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线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358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线缆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系统无源器件的连接线缆,尤其是涉及一种同轴线缆组件。



背景技术:

在无源器件的射频电路中,如果要保持稳定的预定阻抗和电容,或者需要屏蔽外界的电气干扰,那么就必须要用到同轴线缆互联。 目前常用的连接线缆组件通过焊接或常用的螺栓、热缩管与器件连接,由于缺乏针对性设计,目前连接线缆普遍存在屏蔽性能差、衰减大、三阶交调不稳定、机械性能不稳定、连接方式繁琐、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屏蔽性能好、衰减低、安装方便的同轴线缆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轴线缆组件,包括:

半钢线缆,所述半钢线缆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导体、绝缘介质和内导体;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半钢线缆的外侧,所述连接件包括旋紧法兰和形成于所述旋紧法兰两侧的固定部和旋紧螺纹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半钢线缆的外导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半钢线缆的外导体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旋紧螺纹部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半钢线缆的外导体为铜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铜材为镀锡铜材。

优选地,所述半钢线缆的内导体为铜材制成。

优选地,所述铜材为镀银铜材。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内表面形成一个台阶部,所述半钢线缆的外导体一端终止于所述台阶部。

优选地,所述旋紧法兰上形成有切口。

优选地,所述半钢线缆两端部各形成一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旋紧螺纹部靠近所述半钢线缆的相应端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盘与半钢线缆的外导体焊接固定,用法兰盘螺纹旋紧固定的方式来实现固定连接,安装便捷,固定牢靠,在滤波器等无源器件的使用中调试方便,测试互调稳定,屏蔽性能好,衰减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正视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半钢线缆,11、外导体,12、绝缘介质,13、内导体,2、连接件,21、旋紧法兰,211、切口,22、固定部,23、旋紧螺纹部,231、外螺纹,24、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同轴线缆组件包括半钢线缆1和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套设在所述半钢线缆1的外侧,所述连接件2包括旋紧法兰21、固定部22和旋紧螺纹部23,所述固定部22和旋紧螺纹部23形成于所述旋紧法兰21的两侧,所述固定部22与所述半钢线缆1焊接固定,所述旋紧螺纹部23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231。由于通过半刚线缆与连接件的巧妙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频率高,屏蔽性能好,可靠性高,衰减低,驻波小、安装方便等特点。

具体地说,所述半钢线缆1为同轴线缆,其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导体11、绝缘介质12和内导体13,较佳地,所述外导体11选为镀锡铜材,所述内导体13选为镀银铜材,当然作为可选地,所述内导体和外导体也可以是其它铜材或其它金属材质。

进一步地说,所述所述内导体13向外延伸,所述外导体11在离所述绝缘介质12端部一端距离而终止,使得绝缘介质和内导体分别裸露。

结合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2包括旋紧法兰21、固定部22和旋紧螺纹部23,所述旋紧法兰21上形成有切口211(如图1所示),便于安装固定,所述固定部22用于与所述半钢线缆1的外导体11焊接固定,作为可选地,也可以是压接等其它方式固定,所述旋紧螺纹部23朝向所述半钢线缆的端部,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件2的内表面形成一个环形的台阶部24,所述半钢线缆1的外导体11一端终止于所述台阶部24。

安装时,可以先将半钢线缆插入到连接件内,使得外导体抵靠在台阶部,然后通过连接件的固定部焊接固定在半钢线缆的外导体上,再将安装好的线缆组件通过旋紧螺纹部安装固定在无源器件(如滤波器)上的安装位置,实现射频信号传输。

图4和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即在半钢线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连接件(2、2’),使得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2’对称设置,两个连接件的固定方式与实施例一固定方式一致,本实施例中线缆组件两端可以与相匹配的射频元器件相互连接,确保两种射频元器件工作畅通,衰减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盘与半钢线缆的外导体焊接固定,用法兰盘螺纹旋紧固定的方式来实现固定连接,经实际操作验证,该方案安装便捷,固定牢靠,在滤波器等无源器件的使用中调试方便,测试互调稳定,屏蔽性能好,衰减低,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传统的设计方案,并且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由于线缆组件带来的衰减大,三阶交调不稳定,机械性能不稳定,连接方式繁琐,成本高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