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413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属于电子信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这就是天线的互易定理。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CN201621110113.8,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包括直杆、弹性片和固定杆,多个弹性片均与直杆垂直设置,且弹性片的中端通过固定螺钉与直杆固定连接,多个固定螺钉位于同一直线,且与直杆的中轴线平行,直杆内设置有平行于直杆的中轴线平行的通孔,通孔与固定螺钉沿直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弹性片的两端设置有固定环,通孔的外侧设置有与固定环适配的固定槽,固定杆设置在通孔内并将固定环固定在固定槽内。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通过在直杆上安装弹性片,通过固定杆可控制弹性片的展开与闭合,从而可以控制信号天线在直线型天线和“非”字型天线之间切换,从而可以达到展开与闭合的情况。但是现有技术无法不受雷电的影响,可能导致电子信息天线无法正常工作、损毁,甚至损毁连接天线的电子设备,造成财产损失。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其结构包括支撑柱、信号线连接头、信号连接线、电机、夹持件、接闪杆、反射器、有源振子、金属横梁、引向器,所述支撑柱呈垂直状立于地面,所述夹持件设于支撑柱中上段,所述金属横梁呈水平状与夹持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金属横梁一端通过夹持件与支撑柱呈垂直状相连接,所述信号线连接头设于信号连接线一端,所述信号连接线通过信号线连接头与电子信息设备相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另一端与有源振子相连接,所述电机设于夹持件表面与夹持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接闪杆呈垂直状设于支撑柱上端,所述反射器设于金属横梁左段,所述反射器与金属横梁通过螺丝呈垂直相连接,所述有源振子设于金属横梁中左段位于反射器右方,所述有源振子与金属横梁呈垂直状啮合连接,所述引向器设于金属横梁中段、右段与金属横梁通过螺丝呈垂直状螺旋连接,所述接闪杆由杆尖、接闪体、绝缘套、固定底盘、接地线组成,所述杆尖设于接闪体上尖端与接闪体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固定底盘设于接闪体下方,所述接闪体下端与固定底盘上表面中心通过电焊垂直连接,所述绝缘套套于接闪体中下段与接闪体通过胶水黏合连接,所述接地线一端贯穿于固定底盘与接闪体相连接,所述接地线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固定底盘设有螺丝孔,所述接闪杆通过固定底盘设有的螺丝孔和螺丝配合与支撑柱上端螺旋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有源振子由金属固定块、贯穿孔、馈电端子、端套组成,所述贯穿孔水平贯穿于金属固定块左右面,所述馈电端子设于金属固定块上下方,所述馈电端子一端与金属固定块通过电焊呈垂直相连接,所述端套套于馈电端子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馈电端子设有2个,其形状为U型,所述两个馈电端子朝内相向而设。进一步地,所述引向器设有5-7个,其均匀等距设于金属横梁上通过螺丝与金属横梁垂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接闪体长30-50cm,直径为3-5cm。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器呈长为30-40cm、直径为3-5cm的杆体。进一步地,所述接闪杆的材质为镀锌钢或电镀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一种接闪杆,可以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引导雷电向接闪杆放电,再将雷电通过接地线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电子信息信号天线不被雷击,有效地保护了电子信息信号天线及天线连接的电子设备,减少财产损失。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接闪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源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柱-1、信号线连接头-2、信号连接线-3、电机-4、夹持件-5、接闪杆-6、反射器-7、有源振子-8、金属横梁-9、引向器-10、杆尖-601、接闪体-602、绝缘套-603、固定底盘-604、接地线-605、金属固定块-801、贯穿孔-802、馈电端子-803、端套-80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信息信号天线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支撑柱1、信号线连接头2、信号连接线3、电机4、夹持件5、接闪杆6、反射器7、有源振子8、金属横梁9、引向器10,所述支撑柱1呈垂直状立于地面,所述夹持件5设于支撑柱1中上段,所述金属横梁9呈水平状与夹持件5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金属横梁9一端通过夹持件5与支撑柱1呈垂直状相连接,所述信号线连接头2设于信号连接线3一端,所述信号连接线3通过信号线连接头2与电子信息设备相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3另一端与有源振子8相连接,所述电机4设于夹持件5表面与夹持件5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接闪杆6呈垂直状设于支撑柱1上端,所述反射器7设于金属横梁9左段,所述反射器7与金属横梁9通过螺丝呈垂直相连接,所述有源振子8设于金属横梁9中左段位于反射器7右方,所述有源振子8与金属横梁9呈垂直状啮合连接,所述引向器10设于金属横梁9中段、右段与金属横梁9通过螺丝呈垂直状螺旋连接,所述接闪杆6由杆尖601、接闪体602、绝缘套603、固定底盘604、接地线605组成,所述杆尖601设于接闪体602上尖端与接闪体602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固定底盘604设于接闪体602下方,所述接闪体602下端与固定底盘604上表面中心通过电焊垂直连接,所述绝缘套603套于接闪体602中下段与接闪体602通过胶水黏合连接,所述接地线605一端贯穿于固定底盘604与接闪体602相连接,所述接地线605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固定底盘604设有螺丝孔,所述接闪杆6通过固定底盘604设有的螺丝孔和螺丝配合与支撑柱1上端螺旋连接,所述有源振子8由金属固定块801、贯穿孔802、馈电端子803、端套804组成,所述贯穿孔802水平贯穿于金属固定块801左右面,所述馈电端子803设于金属固定块801上下方,所述馈电端子803一端与金属固定块801通过电焊呈垂直相连接,所述端套804套于馈电端子803另一端,所述馈电端子803设有2个,其形状为U型,所述两个馈电端子803朝内相向而设,所述引向器10设有5-7个,其均匀等距设于金属横梁9上通过螺丝与金属横梁9垂直连接,所述接闪体602长30-50cm,直径为3-5cm,所述反射器7呈长为30-40cm、直径为3-5cm的杆体,所述接闪杆6的材质为镀锌钢或电镀铜。本专利所说的接闪杆是指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一种保护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在接闪杆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接闪杆安装在高于电子信息信号天线的位置,将接闪杆呈垂直状固定好,在将接地线按国家要求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即可保护电子信息信号天线不受雷电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1、信号线连接头-2、信号连接线-3、电机-4、夹持件-5、接闪杆-6、反射器-7、有源振子-8、金属横梁-9、引向器-10、杆尖-601、接闪体-602、绝缘套-603、固定底盘-604、接地线-605、金属固定块-801、贯穿孔-802、馈电端子-803、端套-80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不受雷电的影响,可能导致电子信息天线无法正常工作、损毁,甚至损毁连接天线的电子设备,造成财产损失,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引导雷电向接闪杆放电,再将雷电通过接地线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电子信息信号天线不被雷击,有效地保护了电子信息信号天线及天线连接的电子设备,减少财产损失,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接闪杆6由杆尖601、接闪体602、绝缘套603、固定底盘604、接地线605组成,所述杆尖601设于接闪体602上尖端与接闪体602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固定底盘604设于接闪体602下方,所述接闪体602下端与固定底盘604上表面中心通过电焊垂直连接,所述绝缘套603套于接闪体602中下段与接闪体602通过胶水黏合连接,所述接地线605一端贯穿于固定底盘604与接闪体602相连接,所述接地线605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所述固定底盘604设有螺丝孔,所述接闪杆6通过固定底盘604设有的螺丝孔和螺丝配合与支撑柱1上端螺旋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接闪杆的材质为电镀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所述接闪杆的材质为镀锌钢。实施例1实施例2耐腐蚀性好很好制作成本高较低综上所述:当所述接闪杆的材质为镀锌钢时,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且制作成本较低,通过设有该接闪杆,可以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引导雷电向接闪杆放电,再将雷电通过接地线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电子信息信号天线不被雷击,有效地保护了电子信息信号天线及天线连接的电子设备,减少财产损失。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