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自密封型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191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式自密封型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自密封型网络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半导体工艺技术也得以高速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能力越来越强,连接器在电子产品构成中一种器件必不可少的存在,它是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的核心基础元件,其作用是借助电/光信号和机械力量实现接通、断开或转换。现有的一款连接器产品包括塑胶主体、导电端子及导电端子固定部,通过将导电端子组装到导电端子固定部内部,依靠导电端子折弯成型固定,组成半成品,再将半成品组装到塑胶主体的内部,半成品通过卡扣与塑胶主体内壁配合固定,组成成品。通过该工艺组装的连接器,不仅组装工序较多,成品成本较高,且由于导电端子内应力及弹性较大,组装后塑胶主体的背部会轻微凸起变形,当终端采用回流焊工艺制程生产时,使得塑胶主体严重变形不良,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有必要提出一种整体式自密封型网络连接器,导电端子采用直接嵌入塑胶主体的固定方式,避免由于导电端子内应力及弹性较大,组装后塑胶主体的背部会轻微凸起变形,使得塑胶主体严重变形不良的问题,同时亦解决回流焊制程不良品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自密封型网络连接器,工艺精简,成品低廉,导电端子采用嵌入塑胶主体的固定方式,避免组装后塑胶主体凸起变形,同时亦解决回流焊制程不良品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整体式自密封型网络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及导电端子,所述塑胶主体的前端开设有一插口,所述塑胶主体的后端开设有一开口,所述塑胶主体的顶板内侧开设有若干条形凹槽,所述塑胶主体的底板开设有若干条形通槽,所述塑胶主体内部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的上端设置有端子活动部,所述隔板背部设置有端子限位部,所述塑胶主体与隔板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前段导电端子和后段导电端子,所述前段导电端子上具有一上弯曲部,将前段导电端子分为前部和后部,所述前段导电端子的后部卡设于条形凹槽上,所述前段导电端子的前部倾斜向上设置且前段导电端子的前部卡设于端子活动部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段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弯折端子及第二弯折端子,所述第二弯折端子具有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端子的上端及第二弯折端子的上端均卡设于条形凹槽上,所述第一弯折端子及第二弯折端子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弯折端子的弯折部固定于端子限位部上,所述第一弯折端子的下端及第二弯折端子的下端均卡设于条形通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弯折端子的上端及第二弯折端子的上端均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第一弯折端子的上端及第二弯折端子的上端均通过突出部卡设于条形凹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塑胶主体的底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塑胶主体与隔板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使塑胶主体的结构更加稳固且不易发生形变;通过采用导电端子直接嵌入塑胶主体的条形凹槽及条形通槽的固定方式,避免由于导电端子内应力及弹性较大,组装后塑胶主体的背部会凸起变形,使得塑胶主体严重变形不良的问题,从而解决产品在进行回流焊制程后不良品的产生。通过采用隔板上的端子活动部及端子限位部的结构设计,使导电端子更好地固定在塑胶主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简便了安装工序,结构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整体式自密封型网络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1及导电端子2,所述塑胶主体1的前端开设有一插口3,所述塑胶主体1的后端开设有一开口4,所述塑胶主体1的顶板内侧开设有若干条形凹槽5,所述塑胶主体1的底板开设有若干条形通槽6,所述塑胶主体1内部设置有一隔板7,所述隔板7的上端设置有端子活动部8,所述隔板7背部设置有端子限位部9,所述塑胶主体1与隔板7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塑胶主体1与隔板7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使塑胶主体1的结构更加稳固不易发生形变;通过采用导电端子2直接嵌入塑胶主体1的条形凹槽5及条形通槽6的固定方式,避免由于导电端子2内应力及弹性较大,组装后塑胶主体1的背部会凸起变形,使得塑胶主体1严重变形不良的问题,从而解决产品在进行回流焊制程后不良品的产生。通过采用隔板7上的端子活动部8及端子限位部9的结构设计,使导电端子2更好地固定在塑胶主体1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简便了安装工序,实用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前段导电端子21和后段导电端子22,所述前段导电端子21上具有一上弯曲部23,将前段导电端子21分为前部和后部,所述前段导电端子21的后部卡设于条形凹槽5上,所述前段导电端子21的前部倾斜向上设置且前段导电端子21的前部卡设于端子活动部8的内部。

通过采用前段导电端子21和后段导电端子22的结构设计,将导电端子2分成前段导电端子21和后段导电端子22,方便了安装人员的装配,节约了装配时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安装人员不需要改变导电端子2的形状就可以完成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段导电端子22包括第一弯折端子24及第二弯折端子25,所述第二弯折端子25具有一弯折部26,所述第一弯折端子24的上端及第二弯折端子25的上端均卡设于条形凹槽5上,所述第一弯折端子24及第二弯折端子25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弯折端子25的弯折部26固定于端子限位部9上,所述第一弯折端子24的下端及第二弯折端子25的下端均卡设于条形通槽6上。

通过采用弯折部26的结构设计,将弯折部26固定在端子限位部9,使第二弯折端子25在安装时不易发生形变,影响产品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端子24的上端及第二弯折端子25的上端均设置有突出部27,所述第一弯折端子24的上端及第二弯折端子25的上端均通过突出部27卡设于条形凹槽5上。

通过采用突出部27的结构设计,避免了后段导电端子22从条形凹槽5上掉落下来,从而保护了连接器的正常使用,以实现连接器的电气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主体1的底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起部11。通过采用凸起部11的结构设计,更好地使连接器与外部设备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主要在于:

通过采用塑胶主体与隔板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使塑胶主体的结构更加稳固且不易发生形变;通过采用导电端子直接嵌入塑胶主体的条形凹槽及条形通槽的固定方式,避免由于导电端子内应力及弹性较大,组装后塑胶主体的背部会凸起变形,使得塑胶主体严重变形不良的问题,从而解决产品在进行回流焊制程后不良品的产生;通过采用隔板上的端子活动部及端子限位部的结构设计,使导电端子更好地固定在塑胶主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简便了安装工序。结构新颖,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