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机、其用施接器、端子压接及制造其电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3809发布日期:2018-12-08 05:5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端子压接机、其用施接器、端子压接及制造其电线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端子压接于剥皮了的电线端部的端子压接机等。特别是涉及对用于输送连锁端子的制动机构加以改良的、不易产生连锁端子载体的“摩擦碎屑”并且易于使制动力稳定的端子压接机等。还涉及改良为易于将剥皮电线的端部定位于压接机中心的压接机等。

背景技术

用于将端子压接于电线的剥掉了包覆层的端部的端子压接机在制造汽车用、电气设备用等的线束的工序中被广泛使用。在端子压接机中,一边输送将多个端子排列为带状而成的连锁端子(也称作端子带),一边将其端子在压接机中定位,将端子压接于另外利用自动或者手动供给的剥皮电线的端部。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连锁端子、以往的压接机的概要、以及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的压接机等,首先说明本说明书的各附图中的方向的意思。在各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是指作为端子压接工具(上模)的压接器的移动方向。在此,“上”是压接器从砧(下模)离开的方向,“下”是压接器靠近砧(下模)的方向。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上”、“下”这样的用语是遵照通常的机械配置的情况的表达,并不限定于地球重力方向的上、下。

“上游、下游”是指输送端子的上游方向、或者其下游方向。“左右方向”通常来讲是由观察该图的人观察时的左右方向。“远近方向”是指端子、电线的轴线方向(长度方向),“远(也称作顶)”是剥皮电线顶端(剥掉了包覆层的暴露芯线)朝向的方向,“近(也称作根)”是相反的方向。压接机的操作者、观察者站立的位置通常是压接机的近侧。这些方向只是用于易于理解地说明机械配置的通常情况下的状况,完全没有限定本发明的意思。

首先,参照图13说明连锁端子的概要。连锁端子rt是利用载体c将多个端子t连接而成的。各个单独的端子t从载体c侧开始依次包括筒部tb和连接器部tk。该端子t为开口筒型,筒部tb呈上方开口的字母u形。筒部tb是供剥皮电线w的端部压接(压紧(日文:カシメ付けられる))的部位,其具有压接于电线的包覆层的端部(绝缘部)wi的绝缘筒ib和压接于剥皮了的暴露芯线wc的电线筒wb。另一方面,连接器部tk是与端子t所连接的对方的连接器(未图示)连结的部分。

载体c是带状的板,其将多个端子t以按照预定的节距排列的状态连接起来。筒部tb和载体c利用薄片tt相连接(该薄片tt在压接时被切断)。供端子输送机构的输送爪的顶端(图11的附图标记211b)卡挂的长方形的爪卡合孔ch以预定的节距开设于载体c。在连续式的压接机中,利用后述的端子输送机构使载体c在长度方向上行进,将端子t在压接机中定位(参照图11),并压接于另外利用自动或者手动供给的剥皮电线w的端部。代表性地讲,连锁端子rt是对磷青铜、铝等的薄板(厚度例如0.2mm)进行冲压加工而成的。

接着,参照图11说明作为现在使用的通常的端子压接机、施接器的例子的日本专利第4212687号(专利文献1)的设备的整体结构和端子输送机构。另外,“施接器”是根据电线、端子的每个种类、尺寸,“组装压接工具(压接器、砧)、端子输送机构而成的组件”,每当改变电线、端子的种类、尺寸时,都能够利用一个组件在短时间内更换预定的施接器。

该压接机100、施接器ap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另外,在图11中,用实线表示的部分是施接器ap,用双点划线表示的部分是除施接器ap之外的压接机的构成部分。

施接器主体保持件111;

是用于搭载下述的端子输送机构、以及压接器、柄升降机构的柱状的构造体。

端子输送机构200;

是用于将在图的下侧从左(上游)方向送入的连锁端子rt向右(下游)输送的机构。该机构200具有供连锁端子rt搭乘而滑移的板215、端子输送引导件213、用于输送连锁端子的端子输送爪211等。如实线和假想线所示那样,该输送爪211在左右摆动的同时,其顶端211b(图的右下)卡合于连锁端子载体c的爪卡合孔ch(参照图13),而将连锁端子rt向图11的右方向(下游)输送。另外,输送爪211被爪弹簧204以使爪顶端211b朝向下方向的方式施力。爪顶端211b抵靠于引导件213的底面、供连锁端子rt滑移的板215的上表面215b,从而决定输送爪211的姿态。

被输送来的端子在离开了端子输送引导件213时,在压接器115(升降上模)和砧119(固定下模)之间压紧(压接)于剥皮电线(未图示)的外周部。另外,在即将压接之前,将各个端子(单独端子t)自连锁端子rt的载体c切离(用滑动切割器121切断薄片tt),将切离后的载体通过图11的右(下游)侧的载体引导件219排出。在端子输送机构200还设有用于对连锁端子rt进行适当的制动的制动机构230(本发明的主要部分之一),关于该机构在后面叙述。

压接器、柄升降机构;

作为端子压接的上侧移动工具的压接器115被连接在该压接器115之上的柄105上下驱动。柄105被连结在该柄105之上的冲头螺栓102上下驱动。冲头螺栓102利用压接机100的冲头升降机构101进行升降。冲头升降机构101有液压式、机械式、伺服冲压式等各种类型。

施接器搭载台;

施接器ap的最下部成为基板113,施接器ap的全部(整体)载置于该基板113上。该基板113搭载固定于压接机主体的施接器搭载部114上。

制动机构230;

在图11的下方左端部所示的端子输送引导件213的后部设有用于对被间歇地向前方输送的端子t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230。该制动机构230具有制动板231、碟形弹簧237、杆241等。该制动机构230通过使摩擦阻力连续地作用于载体c来防止被输送爪211间歇地向前方输送的连锁端子rt的超程。而且,将端子t相对于砧119、压接器115正确地定位。

图12和图13是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制动机构230的侧视图和立体图(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的制动机构是相同的)。如图13所易于理解地示出那样,作为该制动机构230的中心构件的制动板231具有沿着远近方向延伸的带板部231d、向该带板部231d的远端部的下方突出的远下突部231b、以及向比带板部231d的近侧稍靠远侧的部分的下方突出的近下突部231g。如图12所示,远下突部231b载置于板215的上表面。如图13所示,近下突部231g载置于连锁端子rt的载体c的上表面,其下表面231j成为对连锁端子rt进行制动的制动面。

内六角螺栓233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制动板231的靠近远侧端部的位置。如图12所示,该螺栓233向下方延伸,也贯穿板215。多个碟形弹簧237嵌合于螺栓233的向该板215的下方伸出来的下部的外周。而且,碟形弹簧237利用旋入螺栓233的下端部的蝶形螺母239,在该螺母和上述板215之间以压缩状态被支承。

由此,借助螺栓233将制动板231向下牵拉。而且,能够根据蝶形螺母239的紧固状况来调整使制动板231以远下突部231b的下表面为中心地向近下方向倾斜的作用力。其结果,能够调整制动板231的近下突部231g的下表面(制动面)231j按压端子载体c的力、即对连锁端子rt施加的制动力。

如图11、图12所示,在制动板231的比近侧端部231m稍靠远侧的位置的下方设有用于抬起制动板231的近侧端部231m的杆241。在使该杆241自图11的状态绕中心轴241d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杆241的右上端部的凸轮部241b抬起制动板231的近侧端部231m。于是,近下突部231g的下表面(制动面)231j自端子载体c的上表面向上方离开,不再对连锁端子rt施加制动力。在该状态下,进行连锁端子rt相对于施接器ap的拔出、插入、位置调整。

关于上述的制动板和载体摩擦滑动的类型的制动机构,指出如下的需要改良点。

(1)近年来,为了提高导电效率而实施了较厚的镀敷的端子增加,在输送连锁端子时,产生了较多的摩擦碎屑(另外,也存在除镀敷碎屑之外的碎屑)。由于该摩擦碎屑堆积,导致划伤载体表面而产生线状碎屑。

(2)由于对载体施加的制动力源于滑动摩擦力,因此该制动力易于发生变化。因此,用于输送端子的爪的负担较大,由于爪尖的磨损等,需要进行输送位置的调整、部件的更换。

(3)在过度输送了连锁端子的情况下,使载体克服制动板的摩擦力而向输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返回是困难的。因此,在利用压接器、砧的压紧部(刃形部)进行压接时难以充分地发挥将端子的中心自动定心于压接机的中心的效果。

(4)在重新组装制动机构时,需要再次调整载体制动力(保持力)。

作为应对上述(1)~(3)的需要改良点的方法,本申请的申请人取得涉及将滚动体按压于连锁端子的载体的类型的制动机构的发明的专利(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12687号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7-275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4745123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易产生连锁端子载体的“摩擦碎屑”的端子压接机用施接器等。或者,其目的在于,提供提升了将端子的中心自动定心于压接机的中心的性能的端子压接机、该端子压接机用的施接器等。或者,其目的在于,提供在重新组装制动机构时不必再次调整载体制动力(保持力)的端子压接机等。或者,其目的在于,提供改良为易于将剥皮电线的端部定位于压接机中心的压接机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该“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项和“权利要求书”中,加括号的部分表示附图各部分的参照附图标记,但这只用于参考,并不是将权利范围限定于附图的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端子压接机用施接器包括:端子输送机构(200),其用于输送由多个单独的端子(t)连接而成的连锁端子(rt);制动机构(30、50),其用于对所述连锁端子(rt)的输送进行制动;以及压接器(115)和砧(119),其用于将所述端子(t)的筒部(tb)压接于剥皮电线的端部(wi、wc),该施接器(ap)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30、50)具备:辊(33、53),其按压于所述连锁端子(rt)的载体部(c);该辊(33、53)的旋转中心轴(35、55);以及按压机构(31、237、51、61),其借助该旋转中心轴(35、55)对所述辊(33、53)施加按压力。

本发明的第二端子压接机用施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输送机构(200)具备供所述连锁端子(rt)载置而滑动的板(215),所述制动机构(50)具有:辊(53),其按压于所述连锁端子(rt)的载体部(c);该辊(53)的旋转中心轴(55);制动框架(51),其具有供所述旋转中心轴(55)安装的上部(51c)、成为施力弹簧承受部的下部(51s)、以及连接上部(51c)和下部(51s)的背部(51h),该制动框架(51)组装于所述板(215)的侧端部(215z);以及弹簧(61),其安装在所述下部(51s)和所述板(215)之间,该弹簧(61)用于对所述制动框架(51)向下方施力。

本发明的第三端子压接机用施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30)包括:制动构件(31、51、231),其具有按压于所述连锁端子(rt)的载体部(c)的制动面(33b、53、231j),该制动构件(31、51、231)附设有施力部(31d、51s、61);以及施力构件(237、61),其用于对该制动构件施力,该施力构件包含:弹簧(237、61);以及弹簧挠曲量限定构件(238),其用于将该弹簧的压缩挠曲设定为额定状态。

在该第三端子压接机用施接器中,制动构件(31、51、231)既可以是与载体部(c)摩擦滑动的形式的构件(图13的制动臂231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是辊式(图1~图7的制动辊33、53这样的方式)。

本发明的第四压接机包括:端子输送机构(200),其用于输送由多个单独的端子(t)利用载体(c)连接而成的连锁端子(rt);压接器(315、316)和砧(319、318),其用于将所述端子(t)的筒部(tb)压接于剥皮电线的端部(wi、wc);压接器驱动部件(101、102),其用于驱动所述压接器(315、316);以及电线端部定位机构(350、321p),其用于将要压接于所述端子(t)的所述电线的端部(wi)定位于压接机的中心,该端子压接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电线端部定位机构具备:电线插入机构(350),其能够将所述电线的端部(wi)在电线长度方向和所述压接器驱动方向上定位;以及引导构件(321),其具有在与所述压接机的中心对应的位置承接所述剥皮电线的端部(wi)的引导凹部(321p),所述电线插入机构(350)通过将所述剥皮电线的端部(wi)插入所述引导凹部(321p)的上方的位置之后使其向下移动而与所述引导凹部(321p)接触,使该电线的端部(wi)与所述引导凹部(321p)接触,从而将所述电线的端部(wi)定心于所述压接机的中心。

在后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构件(321)是用于切断连锁端子rt的载体c的滑动切割器321。另外,所述“本发明的压接机”的“上”和“下”像上述那样并不限定于地球重力方向的上、下。即,完全没有限定本发明的意思。

本发明的第一端子压接方法是输送由多个单独的端子(t)连接而成的连锁端子(rt)并将其定位,将所述端子(t)的筒部(tb)压接于剥皮电线的端部(wi、wc)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辊(33)按压所述连锁端子(rt)的载体部(c),此时借助该辊(33)的旋转中心轴(35)对所述辊(33)施加按压力。

本发明的第二端子压接方法是输送由多个单独的端子(t)连接而成的连锁端子(rt)并将其定位于压接机的中心,将所述端子(t)的筒部(tb)压接于剥皮电线的端部(wi、wc)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设有在与所述压接机的中心对应的位置承接所述剥皮电线的端部(wi)的引导凹部(321p),通过将所述电线的端部(wi)插入所述引导凹部(321p)的上方的位置,之后使其向下移动而与该引导凹部(321p)接触,使该电线的端部(wi)与所述引导凹部(321p)接触,从而将所述电线的端部(wi)定心于所述压接机的中心。在此,“压接机的中心”是指作为升降的压接模具的压接器的中心线。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第一施接器和第二施接器,由于端子输送制动机构(30、50)具备按压于连锁端子(rt)的载体部(c)的辊(33、53),并且借助该辊的旋转中心轴(35、55)对所述辊施加按压力,因此不易产生连锁端子载体的“摩擦碎屑”,而且辊(33、53)的工作顺畅。采用本发明的第三施接器,由于具有弹簧挠曲量限定构件(238),因此在重新组装制动机构时可以不再次调整载体制动力,能够使制动力稳定。采用本发明的第四压接机,能够提供一种易于将剥皮电线的端部定位于压接机中心的、端子压接状态优异的压接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制动臂31类型,带有碟形弹簧套环238)的端子制动机构30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端子制动机构30的“制动开启状态”的图(省略端子输送引导件213),图2的(a)是侧视图,图2的(b)是主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端子制动机构30的“制动释放状态”的图(省略端子输送引导件213),图3的(a)是侧视图,图3的(b)是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施接器(制动框架51类型)的主要部分的后视图。

图5的(a)是从上、近、下游侧观察到的图4的施接器的制动机构50的立体图。图5的(b)是偏心凸轮57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图4的端子制动机构50的“制动开启状态”的图,图6的(a)是侧视图,图6的(b)是主视图,图6的(c)是示意地表示制动框架51与其安装螺栓65之间的关系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4的端子制动机构50的“制动释放状态”的图,图7的(a)是侧视图,图7的(b)是主视图,图7的(c)是示意地表示制动框架51与其安装螺栓65之间的关系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说明提升了将电线端部定心于压接机、端子t的中心的性能的实施方式的图。图8的(a)是示意地表示压接器315、砧319、滑动切割器321周边、以及电线插入装置35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图8的(b)是表示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图8的实施方式的绝缘压接器315、滑动切割器321等的形态的主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8、图9的装置的动作顺序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整体类似的、以往的通常的端子压接机和施接器(日本专利第4212687号)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12是与图11相同的以往的施接器ap(日本实公平7-27591号公报)的制动机构230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的施接器ap的制动机构230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rt、连锁端子;t、端子;c、载体;ch、爪卡合孔;tt、薄片;tb、筒部;ib、绝缘筒部;wb、芯线筒部;tk、连接器部;w、电线;wi、绝缘部;wc、暴露芯线;ws、电线插入空间;ap、施接器;s、间隙;30、制动机构;31、制动臂(按压机构);31b、远下突部;31c、带板部;31d、上表面;31e、上下贯通孔;31j、近侧端面;31m、内螺纹孔;31r、近突出部;33、辊;33b、下侧外周面;33f、轴孔;35、旋转中心轴;35b、内六角部;35d、辊轴孔滑动部;35h、外螺纹部;50、制动机构;51、框架(按压机构);51c、上部;51h、背部;51k、螺栓贯穿部;51m、螺栓贯穿孔;51p、凸轮孔;51s、下部;53、辊;55、旋转中心轴;57、偏心凸轮;57b、盘部;57f、凸轮部;57f1、凸轮面;57f2、凸轮面;57k、轴孔;58、把手;59、转动轴;61、弹簧(按压机构);63、中心轴(螺栓);65、安装螺栓;65v、下端部的头;67、锁紧螺母;

100、压接机;101、冲头升降机构(压接器驱动部件);102、冲头螺栓(压接器驱动部件);105、柄;111、施接器主体保持件;113、基板;114、施接器搭载部;115、压接器;119、砧;121、滑动切割器;200、端子输送机构;204、爪弹簧;211、端子输送爪;211b、爪顶端;213、端子输送引导件;213x、螺栓贯穿孔;214、引导板;214x、螺栓贯穿孔;215、板;215b、上表面;215d、贯通孔;215r、缺口;215s、近侧端面;215t、内螺纹孔;215w、内螺纹孔;215x、下表面;215y、内螺纹孔;215z、侧端部;219、载体引导件;230、制动机构;231、制动板;231b、远下突部;231d、带板部;231g、近下突部;231j、滑动制动面(下表面);231m、近侧端部;233、内六角螺栓(施力部);233b、头(内六角部);233g、下部;234、平垫圈;235、碟形弹簧;236、平垫圈;237、碟形弹簧(施力部);238、弹簧套环(弹簧挠曲量限定构件);239、蝶形螺母;241、杆;241b、凸轮部;241d、中心轴;241g、操作把手部;242、旋转轴;300、压接机;301、冲头升降机构;313、截断冲头;313r、冲头部;315、绝缘压接器;315p、压紧凹部;315r、上底部;315v、压接器抵靠于端子t的筒ib的上端外侧的部分;315x、开口部;316、电线压接器;318、电线砧;319、绝缘砧;321、滑动切割器(引导构件);321b、上表面;321d、冲头抵靠部;321g、载体引导槽;321k、上表面;321p、引导凹部;321q、定心抵接部;321s、中央主体部;321x、脚;321y、弹簧孔;350、电线插入装置(机构);351、夹具;351b、夹片;352、开闭驱动致动器;353、滑动件;355、插入引导件;357、插入致动器;361、升降引导件;363、升降致动器;39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施接器的端子制动机构30。在图1~图3中,用与图11~图13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部分是指本质上相同的部分、构件。有时也省略关于这些部分的详细的说明。在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各方向的意思也是与图11、图13等相同的意思。

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是连锁端子rt的制动辊33和与碟形弹簧237的外周嵌合的弹簧套环238(弹簧挠曲量限定构件)。即,该实施方式的制动机构30包括按压于连锁端子rt的载体部c的辊33、该辊33的旋转中心轴35、以及借助该轴35对所述辊33施加按压力的按压机构。在此,该按压机构具备制动臂31。在该臂31的一端(近侧端部)安装有辊旋转中心轴35,在该臂31的另一端(远端部)附设有施力构件(碟形弹簧237、弹簧套环238)。弹簧套环238是将碟形弹簧的压缩挠曲设定为额定状态的弹簧挠曲量限定构件。

在图1中示出了从左上向右下输送的连锁端子rt。连锁端子rt载置于板215的上表面215b,其以在该上表面215b上滑移的方式向下游(右)方向输送。板215是在左右方向上比较长且在远近方向上比较短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的构件。连锁端子rt是载体c位于近侧、端子t位于远侧的姿态。剥皮电线w的端部wi、wc插入而压接于该端子t的近侧的筒部tb。

在板215的上表面的近侧的边,沿着该边配设有堤状的构件即端子输送引导件213。连锁端子rt的载体c介于该引导件213的下表面和板215的上表面之间(未被按压)。载体c的近侧的端以沿着端子输送引导件213的形态被引导(未接触)。

制动辊33的下侧外周面33b按压于载体c的上表面(也参照图2的(a),在图2中省略了端子t和端子输送引导件213的图示)。制动辊33是具有某程度的构件厚度的盘状的构件,其宽度与载体c的宽度大致相等。在制动辊33的中心部开设有轴孔33f。旋转中心轴35穿过该轴孔33f。另外,缺口215r设于端子输送引导件213的存在制动辊33、中心轴35的部分。

在该例子中,旋转中心轴35从近侧朝向远侧依次包括内六角部35b、辊轴孔滑动部35d、外螺纹部35h。外螺纹部35h旋入后述的制动臂31的近侧端面31j的内螺纹孔31m。在制动辊33的轴孔33f和旋转中心轴35的辊轴孔滑动部35d之间引起旋转滑动摩擦,对制动辊33的旋转进行制动,其结果,对载体c进行制动,详细见后述。另外,也可以替代轴承部的摩擦,而在旋转中心轴35安装鼓制动方式等的另外的摩擦施加机构。

制动臂31是构成制动辊33的按压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构件。如图1所易于理解地示出那样,制动臂31具有沿着远近方向延伸的带板部31c、向该带板部31c的远端部的下方突出的远下突部31b、以及自带板部31c的近侧端面31j向近方向突出的近突出部31r。如图2的(a)所示,远下突部31b载置于板215的上表面。如图1所示,在近侧端面31j形成有用于固定上述的旋转中心轴35的内螺纹孔31m。如图3的(b)所示,近突出部31r是在制动释放时被杆241抬起的部分。

在制动臂31的靠近远侧端部的位置形成有上下贯通孔31e。内六角螺栓233在上下方向上贯穿该贯通孔31e。平垫圈234和碟形弹簧235嵌合于该螺栓233的头(内六角部)的下侧的外周。平垫圈234和碟形弹簧235被从上下方向夹在螺栓的头233b和制动臂31的上表面31d之间。

如图2的(a)所示,该螺栓233向下方延伸,也贯穿板215的贯通孔215d。多个碟形弹簧23嵌合于螺栓233的向该板215的下方伸出来的下部233g的外周。而且,碟形弹簧237利用旋入螺栓233的下端部的蝶形螺母239,在该螺母上的平垫圈236和上述板215的下表面之间以压缩状态被支承。

利用上述结构,借助螺栓233将制动臂31向下牵拉。而且,根据蝶形螺母239的紧固状况来决定欲使制动臂31以远下突部31b的下表面为中心地向近下方向倾斜的作用力。根据该作用力,决定制动辊33按压端子载体c的力、即对连锁端子rt施加的制动力。

在该实施方式中,圆筒状的弹簧套环238(弹簧挠曲量限定构件)嵌合于碟形弹簧237的外周。弹簧套环238的内径稍稍大于碟形弹簧237的外径。弹簧套环238的厚度(上下尺寸)与多个重叠起来的碟形弹簧(组)237压缩为能够发挥适当的压缩力的厚度相等。

因而,如图2的(a)所示,只要以使套环238的上表面抵靠于板215的下表面、套环238的下表面抵靠于平垫圈236的上表面的方式拧紧蝶形螺母239,就能够获得适当的制动力。通过使用该弹簧挠曲量限定构件,在重新组装制动机构时不必再次调整载体制动力(保持力),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不费时费力的、输送性能较高的施接器。另外,在图12的以往型的制动板231中也能够使用该弹簧挠曲量限定构件。

在板215的上游端部的近侧设有用于抬起制动臂31的杆241。杆241具有半圆状的凸轮部241b和自该凸轮部241b向上游侧延伸的操作把手部241g。旋转轴242贯穿凸轮部241b的中央部。旋转轴242旋入形成于板215的近侧端面215s(参照图1)的内螺纹孔215t。

在自图2的状态向下压下操作把手部241g而使该杆241绕中心轴24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杆241的右上端部的凸轮部241b抬起制动臂31的近突出部31r。于是,如图3所示,制动辊33上升,其下部的外周面(制动面)33b自端子载体(省略图示)向上离开,不再对连锁端子rt施加制动力(制动释放状态)。在该状态下,进行连锁端子rt相对于施接器ap的拔出、插入、位置调整等。另外,在该制动释放状态下,被夹在螺栓233的头233b的下侧和制动臂31之间的碟形弹簧235被稍稍压缩。

接着,参照图4~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在图4、图5中,省略了端子输送引导件213的图示。在这些图中,用与图11~图12、图1~图3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部分是指本质上相同的部分、构件。省略关于这些部分的详细的说明。在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各方向的意思也是与上述图相同的意思。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是施接器的制动机构50的连锁端子rt的制动辊53、制动框架51。辊53按压于连锁端子rt的载体部c。制动框架51以用于对辊53施力的弹簧61能够伸缩的方式收纳该弹簧61。

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制动机构50的详细构造。首先,说明制动框架51的各部分的详细构造。如图5所示,制动框架51具有供辊53的旋转中心轴55安装的上部51c、成为施力弹簧承受部的下部51s、以及连接上部51c和下部51s的背部51h等。制动框架51的上部51c是稍厚的长方形状的块体。像在图5中看到的那样,在上部51c沿远近方向开设有供辊中心轴55穿过的内螺纹孔(未标注附图标记)。上部51c的近侧下部与背部51h相连。

如图5所易于理解地示出那样,背部51h是向上下左右方向扩展的板状的部分。在背部51h的中央开设有呈长圆形(左右边是半圆形、中央的上下边平行)开口的凸轮孔51p(作用见后述)。下部51s以向远侧突出的方式与该背部51h的下边相连。下部51s整体是向横向扩展的平板状。

两个施力弹簧(螺旋弹簧)61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伸缩的方式载置于制动框架51的下部51s的上表面。如图4、图6、图7所示,该施力弹簧61被夹在制动框架51的下部51s和板215之间,并对制动框架51整体向下方施力。另外,这里的“上下”是设想连锁端子rt在板215的上表面滑动地输送的情况,并不是严格地表示地球的重力方向。

中心轴(螺栓)63贯穿框架下部51s,从下方进入到两个施力弹簧(螺旋弹簧)61的中心孔的下半部分的程度。中心轴63旋入制动框架51的下部51s的内螺纹孔(未图示)而固定。

如图6的(a)、图7的(a)所示,制动框架51组装于板215的近侧端部215z。即,制动框架51的侧面截面为日文片假名コ形,以将板端部215z夹在该制动框架51的上部51c和下部51s之间的方式进行安装。在该状态下,螺旋弹簧61的上表面抵靠于板215的下表面215x(也参照图4),并按压板215。但是,由于板215固定于基座113而不动,因此,结果是螺旋弹簧61对制动框架51向使其下降的方向施力。

制动框架51利用安装螺栓65安装于板215(但能够上下移动)。即,如图6的(c)、图7的(c)所示,制动框架51的下部51s的靠上游的部分成为螺栓贯穿部51k,在该部分开设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螺栓贯穿孔51m。安装螺栓65贯穿该螺栓贯穿孔51m。另一方面,在螺栓贯穿部51k的上方的板215形成有供安装螺栓65旋入的内螺纹孔215w。并且在其上方的端子输送引导件213和引导板214也开设有螺栓贯穿孔213x、214x。

安装螺栓65穿过这些孔,并在端子输送引导件213的上表面利用螺母67锁紧。结果,安装螺栓65固定于板215、端子输送引导件213,但制动框架51能够相对于安装螺栓65稍稍滑动。但是,在制动框架下部51s抵靠于安装螺栓65的下端部的头65v时,该制动框架下部51s不能进一步移动。通过调整安装螺栓65相对于板215等的位置,能够调整制动开启状态(图6)的制动辊53的载体c按压强度。

如图5、图6的(a)、图7的(a)所示,偏心凸轮57具有圆盘状的盘部57b和突出地设置于该盘部57b的远侧中央部的凸轮部57f。凸轮部57f的外周是包含多个进行了校平的面的、局部为多边形的圆周面。在偏心凸轮57中,在自盘部57的中心偏离的位置开设有轴孔57k(图5)。转动轴59穿过该轴孔57k。旋转轴59旋入形成于图5所示的板215的近侧部215z的端面的内螺纹孔215y而固定。在盘部57的外周面的一个部位插入固定有转动把手58。通过操作该把手,偏心凸轮57能够绕上述旋转轴59转动。

如图6的(a)、图7的(a)所示,偏心凸轮57的凸轮部57f嵌入制动框架51的凸轮孔51p。像在图5的(b)中看到的那样,在偏心凸轮57的凸轮部57f形成有距转动中心较近的凸轮面57f1(在图6中位于上方)和距转动中心较远的凸轮面57f2(图7的(b))。通过转动前述的把手58,能够像后述那样在使距转动中心较近的凸轮面57f1位于上方而使制动框架51下降的制动开启状态和使距转动中心较远的凸轮面57f2位于上方而抬起制动框架51的制动释放状态这两者中进行切换。

即,在图6所示的制动开启状态下,把手58处于大致水平的位置,使距转动中心较近(高度较低)的凸轮面57f1(图6的(b))位于上方。而且,制动框架51被施力弹簧61向下方压下,制动辊53的下外周面抵靠于端子载体c的上表面。因而,对连锁端子rt进行制动(制动)。

另一方面,在图7所示的制动释放状态下,把手58处于向下的位置,使距转动中心较远(高度较高)的凸轮面57f2位于上方。而且,制动框架51的凸轮孔51p的上方的内表面抵接于该凸轮面57f2而被抬起(施力弹簧61压缩)。在该状态下,固定于制动框架51的制动辊53被抬起,在辊53的下外周面和端子载体c的上表面之间空出有间隙s。因而,未对连锁端子rt进行制动(制动)。另外,在该制动释放状态下,在制动框架安装螺栓65的头65v和制动框架51的螺栓贯穿部51k的下表面之间也空出有间隙s。

接着,对于在端子压接机中提升将电线的中心定心于压接机、端子的中心的性能的技术进行说明。

图8是说明提升了电线的定心性能的实施方式的图。图8的(a)是示意地表示压接器315、砧319、滑动切割器321周边、以及电线插入装置350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图8的(b)是表示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实施方式的绝缘压接器、滑动切割器等的形态的主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8、图9的装置的动作顺序的时序图。

该实施方式的压接机300包括以下的各部分。

端子输送机构;只要是与图11所示的端子输送机构200实质上相同的、具有连锁端子rt输送功能的机构,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砧319、318;是用于将端子t(参照图13)的筒tb压接(压紧)于电线端部wi、wc的下模。在该例子中,包括用于压紧压接于电线端部的绝缘部wi的绝缘筒ib的绝缘砧319和用于压紧压接于电线端部的芯线部wc的电线筒wb的电线砧318。

压接器315、316;与上述砧在上下方向上相对,是被向下方驱动而将端子t(参照图13)的筒tb压接于电线端部wi、wc的上模。在该例子中,包括用于压紧绝缘筒ib的绝缘压接器315和用于压紧电线筒wb的电线砧318。

压接器驱动部件101、102;用于上下驱动压接器315、316(参照图11、说明书第3页第15~19行)。

电线端部定位机构;用于将压接于端子t的电线的端部wi、wc插入、定位于压接机的中心的机构,具备以下的电线插入装置350和电线引导构件321。

电线插入装置350;能够使电线w的端部wi、wc沿着电线长度方向和压接器驱动方向(上下方向)移动、定位。详细见后述。

引导构件321;具有在与压接机的中心对应的位置承接剥皮电线的端部wi的引导凹部321p。详细见后述。

参照图8说明电线插入装置350。在作为图8的左侧的远侧的上部示出了上述的压接器315、316、其近侧的截断冲头313(见后述),隔着电线插入空间ws而在该压接器315、316、截断冲头313的下方示出了砧319、318、其近侧的滑动切割器321(见后述)。图8是电线端部wi、wc利用电线插入装置350从图的右侧(近侧)向图的左侧(远侧)插入到电线插入空间ws的状态。

电线插入装置350从上向下依次具备用于把持电线w的夹具351、用于使该夹具351沿着远近方向滑动的插入引导件355、用于使夹具351沿着上下方向滑动的升降引导件361等。夹具351具有能够在图的纸面垂直方向上相对地靠近、分开的一对夹片351b及其开闭驱动致动器(气缸等)352。

夹具351的开闭致动器352搭载于沿着远近方向滑动的滑动件353。滑动件353沿着沿远近方向延伸的插入引导件355而被插入致动器(滚珠螺杆、螺母等)357在远近方向上滑动驱动。插入引导件355、致动器357沿着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升降引导件361而被升降致动器(滚珠螺杆、螺母等)363在上下方向上滑动驱动。

图8的(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压接机300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电线插入装置350和用于使压接器315、316升降的冲头升降机构301以联动的方式由控制部390进行控制。另外,优选的是,冲头升降机构301的致动器和电线插入装置350(特别是升降致动器363)的致动器使用能够利用所谓的伺服机构来任意且精密地控制位置、速度、联动时序的设备。

电线插入装置350的基本动作如下。

电线承接;电线插入夹具351在从图8的位置向近侧(图8的右侧)移动的(自压接器、砧离开的)位置承接在之后要压接端子的剥皮完毕的电线端部wi、wc。

电线插入;在压接器315、316、截断冲头313上升的状态下,夹具351向远侧(图8的左侧)滑动,向电线插入空间ws插入电线端部wi、wc(图8的状态、图9的wih0)。

用于电线端部定心的下降;自图8的状态,夹具351下降,使电线端部(绝缘部)wi落入滑动切割器(引导构件)321的引导凹部321p(图9的wih1)。另外,由于该动作是该实施方式的本质部分,因此在后面参照图9详细地叙述。

端子压接后上升、拔出;在压接器315、316下降而压接了端子之后,将电线w抬起而向近侧拉出。之后,打开夹具351,利用其他的部件取下(取出)端子压接后的电线w。

参照图9说明使电线端部(绝缘部)wi落入滑动切割器(引导构件)321的引导凹部321p而将电线定心的动作的详细过程。在图9的上部示出了截断冲头313和绝缘压接器315,隔着电线插入空间ws而在该截断冲头313和绝缘压接器315的下方示出了滑动切割器321和连锁端子rt。在该图9中,隐藏或省略了电线压接器316、砧319、318。

如图8所示,截断冲头313是配置在绝缘压接器315的近侧的部件。截断冲头313与压接器315、316一同被冲头升降机构301(101)、柄105(参照图11)上下驱动。如图9所示,截断冲头313具有向其左下方突出的冲头部313r。利用该冲头部313r将下述的滑动切割器321向下压下,切断连锁端子rt的载体c。另外,连锁端子rt的载体c沿着后述的滑动切割器321的载体引导槽321g被引导至滑动切割器321内。

绝缘压接器315是工具钢制的比较薄的板状的构件,其在下端部中央具有压紧凹部315p。该压紧凹部315p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稍稍下部扩宽的槽,其最上部是用于将端子的绝缘筒ib(图13)压紧压扁的上底部315r。其下方从随着向下方去而宽度稍稍扩宽的部分315t成为其下方的打开程度较大的开口部315x。在开口部315x的中途存在部分315v,该部分315v是在绝缘压接器315下降时压接器抵靠于端子t的筒ib的上端外侧的部分(之后端子开始变形)。

如图8所示,滑动切割器321配置在绝缘砧319的近侧。该滑动切割器321是以整体较厚的箱状的中央主体部321s作为主体的构件,如图9所示,该滑动切割器321具有以下的各部分。

冲头抵靠部321d;是在图的左侧上部稍稍隆起的部分。上述的截断冲头313的冲头部313r的下表面抵靠于该冲头抵靠部321d的上表面321b。

引导凹部321p;是在滑动切割器321的上表面321k的左右中央部(压接机中心)向下方刻入的上部扩宽的字母v形的槽。关于该引导凹部321p在后面详细叙述。

载体引导槽321g;是形成在滑动切割器321的远侧(图9的纸面的远侧)的、朝向左侧较大程度地开口的槽。连锁端子rt的载体c沿着该槽321g被引导至滑动切割器321内,并向图的右侧(下游)排出。而且,在其途中,滑动切割器321被前述的截断冲头313压下,切断端子的薄片tt(参照图13)。

脚321x、弹簧孔321y;在滑动切割器321的中央主体部321s的下侧,在左右两侧突出地设置有脚321x。在该脚321x中形成有下端开口的弹簧孔321y,在该弹簧孔321y中配置有用于对滑动切割器321向上方向施力的螺旋弹簧(未图示)。在滑动切割器321被截断冲头313压下时和使压接器315、316下降而将端子t压接于电线w时,该弹簧压缩变形,滑动切割器321下降。

接着,说明引导凹部321p的详细的结构和作用。在作为上部扩宽的字母v形的槽的引导凹部321p中间存在定心抵接部321q,该定心抵接部321q的宽度比电线的端部wi的长度方向垂直截面窄,落入该凹部321p的电线端部wih1的截面的两侧与该定心抵接部321q抵接。该左右两侧的抵接部321q是宽度比电线绝缘部wi的直径稍小的部分。通过使落入的电线绝缘部wi的外周的、比中心稍靠下侧的左右两侧分别抵接于该抵接部321q,从而使电线绝缘部wi的中心定心于左右两侧的抵接部321q的中心、即压接机的中心。

在该电线定心时,在从电线插入方向观察时,滑动切割器321的引导凹部321p存在于比定位于端子压接机中心的端子t的绝缘筒部ib靠内侧的位置。因此,电线绝缘部wi在落入阶段不与端子筒部ib接触地定位于其内凹部中心。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电线端部超出端子筒部tb这样的不良情况,能够提供一种压接形态优异的端子压接电线。

接着,参照图10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压接机的作用。图中的左侧的纵线表示压接机的压接器、截断冲头的动作(在此是称作冲压的冲头升降机构301的下降动作),h0~h4是对其升降位置(高度)的称呼。右侧的纵线表示电线w的动作(电线插入装置350的夹具351的下降动作)。h0~h2是对其升降位置(高度)的称呼。设定为时间向图的下方向进行(没有定量性)。在两条纵线之间所写的说明是在该时间点进行的动作。

图10的最上方的h0、h0是电线的插入时的高度。h0基本上是冲压的上升极限。h0是图11的状态。

h1、h1是使电线w落入滑动切割器321的引导凹部321p而定心的高度(图9的电线wih1)。

h2是压接器315下降而压接器315的压紧凹部315p的部分315v(参照图9)抵靠于端子t的筒ib的上端外侧,将端子筒ib定心并且开始使端子变形的高度。此时,电线仍处于高度h1。

h3是截断冲头313(参照图9)下降而开始压下滑动切割器321的冲压高度。此时,电线也仍处于高度h1。之后,进行对连锁端子rt的薄片tt的切断,进入端子t的压接(压扁)。

h4、h2是端子压接完成的冲压、电线高度。在电线高度从h1到h2的期间,电线插入装置350的夹具351与冲压同步地下降。由此,不对电线w的端部施加弯曲等作用,能够制造适当形态的端子压接电线。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已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追加。另外,本发明的制动方法也能够应用于对电线、纸、薄膜、带等施加张力的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