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20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在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必须约束在绝缘本体中,否则导电端子无法工作。

为了简化连接器的结构和降低连接器的成本,在现有技术中,曾提出过一种仅包括导电端子的连接器,即,该连接器仅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端子。通常,该导电端子具有可以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焊接部以及可以夹持住导线的导体的夹持部。

但是,现有的这种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夹持力过小,难以可靠地夹持住导线的导体,导致导线的导体容易与导电端子脱离。为了防止导线的导体与导电端子脱离,在现有技术中,有时需要将导线的导体焊接至导电端子上,这导致导电端子只能被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导电端子能够可靠地夹持住导线的导体,并且被夹持住的导体能够被方便地从导电端子上释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仅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弹性夹持臂,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适于夹持住导线的导体,以便与所述导体电接触。在 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中的一个弹性夹持臂上形成有第一释放结构,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中的另一个弹性夹持臂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释放结构面对的第二释放结构;当所述导体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之间时,在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和所述第二释放结构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引导通道;所述楔形引导通道朝向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的端部逐渐变大,从而可通过插入所述楔形引导通道的外部工具将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朝彼此分离的方向撑开,以便释放被夹持住的导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一个弹性夹持臂的每一侧的侧边上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弹性夹持臂的每一侧的侧边上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二释放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和所述第二释放结构分别为三角形板状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连接,并适于焊接在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焊接部呈平板状,在所述焊接部上形成有通孔,所述导线的导体适于经由所述焊接部上的通孔插入到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导电端子被焊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时,整个导电端子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一个弹性夹持臂的每一侧的顶边上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并且在所述另一个弹性夹持臂的每一侧的顶边上形成有一个所述第二释放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和所述第二释放结构分别为弧形指状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一对连接臂,所述一对连接臂分别位于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的两侧;所述一对连接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另一端形成有适 于焊接到电路板的一个表面上的焊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导电端子被焊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时,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和所述一对连接臂穿过所述电路板,并从所述电路板的与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个表面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导电端子被焊接到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时,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的用于夹持所述导体的端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表面的上方。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一对弹性夹持臂具有较大的夹持力,能够可靠地夹持住导线的导体。此外,在一对弹性夹持臂上形成有适于释放被夹持住的导体的释放结构,因此,能够方便地释放被夹持住的导体,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方便性。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将导线的导体插入到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一对弹性臂之间的示意图;

图3显示用外部工具将导体从导电端子上释放下来的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将导线的导体插入到图4所示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一对弹性臂之间的示意图;和

图6显示用外部工具将导体从导电端子上释放下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 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仅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对弹性夹持臂,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适于夹持住导线的导体,以便与所述导体电接触。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中的一个弹性夹持臂上形成有第一释放结构,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中的另一个弹性夹持臂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释放结构面对的第二释放结构;当所述导体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之间时,在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和所述第二释放结构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引导通道;所述楔形引导通道朝向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的端部逐渐变大,从而可通过插入所述楔形引导通道的外部工具将所述一对弹性夹持臂朝彼此分离的方向撑开,以便释放被夹持住的导体。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其中,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将导线20的导体21插入到图1所示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一对弹性臂110、120之间的示意图;和图3显示用外部工具30将导体21从导电端子上释放下来的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仅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主要包括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这对弹性夹持臂110、120具有较大的宽度和厚度,因此,能够提供较大的夹持力,适于可靠地夹持住导线20的导体21,以便与导体21可靠电接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一对弹性夹持 臂110、120中的一个弹性夹持臂110上形成有第一释放结构111,在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中的另一个弹性夹持臂120上形成有与第一释放结构111面对的第二释放结构121。

如图2清楚地显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导线20的导体21被夹持在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之间时,在第一释放结构111和第二释放结构121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引导通道101。如图2和图3所示,该楔形引导通道101朝向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的端部逐渐变大,从而可通过插入楔形引导通道101的外部工具30将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朝彼此分离的方向撑开,以便释放被夹持住的导体21。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部工具30可以为一个螺丝起子,可以将该螺丝起子的顶端31插入楔形引导通道101中,这样就可以将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朝彼此分离的方向撑开,从而能够方便地释放被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夹持住的导体2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中的一个弹性夹持臂110的每一侧的侧边上形成有一个第一释放结构111;并且在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中的另一个弹性夹持臂120的每一侧的侧边上形成有一个第二释放结构12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释放结构111和第二释放结构121分别为三角形板状部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电端子还包括焊接部130,焊接部130与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连接,并适于焊接在电路板10的一个表面(正面)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焊接部130呈平板状,在焊接部130上形成有通孔131,导线20的导体21适于经由焊接部130上的通孔131插入到一对弹性夹持臂110、120之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导电端子被焊接到电路板10的一个表面上时,整个导电端子位于电路板10的一个表面的上方。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6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其中,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将导线20的导体21插入到图4所示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一对弹性臂210、220之间的示意图;和图6显示用外部工具30将导体21从导电端子上释放下来的示意图。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仅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主要包括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这对弹性夹持臂210、220具有较大的宽度和厚度,因此,能够提供较大的夹持力,适于可靠地夹持住导线20的导体21,以便与导体21可靠电接触。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中的一个弹性夹持臂210上形成有第一释放结构211,在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中的另一个弹性夹持臂220上形成有与第一释放结构211面对的第二释放结构221。

如图5清楚地显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导线20的导体21被夹持在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之间时,在第一释放结构211和第二释放结构221之间形成一个楔形引导通道201。如图5和图6所示,该楔形引导通道201朝向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的端部逐渐变大,从而可通过插入楔形引导通道201的外部工具30将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朝彼此分离的方向撑开,以便释放被夹持住的导体21。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外部工具30可以为一个螺丝起子,可以将该螺丝起子的顶端31插入楔形引导通道201中,这样就可以将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朝彼此分离的方向撑开,从而能够方便地释放被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夹持住的导体21。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中的一个弹性夹持臂210的每一侧的顶边上形成有一个第一释放结构211;并且在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中的另一个弹性夹持臂220的每一侧的顶边上形成有一个第二释放结构221。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释放结构211和第二释放结构221分别为弧形指状部件。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电端子还包括一对连接臂230、240。这对连接臂230、240分别位于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的两侧。这对连接臂230、240的一端连接至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另一端形成有适于焊接到电路板10的一个表面(正面)上的焊接部231、241。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导电端子被焊接到电路板10的一个表面上时,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和一对连接臂230、240可经由电路板10上的安装孔11穿过电路板10,并从电路板10的与一个表面(正面)相对的另一个表面(背面)凸出。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当导电端子被焊接到电路板10的一个表面上时,一对弹性夹持臂210、220的用于夹持导体21的端部位于电路板10的一个表面的上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