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222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底座,用于微型照相自动对焦马达VCM使用的新型底座端子成型结构,尤其使用在手机上的微型照相装置上的零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照相自动对焦马达VCM使用的成型结构中,端子多为L型,其在与底座结合的时候,受到侧方向的力,会产生偏移,并且与底座的结合强度不够,也容易发生内趴或外撇,以及损伤。

另外目前结构的端子埋入底座里面成型结构复杂,需要同时在底座上端子的下方留有一个定位孔,造成模具结构复杂,成型困难,经常出现定位时顶偏或顶高,或不平整,造成产品结构出现品质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端子,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为“∩”型结构,包括内侧臂、顶面和外侧臂,所述外侧臂长于内侧臂,所述顶面上表面为平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面和外侧臂等宽度,所述内侧臂宽度为顶面宽度的1/3-2/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侧臂的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端面为“S”弧形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侧臂和外侧臂相平行或者内侧臂相对于外侧臂向外翻。

一种底座,底座上设有上述任一种方案中的端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端子,两个端子对称设置于底座其中一边的两侧,并且与底座注塑一体成型。

进一步,端子顶面与端子所在位置的底座上表面平齐,用作焊接面。

进一步,所述端子内侧臂的下端面与端子所在位置的底座下表面平齐,所述端子外侧臂凸出底座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结构合理,端子埋入底座中对三个方向上进行限位,能够有效的改善端子的埋入强度,避免因强度不足造成的各种内趴或外撇,以及损伤,同时简化了埋入成型的难度,简化了工艺,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使用该端子的底座,结构简单合理,容易成型,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带端子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为“∩”型结构,包括内侧臂101、顶面102和外侧臂103,所述外侧臂103长于内侧臂101,所述顶面102上表面为平面结构。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为“∩”型结构,包括内侧臂101、顶面102和外侧臂103,所述外侧臂103长于内侧臂101,所述顶面102上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顶面102和外侧臂103等宽度,所述内侧臂101宽度为顶面102宽度的1/3-2/3。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端子,包括端子本体1,所述端子本体为“∩”型结构,包括内侧臂101、顶面102和外侧臂103,所述外侧臂103长于内侧臂101,所述顶面102上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顶面102和外侧臂103等宽度,所述内侧臂101宽度为顶面102宽度的1/3-2/3。所述内侧臂101的宽度方向的其中一个侧端面为“S”弧形面104。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一种底座2,底座2上设有两个上述实施例的端子1,两个端子1对称设置于底座2其中一边的两侧,并且与底座2注塑一体成型。端子顶面102与端子1所在位置的底座2上表面平齐,用作焊接面。端子内侧臂101的下端面与端子1所在位置的底座2下表面平齐,所述端子外侧臂103凸出底座2下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