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037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2888413U的中国专利中,其公开了一种将蓄电池负极直接通过螺栓与接地螺母板连接的技术方案,该种技术方案由于蓄电池负极与接地螺母板之间为面接触,那么在对蓄电池负极进行装配的过程中,蓄电池负极与接地螺母板之间容易因为摩擦而产生电火花,存在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蓄电池负极与接地螺母板之间在拆卸时也出现电火花,现有的该种蓄电池负极与接地螺母板连接后一般不再进行拆卸,如此就导致蓄电池的安装位置不可变,那么蓄电池的安装灵活性就变差。另外,蓄电池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蓄电池负极与接地螺母板之间容易产生晃动,进而导致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蓄电池负极在装拆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以及连接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用于将蓄电池负极与车身接地板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包括导电垫片和第一紧固件,所述导电垫片与所述车身接地板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接地板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导电垫片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位置对应的第一过孔,所述蓄电池负极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锁紧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垫片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负极的端部进行限位的端部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导电垫片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负极的两侧部进行限位的侧部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侧部限位块的端部延伸设有与所述侧部限位块形成夹角并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负极的顶部进行限位的顶部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顶部限位块和所述侧部限位块由所述导电垫片一体冲压成型。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负极的外表面设有第一镀层,所述导电垫片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镀层,所述第二镀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镀层的材质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栓。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车身接地板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导电垫片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锁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两侧;所述第二过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过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孔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装配时,先将导电垫片与车身接地板固定连接,然后再通过第一紧固件穿过蓄电池负极的连接孔和导电垫片的第一过孔与车身接地板的第一固定孔锁紧连接,如此,能够有效减少蓄电池负极与车身接地板之间产生晃动,大大提升蓄电池负极与车身接地板之间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在装配的过程中,蓄电池负极与导电垫片接触,可以避免蓄电池负极与车身接地板之间因为摩擦而产生电火花;同时,由于减少了完成装配后的蓄电池负极与车身接地板的接触面积,因而,对拆卸蓄电池负极进行拆卸时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产生电火花,后期即可通过拆卸蓄电池负极与车身接地板的连接以对蓄电池的安装位置进行变更,从而使得蓄电池的安装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的导电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的应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0—导电垫片 11—第一过孔 12—第二过孔

13—端部限位块 14—侧部限位块 15—顶部限位块

20—第一紧固件 30—第二紧固件 40—蓄电池负极

41—连接孔 50—车身接地板 51—第一固定孔

52—第二固定孔 10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用于将蓄电池100的蓄电池负极40与车身接地板50固定连接,所述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包括导电垫片10和第一紧固件20,所述导电垫片10与所述车身接地板50固定连接,所述车身接地板50设有第一固定孔51,所述导电垫片10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51位置对应的第一过孔11,所述蓄电池负极40设有连接孔41,所述第一紧固件20穿过所述连接孔41和所述第一过孔11与所述第一固定孔51锁紧连接。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装配时,先将导电垫片10与车身接地板50固定连接,然后再通过第一紧固件20穿过蓄电池负极40的连接孔41和导电垫片10的第一过孔11与车身接地板50的第一固定孔51锁紧连接。如此,能够有效减少蓄电池负极40与车身接地板50之间产生晃动,大大提升蓄电池负极40与车身接地板50之间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在装配的过程中,蓄电池负极40与导电垫片10接触,可以避免蓄电池负极40与车身接地板50之间因为摩擦而产生电火花。同时,由于减少了完成装配后的蓄电池负极40与车身接地板50的接触面积,因而,对拆卸蓄电池负极40进行拆卸时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产生电火花,后期即可通过拆卸蓄电池负极40与车身接地板50的连接以对蓄电池100的安装位置进行变更,从而使得蓄电池100的安装更加灵活。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3所示,所述导电垫片10上设有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负极40的端部进行限位的端部限位块13。具体地,在装配蓄电池负极40时,需要将蓄电池负极40上设置的连接孔41与导电垫片10上设置的第一过孔11进行对位。由于导电垫片10设有端部限位块13,对位时,可以先将蓄电池100的端部抵接在该端部限位块13上,然后对蓄电池负极40的侧部位置进行调节,即可快速完成连接孔41与第一过孔11的对位,最后再将第一紧固件20将蓄电池负极40、导电垫片10和车身接地板50三者锁紧与一起,安装快速,减少蓄电池负极40与车身接地板50之间的面接触,从而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产生电火花,大大提升装配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3所示,所述导电垫片10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负极40的两侧部进行限位的侧部限位块14。具体地,通过侧部限位块14的设置可以使得在对蓄电池100附件进行装配时,一次性完成对蓄电池100附件的两侧部和端部的定位,无需再对蓄电池100进行移位即可完成对连接孔41与第一过孔11的对位,对蓄电池负极40的装配更加快速,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大大提升。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3所示,所述侧部限位块14的端部延伸设有与所述侧部限位块14形成夹角并用于对所述蓄电池负极40的顶部进行限位的顶部限位块15。具体地,顶部限位块15的设置可以在未装配第一紧固件20时,限制蓄电池负极40从导电垫片10的上方脱离,如此,在装配第一紧固件20时,无需使用其他辅助工具对蓄电池负极40进行夹持,一旦将蓄电池100附件限制于端部限位块13、侧部限位块14和顶部限位块15之间时,即可松开对蓄电池负极40的控制,进而可以腾出双手进行下一步对第一紧固件20的装配,结构设计巧妙,实用性强。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所述顶部限位块15和所述侧部限位块14由所述导电垫片10一体冲压成型。具体地,通过冲压机直接在导电垫片10上冲压成型出侧部限位块14和顶部限位块15,使得侧部限位块14和顶部限位块15为一体三面镂空的结构,如此,加工效率高,且导电垫片10的产品一致性也更佳。

当然,端部限位块13也可以直接在导电垫片10的侧部冲压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负极40的外表面设有第一镀层(图未示),所述导电垫片10的外表面设有第二镀层(图未示),所述第二镀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镀层的材质相同。具体地,蓄电池负极40表面设置的第一镀层与导电垫片10外表面设置的第二镀层材质相同可以确保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选地,导电垫片10的材质也与蓄电池负极40的材质相同。其中,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可以为镀锡黄铜。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20为螺栓,优选为M8螺栓。具体地,装配该M8螺栓时,可以增加设置环形垫圈,以进一步确保M8螺栓锁紧后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20还可以采用螺钉或者螺丝。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2和图4所示,所述蓄电池负极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件30,所述车身接地板50设有第二固定孔52,所述导电垫片10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孔52位置对应的第二过孔12,所述第二紧固件30穿过所述第二过孔12与所述第二固定孔52锁紧连接。具体地,通过第二紧固件30穿过第二过孔12与第二固定孔52锁紧连接的方式使得导电垫片10与车身接地板50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不但可以确保导电垫片10与车身接地板50直接连接的稳定性,且可以方便后期对导电垫片10进行拆卸更换或维护。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垫片10与车身接地板50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

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结合图2~4所示,所述第二固定孔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5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孔51的两侧;所述第二过孔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过孔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过孔11的两侧。两个第二固定孔52配合两个第二过孔12,再通过两个第二紧固件30分别穿设对应的两个第二固定孔52和两个第二过孔12,如此可以保证导电垫片10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与车身接地板50具有较强的连接稳定性,那么长期使用,导电垫片10与车身接地板50之间也不易出现松动,可靠性高。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52的数量为四个,对应的第二过孔12的数量也为四个,以及对应的第二紧固件30的数量也为四个,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赘述。

优选地,所述第二紧固件30为螺栓,优选为M6螺栓。具体地,装配该M6螺栓时,可以增加设置环形垫圈,以进一步确保M6螺栓锁紧后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紧固件30还可以采用螺钉或者螺丝。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