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双层FPC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5042发布日期:2018-06-28 04:40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双层FPC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双层FPC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小功率的无线充电器常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的特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厂家青睐。其能量传输用的线圈部分,由于有电阻的损耗,会产生大量损耗,降低传输效率,增加发热量。因此如何提高线圈性能是无线充电很重要的一个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中申请号为CN2017104522894,公开日为2017年8月18日,发明的名称为“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设备的感应线圈结构及制备方法”,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充电设备的感应线圈结构,其包括有导线,所述导线绕制形成线圈,所述导线的表面开设有狭槽,所述狭槽沿导线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发明公开的感应线圈结构中,由于导线的表面开设有狭槽,在狭槽的作用下,使得导线由一条线路等效为两条线路的并联,基于该结构特性,本发明增大了导线表面电流的流通面积,减少了导线开槽侧的水平面积,从而降低了趋肤效应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发射线圈对接收线圈的涡流影响,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线圈的温升。其不足之处在于,同等长度的导线缠绕的线圈,导线变粗后所形成的线圈面积会过大,对于无线充电设备来说会增加生产的成本;而如果让线圈的面积不会过大,线圈的长度就需要减小,导线加粗后的线圈产生的电流磁场相对于导线未加粗的线圈会减小,会降低充电的效率。现有的线圈由于回路的需要,出线端常直接从线圈的下端沿通过直导线穿过,电场的利用效率低,线圈的电流进出端不在同一平面,线圈的电流进出端会造成感应磁场不完整。

因此,设计一种电阻较小,无线充电效率较高的线圈结构就很有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的无线充电用的线圈的进出口不在同一平面,线圈的电流进出端会造成感应磁场不完整,线圈利用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双层FPC线圈结构,线圈的电流进出端位于同一平面内,保证线圈电流感应磁场的完整性,提高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双层FPC线圈结构,包括一体的一号线圈、二号线圈和两段彼此平行的进出电直线段,二号线圈从内向外的旋转方向和一号线圈相反,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平行相对,进出电直线段与一号线圈共面,其中一段的进出电直线段的末端与一号线圈的最外端相连,另一段进出电直线段的末端连接有一圈补充线段,补充线段与一号线圈共面,补充线段的另一端设有与一号线圈所在平面垂直的一号连接段,一号线圈的最内端设有与一号连接段平行且等长度的二号连接段,二号连接段和一号连接段位于一号线圈的同侧,一号连接段和二号线圈的最外端相连,二号连接段与二号线圈的最内端相连。

作为优选,二号线圈的圈数是一号线圈的圈数加一。

作为优选,补充线段套设在一号线圈的外侧,一号线圈的最外端位于补充线段的两端之间。

作为优选,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之间设有导磁面板,导磁面板内设有容纳一号连接段和二号连接段通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补充线段为从进出电直线段向外延伸的螺旋线段。

作为优选,补充线段为圆弧线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配合,提高磁感应的强度,有利于无线充电;

2、线圈的进出线直线段位于同一平面内,方便线圈在无线充电设备内的安装和无线充电设备的装配;

3、补充线段可以补充第一线圈的磁场场域,使第一线圈的磁场与第二线圈的磁场对应,提高磁感强度,有利于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4、导磁面板增强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之间的磁场强度,方便无线充电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出电直线段1 一号线圈2 二号线圈3 一号连接段4 二号连接段5 导磁面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图1、图2和图3中,一种用于无线充电的双层FPC线圈结构,包括一体的一号线圈2、二号线圈3和两段彼此平行的进出电直线段1,二号线圈3从内向外的旋转方向和一号线圈2相反,一号线圈2和二号线圈3平行相对,进出电直线段1与一号线圈2共面,其中一段的进出电直线段1的末端与一号线圈2的最外端相连,另一段进出电直线段1的末端连接有一圈补充线段,补充线段套设在一号线圈2的外侧,一号线圈2的最外端位于补充线段的两端之间。补充线段与一号线圈2共面,补充线段的另一端设有与一号线圈2所在平面垂直的一号连接段4,一号线圈2的最内端设有与一号连接段4平行且等长度的二号连接段5,二号连接段5和一号连接段4位于一号线圈2的同侧,一号连接段4和二号线圈3的最外端相连,二号连接段5与二号线圈3的最内端相连。二号线圈3的圈数是一号线圈2的圈数加一。如图1、图2和图3中所示,二号线圈3的圈数为6,一号线圈2的圈数为5,一号线圈2的外侧套设一圈补充线段可以调节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磁感应的饱和度,提高磁场的利用效率。

图1中,补充线段为圆弧线段。

图2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补充线段为从进出电直线段1向外延伸的螺旋线段,补充线段与一号线圈2位于同一螺旋线上。

图3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中一号线圈2和二号线圈3之间设有导磁面板6,导磁面板6内设有容纳一号连接段4和二号连接段5通过的通孔。

一号线圈2和二号线圈3配合,提高磁感应的强度,有利于无线充电;线圈的进出线直线段位于同一平面内,方便线圈在无线充电设备内的安装和无线充电设备的装配;补充线段可以补充第一线圈的磁场场域,使第一线圈的磁场与第二线圈的磁场对应,提高磁感强度,有利于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

导磁面板6增强一号线圈2和二号线圈3之间的磁场强度,方便无线充电的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