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3698发布日期:2018-06-02 00:2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天线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的金属电池后盖偏大,主天线区域的塑料部分宽度仅仅3.5mm,并且由于USB接口居中,天线支架在USB接口部分断开。因此,传统的PIFA/IFA天线设计,受到移动终端结构的局限性,天线的走线跨过USB接口部分,导致天线的性能受到USB接口的影响较大,使得天线的带宽难以满足2G、3G、4GLTE中部分频段设计的需要。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移动终端的天线受到USB接口的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S型天线,所述S型天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S型天线包括第一天线组件、第二天线组件及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及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及第二天线组件均为U型;所述第一天线组件、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天线组件设有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设有第一接地点,或者,所述第一天线组件设有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设有第一馈电点;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端点,所述第一接地点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端点。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地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端点,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于第二天线组件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的端点。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点电连接的第二馈电点,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点电连接的第二接地点。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设有单刀四掷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点电连接,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三个动触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与所述第一接地点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动触点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匹配电路,所述第一馈电点通过所述匹配电路与所述第二馈电点电连接。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组件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设有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匹配的通孔。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金属马达,所述第一天线组件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还设有容置所述金属马达的第二容置腔。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S型天线通过激光镭雕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天线组件、所述第二天线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形成第一容置腔,并将USB接口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以使该S型天线的馈电点及接地点位于USB接口的两侧,进而能够避免USB接口等金属器件对该S型天线的影响,使得该S型天线能够满足824MHz-960MHz低频带宽及1710MHz-2700MHz高频带宽的需求,提高了S型天线的性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S型天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S型天线一实施例的电路模式分析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真机调试结果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的真机调试结果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再一实施例的真机调试结果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真机效率值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移动终端又一实施例的真机效率值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S型天线10第一天线组件11第二天线组件12容置腔13通孔14连接组件15壳体20USB接口30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参照图1至2,图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S型天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20、S型天线10及USB接口30。该S型天线10设置在所述壳体20的内壁上;所述S型天线10包括第一天线组件11、第二天线组件12及连接组件15;所述连接组件15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及所述第二天线组件12连接;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及第二天线组件12均为U型;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所述第二天线组件12与所述连接组件15形成第一容置腔13;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设有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二天线组件12设有第一接地点,或者,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设有第一接地点,所述第二天线组件12设有第一馈电点。该USB接口30设置于所述壳体20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3中。该S型天线10的第一天线组件11及第二天线组件12均设有空腔,提供空腔实现的第一天线组件11及第二天线组件12的U型结构,并且第一天线组件11的空腔以及第二天线组件12的空腔的具体结构可根据移动终端的壳体20的结构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实现该S型天线10与移动终端的匹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13的位置与该移动终端中USB接口30位置一一对应,一般情况下,移动终端的USB接口30位于壳体20底端的中部,因此,该S型天线10的第一容置腔13也设置在第一天线组件11及第二天线组件12之间,通过第一天线组件11、第二天线组件12及连接组件15形成第一容置腔13,该第一容置腔13位于该S型天线10中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若USB接口30设置在其他位置,且壳体20底端的中部为其他金属器件,则该第一容置腔13与该金属器件一一对应,并在S型天线10中该USB接口30对应的位置设置对应的容置腔13。由于,S型天线10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一天线组件11,S型天线10的第一接地点设置在第二天线组件12;或者,S型天线10的第一接地点设置在第一天线组件11,S型天线10的第一馈电点设置在第二天线组件12;使得S型天线10的第一接地点与第一馈电点位于USB接口30的两侧。其中,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馈电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15的端点,所述第一接地点设置于所述第二天线组件12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15的端点,即第一馈电点设置在U型的第一天线组件11中与连接组件15连接的端点相对的另一端点,第一接地点设置在U型的第二天线组件12中与连接组件15连接的端点相对的另一端点。或者,第一接地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15的端点,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于第二天线组件12中远离所述连接组件15的端点,即第一接地点设置在U型的第一天线组件11中与连接组件15连接的端点相对的另一端点,第一馈电点设置在U型的第二天线组件12中与连接组件15连接的端点相对的另一端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该S型天线10的生产时,第一天线组件11、第二天线组件12及连接组件15可一体成型,以提高S型天线10的生产效率。其中,该移动终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点电连接的第二馈电点,及与所述第一接地点电连接的第二接地点。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和/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12设有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麦克匹配的通孔14。在本实施例中,若移动终端的麦克设置在S型天线10中第一天线组件11或第二天线组件12对应的一侧,则仅在第一天线组件11或第二天线组件12设置对应的通孔14,若移动终端的麦克设置在壳体20的两侧,即S型天线10的两侧均设有麦克,则在第一天线组件11和第二天线组件12设置对应的通孔14,其中,通孔14的位置及数量与移动终端的麦克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当然,通孔14的数量也可以大于麦克孔的数量。进一步地,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0还设有金属马达,所述第一天线组件11或所述第二天线组件12还设有容置所述金属马达的第二容置腔13。在本实施例中,若该金属马达设置在壳体20上与第一天线组件11对应的位置,则在第一天线组件11设置容置该金属马达的第二容置腔13,若该金属马达设置在壳体20上与第二天线组件12对应的位置,则在第二天线组件12设置容置该金属马达的第二容置腔13。在本实施例中,该S型天线10通过激光镭雕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内壁上。以实现天线的位置固定。优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匹配电路,所述第一馈电点通过所述匹配电路与所述第二馈电点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匹配电路用于调节天线的阻抗。进一步地,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设有单刀四掷开关、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动触点与所述第二接地点电连接,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三个动触点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与所述第一接地点电连接。其中,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可分别与该单刀四掷开关中的任意三个动触点电连接,例如,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分别连接与单刀四掷开关的一、二、四动触点。在全世界移动终端的带宽需求中,主要包括700MHz、850MHz、900MHz的带宽需求,因此,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的电感范围分别与700MHz、850MHz、900MHz的带宽需求一一对应。进一步地,移动终端还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动触点电连接,以实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之间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芯片控制单刀四掷开关实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及第三电感之间的连续切换,具体地切换间隔尽可能短,例如,切换频率为60次/秒。参照图3至图4,其中,图3中,将2.2nh的电感通过单刀四掷开关连接在第一接地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图4中,分别将2.2nh的电感、20nh的电感、及4.3nh的电感通过单刀四掷开关连接在第一接地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以分别满足900MHz、850MHz、700MHz的带宽需求。参照图5,其中椭圆代表电流零点,从图5上的电流来看,S型天线10的完全满足常规天线的3谐振模式,由于S型天线10的绕向作用,使得天线的第二谐振和第三谐振离得很近,有助于调谐高频带宽。参照图6至图8,其中,图为中S型天线10为初始状态,由图6可知,该移动终端可满足800-960MHz低频带宽和1710-2700MHz高频带宽的带宽需求。图7中,将3.3nh的电感通过单刀四掷开关连接在第一接地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由图7可知,该移动终端可满足824-894MHz低频带宽和1710-2690MHz高频带宽的带宽需求。图8中,将8.2nh的电感通过单刀四掷开关连接在第一接地点与第二接地点之间,由图8可知,该移动终端在700MHz的低频附近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参照图9及图10,由图9及图10可知,该S型天线10在低净空、手机天线环境复杂的情况任然具备较好的性能,能满足移动通讯的基本要求。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天线组件11、所述第二天线组件12与所述连接组件15形成第一容置腔13,并将USB接口30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3中,以使该S型天线10的馈电点及接地点位于USB接口30的两侧,进而能够避免USB接口30等金属器件对该S型天线10的影响,使得该S型天线10能够满足824MHz-960MHz低频带宽及1710MHz-2700MHz高频带宽的需求,提高了S型天线10的性能,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的性能。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