bu3P(溶解于50%的甲苯)、115mg(0.2mmol)的Pd(dba)2后,进行回流3小时。反应完全结束后,在常温下冷却,添加50ml的乙酸乙酯和50ml的H2O来提取有机层。利用MgSO4干燥有机层后,进行蒸馏,利用正n-己烷/二氯甲烷进行分柱,得到6.17g的化合物2-11,收率为82%。

1H NMR(CDCl3,300MHz):δ﹦8.10-7.95(m,4H),7.75-6.90(m,27H),6.90-6.55(m,4H),1.35(s,6H)ppm。

实施例1: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在形成有反射层的基板上利用氧化铟锡形成阳极,使用N2等离子或UV-臭氧进行表面处理。在其上,利用空穴注入层以10nm的厚度蒸镀HAT-CN。接着,以80nm的厚度蒸镀本发明的化合物1-1来形成空穴传输层。在上述空穴传输层的上部以的厚度真空蒸镀本发明的化合物2-1来形成电子阻挡层,在上述电子阻挡层的上部以25nm的厚度蒸镀可利用发光层形成蓝色发光层(blue EML)的9,10-双(2-萘基)蒽(9,10-Bis(2-naphthyl)anthraces,ADN)并利用掺杂物掺杂(do pping)约5%左右的2,5,8,11-四-丁基-二萘嵌苯(2,5,8,11-Tetra-b utyl-Perylene)(t-丁基-二萘嵌苯(t-Bu-Perylene))。在其上,以1:1混合蒽衍生物和LiQ并以30nm的厚度蒸镀电子传输层,在其上,利用电子注入层以10nm的厚度蒸镀LiQ。之后,利用阴极以15nm的厚度蒸镀以9:1混合镁和银(Ag)的混合物,在上述阴极上利用覆盖层(capping layer)以65nm的厚度蒸镀N4,N4'-双[4-[双(3-甲苯基)氨基]苯基]-N4,N4'-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DNTPD)。在其上,利用紫外(UV)硬化型粘合剂附着含有吸湿剂的加封盖(seal ca p),可从大气中的O2或水分保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从而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实施例2~13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除了以化合物2-2~2-11代替化合物2-1来作为电子阻挡物质代来使用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实施例14~16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除了以化合物1-2代替化合物1-1来作为空穴传输物质来使用,且分别以化合物2-3、化合物2-4、化合物2-8代替化合物2-1来作为电子阻挡物质来使用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比较例1~2

在上述实施例1中,除了以上述化合物1-1、NPB代替作为电子阻挡物质的化合物2-1来使用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比较例3

在上述实施例8中,除了以NPB代替作为空穴传输物质的化合物1-1来使用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表1

通过上述表1的器件评价结果,在将对应于本发明的化学式1及化学式2的化合物分别适适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层及电子阻挡层的情况下,可确认相比于比较例外部量子效率提高至102%~150%。因此可确认,在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中,可利用特定材料类来实现高效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用特定的空穴传输物质及特定的电子阻挡物质来使发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