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锂电池打压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4784发布日期:2018-09-08 00:26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锂电池打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一种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兴能源储备介质,锂离子电池凭借其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充放电寿命长、可快速充电、绿色无污染、工作温度范围宽及自放电小等诸多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高度关注,对解决人类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有着不言而喻的重大意义。

在锂离子电池的制备环节,化学体系、工艺流程日益完善,而作为验证电池是否可靠的一系列测试系统也逐渐向测试手段要求更加丰富、测试准确性要求更高、测试环节要求更有效率等方向发展。

在电池检测项目中,气密性及防爆阀开启压力是一项极为关键的指标,单体电池气密性不良、作动压过高或过低造成防爆阀未能及时开启或提前开启等故障模式将直接影响整个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因此其检测装置的稳定可靠性提升已成为必然要求。

目前现有打压测试装置仅可以通过压紧螺栓实现对电池的压紧及固定,然后还需要人工用锐器在方形电池的壳体上开孔用于充气,该装置费时费力、一致性差且容易刺破电芯隔膜造成电芯内短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预留足够的基体内部空间和压紧螺栓长度来满足不同规格电池测试需求,且压紧螺栓内部开孔并通过端面内螺纹连接通气顶针外螺纹,可通过调节通气顶针的螺纹拧入深度来控制不同壁厚电池的测试需求,这样在压紧电池的同时可以实现开孔操作,其中O型密封圈压紧于电池侧壁及压紧螺栓端面之间起到气流密封作用,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及测试样品的一致性、降低测试样品不良率以及实现测试装置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锂电池打压测试装置,实现在对电池进行压紧固定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开孔操作的装置。

一种方形锂电池打压测试装置,包括通气顶针和用于放置方形电池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一端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的螺杆端位于箱体内腔,且与通气顶针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通气顶针上套设有用于与方形电池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进一步方案,所述压紧螺栓的螺杆端开设有螺栓内孔,所述螺栓内孔设有内螺纹;所述通气顶针的末端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内孔的内螺纹相吻合的外螺纹;通过调节通气顶针在压紧螺栓中的深度来控制通气顶针的长度。

进一步方案,所述通气顶针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内孔相贯通的气孔。

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内腔体积大于方形电池的体积。

本测试装置不仅实现在对电池进行压紧固定,还可以实现对电池开孔操作;提升测试效率、测试准确性及通用性,确保不同规格的电池都能准确快速的完成打压测试。

本装置的箱体内腔体积比方形电池的体积大,从而能满足不同规格电池测试需求。

本装置中压紧螺栓的螺杆端通过螺纹连接通气顶针,可通过调节通气顶针的螺纹拧入深度来控制通气顶针的长度,即而适应不同壁厚电池的测试需求,使其在压紧电池的同时可以实现开孔操作,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样品的一致性、降低测试样品不良率以及实现测试装置的通用性。

根据被测电池的壁厚确定通气顶针拧入压紧螺栓内的深度,使位于压紧螺杆外部的通气顶针的长度与电池的壳体厚度一致;同一批次电池仅需调整一次通气顶针的长度。开孔时,只需旋紧压紧螺栓即可使通气顶针刺入电池壳体实现开孔的目的。所以本装置省时省力,开孔的一致性好,且刺入电池的深度可控,不会刺破电芯隔膜造成电芯内短路。

操作时,先根据被测电池的壁厚确定通气顶针拧入压紧螺栓内的深度,使位于压紧螺杆外部的通气顶针的长度与电池的壳体厚度一致;然后将被测电池安装于箱体的内腔中,再拧紧压紧螺栓,使通气顶针的前端抵住电池,密封圈压紧于电池侧壁及压紧螺栓的螺栓端面之间,起到气流密封作用,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及测试样品的一致性、降低测试样品不良率以及实现测试装置的通用性。进一步旋紧压紧螺栓,使通气顶针的前端完全刺入电池的侧壁;最后接入外部气流,气流通过压紧螺栓内孔及通气顶针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固定、开孔及密封;最后将电池放入水中观察气密性及记录充气压力即完成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压紧螺栓和通气顶针连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方形锂电池打压测试装置,包括通气顶针2和用于放置方形电池的箱体4,所述箱体4的一端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1,所述压紧螺栓1的螺杆端位于箱体4内腔,且与通气顶针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通气顶针2上套设有用于与方形电池进行密封的密封圈3。

进一步方案,所述压紧螺栓1的螺杆端开设有螺栓内孔1.1,所述螺栓内孔1.1设有内螺纹;所述通气顶针2的末端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内孔1.1的内螺纹相吻合的外螺纹;通过调节通气顶针2在压紧螺栓1中的深度来控制通气顶针2的长度。

进一步方案,所述通气顶针2内部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内孔1.1相贯通的气孔2.1。

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4的内腔体积大于方形电池的体积。

操作时,先根据被测电池的壁厚确定通气顶针拧入压紧螺栓内的深度;然后将被测电池安装于箱体的内腔中,再拧紧压紧螺栓,使通气顶针的前端抵住电池,密封圈压紧于电池侧壁及压紧螺栓的螺栓端面之间,起到气流密封作用,从而提高了测试效率及测试样品的一致性、降低测试样品不良率以及实现测试装置的通用性。进一步旋紧压紧螺栓,使通气顶针的前端完全刺入电池的侧壁;最后接入外部气流,气流通过压紧螺栓内孔及通气顶针进入电池内部,从而实现了对电池的固定、开孔及密封;最后将电池放入水中观察气密性及记录充气压力即完成测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