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129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申请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适用于汽车或者船只等的天线装置多设置在车、船顶部,以确保天线装置具有向上或朝向天空的无阻挡视野。为了利用天线装置由于上述位置设计而具有的开阔性视野的优势,工程技术人员想到将摄像头设置在天线装置上。例如,公开号为CN104979631A提供的《装有影像摄像头装置的鲨鱼鳍式天线》被作为一个已知实施例进行描述。该已知实施例中,通过在鲨鱼鳍式天线外壳上镶嵌金属固定座,将影像摄像装置整体安装于外壳内部。并且,以汽车或者船只向前行驶时为正方向,影像摄像头位于外壳的后端,影像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汽车或者船只的后方。这样,在汽车或者船只向前行驶,或者倒车或者倒船时摄像,为驾驶者实时提供汽车或者船只后方的影像记录。

在该已知实施例中,由于影像摄像头装置被整体收容在天线外壳内,并由天线外壳的侧壁以及金属固定座为影像摄像装置提供设置和支撑位置。这样,影像摄像装置的位置以及镜头的朝向被固定,导致该具有摄像功能的天线装置只能获取汽车或者船只的后方的影像记录,而无法获取汽车或者船只的前方的影像记录。因此,该具有摄像功能的天线装置在倒车或者倒船这一场景下提供的影像记录,尚且能够为驾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而在汽车或者船只向前行驶的场景下却依旧获取汽车或者船只后方的影像记录,此时为驾驶者提供的参照作用有限,甚至是无用的参照。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具有摄像功能,并能够根据汽车或船只在不同的场景下,获取相应方位的影像记录,从而能够根据场景的变化,为驾驶者提供相应地参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能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

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将所述天线元件收容在其中的容置空间;所述罩体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罩体具有限定出所述凹槽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配合部;

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连接;

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转轴相连接;

配置有镜头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

其中,所述转轴以及所述连杆能以所述转轴的两端为枢转点相对于所述罩体转动,从而所述镜头能够朝向多个不同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包括供所述镜头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能以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为枢转点转动。

优选地,所述镜头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转轴的端部的连线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不为0度或者180度。

优选地,所述罩体具有背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如下的任意一种:

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通孔;或者,

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一盲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如下的任意一种:

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通孔;或者,

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二盲孔。

一种天线装置,包括:罩体、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的转动机构以及配置有镜头的摄像头;其中,所述罩体中收容有能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所述转动机构位于所述罩体外,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罩体相连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自由端;所述转动机构以及所述自由端能以所述连接端为枢转点相对于所述罩体转动,以使所述镜头能够朝向多个不同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与所述连接端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罩体的上端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罩体具有限定出所述凹槽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

优选地,所述罩体具有背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开口。

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地板体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如下的任意一种:

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上的第一通孔;或者,

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一盲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如下的任意一种:

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上的第二通孔;或者,

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第二盲孔。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为所述连接端;

与所述转轴相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背离所述转轴的端部为所述自由端。

优选地,所述镜头与所述自由端的连线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不为0度或者180度。

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球窝,所述转动机构为杆体,所述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球窝相适配的球体,所述球体嵌设在所述球窝中。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包括供所述镜头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能以所述自由端为枢转点转动。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罩体上设置能够相对其转动的转动机构,这样转动机构以连接端为枢转点转动时,将带动转动机构的自由端以及设置在自由端的摄像头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摄像头的镜头能够朝向任意合适的方向,实现相应方位的影像记录的获取,从而能够根据场景的变化,为驾驶者提供相应地参考。

其它应用领域将根据本文中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明显。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例示的目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未配置摄像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未配置摄像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未配置摄像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零部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是基于说明书附图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将本申请的天线装置在使用状态下,指向汽车或船只正常向前行进的方向,或者汽车或船只的前方称为“前端”,指向汽车或船只倒行的方向,或者汽车或船只的后方称为“后端”。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其可以包括天线组件100,以及通过转动机构200与天线组件100相连接的摄像头300。

天线组件100可以包括能够以至少一个频率进行操作的天线元件(未示出)、相连接的罩体101以及大体上呈板状结构的底座102,天线元件可以设置在底座102上,罩体101与底座102限定出一个能够将天线元件收容在其中的容置空间103。

天线元件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天线元件可以为适于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或者长期演进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等场景的贴片天线,也可以为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和至少一个导电体(例如,导电迹线、金属线等),至少一个导电体例如可以以缠绕、卷绕、旋绕、盘绕等方式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所形成的螺旋天线元件。

如图4所示,天线元件可以通过搭扣配合连接、诸如螺栓、其他紧固构造等的机械紧固件连接、诸如超声、溶剂、激光等方式的焊接、热熔、卡擎、卡扣连接、钩连接、集成紧固特征等方式设置在印刷电路板104(概括的说,基板或安装板),再将该设置或支撑有天线元件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底座102上,使得天线元件大致沿垂直于该基板或底座102的方向向上延伸以被收容在容置空间103中。

罩体101大致呈下端开口的空心壳体结构,其可以为用于车辆或船只的顶上、具有美学舒适以及符合空气动力学的鲨鱼鳍式结构,有此结构的天线组件100可以被称之为鲨鱼鳍天线组件。

底座102可以通过螺栓实现与罩体101的可拆卸连接,其上可以通过有锁定机构400,用于加工天线组件100固定连接至汽车或船只的顶上。具体的,底座102以及汽车或船只的顶上可以设置有通孔,锁定机构400可以包括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该通孔,旋紧螺帽即实现天线组件100的安装。

在本申请中,罩体101上可以形成或者设置有相应地用于与转动机构200相连接的连接构件,籍此实现转动机构200以及设置在转动机构200上的摄像头300能够相对于罩体101转动。

具体的,转动机构200可以具有连接端203和自由端204,罩体10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与连接端203相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可以为罩体101自身机构的一部分。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罩体101上端可以向下凹陷形成凹槽1013,罩体101可以具有限定凹槽1013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011和第二侧壁1012,该第一侧壁1011和第二侧壁1012即可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

相应地,转动机构200可以包括转轴201,转轴201的一端与第一配合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配合部相连接;连杆202,连杆202与转轴201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轴201的两端即构成转动机构200的连接端203,连杆202背离转轴201的端部即构成转动机构200的自由端204。

罩体101具有相背对的前端(如图4所示意的右端)和后端(如图4所示意的左端),凹槽1013大致可呈沿前端至后端的狭长形。优选地,凹槽1013朝向前端和后端开口。这样,转轴201在转动过程中,连杆202可以经前后两端的开口伸出,使得连杆202在转轴201转动过程中可以具有180度的摆动幅度。如此,设置在连杆202远离转轴201的端部即自由端204的摄像头300能够获取尽可能多的摄像方向和视角。

或者,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可以为由额外地设置在罩体101上的部件形成。具体的,罩体101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相对地板体以分别形成所述第一连接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罩体101的上端可以不必向下凹陷。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别可以为贯穿设置在第一连接构件(第一侧壁1011或者板体)和第二连接构件(第二侧壁1012或者板体)上的第一通孔1014和第二通孔(未示出)。

或者,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分别可以为设置在第一连接构件(第一侧壁1011或者板体)和第二连接构件(第二侧壁1012或者板体)上的第一盲孔和第二盲孔。其中,第一盲孔开口朝向第二连接构件(第二侧壁1012或者板体),第二盲孔开口朝向第一连接构件(第一侧壁1011或者板体)。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罩体101上设置球窝,转动机构200具体可以为一杆体,作为转动机构200的杆体的连接端203可以设置有与该球窝相适配的球体,球体嵌设在球窝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转动机构200的杆体纵长延伸,沿其纵长延伸方向具有两端,其中一端为连接端203,另一端为自由端204。

在本实施方式中,罩体101上设置球窝的方式可以为:在罩体101上固定设置有凸台,在凸台中设置球窝;或者,直接在罩体101的壁中设置球窝。

通过球头与球窝配合的方式,同样可以使得转动机构200能够相对于罩体101转动(更具体来说,是以连接端203为支点进行绕动),设置在自由端204的摄像头300能够在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范围内绕动。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中,配置有镜头301的摄像头300进行影像记录,其与用于支撑或设置天线元件的印刷电路板电性或信号连接,印刷电路板通过线束500与配备在汽车或船只驾驶室内的显示器相连接,从而将摄像头300采集到的影像进行实时展示,为驾驶者提供参考作用。

镜头301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现有构造,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如图2所示,摄像头300可以包括外壳302,镜头301设置在外壳302上,外壳302连接至转动机构200的自由端204。这样,当转动机构200转动时,设置在自由端204的外壳302可以带动镜头301随之转动,从而使镜头301能够获取相应方位的影响记录。

优选地,外壳302呈球状,从而使得摄像头300具有较为美观的外形。为了进一步提高摄像头300的灵活性,使镜头301能够获取更多方向的影像记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外壳302能够以转动机构200的自由端204为枢转点进行旋转。外壳302与自由端204实现旋转的方式可参照上文的球体球窝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通过在罩体101上设置能够相对其转动的转动机构200,这样转动机构200以连接端203为枢转点转动时,将带动转动机构200的自由端204以及设置在自由端204的摄像头300随之转动,从而使得摄像头300的镜头301能够朝向任意合适的方向,实现相应方位的影像记录的获取,从而能够根据场景的变化,为驾驶者提供相应地参考。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申请的天线装置安装于汽车的顶上。当汽车正常向前行进时,可以通过调节转动机构200,使设置在其自由端204的摄像头300指向汽车的前方,此时摄像头300可以相当于行车记录仪使用。当倒车时,可以调节转动机构200,使设置在其自由端204的摄像头300指向汽车的后方,从而使驾驶者能获取汽车后方的障碍物、距离等实时影像记录,此时摄像头300可以相当于倒车影像使用。

由此可知,本申请的天线装置在完成接收或发送信号等的天线的基本功能以外,利用其可以设置在汽车或者船只等的顶部而具有的开阔性视野的优势,摄像头300能够基于不同场景实现角度的调整,进而实现相应方位的影像记录的获取,从而能够根据场景的变化,为驾驶者提供相应地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