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385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天线,尤其是一种天线支撑杆。



背景技术:

现有电视天线不方便固定和调节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固定、便于调节角度的天线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天线支撑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的铝管、圆座、导杆和吸盘,圆座下部设有与导杆配合的安装孔,导杆上可滑动的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上部与圆座下部接触、下部与吸盘上部接触,导杆上可转动的设有弹片,弹片下部与圆座上部接触,弹片包括转动部、挤压部和施压部,转动部与导杆相连,挤压部到转动部距离大于转动部的曲率半径。需要固定时,按动施压部,带动挤压部挤压圆座上部压缩弹性件,形成负压使吸盘吸附在平面上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铝管外部设有橡胶护套。防止铝管氧化,美观大方。

作为优选,弹性件为弹簧。成本低,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弹片施压部设有凸筋。凸筋能防滑,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铝管为纯铝制成。柔韧性好,方便调节角度。

作为优选,导杆为木杆。成本低,便于加工。

作为优选,圆座为ABS制成。成本低,便于加工。

作为优选,吸盘为PVC制成。成本低,便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吸盘固定,免螺钉安装,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菱形振子天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菱形振子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菱形振子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天线支撑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天线支撑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铝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弹片机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振子,2、下振子,3、后盖,4、橡胶护套,5、橡胶防水帽,6、前盖,7、吸盘,8、弹片,9、螺杆,10、圆座,11、导杆,12、弹簧,13、护套帽,14、铝管,81、鸭嘴部,82、头部,83、转动部,84、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菱形振子天线,包括上振子1、下振子2、后盖3、前盖6和天线支撑杆,前盖6和后盖3形成密封腔体,封闭腔体内设有信号放大板,信号放大板与上振子1、下振子2相连,封闭腔体上部和下部两侧设有安装上振子1和下振子2的定位孔,封闭腔体下部设有与信号放大板相连的信号输出端子,定位孔上设有橡胶防水帽5,后盖3上设有与天线支撑杆配合的定位孔,天线支撑杆通过螺杆9固定在后盖3上,上振子1和下振子2为菱形振子;天线支撑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的护套帽13、橡胶护套4、圆座10、导杆11和吸盘7,橡胶护套4内设有长度大于橡胶护套4长度的铝管14,护套帽13下部设有下宽上窄的第一阶梯孔,第一阶梯孔下部与橡胶护套4配合、上部与铝管14配合,圆座10上部设有上宽下窄的第二阶梯孔,第二阶梯孔上部与橡胶护套4配合、下部与铝管14配合,圆座10下部设有与导杆11配合的安装孔,导杆11上可滑动的设有弹簧12,弹簧12上部与圆座10下部接触、下部与吸盘7上部接触,弹片8通过转动部83可转动的安装在导杆11上,弹片8下部与圆座10上部接触,弹片8为鸭头形,鸭嘴部81到转动部83距离大于头部到转动部83的距离,弹片8按压部设有凸筋84。前盖6和后盖3用超声波连接。铝管14为纯铝制成,柔性好,便于调整方向。导杆11为木杆,成本低,便于加工。圆座10为ABS制成,吸盘7为PVC制成,成本低,便于加工。将菱形振子天线放置在安装平面上,按压按压部挤压圆座10下部弹簧12,吸盘7吸附在安装平面上固定,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铝管14两侧设有定位平面,方便定位,使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