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型双面电池的互联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300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N型双面电池的互联技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型双面电池互联技术。



背景技术:

N型硅材料具有以下的优点:(1) N型材料中的杂质对少子空穴的捕获能力低于P型材料中的杂质对少子电子的捕获能力,相同电阻率的N型硅片的少子寿命比P型硅片的高,达到毫秒级;(2)N型硅片对金属污杂的容忍度要高于P型硅片,Fe 、Cr、 Co、W、 Cu、 Ni等金属对P型硅片的影响均比N型硅片大;(3) N型硅电池组件在弱光下表现出比常规P型硅组件更优异的发电特性。但是目前的电池存在串联电阻大、电阻损耗大,组件功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N型电池互联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N型双面电池中制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金属化带来的复合和串联电阻增加带来的功率损失增加,双面的银浆同时会增加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表面设置多跟导电材料的方式来改善电流的收集,降低串联电阻,同时将细栅线线宽降低或者面积降低来降低金属化带来的复合,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同时降低电池的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N型双面电池的互联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双面电池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细栅线,采用导电材料将电池正面细栅线相互连接并与下一片电池片的背面细栅线相连接,下一片电池片的背面细栅线也通过此导电材料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N型双面电池的正面和背面的细栅线是直线或线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N型双面电池正面和背面的细栅线规则排布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钝化膜上,且穿透减反射钝化膜与晶体硅片形成欧姆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反射钝化膜是SiNx,SiO2, TiO2,Al2O3,SiOxNy薄膜中的一种或者叠层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细栅线的宽度为20微米-100微米,横截面积为400-5000平方微米,所占面积比例为1-1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涂覆有低温金属或合金的导电金属材料或者有机,无机与金属材料的混合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材料横截面积为0.0075-0.45平方毫米,数量为4-150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电材料与细栅线通过焊接或者粘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材料均匀分布于金属化区域,与每一根细栅线均相互连接。当细栅线为线段时,位于细栅线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采用丝网印刷、激光转印、喷墨或3D打印将金属浆料按阵列图案涂敷在晶体硅片的表面;或采用激光或化学腐蚀进行开孔,随后采用气相沉积、光诱导镀或电镀方法在开孔处制备金属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表面设置多跟导电材料的方式来改善电流的收集,降低串联电阻,同时将细栅线线宽降低或者面积降低来降低金属化带来的复合,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的同时降低电池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新颖,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N型双面电池的互联技术,所述N型双面电池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细栅线,采用导电材料将电池正面细栅线相互连接并与下一片电池片的背面细栅线相连接,下一片电池片的背面细栅线也通过此导电材料相互连接,所述N型双面电池的正面和背面的细栅线是直线或线段,所述N型双面电池正面和背面的细栅线规则排布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钝化膜上,且穿透减反射钝化膜与晶体硅片形成欧姆接触,所述减反射钝化膜是SiNx,SiO2, TiO2,Al2O3,SiOxNy薄膜中的一种或者叠层膜,所述细栅线的宽度为20微米-100微米,横截面积为400-5000平方微米,所占面积比例为1-10%,所述导电材料为涂覆有低温金属或合金的导电金属材料或者有机,无机与金属材料的混合体,所述导电材料横截面积为0.0075-0.45平方毫米,数量为4-150根,导电材料与细栅线通过焊接或者粘接方式连接,所述导电材料均匀分布于金属化区域,与每一根细栅线均相互连接。当细栅线为线段时,位于细栅线中心,本实用新型采用丝网印刷、激光转印、喷墨或3D打印将金属浆料按阵列图案涂敷在晶体硅片的表面;或采用激光或化学腐蚀进行开孔,随后采用气相沉积、光诱导镀或电镀方法在开孔处制备金属电极。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双面电池正面细栅线101根,线宽55微米,横截面积为550平方微米。背面细栅线90根,线宽50微米,横截面积为500微米,采用丝网印刷印刷AgAl浆和Ag浆形成。采用镀锡铜线,直径为300微米,数量为12根,将第一片电池正面细栅线与第二片电池的背面细栅线焊接的方法连接起来。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双面电池正面细栅线为线段,每根线段长度为25mm,间距为1mm, 共606根,线宽45微米,横截面积为900平方微米。背面细栅线为线段,每根线段长度为25mm,间距为1mm,共540根,线宽30微米,横截面积为900平方微米。采用电镀工艺形成,为Ni, Cu,Ag层。采用导电胶带,宽度为1mm,横截面积为0.3平方毫米,数量为6根,将第一片电池正面细栅线与第二片电池的背面细栅线采用粘接的方法连接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