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和具有中介壁的导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7718发布日期:2018-06-26 07:2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文的主题总体涉及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被配置为接合另一部件的电触头,所述另一部件诸如是电路板或是另一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被配置为接合其他部件的电触头。电触头可以在其间通信数据信号,在其间通信电力,或者为电连接器组件提供接地路径。例如,已知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被称为顺应触头或压配合触头的电触头。顺应触头被配置为机械地且电气地联接至电路板。电路板包括延伸通过电路板的厚度的多个通孔。这些通孔通常被“镀覆”,通过使用导电材料(诸如铜)覆盖限定通孔的内表面以形成镀覆通孔(plated thru-holes,简称PTH)。连接到PTH的导电材料的迹线或其他导电元件形成从对应的PTH到电路板的另一部分的电路径。

为了电联接电路板和电连接器组件,来自电连接器组件的顺应触头被插入到对应的PTH中。每个顺应触头接合PTH中的导电材料。例如,针眼(EON)触头包括金属片材窄梁,其具有通过其冲压的孔。EON触头的外边缘具有靠近冲压孔的凸形轮廓,使得外边缘向外拱起或呈弓形。在外边缘之间的最大直径略大于PTH的直径。当EON触头插入到PTH中时,靠近冲压孔的外边缘接合PTH的导电材料。EON触头可在PTH中被压缩并且变形。

在一些电连接器组件中,顺应触头插入通过中介壁的孔。例如,电连接器组件可以是输入/输出(I/O)插座组件,其具有围绕内板连接器的插座笼。板连接器被配置为与可插拔收发器配合。插座笼包括顺应触头,所述顺应触头将插座笼接地至电路板的PTH。已知的插座笼包括具有孔的底壁,顺应触头插入通过这些孔。底壁被配置为阻挡来自于板连接器和可插拔收发器的电磁干扰(EMI)发射,以及保护板连接器和可插拔收发器免受外部EMI能量的影响。然而,在操作过程中,延伸通过孔的顺应触头可能用作天线,并且将不期望的EMI能量带入插座笼。

在其他电连接器组件中,触头组织器可用于保护沿着电连接器的侧部定位的触头端子。例如,已知的高速连接器包括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密集阵列,其形成沿着电连接器的侧部的二维阵列。这些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可以是相对薄的并且易于损坏的。触头组织器是具有孔的中介壁,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延伸通过这些孔。当触头组织器沿着侧部定位时,其可以接合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外边缘。虽然现今使用的触头组织器在保护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免于损坏方面是有效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延伸通过的孔可能导致EMI泄漏,而EMI泄漏会损害电性能。

因此,需要减少进入或离开电连接器组件的EMI泄漏(EMI leakage)。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被配置为与另一部件相接的连接器侧部。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中介壁(intervening wall),所述中介壁沿着所述另一部件或所述连接器侧部中的至少一者定位。中介壁包括形成开口对的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对包括由中介壁的对应的分隔段间隔开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沿着连接器侧部定位的多个电分离触头。所述多个电分离触头中的每一个包括在至相应的远端的安装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指部。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的每一个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其中接收间隙存在于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的内边缘之间。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分别延伸通过对应的开口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对应的开口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间隔开的分隔段设置在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之间的接收间隙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可包括电分离触头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可包括电分离触头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具有电分离触头和中介壁的导电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在电分离触头已经可操作地接合另一部件后的图3的导电组件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开口阵列的中介壁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6是图5的中介壁的一部分和端子的触头阵列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包括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具有电分离触头和中介壁,分离触头延伸通过中介壁并且可联接到中介壁。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可以是被配置为与输入/输出(I/O)可插拔连接器(或可插拔收发器)配合的插座组件。插座组件和可插拔连接器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工业标准一致,诸如小形状因子可插拔(SFP)、加强SFP(SFP+)、四通道SFP(QSFP)、C形状因子可插拔(CFP)以及10千兆比特SFP(通常被称为XFP)。在这些实施例中,中介壁可以是沿着插座组件的底部设置的导电元件或屏蔽件。导电元件可以电联接到容纳一个或多个板连接器的插座笼。导电元件和插座笼可以相互协作,以阻挡来自插座组件的电磁干扰(EMI)发射的泄漏和/或保护插座组件和可插拔连接器免受外部EMI能量的影响。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可以是用于背板或中板通信系统中的电路板组件的一部分。例如,电路板组件可以是背板组件,其具有母板以及安装到其上的多个电连接器组件。这些电连接器组件可包括被称为插头连接器的电连接器。替代地,电路板组件可以是接合背板组件的子卡组件,其具有子卡以及安装到其上的一个或多个电连接器组件。这些电连接器组件可包括被称为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可被安装至主机板,所述主机板具有安装到其上的多个其他通信部件。

对于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两者,电连接器的侧部可包括暴露至电连接器的外部的触头端子阵列。被称为触头组织器的中介壁可沿着电连接器的侧部定位。触头组织器被配置为在运输过程中以及在安装操作过程中(其中触头端子被插入到电路板的相应的镀覆通孔中)保护触头端子。更具体地,触头组织器可以减少在电连接器被安装到电路板时触头端子被损坏的可能性。

虽然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具有插头连接器或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和插座组件,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不限于这些应用。其他实施例可使用将导电结构共电位和/或保护触头端子的中介壁。

如文中所使用的,短语“多个[元件]”等,当用于详细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时,并不必须是指部件(例如,电连接器组件,插座笼,中介壁,导电元件,或导电组件)可能具有的每个和所有的元件。例如,短语“多个电分离触头”并不必须包括更大的部件(例如,电连接器组件,插座笼,中介壁,导电元件,或导电组件)中的每个和所有的电分离触头。为了提供一个示例,接地壁的第一多个电分离触头可接收中介壁的对应的分隔段,但是接地壁的第二多个电分离触头可能不接收对应的分隔段。因此,除非以其他方式专门地指出,(例如,所述[部件]的每个和所有的电分离触头),实施例可以包括不具有引用的特征或不具有与部件的其他部分的引用的关系的类似元件。

图1是电连接器组件100的底侧的前视透视图。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插座笼102和多个板连接器104。插座笼102包括朝向插座笼102的前端108敞开的多个模块通道106。每个模块通道106被配置为在配合操作过程中接收对应的I/O可插拔连接器(未示出)。板连接器104定位在相应的模块通道106中,以与对应的可插拔连接器配合。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多个板连接器104,其中每个板连接器104是被配置为与两个可插拔连接器配合的多端口板连接器。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00可包括仅一个板连接器或多个单端口板连接器。插座笼102和板连接器104被配置为安装至电路板(未示出),诸如电路板280(在图4中示出)。

插座笼102可由一个或多个导电金属材料片(例如金属片材)冲压且成形。如图所示,插座笼102具有底部110,并包括多个互连的笼壁111、112、113、114、115和116。笼壁111-115是限定插座笼102的外部的外笼壁。更具体地,外笼壁包括一对侧壁111、113,在侧壁111、113之间延伸的顶壁112,后壁114,以及底壁115。顶壁112与底部110相反,底部110可由板连接器104的底表面124和底壁115限定。底表面124还可被称为连接器侧部。如图所示,板连接器104的底表面124被暴露,并且不与底壁115重叠。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壁115可遮盖底表面124的至少一部分。

底壁115还可被称为中介壁。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底壁115包括联接凸片或卡扣128。联接凸片128被配置为将底壁115联接至插座笼102。笼壁116是限定插座笼102的内部的内笼壁。更具体地,内笼壁116限定模块通道106。笼壁111、112、113、115和116限定多个上端口120和多个下端口122。多个间隔件118固定至内笼壁116。间隔件118将上端口120与相应的下端口122间隔开。

插座笼102可包括多个电触头125、126。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电触头125、126是顺应触头(compliant contacts),所述顺应触头被配置为插入电路板(未示出)的镀覆通孔中,以机械地且电气地接合电路板。电触头125可以是与图3中示出的电分离触头200类似或相同的分离触头。电触头126可以是针眼(eye-of-needle,简称EON)触头。如文中所描述的,电触头125可以被配置为机械地且电气地接合底壁115,以减少通过底壁115的通孔的EMI逸出(egress)或进入(ingress)。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电连接器组件150的透视图,电连接器组件150包括电连接器152和中介壁154。电连接器152在下文中被称为插头连接器,并且中介壁154在下文中被称为触头组织器。触头组织器154在图2中的预装载位置中联接到插头连接器152。插头连接器152包括连接器本体156和联接到连接器本体156的电导体160、162的导体阵列158。电导体160、162包括信号导体162和接地导体160,其中信号导体162被配置为通过其传输数据信号,并且接地导体160被配置为屏蔽信号导体162。在预装载位置中,触头组织器154被接合至接地导体160的接地端子161,接地端子161通过摩擦力共同地保持触头组织器154。在安装操作期间,触头组织器154朝向连接器本体156移位。电连接器组件150被配置为与另一电连接器(未示出)配合。

连接器本体156具有第一连接器侧部170和第二连接器侧部172。第一连接器侧部170是被配置为与另一连接器相接的配合侧。第二连接器侧部172是被配置为与电路板(未示出)相接的安装侧,所述电路板诸如是电路板280(在图4中示出)。电路板可以例如是母板或子卡。接地导体160和信号导体162分别包括沿着安装侧172暴露的接地端子161和信号端子163。接地端子161和信号端子163形成触头或端子阵列164。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配合侧170和安装侧172面向相反的方向。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150可具有直角的配置,所述配置中,配合侧170和安装侧172面向相互垂直的方向。当电连接器组件150配合到另一连接器时,配合侧170可直接接合另一连接器。当安装侧172安装至电路板时,触头组织器154定位在安装侧172和电路板之间。

在特定的实施例中,信号导体162配置用于差分信号通信。例如,信号导体162可以成对布置,其中每个信号导体对由对应的接地导体160围绕以形成触头组件174。接地导体160可以是C形的或U形的。插头连接器152可包括多个这样的触头组件174。例如,插头连接器152具有触头组件174的8×6的阵列。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152是竖直插头连接器。另一连接器可以是被配置为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插座连接器。另一连接器可以是竖直地取向,或替代地,可以具有直角类型的配置。

电连接器组件150可用于多种应用中。仅作为示例,实施例可用于通信和计算机应用,路由器,服务器,超级计算器以及不中断电源(UPS)系统。电连接器组件150可用于背板(中板)组件或被配置为接合背板证据的子卡组件。这里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电连接器组件150可以类似于由泰连公司(TE Connectivity)开发的STRADA Whisper或Z-PACK Tin Man产品线的电连接器组件。例如,电连接器组件的信号导体可以能够传输高速数据信号,诸如10千兆比特每秒(Gb/s),20Gb/s,30Gb/s或更高。在更特别的实施例中,信号导体可以能够以40Gb/s、50Gb/s或更高的速率传输数据信号。对于一些应用,电连接器组件可包括高密度的信号端子的二维阵列。例如,高密度阵列可具有每100mm2至少12个信号端子。在更特别的实施例中,高密度阵列可具有每100mm2至少20个信号端子。

图3是具有电分离触头200和中介壁201的一部分的导电组件190的侧视图。虽然在图3中导电组件190仅具有一个分离触头200,应当理解的是,导电组件190可包括多个电分离触头200。电分离触头200可以是共同结构(例如,笼壁),或者可以是物理上分立的元件。分离触头200可以是与电触头125(图1)或接地端子161(图2)类似或相同的。中介壁201可以是与底壁115(图1)或触头组织器154(图2)类似或相同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触头200由导电材料片材(诸如金属片材)冲压且成形,以包括文中描述的特征。然而,分离触头200无需使用特定的一种或多种工艺制造。如图3示出的分离触头200代表处于操作状态的分离触头200,其中分离触头200准备好用于插入对应的镀覆通孔(未示出)中,诸如镀覆通孔286(图4)。中介壁201可通过分离触头200和/或通过其他方式而被保持在位。例如,联接凸片128(图1)可在电连接器组件100(图1)被安装至电路板之前将底壁115(图1)保持在位。

导电组件190可用于多种应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离触头200被配置为用作接地触头,并且将中介壁201电联接至电连接器组件的接地结构。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组件190可用于传输电力。在这些实施例中,分离触头200可电联接至中介壁201,并且中介壁201和分离触头200可共同地通过它们传递电力。还可以意识到的是,导电组件190可用于传输数据信号。例如,对于数据信号以较低的速率传输,诸如以500兆比特每秒(Mbps)或更低的速率传输的应用,这些实施例是特别合适的。对于包括较大的部件(诸如接地壁,插座笼,导体等)的实施例,导电组件190可包括较大的部件。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组件190包括插座笼,诸如插座笼102(图1)。分离触头200可以是笼壁的一部分,并且中介壁可以是笼壁的底壁。在这些实施例中,导电组件190可被配置为围绕或屏蔽电连接器或其他电气设备。

分离触头200包括基部部分202、以及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所述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联接到基部部分202,并且在安装方向205上从基部部分220延伸到相应的远端222、232。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部分202可以是笼壁的一部分,诸如内笼壁116(图1),或可以是其他接地结构的一部分,诸如接地导体160(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分离触头200可从同一基部部分202延伸。可选地,分离触头200和基部部分202可以是屏蔽结构或接地壁(例如,笼壁)的一部分。例如,分离触头200和基部202可由同一导电材料片材冲压而成。

中介壁201包括第一开口252和第二开口254,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形成开口对250。第一开口252和第二开口254由中介壁201的分隔段256间隔开。如图所示,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分别延伸通过第一开口252和第二开口254。开口对250的分隔段256设置在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之间的接收间隙240中。

分离触头200相对于纵向轴线212取向,纵向轴线212大致平行于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且在两者之间延伸。在沿着纵向轴线212的不同点处,纵向轴线212可以在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之间等距。例如,关于图3,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相对于延伸通过纵向轴线212并且将分离触头200等分的平面对称。

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是物理上分立的元件,仅通过基部部分202联接到彼此。不同于针眼(EON)触头(其包括在每个端部彼此连结的单独的梁部分),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是不同的元件。更具体地,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从基部202到相应的远端222、232是不同的元件。不同于EON触头,从基部202到相应的远端222、232的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没有通过成为分离触头200的连续的材料片的一部分而被连结在一起。例如,即使当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通过镀覆通孔而朝向彼此偏转时彼此物理地接合,但是在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从镀覆通孔移除后,远端222、232可以间隔开。因此,即使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在靠近相应的远端222、232处彼此接合,但是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的特征可以在于是它们物理分立的。

第一指部220具有面向基本上相反方向的内边缘223和外边缘224。应当理解的是,内边缘223和外边缘224可以是沿着内边缘223从基部部分202延伸到远端222、并且然后沿着外边缘224返回到基部部分202的单个连续的边缘的一部分。内边缘223和外边缘224在远端222处彼此连结。外边缘224表示连续边缘的基本上面向另一部件(诸如电路板的镀覆通孔)或是直接接合另一部件的一部分。内边缘223和外边缘224中的每一个从基部部分202延伸到远端222。更具体地,内边缘223从连结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的桥边缘291延伸到远端222。外边缘224从外基部边缘292延伸到远端222。内边缘223代表连续边缘的基本上面向另一第二指部230的一部分。

类似地,第二指部230具有面向基本上相反方向的内边缘233和外边缘234。同样,应当理解的是,内边缘233和外边缘234可以是单个连续边缘的一部分。内边缘233和外边缘234的每一个从基部部分202延伸到远端232。更具体地,内边缘223从桥边缘291延伸到远端232,并且外边缘234从外基部边缘293延伸到远端232。外边缘234被配置为接合另一部件。

外边缘224、234和/或内边缘223、233可以具有非线性的轮廓。内边缘223、233在其间限定接收间隙24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外边缘224、234和/或内边缘223、233可以是基本上线性的。接收间隙240的间隔距离242可以沿着垂直于纵向轴线212的轴线在内边缘223、233之间测量。间隔距离242可以随着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在基部部分202和远端222、232之间延伸而变化。如下文所描述的,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被配置为接合中介壁201。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在接合其他部件之前接合中介壁201,或者可以在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在联接期间接合另一部件时接合中介壁201。

在定位操作过程中,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分别插入通过第一开口252和第二开口254。在联接操作过程中,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接合另一部件。在定位操作和/或联接操作过程中,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成形为有助于朝向彼此偏转和/或可以成形为有助于远离彼此偏转。例如,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分别具有内部斜面部分262、272。内边缘223包括内部斜面部分262。内部斜面部分262靠近对应的远端222。内边缘233包括靠近对应的远端232的内部斜面部分272。内部斜面部分262、272可以被配置为在定位操作过程中接合分隔段256。更具体地,当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分别插入通过第一开口252和第二开口254时,内部斜面部分262、272中的一者或两者可以接合分隔段256。当内部斜面部分262、272接合分隔段256时,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远离彼此偏转,使得间隔距离242增加。

替代于或者附加于内部斜面部分262、272,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具有外部斜面部分264、274。外部斜面部分264、274可以被配置为接合另一部件,或者接合中介壁201。例如,第一开口252和第二开口254可分别由内侧边缘276、278限定。内侧边缘276、278中的每一个与分隔段256相对。当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分别插入通过第一开口252和第二开口254时,外部斜面部分264、274可以接合内侧边缘276、278。当外部斜面部分264、274接合相应的内侧边缘276、278时,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朝向彼此偏转,使得间隔距离242减小。下文中,关于图4描述了其中外部斜面部分264、274接合另一部件的示例。

图4是在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已经被插入电路板280的镀覆通孔286之后的分离触头200的侧视图。电路板280包括相反的板表面282、284和镀覆通孔286。镀覆通孔286延伸通过电路板280的整个厚度285,使得镀覆通孔286朝向板表面282敞开、且朝向板表面284敞开。可选地,镀覆通孔286可以是没有朝向表面284敞开的埋过孔(buried via)。应当理解的是,在图4中的厚度285仅仅是示例性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厚度285可以更厚或者更薄。

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被配置为朝向彼此偏转。在联接操作过程中,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与镀覆通孔286对齐,并且在安装方向上205朝向电路板280前进。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的外部斜面部分264、274可以接合限定到镀覆通孔286的开口的孔边缘287。随着分离触头200继续朝向电路板280前进,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朝向彼此偏转。当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朝向彼此偏转时,分离触头200的分离宽度290减小,并且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被允许前进到镀覆通孔286中。分离宽度290在外边缘224、234之间测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随着分离触头200继续在安装方向205上移动而变形。这样,分离触头200可以机械地且电气地接合镀覆通孔286。

还如图4所示,当分离触头200机械地且电气地接合至镀覆通孔286时,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的内边缘223、233可以接合分隔段256。对于其中中介壁201是导电的且分离触头200电联接至接地结构(未示出)的实施例,分离触头200可以将中介壁201和所述接地结构共电位。例如,分离触头125可以将底壁115(图1)与笼壁111-114、116(图1)共电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边缘223、233仅当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朝向彼此偏转之后才接合分隔段256。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在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接合另一部件之前就接合分隔段256。例如,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被偏置以在其间接合分隔段256。例如,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可以在联接操作之前朝向彼此偏转,或者可以被成形为朝向彼此延伸且接合分隔段256。在这些实施例中,分离触头200可以在联接操作之前就电联接至中介壁201。

替代于或附加于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成形为朝向分隔段256延伸且接合分隔段256,分隔段256还可以具有分隔宽度258,分隔宽度258大于内边缘223、233之间的间隔距离242。虽然未在图4中示出,分隔段256可以具有分隔宽度258,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宽度258可以大于当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处于松弛状态时的间隔距离242,使得分隔段256将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远离彼此偏转。

相应地,在多个实施例中,内边缘223、233可以直接在其间接合分隔段256。内边缘223、233可以在联接操作之前或之后接合分隔段25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通过其他部件朝向彼此偏转,使得分隔段256被内边缘223、233挤压(pinched)。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及分隔段256可以相对于彼此设计尺寸和形状,使得分隔段256在联接操作之前被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挤压。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段256可被设计尺寸和形状以接合内边缘223、233,且将第一指部220和第二指部230远离彼此偏转。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中介壁302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中介壁302可以是与触头组织器154(图1)类似或相同的触头组织器。中介壁302包括开口303、304、305的阵列312。开口303、304形成多个开口对306。每个开口对306包括一个开口303(下文中称为第一开口303)和一个开口304(下文中称为第二开口304)。每个开口对306的第一开口303和第二开口304被对应的分隔段308间隔开。分隔段308是中介壁302的一部分。

对于一些实施例中,开口305可以被称为信号开口。每个开口305被配置为使得一个或多个导电端子320(在图6中示出)通过其插入。第一开口303和第二开口304被配置为使得第一触头指部322和第二触头指部324(在图6中示出)通过其插入。第一开口303和第二开口304中的每一个由分隔段308、内侧边缘310和侧边缘311、312限定。

开口303-305的阵列312可以具有指定的印迹(footprint),所述印迹被配置为匹配包括导电端子320和分离端子318的触头阵列326(图6)。导电端子320也可以被称为非分离触头或非分离端子。分离端子也可被称为分离触头。触头阵列326可以是电连接器(未示出)的一部分,所述电连接器诸如电连接器152(图2)。例如,如图5所示,开口对306插置或定位在阵列312中,使得相邻的开口305由开口对306间隔开。

图6是中介壁302的一部分和触头阵列312的一部分的侧视图。触头阵列312包括分离端子318和导电端子320。导电端子320成对布置,尽管在图6中仅示出一对导电端子320。导电端子320是EON端子,导电端子320中的每个具有一对外边缘330、332。外边缘330、332被配置为机械地且电气地接合对应的镀覆通孔(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端子320被配置为传输数据信号。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端子320可以被配置为传输电力或用作接地通路。

分离端子318类似于分离触头200(图3),其中每个分离端子318包括基部部分334、以及从基部部分334沿共同方向延伸的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如图所示,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从基部部分334基本上平行于彼此延伸。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可以在其间设置有接收间隙340,分隔段设置在接收间隙340处。如图所示,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具有外边缘337、339。在图6所示的预装载位置,第一开口303和第二开口304的内侧边缘310接合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的外边缘337、33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处于松弛状态且在重力方向342上延伸时,中介壁302可以由分离端子318的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共同地支撑。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无需在重力方向上延伸,而可以具有多种取向。替代地,上文描述了当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处于松弛状态时,第一指部336和第二指部338可以如何支撑中介壁302的重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