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保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5417发布日期:2018-06-23 03:0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的保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的缺乏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重视对南、北极以及自然界的探索与开发,南、北极的温度属于极寒环境(据昆仑科考队在历时63天的考察中,南极所测得的平均温度为-58.4℃),铝电解电容器如何满足超低温极寒环境,解决铝电解电容器耐超低温能力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措施。铝电解电容器通常使用温度在-25℃~+70℃范围内使用,也有可用在-55℃~+105℃范围内应用的,当温度低于-55℃时,其容量、损耗、漏电流会发生劣变,影响电容器的使用甚至散失应有的功能。

在这样的环境下,考虑过用热电阻(即加热电阻)预先对电容进行加热的保暖设备,使得电容在达到工作温度后,再启动电容。但是在极寒温度的室外使用时,现有的电池(锂电池)也无法达到工作温度。这样就造成无法通过使用电池,启动热电阻对电容进行加热。

因此,现在急需一种能够在极寒温度下方便使用电容器的电容器保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电容器无法在极寒温度下使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容器的保暖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为:电容器的保暖设备,包括:

外壳,外壳上设置安装孔;

保温罩,保温罩固定安装于外壳内,保温罩与外壳之间形成安装腔,保温罩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底层;

支撑杆,支撑杆位于安装腔内,支撑杆为与保温罩的外表面的形成相匹配的形状,支撑杆转动连接在安装孔内,支撑杆以安装孔为圆心在安装腔内绕着保温罩转动,支撑杆上设置有热缩冷胀材质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固设有与摩擦底层摩擦生热的摩擦体;

手柄,手柄安装在外壳外部,手柄用于驱动支撑杆转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在使用时,将保温罩外套在电容器外,此时温度较低(平均温度为-58.4℃),固定杆的材质为热缩冷胀材质的,此时固定杆处于膨胀的状态,让摩擦体与摩擦底层处于紧密接触的状态。

然后驱动手柄转动,手柄带动支撑杆转动,支撑杆在转动的过程中,摩擦体与摩擦底层不断的摩擦使得摩擦体和摩擦底层同时产生热量,摩擦体产生的热量会散发到安装腔内,摩擦底层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保温罩内,保温罩将热量传递到电容器上,使得电容器的温度升高,达到电容器的工作温度。

在摩擦体将温度散发到安装腔内后,安装腔内的温度会升高,固定杆受热后收缩,摩擦体与摩擦底层之间的压力(或者说相互作用力变小)变小,甚至摩擦体和摩擦底层会停止接触(当然这是要电容器正常工作,散发额外的热量后才会有这种情况)。在因温度升高后,摩擦体与摩擦底层之间的压力减小,这会造成对手柄的阻力减小(f=μ*F,f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F为摩擦体与摩擦底层之间的压力),使用者可以很清晰的感知到这一情况。

在温度升高后,无论怎么样的措施都会使得热量散发到外界中,因此,在使用者驱动手柄时,利用摩擦体与摩擦层产生的热量也会散发到外界中,使用者此时一直驱动手柄,会使得安装腔内的温度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即摩擦体和摩擦底层之间产生的热量和散发到外界中的热量是基本相等的。主要原因为,在安装腔内的温度升高后,固定杆收缩,摩擦体与摩擦底层之间的压力减小,两者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减小,同时,由于安装腔内与外界的温差增大,安装腔内向外传递的热量增多。此时使用者持续转动手柄,固定杆会自主的调节摩擦体与摩擦底层之间的压力,以适应这个平衡状态,保证电容器的正常工作。此时固定杆是让摩擦体和摩擦底层之间保持一个压力较小的接触状态的。

电容器在持续过程后,会向外散发热量,导致安装腔内的温度进一步升高,在安装腔内的温度进一步升高后,固定杆会进一步收缩,使得摩擦体和摩擦底层之间分离,此时,这个状态也会被使用者感知到,这个状态就证明了电容器已经启动,且自身散发的热量已经足够其保持在工作温度内。使用者就可以停止驱动手柄,让电容器正常工作。不会出现让使用者过度的驱动手柄,避免摩擦体和摩擦底层过度磨损,让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更加好。

本发明电容器的保暖设备,通过设置固定杆、摩擦体和摩擦底层,让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柄驱动支撑杆产生热量,固定杆可以自主调节摩擦体和摩擦底层之间的压力,让使用者更加方便在极寒的温度下对电容器进行加热、保温,使其达到正常工作温度,保证电容器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手柄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改变转速比的变速齿轮。

这样的设计能够提高支撑杆的转动速度,提高摩擦体和摩擦底层之间的发热效率。

进一步,保温罩上设置有导热孔,导热孔的一侧设置有挡片,挡片与保温罩滑动连接,挡片可遮挡住导热孔,导热孔的另一侧设有热胀冷缩材质的导热杆。

这样的设计,在安装腔内温度较低时,导热杆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挡片将导热孔遮挡住,安装腔内的温度升高后,导热杆处于膨胀状态,此时挡片被导热杆推开,导热孔露出来。此时安装腔内的空气温度也比较高,在导热孔打开后,安装腔内的热空气进入到保温罩内与电容器接触,从而让电容器快速升温。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为负热膨胀合金材料制成。

采用合金材料的支撑杆,其硬度较高,能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引流片。

这样的设计能够在支撑杆转动时让安装腔内的空气产生流动,能够让安装腔内的空气更加均匀的受热。在导热孔打开后,引流片还能够让安装腔内的温度更加快速的从导热孔排出。

进一步,保温罩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层。

这样的设计能够提高保温效果。

进一步,外壳内嵌设有可形成闭合磁场的磁铁,支撑杆上固设有感应线圈,安装孔处设置有换向器,换向器上设置有分别与换向器滑动连接的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第一电刷与感应线圈电连接,保温罩内嵌设有涡流线圈,涡流线圈与第二电刷电连接。

这样的设计,在支撑杆转动的时候,感应线圈内会产生交变电流,然后通过第一电刷、换向器、第二电刷到涡流线圈中,涡流线圈嵌设在保温罩内,在涡流线圈内存在交变电流时,能够利用涡流线圈内的电流对保温罩进行加热,提高加热、保温效果,与普通的热电阻加热相比,提高了电热转化率,并且利用感应线圈与支撑杆一起转动时,自动产生交变电流,不需要设置额外的转化电路,减少了电子元件的使用,使其能够适应极寒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容器的保暖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0、支撑杆11、保温罩20、固定杆21、摩擦体22、定位板23、手柄30。

实施例1

基本如附图1所示:电容器的保暖设备,包括:

外壳10,外壳10上设置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在轴承上设置有海绵吸水层。这样的设计能够避免轴承内结冰,还能够减小安装孔和支撑杆11的摩擦力。

保温罩20,保温罩20固定安装于外壳10内,保温罩20与外壳10之间形成安装腔,保温罩20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底层,保温罩20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层。具体的,摩擦底层的材质可以选用金属材质的底层,在底层上设置增大表面粗糙度的纹路。

支撑杆11,支撑杆11位于安装腔内,支撑杆11为与保温罩20的外表面的形成相匹配的形状,支撑杆11转动连接在安装孔内,支撑杆11以安装孔为圆心在安装腔内绕着保温罩20转动,支撑杆11上设置有热缩冷胀材质的固定杆21,支撑杆11为负热膨胀合金材料制成,固定杆21的一端与支撑杆11固定连接,固定杆21的另一端固设有与摩擦底层摩擦生热的摩擦体22。具体的摩擦体22的材料可以选用高分子复合材料。

手柄30,手柄30安装在外壳10外部,手柄30用于驱动支撑杆11转动,手柄30与支撑杆11之间设置有改变转速比的变速齿轮。

当然,在外壳10和保温罩20之间在不影响支撑杆11转动的地方粘接固定有定位板23。

具体的,支撑杆11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钛64%、铌24.2%、锆3.9%和锡7.9%的质量百分比,称取纯度为99.9%,平均粒度为50μm的钛(Ti)、铌(Nb)、锆(Zr)和锡(Sn)金属粉末;2)将步骤1称取的金属粉末放入混粉机混合24小时,然后进行高能球磨24小时,球料比为12:1;球磨过程中,球磨罐内充氩气,氩气的纯度为99.999%;3)将球磨后的金属粉末装入内径为10mm的柱形石墨模具中,再置入放电等离子烧结炉中,通过模具两头的冲头施加50Mpa的轴向压力,抽真空至3Pa以下,然后进行烧结,烧结的条件为:升温速率为172k/min,烧结温度为1373K,达到烧结温度后保温5min,烧结和保温压力均为50Mpa,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退模即可得到圆柱状钛合金材料;4)将步骤3)得到的钛合金材料在1123K热轧,将钛合金热轧成块状合金;5)将得到的块状合金封装在石英管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1123K下保温24小时,在空气中冷却;6)将冷却后的块状合金在室温沿同一方向进行25%压下量的冷轧,即得到负热膨胀的钛合金,将其加工成杆状,即得到固定杆21。固定杆21与支撑杆11之间固定方式为螺纹固定。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保温罩20外套在电容器外,然后驱动手柄30转动,手柄30带动支撑杆11转动,支撑杆11在转动的过程中,此时摩擦体22与摩擦底层不断的摩擦使得摩擦体22和摩擦底层同时产生热量,摩擦体22产生的热量会散发到安装腔内,摩擦底层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保温罩20内,保温罩20将热量传递到电容器上,使得电容器的温度升高,达到电容器的工作温度。

在上述过程中,安装腔内的温度会升高,固定杆21受热后收缩,摩擦体22与摩擦底层之间的压力变小,产生的热量减少,使用者此时一直驱动手柄30,会使得安装腔内的温度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此时使用者持续转动手柄30,固定杆21会自主的调节摩擦体22与摩擦底层之间的压力,以适应这个平衡状态,保证电容器的正常工作。此时固定杆21是让摩擦体22和摩擦底层之间保持一个压力较小的接触状态的。

在电容器工作后,电容器会发热,安装腔内的温度进一步升高,固定杆21收缩,使得摩擦体22和摩擦底层之间分离。避免使用者过度驱动或者摩擦体22过度磨损,并且不需要使用者直接去感知温度,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保温罩上设置有导热孔,导热孔的一侧设置有挡片,挡片与保温罩滑动连接,挡片可遮挡住导热孔,导热孔的另一侧设有热胀冷缩材质的导热杆,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的引流片。

具体使用时:在安装腔内温度较低时,导热杆处于收缩状态,挡片挡住导热孔,在安装腔内的温度升高后,导热杆膨胀,挡片被导热杆推开,导热孔露出来。此时安装腔内的空气温度也比较高,在导热孔打开后,安装腔内的热空气进入到保温罩内与电容器接触,从而让电容器快速升温。引流片能够让安装腔内的空气更加均匀的受热。在导热孔打开后,引流片还能够让安装腔内的温度更加快速的从导热孔排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外壳内嵌设有可形成闭合磁场的磁铁,支撑杆上固设有感应线圈,安装孔处设置有换向器,换向器上设置有分别与换向器滑动连接的第一电刷和第二电刷,第一电刷与感应线圈电连接,保温罩内嵌设有涡流线圈,涡流线圈与第二电刷电连接。

具体使用时:在支撑杆转动的时候,感应线圈内会产生交变电流,然后通过第一电刷、换向器、第二电刷到涡流线圈中,涡流线圈嵌设在保温罩内,在涡流线圈内存在交变电流时,能够利用涡流线圈内的电流对保温罩进行加热,提高加热、保温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