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及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0566发布日期:2019-01-29 16:4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互感器及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感器,尤其是带有屏蔽结构的互感器,还涉及一种包括该互感器的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互感器为漏电断路器的重要组件,而现有互感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未设置屏蔽壳,使互感器易受到外界电磁信号干扰,导致包括互感器的断路器受外界电磁干扰发生误动作;

2.互感器设置互感器屏蔽壳,而互感器的屏蔽壳连接缝与互感器的外壳连接缝相对(或贴近)设置,使互感器屏蔽壳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好的互感器以及一种动作精准的漏电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互感器,其包括线圈组件3、套装在线圈组件3外部的互感器屏蔽壳以及套装在互感器屏蔽壳外部的互感器外壳;

所述互感器外壳包括上半壳12以及与上半壳12配合的下半壳11;所述互感器屏蔽壳包括屏蔽环21以及与屏蔽环21配合的屏蔽罩22;装配时,所述上半壳12和下半壳11之间的外壳连接缝,与屏蔽环21和屏蔽罩22之间的屏蔽壳连接缝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壳连接缝为环形缝隙,与互感器同轴;所述互感器外壳的外壳连接缝为环形缝隙,外壳连接缝的上下侧面均与互感器的轴向垂直。

优选的,所述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壳连接缝位于其轴向一端,互感器外壳的外壳连接缝位于其轴向中部且位于屏蔽罩(22)轴向中部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屏蔽环21为环形片状结构,屏蔽罩22一侧设置环形开口,屏蔽环21与环形开口匹配,屏蔽环21卡置在屏蔽罩22的开口端,形成用于容纳线圈组件3的屏蔽腔。

优选的,所述屏蔽罩(22)包括屏蔽罩环形底壁223,以及分别设置在屏蔽罩环形底壁223的内缘和外缘的屏蔽罩内筒壁222和屏蔽罩外筒壁221,屏蔽罩内筒壁222和屏蔽罩外筒壁221向屏蔽罩环形底壁223一侧延伸且同高,屏蔽罩外筒壁221设置用于线圈组件3走线的屏蔽罩线槽224;

所述屏蔽环21包括环形本体211,环形本体211的内径、外径分别与屏蔽罩内筒壁222的外径、屏蔽罩外筒壁221的内径匹配,环形本体211的外缘上凸出设置与屏蔽罩线槽224匹配配合的屏蔽环插片212。

优选的,所述屏蔽罩线槽224的宽度与插片212的宽度匹配,屏蔽罩线槽224的长度>屏蔽环插片212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上半壳12包括上半壳环形底壁123,以及分别设置在上半壳环形底壁123内缘、外缘的向上半壳环形底壁123同侧延伸的上半壳内筒壁122、上半壳外筒壁121,上半壳外筒壁121设置用于线圈组件3走线的外壳线槽124;所述下半壳11包括下半壳环形底壁113,以及分别设置在下半壳环形底壁113内缘、外缘的向下半壳环形底壁113同侧延伸的下半壳内筒壁112、下半壳外筒壁111;

所述上半壳环形底壁123的内径、外径分别与下半壳环形底壁113的内径外径相同,上半壳内筒壁122的内径、外径分别与下半壳内筒壁112的内径、外径相同,上半壳外筒壁121的内径、外径分别与下半壳外筒壁111的内径、外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半壳内筒壁122与下半壳内筒壁112高度相同,上半壳外筒壁121和下半壳外筒壁111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互感器外壳的内径与互感器外壳的轴向厚度之比为15∶8。

优选的,所述上半壳12和下半壳11的颜色不同,上半壳12与屏蔽环21对应,下半壳11与屏蔽罩22对应。

优选的,所述互感器外壳与互感器屏蔽壳之间存在第一间隙,互感器屏蔽壳与线圈组件3的外之间存在第二间隙。

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所述的互感器。

本发明的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屏蔽壳,使线圈组件处于互感器屏蔽壳形成的连续的屏蔽空间中,可屏蔽绝大部分的外界电磁干扰,而且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壳连接缝和互感器外壳的外壳连接缝错位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互感器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从而保证互感器取样的精准性。此外,所述屏蔽壳连接缝为环形缝隙,与互感器同轴,外壳连接缝为环形缝隙,其上/下侧面均与互感器的轴向垂直,屏蔽壳连接缝和外壳连接缝的开口方向不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互感器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所述屏蔽环包括屏蔽环插片,屏蔽罩包括屏蔽罩线槽,屏蔽环插片和屏蔽罩线槽配合,屏蔽环插片可填补屏蔽罩线槽开口面积,降低屏蔽罩线槽对互感器屏蔽壳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性能的影响和从屏蔽罩线槽处的漏磁。本发明的漏电断路器可有效避免因外界电磁干扰发生误动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互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下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上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屏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屏蔽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互感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互感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互感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发明的互感器,其包括线圈组件3、套装在线圈组件3外部的互感器屏蔽壳以及套装在互感器屏蔽壳外部的互感器外壳;所述互感器外壳包括上半壳12以及与上半壳12配合的下半壳11;所述互感器屏蔽壳包括屏蔽环21以及与屏蔽环21配合的屏蔽罩22;装配时,所述上半壳12与下半壳11之间的外壳连接缝,与屏蔽环21和屏蔽罩22之间的屏蔽壳连接缝,错位设置。

现有的互感器多存在以下问题:1、未设置屏蔽壳,使互感器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导致包括互感器的断路器受电磁信号干扰发生误动作;2、互感器的屏蔽壳连接缝与互感器的外壳连接缝相对(或贴近)设置,使互感器的屏蔽壳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变差。本发明的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屏蔽壳,使线圈组件处于互感器屏蔽壳形成的连续的屏蔽空间中,可屏蔽绝大部分的外界电磁干扰,而且外壳连接缝与屏蔽壳连接缝错位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互感器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从而提高互感器取样的精准性,进而避免发生包括互感器的断路器误动作的情况。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互感器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互感器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方向,本发明的互感器,包括线圈组件3、套装在线圈组件3外部的互感器屏蔽壳以及套装在互感器屏蔽壳外部的互感器外壳。

所述线圈组件3包括环形铁芯、缠绕在环形铁芯上的线圈绕组以及与线圈绕组相连的连接线。所述互感器屏蔽壳包括环形片状结构的屏蔽环21以及与屏蔽环21配合的屏蔽罩22,屏蔽罩22上端设置环形开口,屏蔽环21与屏蔽罩22的环形开口匹配并卡置在屏蔽罩22的开口端,屏蔽罩22和屏蔽环21配合形成用于容纳线圈组件3的连续的屏蔽腔,屏蔽罩22设置用于线圈组件3走线的屏蔽罩线槽224。所述互感器外壳包括下侧的上半壳12以及下侧的与上半壳12配合的下半壳11,上半壳12中部设置开口向下的环形槽,下半壳11中部设置开口向上的环形槽,上半壳12的环形槽和下半壳11的环形槽开口相对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互感器屏蔽壳的环形容纳腔,上半壳12设置用于线圈组件3走线的外壳线槽124,外壳线槽124与屏蔽罩线槽224配合使用。

装配时,如图6所示方向,所述屏蔽环21卡置在屏蔽罩22的下端的开口端,使屏蔽环21和屏蔽罩22之间的屏蔽壳连接缝位于互感器屏蔽壳的轴向下端,屏蔽壳连接缝为环形缝隙,与互感器同轴;所述上半壳12和下半壳11相对配合,并通过胶带4相连,使互感器外壳的外壳连接缝位于其中部且位于互感器屏蔽壳的中部外侧,外壳连接缝为环形缝隙,外壳连接缝的上下侧面(即壳体上半壳、下半壳形成形成外壳连接缝的侧边所在平面)均与互感器的轴向垂直;所述屏蔽壳连接缝和外壳连接缝的开口方向不同,而且错位设置,使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更好,保证了互感器取样的准确性。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屏蔽壳连接缝与外壳连接缝的位置关系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6中所示的关系,二者的位置偏差越大,则越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所述上半壳12和下半壳11不仅可以通过胶带4相连,也可以通过胶水粘结的方式相连,还可以采用任一一种可实现上半壳12和下半壳11连接的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所述屏蔽罩线槽224和外壳线槽124的位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需要满足用于线圈组件3走线的基本功能。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互感器屏蔽壳与互感器外壳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线圈组件3与互感器屏蔽壳之间存在第二间隙,两个间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发明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各构成部件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4所示方向,所述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罩22包括屏蔽罩环形底壁223,以及分别设置在屏蔽罩环形底壁223的内缘、外缘的屏蔽罩内筒壁222、屏蔽罩外筒壁221,屏蔽罩内筒壁222和屏蔽罩外筒壁221均由屏蔽罩环形底壁223向上延伸,且二者同高,屏蔽罩内筒壁223和屏蔽罩外筒壁221配合形成设置在屏蔽罩22中部的环形槽,环形槽的内径、外径分别与屏蔽环21的环形本体211的内径、外径匹配,屏蔽罩外筒壁221设置用于线圈组件3走线的屏蔽罩线槽224。

如图5所示,所述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环21包括环形本体211。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屏蔽环21的环形本体211的外缘凸出设置屏蔽环插片212,屏蔽环插片212的宽度与屏蔽罩22的屏蔽罩线槽224的宽度匹配,屏蔽环插片212的长度<屏蔽罩线槽224的长度。所述屏蔽罩线槽224和屏蔽环插片212配合,一则使屏蔽罩22和屏蔽环21的配合更加牢固,再者对线圈组件3的连接线形成限位作用,避免连接线和/或线圈组件的不良移动导致线圈组件3的线圈绕组的漆包线脱漆和或者连接线折断,还有屏蔽环插片212可填补屏蔽罩线槽224的开口面积,从而减少屏蔽罩线槽224处的漏磁以及外界电磁干扰在屏蔽罩线槽224处产生的干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互感器屏蔽壳的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屏蔽罩22和屏蔽环21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当然,也可以通过胶水粘合等方式连接。

本发明的互感器屏蔽壳由屏蔽环21和屏蔽罩22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显著减少装配缝隙,形成更加连续严密的用于包括线圈组件3的屏蔽腔,使线圈组件3完全包裹在互感器屏蔽壳内部,屏蔽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更好。进一步的,所述屏蔽罩22和屏蔽环21的装配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可避免使用胶水,更加环保,也避免因胶水导致装配缝隙变大的情况发生。

如图3所示方向,所述互感器外壳的上半壳12包括上半壳环形底壁123,以及分别设置在上半壳环形底壁123内缘、外缘的上半壳内筒壁122、上半壳外筒壁121,上半壳内筒壁122和上半壳外筒壁121均由上半壳环形底壁123向上延伸且二者同高,上半壳12中部设置环形槽,上半壳外筒壁121设置外壳线槽124,与屏蔽罩22的屏蔽罩线槽224配合使用用于线圈组件3走线;如图2所示方向,所述互感器外壳的下半壳11包括下半壳环形底壁113,以及分别设置在下半壳环形底壁113内缘、外缘的下半壳内筒壁112、下半壳外筒壁111,下半壳外筒壁111和下半壳内筒壁112均由下半壳环形底壁113向上延伸且二者同高,下半壳11中部设置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上半壳环形底壁123的内径、外径分别与下半壳环形底壁113的内径外径相同,上半壳内筒壁122的内径、外径分别与下半壳内筒壁112的内径、外径相同,上半壳外筒壁121的内径、外径分别与下半壳外筒壁111的内径、外径相同;所述上半壳12的轴向厚度和下半壳11的轴向厚度相同,即所述上半壳内筒壁122与下半壳内筒壁112高度相同,上半壳外筒壁121和下半壳外筒壁111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半壳12和下半壳11均由厚度均匀一致的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互感器外壳的内径(即上半壳内筒壁122的内径或下半壳内筒壁112的内径)d与互感器外壳的轴向厚度h的比值为15:8。上述互感器外壳的尺寸,为大电流规格断路器的载流导线从互感器中部穿过提供便利,而且互感器外壳的壳体厚度也可以作为互感器感应副边。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上半壳12和下半壳11的颜色不同(图中未示出),上半壳12与屏蔽环21位于线圈组件3的一侧,下半壳11与屏蔽罩22位于线圈组件3的另一侧。在本发明的互感器装配完成后,可通过上半壳12和下半壳11的颜色差别,判断屏蔽环21和屏蔽罩22所处的位置。

本发明的互感器的装配方式如下:

(1)将所述互感器外壳的下半壳11开口向上平放,然后将屏蔽环21放入下半壳11的环形槽中;

(2)将所述线圈组件3放入下半壳11的环形槽中;

(3)将所述屏蔽罩22的屏蔽罩线槽224与屏蔽环21的屏蔽环插片212对齐,并将线圈组件3的连接线放入屏蔽罩线槽224中,然后将屏蔽罩22放入下半壳11的环形槽中,使屏蔽环21完全卡入屏蔽罩22的开口端;

(4)将所述开口向下的上半壳12的外壳线槽124与屏蔽罩线槽224对齐,将线圈组件3的连接线放入外壳线槽124中,并将上半壳12与下半壳11拼装,用胶带4将上半壳12与下半壳11粘在一起。

本发明的漏电断路器,其包括本发明的互感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