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5035发布日期:2018-06-28 04:4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和电感器作为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二者一般焊接在设备的电路板上,在同一设备中,常常既焊接有变压器又焊接有电感器。

现有的变压器和电感器都是作为独立的器件,在将变压器和电感器焊接到设备的电路板上时,相互独立的变压器和电感器会占用电路板更多的位置,从而导致电路板的尺寸较大,并且,由于需要分别将变压器和电感器焊接到电路板上,会使得生产工序较多,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变压器和电感器会占用电路板更多的位置,导致电路板尺寸较大,并且使得生产工序较多,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包括:

第一磁芯;

缠绕所述第一磁芯的初级绕组和第一次级绕组;

第二磁芯,所述第二磁芯设于所述第一磁芯上;

缠绕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一电感线圈,所述第一电感线圈与所述第一次级绕组串联。

优选的,所述变压、电感集成装置还包括:

缠绕所述第一磁芯的第二次级绕组;

缠绕所述第二磁芯的第二电感线圈,所述第二电感线圈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串联。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芯采用E型磁性;

所述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缠绕所述第一磁芯的中柱。

优选的,所述第二磁芯均采用E型磁性;

所述第一电感线圈和所述第二电感线圈分别缠绕所述第二磁芯的两个侧柱。

优选的,所述初级绕组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初级子线圈;

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第一次级子线圈;

所述第二次级绕组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第二次级子线圈。

优选的,所述多个初级子线圈、多个第一次级子线圈和多个第二次级子线圈层叠设置。

优选的,所述初级子线圈与次级子线圈交替设置;

所述次级子线圈为所述第一次级子线圈或第二次级子线圈。

优选的,所述初级子线圈采用扁平线圈。

优选的,每个所述初级子线圈、第一次级子线圈或第二次级子线圈之间均设有一绝缘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包括第一磁芯、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磁芯和第一电感线圈,通过将第一磁芯作为变压部分的磁芯,初级绕组和第一次级绕组缠绕第一磁芯,以实现变压器的功能,并将第二磁芯作为电感部分的磁芯,第一电感线圈缠绕第二磁芯,以实现电感器的功能。并且通过将第二磁芯设置在第一磁芯上,使得变压部分与电感部分更加紧凑,减少了对电路板位置的占用,进而电路板及设备的尺寸可以更小。同时,通过将第一电感线圈与第一次级绕组串联,从而在将本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焊接到电路板上时,无需对变压部分和电感部分分别进行焊接,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级绕组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通过将第二磁芯设置在第一磁芯上,使得变压部分与电感部分更加紧凑,减少了对电路板位置的占用,进而电路板及设备的尺寸可以更小。同时,通过将第一电感线圈与第一次级绕组串联,从而在将本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焊接到电路板上时,无需对变压部分和电感部分分别进行焊接,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包括:第一磁芯;缠绕第一磁芯的初级绕组和第一次级绕组;第二磁芯,第二磁芯设于第一磁芯上;缠绕第二磁芯的第一电感线圈,第一电感线圈与第一次级绕组串联。

其中,初级绕组和第一次级绕组缠绕在第一磁芯上,三者共同构成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的变压部分,以实现变压器的功能。第一电感线圈缠绕第二磁芯,二者构成电感部分,以实现电感器的功能。第二磁芯设置在第一磁芯上,例如可以将第二磁芯固定在第一磁性的顶部,进行焊接时第二磁芯的底部于电路板贴紧,电感部分无需占用电路板的位置,使得变压部分与电感部分更加紧凑,减少了对电路板位置的占用,进而电路板及设备的尺寸可以更小。第一电感线圈与第一次级绕组串联,将原本的四个接线端减少至两个,从而在将本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焊接到电路板上时,无需对变压部分和电感部分分别进行焊接,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压、电感集成装置还包括:缠绕第一磁芯的第二次级绕组;缠绕第二磁芯的第二电感线圈,第二电感线圈与第二次级绕组串联。

第二次级绕组也属于变压部分,可以输出与第一次级绕组不同的电压,第二次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初级绕组和第一磁芯相当于一个多绕组变压器,相比于采用两个变压器更节省空间,同时降低成本。第二磁芯上还缠绕有第二电感线圈,第二电感线圈与第二次级绕组串联,省去了两个接线端,从而减少了将焊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均可以采用E型磁芯,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缠绕第一磁芯的中柱,第一电感线圈和第二电感线圈分别缠绕第二磁芯的两个侧柱。采用E型磁芯可使本变压、电感集成装置体积更小,功率更大。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初级绕组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初级子线圈;第一次级绕组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第一次级子线圈;第二次级绕组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第二次级子线圈,这些子线圈相互层叠设置的缠绕在第一磁芯上,并且初级子线圈和次级子线圈(次级子线圈指第一次级子线圈或者第二次级子线圈)交替设置,以减少漏磁,提高变压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初级子线圈采用扁平线圈,以降低本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初级子线圈、第一次级子线圈或第二次级子线圈之间均设有一绝缘垫片,以避免线圈之间发生漏电短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压、电感集成装置,集成了一个多绕组变压器和两个电感,相比于传统的相互独立的变压器和电感器,大大减少了封装面积和高度,减少了对电路板位置的占用,进而电路板及设备的尺寸可以更小。同时,通过将第一电感线圈与第一次级绕组串联,从而在将本变压、电感集成装置焊接到电路板上时,无需对变压部分和电感部分分别进行焊接,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