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9192发布日期:2018-10-13 00:2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导线尤其是双相导线在连接的时候,通常采用接线端子作为连接器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接线端子是采用金属导电片,然后将导线的前端剥出金属线,然后通过螺栓拧到同一个导电片上实现连接。这种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拆装不便,安全性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能够快速连接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插线端和接线端,插线端包括插头和设置在插头前方的插接部,插接部朝外的侧面为插接面,插接面上设置有两个插接孔,插接孔与设置在插线端尾端的外接导线相通;

接线端包括有外壳,外壳的中心设置有沿着外壳长度方向的凹槽,凹槽的中心设置有接线卡扣,接线卡扣两侧凹槽形成接线区;两段外接导线的插线端插入到接线区后实现两段外接导线的连接。

接线卡扣包括四根平行搁置的凸条,四根凸条两两形成了两条接线沟,接线沟中部设置有卡接块,四根凸条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有端板,每个端板上设置有两个圆弧形凹坑,圆弧形凹坑具有朝上的开口,每个接线沟的两端对应为圆弧形凹坑。

接线卡扣上设置有接线块,接线块包括两根平行的接线柱,接线柱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横档,横档与接线柱相互垂直,接线柱的端头向外伸出横档形成插接柱,接线柱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缺口,缺口与接线沟中的卡接块对应。

接线块的上方设置有外盖。

插接部上与插接面相垂直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弹性卡扣,接线区两侧的凹槽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口,卡接口与弹性卡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线端子能够快速的实现双相线的连接,并且避免了导线裸露,提高了连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插线端30和接线端10,插线端30包括插头31和设置在插头31前方的插接部32,插接部32朝外的侧面为插接面,插接面上设置有两个插接孔33,插接孔33与设置在插线端尾端的外接导线35相通,插接部上与插接面相垂直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弹性卡扣34。

接线端10包括有外壳11,外壳11的中心设置有沿着外壳11长度方向的凹槽12,凹槽12的中心设置有接线卡扣,接线卡扣两侧凹槽形成接线区。接线卡扣包括四根平行搁置的凸条23,四根凸条23两两形成了接线沟,接线沟中部设置有卡接块24,四根凸条23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有端板21,每个端板21上设置有两个圆弧形凹坑22,圆弧形凹坑22具有朝上的开口,每个接线沟的两端对应为圆弧形凹坑22。接线区两侧的凹槽12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口13,卡接口13与弹性卡扣34相对应。

接线卡扣上设置有接线块,接线块包括两根平行的接线柱41,接线柱4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横档42,横档与接线柱41相互垂直,接线柱41的端头向外伸出横档42形成插接柱43,接线柱41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缺口44,缺口44与接线沟中的卡接块24对应,接线块安装到接线卡扣上后,卡接块24插入到缺口44中,插接柱43卡接在圆弧形凹坑22中。

接线块的上方设置有外盖14,外盖14与外壳11固定后将接线块固定。

该接线端子在使用的时候,将一段导线的端头安装上插线端,另外一段导线的端头也安装上插线端,两个插线端分别搁置在接线区内与插接柱43形成插接,插线端的弹性卡扣34插入到凹槽12侧壁上的卡接口实现固定,从而实现了两段导线的快速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变化和组合,并且认为这种修改、变化和组合是在独创性思想的范围之内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