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蓄电池的电瓶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0385发布日期:2019-11-20 00:56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蓄电池的电瓶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瓶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蓄电池的电瓶栓。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蓄电池的电瓶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垂直锁紧,螺栓在顶部固定的电瓶栓,但该种电瓶栓是锻造件,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另一种是螺栓倾斜固定实现锁紧,但该种电瓶栓安装不便,安装工具易与周边部件干涉。此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振动频繁,现有电瓶栓上的螺母容易在振动中脱落,使汽车的安全行驶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电瓶栓,能够方便地制造和安装,同时,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螺母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和安装,结构稳定可靠,螺栓不易脱落的电瓶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蓄电池的电瓶栓,所述电瓶栓包括栓夹主体、螺栓、螺母,所述栓夹主体包括环形套和夹持部,所述电瓶栓通过所述环形套套设在蓄电池电极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瓶栓还包括接触片,所述接触片具有水平设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中间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支撑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部;所述螺栓具有螺杆和与螺杆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对称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外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接触片置于夹持部之上,所述螺栓以底座在下、螺杆向上的方式安装,螺杆依次穿过夹持部和接触片的圆形通孔,螺母设置在接触片之上,与螺杆通过螺纹啮合,并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折边上的第一凸起部形成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形套具有竖直设置的开口;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爪,所述夹爪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两端缘,所述夹爪之间的角度为锐角;所述接触片的支撑部两侧还设置有包夹部,所述包夹部与所述夹持部外侧边缘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夹爪为半封闭壳体,两夹爪的开口朝向夹持部内侧,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壁水平设置,与第一壁上部连接,所述第三壁水平设置,与第一壁下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壁和第三壁上设置有弧形槽口,供螺杆穿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壁与第三壁的相接处设置有弧形的凹陷部;所述螺栓底座的折边内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当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啮合,会带动底座向上运动,所述第二凸起部会对所述凹陷部施加挤压力,使两夹爪互相靠近,从而使栓夹主体与电极柱更紧固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栓的底座和螺杆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螺栓的底座和螺杆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栓夹主体通过连续模冲压加工成型。

优选地,所述接触片通过冲裁加工成型。

优选地,所述螺母安装后,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的交接处经过冲点处理。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螺母在顶部固定,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安装工具不易与周边环境干涉;

2.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螺母不易脱落。

3.栓夹主体通过连续模冲压加工成形,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切削加工,节省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瓶栓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瓶栓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栓夹主体、11-环形套、12-夹持部、121-夹爪、1211-第一壁、1212-第二壁、1213-第三壁、1214-弧形槽口、1215-凹陷部、2-螺栓、21-底座、211-折边、2111-第一凸起部、2112-第二凸起部、22-螺杆、3-螺母、4-接触片、41-支撑部、411-圆形通孔、42-卡接部、43-包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参阅图1、图2,为符合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瓶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瓶栓包括:

-栓夹主体1

所述栓夹主体1包括:环形套11和夹持部12,所述栓夹主体通过环形套11套设在蓄电池电极上,所述环形套11上垂直设置有开口。所述夹持部12包括两个夹爪121,所述夹爪121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两端缘,所述夹爪121之间的角度为锐角。所述夹爪121为半封闭壳体,两夹爪121的开口朝向夹持部12内侧,所述夹爪121包括第一壁1211、第二壁1212和第三壁1213,所述第一壁121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壁1212水平设置,与第一壁1211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三壁1213水平设置,与第一壁1211的下部连接。半封闭壳体的夹爪相较于传统的锻造件夹爪,可以有效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所述第二壁1212与第三壁1213上靠近夹持部12中间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槽口1214。所述第一壁与第三壁交接处设置有弧形的凹陷部1215。

-螺栓2

所述螺栓2包括螺杆22和与螺杆22连接的底座21,所述螺杆22与底座2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纹固定连接,螺杆22设置在底座21的中心。所述底座21两侧对称设置有折边211,所述折边211外侧设置有第一凸起部2111,所述折边211内侧设置有第二凸起部2112,第二凸起部2112的形状与夹持部12上弧形凹陷部1215的形状相适应。

-螺母3

所述螺母3用于与所述螺杆22螺纹连接。

-接触片4

所述接触片4具有水平设置的支撑部41,所述支撑部41中间设有圆形通孔411,所述支撑部41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部42;所述接触片4的支撑部41两侧还设置有包夹部43,所述包夹部43的形状与所述夹持部12的外侧轮廓相适应。

所述栓夹主体1通过环形套11套设在蓄电池电极上,所述接触片4置于栓夹主体1的夹持部12之上,接触片4支撑部41两侧对称设置的包夹部43与夹持部12的外侧边缘相贴合。所述螺栓2以底座21在下、螺杆22向上的方式安装,螺杆22依次穿过夹持部12的弧形槽口1214和接触片4的圆形通孔411,螺母3设置在接触片4之上,与螺杆22通过螺纹啮合。所述卡接部42与所述折边211上的第一凸起部2111形成卡扣连接。所述折边211内侧设置的第二凸起部2112与夹持部12上的弧形凹陷部1215相配合。

电瓶栓的螺母3在顶部固定,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安装工具不易与周边环境干涉。螺母3与螺杆22啮合,当螺母3拧紧时,会带动螺栓2整体上运动,底座21上的第二凸起部2112会对凹陷部1215施加挤压力,使两夹爪121互相靠近,从而使栓夹主体1与电极柱更紧固地连接,更好地实现电瓶栓的固定。螺母3固定时,卡接部42与所述折边211上的第一凸起部2111形成卡扣连接,此时,整体结构固定,卡扣连接使接触片4、栓夹主体1、螺栓2形成一个整体,使之能够在振动中保持整体性,不易松动和散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螺母3不需要很大的预紧力就可以实现整个结构的固定,螺母不易脱落。同时,接触片4上的包夹部43会对夹持部12起限位作用,使栓夹主体1更好地固定在蓄电池的电极柱上。

所述栓夹主体1通过连续模冲压加工成型,相较于现有锻造加工成型,不需要额外的切削加工,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所述接触片4通过冲裁加工成型,制造方便。

优选地,所述螺母3安装后,在所述螺母3与螺杆22的交接处进行冲点处理,防止螺母3的松动与脱落,进一步增强电瓶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之能够长周期稳定工作。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