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耐油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用数据传输总线电缆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751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适合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环境使用的低烟无卤阻燃耐油数据传输总线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数据传输总线电缆在多种自动化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全世界的设备节点数已经超过2000万。它由三个兼容部分组成,即profibus-dp(decentralizedperiphery)、profibus-pa(processautomation)、profibus-fms(fieldbusmessagespecification)。其中profibus-dp应用于现场级,它是一种高速低成本通信,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式i/o之间的通讯,总线周期一般小于10ms,使用协议第1、2层和用户接口,确保数据传输的快速和有效进行。;profibus-pa适用于过程自动化,可使传感器和执行器接在一根共用的总线上,可应用于本征安全领域;profibus-fms用于车间级监控网络,它是令牌结构的实时多主网络,用来完成控制器和智能现场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换。

船舶和海洋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应用系统,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在其系统内的广泛应用,与之相配套的数据传输总线电缆也得到了呈现出了可观的需求量,然而由于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应用环境系统的特殊性,对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要求颇高,相对而言,以往适用于陆上应用环境的普通数据传输总线电缆及其制造工艺对这些要求的满足程度,不尽如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产品和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环保行具有低烟无卤、阻燃、低毒和耐油等性能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用数据传输总线电缆及其制造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耐油船舶和海洋工程用数据传输总线电缆,低烟无卤阻燃耐油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用数据传输总线电缆,包括多股绞合铜丝导体,轻型皮-泡-皮结构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层,抗拉型定制尺寸填充条,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带,柔性多股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网,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高耐油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护套;

所述多股绞合裸铜丝导体,采用7股0.25mm退火无氧铜丝右向绞合,绞合节距控制在10~15倍导体外径之间;

所述轻型皮-泡-皮结构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层,聚乙烯绝缘采用皮-泡-皮物理发泡结构,整体绝缘厚度为0.6mm,物理发泡度为60~65%;

所述抗拉型定制尺寸填充条,成缆填充采用两根定制尺寸的抗拉型填充条,与两芯绝缘线芯左向绞合,绞合节距控制在15~20倍成缆外径之间;

所述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带,以20%的撘盖率重叠绕包在成缆线芯外层,铝层向外;

所述柔性多股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网,编织在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层外层,与之充分接触,屏蔽覆盖系数达90%;

所述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挤包在编织屏蔽层外,挤包厚度约为0.8mm;

所述高耐油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护套,挤包在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外,挤包厚度约为1.1mm,并将电缆整体均匀地进行高能电子束辐射,使得外护套材料充分接枝交联。

作为优化:所述轻型皮-泡-皮结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抗拉型定制尺寸填充条,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高耐油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护套,均为非金属材料,具备低烟无卤特性。

一种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耐油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用数据传输总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导体采用多股退火无氧铜丝左向绞合,为保证导体的柔软性,其绞合节距控制在10~15倍导体外径之间,聚乙烯绝缘采用皮-泡-皮物理发泡结构,整体绝缘厚度为0.6mm,物理发泡,发泡度为60~65%,填充采用两根定制尺寸的抗拉型填充条,与两芯绝缘线芯左向绞合,绞合节距控制在15~20倍成缆外径之间,在成缆线芯外绕包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带,铝层向外,与外层的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网充分接触,外层再挤包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材料,挤包厚度约为0.8mm,最外层挤包高耐油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护套,挤包厚度约为1.1mm,最后将电缆整体均匀地进行高能电子束辐射,使得外护套材料充分接枝交联。

作为优化:该电缆阻燃性能可满足按照实际敷设情况成束紧密排列,每米非金属含量为7l,火焰温度在800℃下,燃烧40min后电缆燃烧高度不超过2.5m的要求;耐油性能可满足irm902燃料油在100℃下经过24h耐油试验后电缆护套表面强度和伸率变化率不超过35%;传输性能可满足对屏蔽的电容不平衡≤4pf/m,31.25khz时的阻抗100±20ω,39khz时的衰减≤3.0db/km,从7.9khz~39khz传输延时变化≤1.7μs/km。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结构上进行优化,结合船舶的敷设和使用环境,线芯之间增加抗拉填充原件,采用皮-泡-皮物理发泡结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增加环保型隔氧层和以及具有优异理化性能的护套层,在保证数据传输总线电缆电气性能不损失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从而充分适应船舶和海洋工程应用环境,使得该电缆具备了低烟无卤、阻燃、耐油、高机械防护能力等性能。

本发明的工艺上,采用多股铜丝绞合,并控制10~15倍导体外径之间的绞合节距,以及成缆绞合节距控制在15~20倍成缆外径之间,保证了电缆整体的柔软性,使其更能适应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应用环境的狭小空间。采用定制尺寸的抗拉型填充条,既保证了成缆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圆整度,使得电缆整体电气传输性能稳定,也对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能力有所帮助。采用铝层向外的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带绕包,并与外层的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网充分接触,通过100%的屏蔽覆盖率以及双层屏蔽结构,既以提高屏蔽抑制系数的方式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也避免了铝塑复合屏蔽绕包带绕包可能出现的屏蔽不连续性,同时还省略了常用的引流线结构,从而降低了电缆的整体成本,也规避了由引流线结构引起的电缆不圆整的缺陷。传输性能满足对屏蔽的电容不平衡≤4pf/m,31.25khz时的阻抗100±20ω,39khz时的衰减≤3.0db/km,从7.9khz~39khz传输延时变化≤1.7μs/k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耐油船舶和海洋工程用数据传输总线电缆,包括多股绞合裸铜丝导体1,轻型皮-泡-皮结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2,抗拉型定制尺寸填充条3,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带4,柔性多股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网5,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6,高耐油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护套7。

多股绞合裸铜丝导体1,采用7股0.25mm退火无氧铜丝右向绞合,绞合节距控制在10~15倍导体外径之间,保证了电缆整体的柔软性,使其更能适应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应用环境的狭小空间。

轻型皮-泡-皮结构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层2,聚乙烯绝缘采用皮-泡-皮物理发泡结构,整体绝缘厚度为0.6mm,物理发泡度为60~65%,保证了电缆整体电气传输性能稳定。

抗拉型定制尺寸填充条3,成缆填充采用两根定制尺寸的抗拉型填充条,与两芯绝缘线芯左向绞合,绞合节距控制在15~20倍成缆外径之间,保证了电缆整体的柔软性,使其更能适应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应用环境的狭小空间。并且保证了成缆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圆整度,使得电缆整体电气传输性能稳定,同时也对提高电缆的整体抗拉强度。

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带4,以20%的撘盖率重叠绕包在成缆线芯外层,铝层向外,保证了100%的屏蔽覆盖率,从而以提高屏蔽抑制系数的方式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

柔性多股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网5,编织在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层外层,与之充分接触,屏蔽覆盖系数达90%,保证了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的屏蔽连续性,也以增加屏蔽层数的方式提高了屏蔽抑制系数,使得能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

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6,挤包在编织屏蔽层外,挤包厚度约为0.8mm,有效提高了电缆整体的阻燃能力。

高耐油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护套7,挤包在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外,挤包厚度约为1.1mm,并将电缆整体均匀地进行高能电子束辐射,使得外护套材料充分接枝交联,有效提高了该电缆的阻燃、耐油、高机械防护能力等性能。

该电缆结构和制造工艺中所使用的非金属材料为:轻型皮-泡-皮结构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2,抗拉型定制尺寸填充条3,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6,高耐油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护套7,均具备低烟无卤特性。

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耐油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用数据传输总线电缆的制造工艺,导体采用多股退火无氧铜丝左向绞合,为保证导体的柔软性,其绞合节距控制在10~15倍导体外径之间,聚乙烯绝缘采用皮-泡-皮物理发泡结构,整体绝缘厚度为0.6mm,物理发泡,发泡度为60~65%,填充采用两根定制尺寸的抗拉型填充条,与两芯绝缘线芯左向绞合,绞合节距控制在15~20倍成缆外径之间,在成缆线芯外绕包单面铝塑薄膜复合屏蔽绕包带,铝层向外,与外层的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网充分接触,外层再挤包高阻燃型低烟无卤聚烯烃隔氧层材料,挤包厚度约为0.8mm,最外层挤包高耐油型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护套,挤包厚度约为1.1mm,最后将电缆整体均匀地进行高能电子束辐射,使得外护套材料充分接枝交联。

该电缆阻燃性能可满足按照实际敷设情况成束紧密排列,每米非金属含量为7l,火焰温度在800℃下,燃烧40min后电缆燃烧高度不超过2.5m的要求;耐油性能可满足irm902燃料油在100℃下经过24h耐油试验后电缆护套表面强度和伸率变化率不超过35%;传输性能可满足对屏蔽的电容不平衡≤4pf/m,31.25khz时的阻抗100±20ω,39khz时的衰减≤3.0db/km,从7.9khz~39khz传输延时变化≤1.7μs/k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