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5622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储存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窗口型球栅阵列(windowballgridarray,wbga)封装组件。



背景技术:

在众多半导体装置的封装类型中,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结构是将用以承载芯片的基板开设贯通的窗口,以便于焊线穿过窗口,电性连接基板与芯片。

如图1所示,一种公知的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件包括具有窗口111的基板110、芯片120、焊线130、胶粘层140、塑封体150以及焊球,焊球植设于基板110的接合表面上的焊盘112。芯片120通过胶粘层140固定在基板110的安裝面,焊线130穿过窗口111电连接芯片120与基板110,塑封体150包裹芯片120以及焊线130。在注塑过程中,将基板110置于由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组成的注塑模具10中,然后注入塑封料(emc,epoxymoldingcompound,环氧树脂注塑化合物),形成包裹芯片120以及焊线130的塑封体150。

如图2所示,在注塑时,塑封料从浇注口13处进入模具10的内腔,沿下模流方向14b流动,部分的塑封料会经由基板窗口111一端的进胶口111a流入窗口111内,沿上模流方向14a流动,由于上模具11的内腔比下模具12的内腔小,塑封料在上模具11的流动速度快于下模具12,使上下模模流不平衡而导致在下模12腔体内填充的塑封料中出现空洞151。同时,由于上下模流速度不同,当上模流大于下模流,会造成基板110上方模流压力大,基板110的未夹合区113就会变形下沉,当塑封料流动到出胶口111b时因流速过快会增加上模流撐開基板110的壓力,导致塑封料从上模腔与基板110之间的縫隙处溢出到基板110上产生溢胶152,溢胶152甚至会覆盖焊盘112,使封装件的外接失效。如图3所示,如果芯片120向着与进胶口111a′相反的方向产生了位移,会导致出胶口111b′区域相较于进胶口111a′区域变得更窄,空洞和溢胶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组件,包括:

基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且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窗口,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复数个邻靠所述窗口的接点及复数个矩阵排列的焊盘,所述第二表面包含芯片安装区,所述窗口两端各形成有超过所述芯片安装区且供注塑时进胶的进胶口及出胶的出胶口,所述出胶口相较于所述进胶口为尺寸扩大的缓流开口,所述出胶口的端部宽度大于所述窗口的通道宽度;

芯片,通过胶粘层固定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并对准于所述芯片安装区,所述芯片部分覆盖所述窗口,并使所述窗口的进胶口和出胶口裸露在所述芯片之外,并且所述芯片具有复数个焊垫,位于所述窗口中;

焊线,穿过所述窗口并电性连接所述芯片的所述焊垫和所述基板的所述接点;以及

塑封体,包裹所述芯片和所述焊线,并且所述塑封体填满所述出胶口,所述焊盘裸露于所述塑封体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呈锤子形,其中,所述出胶口为锤头形。

进一步地,所述出胶口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口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或者,所述进胶口的边缘包括弧形,所述弧形小于半圆形或半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组件还包括复数个植设于所述焊盘的焊球。

进一步地,所述塑封体包括形成于基板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塑封部和局部形成于基板第二表面上且填充所述窗口的第二塑封部,所述第一塑封部小于所述第二塑封部。

进一步地,所述出胶口的开孔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塑封部的上模流横切截面积。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组件可避免注塑过程中因上模具内的模流速度过快而在基板上出现的溢胶问题以及在塑封体内出现的空洞问题。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件在注塑过程后在橫切窗口方向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件在注塑过程中沿窗口延伸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件在注塑过程中沿窗口延伸方向的剖面示意图(芯片发生位移时)。

图4为本发明的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件的基板第一表面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件的基板第二表面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件结构在注塑过程中的剖面示意图。

10:模具11:上模具12:下模具13:注浇口

14a:上模流14b:下模流

110:基板111:窗口111a:进胶口111b:出胶口

111a′:进胶口111b′:出胶口112:焊盘113:夹合区域

120:芯片130:焊线140:胶粘层

150:塑封体151:空穴152:溢胶

210:基板211:窗口211a:进胶口211b:出胶口

211c:出胶口的端部宽度211d:通道宽度

212:第一表面213:第二表面

214:芯片安装区215:接点216:焊盘

220:芯片221:焊垫230:焊线240:胶粘层

250:塑封体251:第一塑封部252:第二塑封部

252a:横切截面积253:第三塑封部260:焊球

20:模具21:上模具22:下模具23:注浇口

24a:上模流24b:下模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组件包括基板210、芯片220、焊线230、胶粘层240、塑封体250和焊球260。

基板21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3,且形成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212及第二表面213的窗口211。基板210的第一表面212上设置有复数个邻靠窗口211的接点215及复数个矩阵排列的焊盘216。基板210的第二表面213包含芯片安装区214。

窗口211两端各形成有超过芯片安装区214且供注塑时进胶的进胶口211a及出胶的出胶口211b,出胶口211b相较于进胶口211a为尺寸扩大的开口,以利于缓流,出胶口211b的端部宽度211c大于窗口211的通道宽度211d。本实施例中,窗口211的形状为锤子形,出胶口211b相当于锤子的锤头。出胶口211b优选为矩形,可使面积最大化。进胶口211a优选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也可以为如下形状:其边缘为包括小于半圆或小于半椭圆的弧形。

芯片220通过胶粘层240固定于基板210的第二表面213,并对准于芯片安装区214。芯片220部分覆盖窗口211,以使进胶口211a和出胶口211b裸露于芯片220之外。芯片220上具有复数个位于窗口211中的焊垫221。

焊线230穿过窗口211,一端连接芯片210的焊垫221,另一端连接基板210的接点215,实现芯片220和基板210的电性连接。

塑封体250包裹芯片220和焊线230,形成保护,基板第一表面212上的焊盘216应裸露于塑封体250之外。塑封体250填满出胶口211b,它包括形成于基板第一表面212上的第一塑封部251、局部形成于基板第二表面213上且填充窗口211的第二塑封部252以及形成于基板第二表面213上且包裹芯片220的非胶粘表面的第三塑封部253。第一塑封部251的体积小于第二塑封部252。出胶口211b的开孔面积大于等于第二塑封部的上模流横切截面积252a(图5中虚线框所示,横切方向垂直于上模流方向以及基板210的第二表面213)。

复数个焊球260对应植设于基板第一表面212上的焊盘216,用以提供外部连接。

如图7所示,在注塑过程中,将基板210置于由上模具21和下模具22组成的模具20中,在下模具22上开设有注浇口23,从注浇口23向模具20的型腔内注入塑封料。塑封料沿下模流方向24b流动,部分的塑封料会经由基板窗口211一端的进胶口211a流入窗口211内,并沿上模流方向24a流动。由于出胶口211b大于进胶口211a,塑封料在上模具21的型腔以及出胶口211b处的流动速度都会减慢,从而避免从上模具21的型腔与基板210之间縫隙处溢胶的问题,降低焊盘216的连接失效率,同时塑封料在上模具型腔内和下模具型腔内的流动速度趋于平衡,可避免形成于下模具22型腔内的第三塑封体253产生空洞。

因此,本发明的窗口型球栅阵列封装组件可避免注塑过程中因上模具内的模流速度过快而在基板上出现的溢胶问题以及在塑封体内出现的空洞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