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7730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中,电池连接器是其内部常用的部件之一,电池连接器用于实现电池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电池连接器固定在壳体和电路板之间后,再打上螺钉以将电池连接器固定在手机中,发明人在组装电池连接器时发现以下缺陷:会对与电池连接器靠近的后壳产生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后壳为非金属时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移动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和弹性件,所述电连接器用于固定于主板上,所述弹性件包括交替叠合的硬片和弹片,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电连接器和移动终端的后壳之间,以将所述电连接器固定于所述主板上。

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抵持端和第二抵持端,所述第一抵持端和所述第二抵持端皆由硬片构成。

其中,所述弹片为片状,一片所述弹片夹持于两片所述硬片之间。

其中,所述弹片内部设置有多个滚珠。

其中,所述弹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臂和设置于所述两个弹性臂之间的连接臂,所述两个弹性臂之间具有弹性间距,且所述两个弹性臂分别抵接于相邻的所述硬片上。

其中,所述硬片具有光滑的表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池、第一电路板和连接器组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组件中的电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电池靠近所述主板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板和电源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中的电连接器固定于所述主板上,且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主板。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盖接于所述前壳上,所述弹性件夹持于所述后壳与所述电连接器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移动终端通过将弹性件抵接于电连接器和后壳之间,以将电连接器能够稳固的固定于电路板上,而由硬片和弹片交替叠合形成的弹性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能够发生位移以对电连接器进行减震,进一步将电连接器能够稳固的固定于电路板,从而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接器组件、电源组件和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移动终端的第iv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弹性件中的一种弹片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弹性件受外力作用时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的弹性件中的另一种弹片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弹性件受外力作用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包括主板1和电源组件2,电源组件2包括电池21、第一电路板22和连接器组件23,连接器组件23中的电连接器231固定于主板1上,所述电池21通过所述第一电路板22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器组件23中的电连接器231,连接器组件23中的弹性件232抵接于电连接器231和移动终端100的后壳3之间,弹性件232包括交替叠合的硬片2321和弹片2322、2323。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3,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前壳4和后壳3,后壳3盖接于前壳4上,形成移动终端100的整体外壳。电源组件2容置于前壳4与后壳3盖接后形成移动终端100的内腔1a中。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4,第一电路板22为柔性电路板,电池21靠近主板1设置,电池21通过第一电路板22连接至电连接器231上,实现电池21与主板1的电连接关系。其中,电池21与主板1之间的间距较小,布局较为紧凑,利于移动终端100中其它元器件的布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2可以为印刷电路板等。

其中,电池21可为锂电池21、镍氢电池21等。

具体的,请参照图5,主板1固设于移动终端100的内腔1a中,电连接器231焊接于主板1上。其中,电连接器231包括上连接座231a和下连接座231b,下连接座231b焊接于主板1上,上连接座231a插接于下连接座231b上,虽然下连接座231b焊接于主板1上,但是上连接座231a容易脱离下连接座231b,并且下连接座231b与主板1一发生移动,其容易导致二者断开连接,影响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通过弹性件232抵持连接于下连接座231b和后壳3之间,能够在后壳3与前壳4扣接后,通过弹性件232的弹性来保证上连接座231a能够紧固的插接于连接座上,从而实现将电连接器231稳固的固定于主板1上。

具体的,请参照图6和图8,弹性件232包括交替叠合的硬片2321和弹片2322、2323,硬片2321和弹片2322、2323交替叠合的弹性件232的结构,减少了硬片2321与弹片2322、232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移动终端100在发生跌落时,弹性件232中的硬片2321和弹片2322、2323能够通过在水平方向x发生位移而吸收电连接器231于水平方向x上受到的振动,而弹片2322、2323的存在则能够通过自身在竖直方向y发生弹性变形而吸收电连接器231于竖直方向y受到的振动,从而在竖直方向y和水平方向x皆保证电连接器231不会发生位移,进一步将电连接器231稳固的固定于主板1上。

其中,请参照图6和图8,所述硬片2321具有光滑的表面。具体的,硬片2321的材质为金属,其具有光源的表面,使得弹片2322叠合于其上,且相互挤压时,弹片2322与硬片2321之间仍具有较小的摩擦力,更利于移动终端100跌落时,通过硬片2321和弹片2322、2323发生相互位移来减缓电连接器231受到的振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硬片2321还可以为塑料。

具体的,请参照图5和图7,弹性件232至少具有三层,可以为两片硬片2321中间夹持一片弹片2322、2323,还可以为两片弹片2322中间夹持一片弹片2322、2323。至少三层的弹性件232的结构具有更加的减震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片具有两层亦可,即弹性片包括一片硬片2321和一片弹片2322、232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232还可以为四层、五层或六层等。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5,所述弹性件232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抵持端232a和第二抵持端232b,所述第一抵持端232a和所述第二抵持端232b皆由硬片2321构成。第一抵持端232a和第二抵持端232b皆由硬片2321构成的结构,使得弹性件232抵接于电连接器231时,其对电连接器231具有更大的压力,能够进一步将弹性件232抵接于后壳3和电连接器231之间的挤压力更均匀的传递至电连接器231上,保证电连接器231均匀受力,能够更为稳固的固定于主板1上,而弹性件232抵接于后壳3时,其为后壳3提供一定的强度,避免后壳3变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5和图6,所述弹片2322为片状,一片所述弹片2322夹持于两片所述硬片2321之间,片状的弹片2322能够与相邻的硬片2321较好的抵接,能够更佳的将来自后壳3的作用力传递至电连接器231上,进一步将电连接器231稳固于主板1上。

具体的,所述弹片2322内部设置有多个滚珠。其中,弹片2322实质为橡胶片,多个滚珠挤压于弹片2322的内部。在移动终端100跌落时,多个滚珠在弹片2322的内部发生移动,吸收移动终端100跌落给电连接器231带来的振动,同时,请参照图6,弹性件232中的硬片2321和弹片2322能够通过在水平方向x发生位移而吸收电连接器231于水平方向x上受到的振动,而弹片2322的存在则能够通过自身在竖直方向y发生弹性变形而吸收电连接器231于竖直方向y受到的振动,上述弹片2322的结构进一步保证电连接器231在受到外力时,不会与主板1发生移位而影响二者之间的电连接关系,从而提高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7和图8,所述弹片232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臂2323a和设置于所述两个弹性臂2323a之间的连接臂2323b,所述两个弹性臂2323a之间具有弹性间距,且所述两个弹性臂2323a分别抵接于相邻的所述硬片2321上。实质上,弹片2323为u形橡胶片。u形的弹片2323结构使得弹性件232不需要由较多叠层形成即可使得弹性件232挤压于后壳3与电连接器231之间,并且两个弹性臂2323a之间弹性间距的存在能够根据后壳3与电连接器231之间的间距而对应变大或变小,当移动终端100跌落时,请参照图8,弹性件232中的硬片2321和弹片2323能够通过在水平方向x发生位移而吸收电连接器231于水平方向x上受到的振动,而弹片2323的存在则能够通过自身在竖直方向y发生弹性变形而吸收电连接器231于竖直方向y受到的振动,从而在竖直方向y和水平方向x皆保证电连接器231不会发生位移,进一步将电连接器231稳固的固定于主板1上。

当移动终端100开始装配时,首先将主板1固定于移动终端100的内腔1a中;再将插接好的电连接器231焊接于主板1上,并且保证电连接器231的下连接座231b电连接至主板1;接着将电池21靠近主板1设置,并且电池21通过第一电路板22连接至电连接器231的上连接座231a,实现电池21与主板1的电连接;紧接着将弹性件232放置于电连接器231上,将后壳3扣接于移动终端100的前壳4上,利用后壳3与前壳4的扣合力和弹性件232的挤压力将电连接器231稳固的固定于主板1上,在移动终端100发生跌落时,弹性件232中的硬片2321和弹片2322、2323能够通过在水平方向x发生位移而吸收电连接器231于水平方向x上受到的振动,而弹片2322、2323的存在则能够通过自身在竖直方向y发生弹性变形而吸收电连接器231于竖直方向y受到的振动,从而在竖直方向y和水平方向x皆保证电连接器231不会发生位移,进一步将电连接器231稳固的固定于主板1上。

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100通过将弹性件232抵接于电连接器231和后壳3之间,以将电连接器231能够稳固的固定于电路板上,而由硬片2321和弹片2322、2323交替叠合形成的弹片2322、2323在水平方向x和竖直方向y能够发生位移以对电连接器231进行减震,进一步将电连接器231能够稳固的固定于电路板,从而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移动终端100。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