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744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是用于滤除电网谐波的一种电感设备,由米字型汇流排及中空的导线绕制而成,为了保证对地的绝缘水平,底部采用绝缘子及支撑座进行支撑,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容易。

然而随着电网水平的逐渐提升,流经电网的电流谐波水平逐渐提高,尤其是中频范围的谐波电流值越来越大,在换流站中采用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滤除谐波,是电网建设中普遍运用的一种手段。但是,随着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电网换流站的建设逐步推进,发现中频谐波电流产生的噪声辐射在换流站场界处极高,一方面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难以满足环评对噪声水平的要求标准。分析发现,导致噪声水平超标的换流站设备主要由电容器及滤波电抗器组成,因此如何降低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的噪声水平,成为电力行业目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降噪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装置对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尤其是流经换流站的交流滤波电抗器)的中频噪声水平,没有明显降噪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降噪装置,其包括:顶部降噪部,呈球冠状,内表面设有吸音棉,并且下表面设有支撑件,以支撑所述顶部降噪部;主体降噪部,呈圆筒状,内表面设有吸音棉;底部降噪部,呈圆环状,并通过底部连接件固定于支撑物体上;所述顶部降噪部覆盖于所述主体降噪部的上端,所述底部降噪部则连接于所述主体降噪部的下部,以形成用于容纳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的闭合空间。

优选地,所述主体降噪部包括多片侧壁,多片所述侧壁依次拼接,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并在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利用吸音棉或者硅胶垫进行密封,每一所述侧壁的内表面均设有所述吸音棉。

优选地,所述顶部降噪部的中心区域为格栅结构。

优选地,所述顶部降噪部包括多片顶壁,多片所述顶壁依次拼接;相邻的所述顶壁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并在相邻的所述顶壁之间利用吸音棉或者硅胶垫进行密封,每一所述顶壁的内表面均设有所述吸音棉。

优选地,所述格栅结构采用螺栓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底部降噪部为偶数的底壁拼接而成,所述底壁的数量与电抗器汇流排的数量相同,或者为汇流排数量的1/2,所述底壁的拼接部位采用螺栓螺母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部降噪部的内边大于支撑物体的外边缘。

优选地,所述顶部降噪部、主体降噪部、底部降噪部为环氧树脂材料。

优选地,所述吸音棉为阻燃材料。

优选地,当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为电感可调型时,所述主体降噪部与电抗器通过主体连接件进行相连。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结构以及材料,可以明显降低容纳其中的电抗器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顶部降噪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底部降噪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底部降噪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应用,图1、图5还示出了一种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3(简称电抗器3)、位于电抗器3顶部的顶部汇流排31、位于电抗器3底部的底部汇流排3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包括:顶部降噪部1、主体降噪部2、底部降噪部4、支撑物体5、绝缘子6。

具体而言,顶部降噪部1呈球冠状,内表面设有吸音棉,并且下表面设有支撑件11,以支撑顶部降噪部1。优选地,支撑件11的数量和顶部汇流排31数量相等。主体降噪部2呈圆筒状,内表面设有吸音棉(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降噪措施),电抗器3即位于主体降噪部2的环绕之中。如图3、图4所示,底部降噪部4呈圆环状,并通过底部连接件41固定于支撑物体5上,支撑物体5上端抵顶底部汇流排32,下端抵顶在绝缘子6上端。顶部降噪部1覆盖于主体降噪部2的上端,底部降噪部4则连接于主体降噪部2的下部,以形成用于容纳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3、的闭合空间。

为了便于组装,主体降噪部2包括多片侧壁20,多片侧壁20依次拼接,相邻的侧壁20之间通过螺栓21以及相应的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并在相邻的侧壁20之间利用吸音棉或者硅胶垫进行密封,每一侧壁20的内表面均设有吸音棉。顶部降噪部1包括多片顶壁10,多片顶壁10依次拼接;相邻的顶壁10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并在相邻的顶壁10之间利用吸音棉或者硅胶垫进行密封,每一顶壁的内表面均设有吸音棉。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降噪效果、散热效果,又如图2,顶部降噪部1的中心区域为格栅结构12。进一步地,格栅结构12采用螺栓进行固定于顶壁10的边缘。

如图3所示,底部降噪部4为偶数的底壁401拼接而成,且底壁401为防鸟网结构,底壁401的数量与电抗器3的底部汇流排32的数量相同,或者为汇流排32数量的1/2,底壁401的拼接部位采用螺栓螺母进行连接。

如图4所示,底部降噪部4为偶数的底壁402拼接而成,底壁402为实体结构,实体结构上表面设有吸音棉。

在图1、图5中,底部降噪部4的内边大于支撑物体5的外边缘,但是二者之间通过底部连接件41连接。

优选地,顶部降噪部1、主体降噪部2、底部降噪部4为环氧树脂材料,并且顶部降噪部1、主体降噪部2、底部降噪部4覆盖的吸音棉为阻燃材料。

如图5所示,当干式空心滤波电抗器3为电感可调型时,主体降噪部2通过主体连接件7连接到螺杆71上,实现与电抗器3的连接,主体连接件7可以为工字钢、环氧树脂材料等=。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基本封闭的电抗器容置空间、吸音棉结构等,可以取得较为突出的降噪效果。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