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0516发布日期:2018-10-26 21:0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



背景技术:

车用齿轮箱壳经常带有金属导线端子,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注塑成型,而随着现代工业的日渐成熟,对金属导线端子的合成精度要求日趋严格,现有的生产线上并没有对金属导线端子的合成精度有相应的测量装置,导致生产出来的车用齿轮箱壳的成品率得不到严格的检测就投入使用,汽车安装上此类车用齿轮箱壳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精确检测金属导线端子的尺寸,并区分加工成品的良品件和不良品件,并能对端子的折弯角度实时微调的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端子前置处理线、定位工装、注塑机、耐压导通测试仪、影像测量仪、不良品回收区、良品装箱装置;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包括伺服折弯机;所述影像测量仪与所述伺服折弯机电信号连接;

所述耐压导通测试仪对端子成件进行耐压导通测试,影像测量仪对端子成件进行影像测量,耐压导通测试仪和影像测量仪检测均为良品的端子成件输送到良品装箱装置,耐压导通测试仪或影像测量仪检测为不良品的端子成件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

所述耐压导通测试仪对端子成件进行耐压导通测试,良品输送到影像测量仪进行测试,不良品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

所述影像测量仪内置有标准的端子成件的数据参数,对经过耐压导通测试后的端子成件进行影像测量,根据影像测量的数据参数与标准的端子成件的数据参数的对比,判断端子成件是良品还是不良品,良品输送到良品装箱装置进行装箱,不良品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并对不良品的偏差参数进行分析后,电信号控制调整伺服折弯机对端子的折弯角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

优选的,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包括端子前置处理线一、端子前置处理线二、端子前置处理线三和端子前置处理线四。

更优选的,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一包括左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左U型端子冲切机、左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

更优选的,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二包括右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右U型端子冲切机、右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

更优选的,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三包括小L型端子冲切机、小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

更优选的,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四包括大L型端子冲切机、大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

更优选的,所述影像测量仪与左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右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小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大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四个伺服折弯机均电信号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定位工装为四端子定位工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为全自动的生产流水线,具有耐压导通测试仪和影像测量仪,能对生产的端子成件进行耐压导通检测和影响检测,能在第一时间检测出不良品,并将不良品与良品在生产线上区分开来,在检测到端子成件有折弯角度问题时,能自动对生产线上的伺服折弯机的折弯角度进行调整,控制好整个生产线的良品率,使生产线上最终生产出来的成品的良品率大大提高。并使最终生产出的良品的性能和零件精准度优良,使生产出来的端子成件精细度高,使用的安全系数更高,产品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端子前置处理线四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端子前置处理线;2定位工装;3注塑机;4耐压导通测试仪;5影像测量仪;6不良品回收区;7良品装箱装置;11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2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3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4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11左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112左U型端子冲切机;113左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21右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122右U型端子冲切机;123右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31小L型端子冲切机;132小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41大L型端子冲切机;142大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端子前置处理线四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一个端子前置处理线1、定位工装2、注塑机3、耐压导通测试仪4、影像测量仪5、不良品回收区6、良品装箱装置7;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包括伺服折弯机;所述影像测量仪5与所述伺服折弯机电信号连接;

所述耐压导通测试仪4对端子成件进行耐压导通测试,影像测量仪5对端子成件进行影像测量,耐压导通测试仪4和影像测量仪5检测均为良品的端子成件输送到良品装箱装置7,耐压导通测试仪4或影像测量仪5检测为不良品的端子成件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6。

所述耐压导通测试仪4对经过注塑机3注塑成型的端子成件进行耐压导通测试,良品输送到影像测量仪进行测试,不良品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

所述影像测量仪5内置有标准的端子成件的数据参数,对经过耐压导通测试后的端子成件进行影像测量,根据影像测量的数据参数与标准的端子成件的数据参数的对比,判断端子成件是良品还是不良品,良品输送到良品装箱装置7进行装箱,不良品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6;并对不良品的偏差参数进行分析后,电信号控制调整伺服折弯机对端子的折弯角度。

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1的数量优选为一个以上,更优选的为四个;

将经过端子前置处理线1处理完成后的多种端子依次置放到定位工装2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模具;优选的,放置到定位工装2上和在定位工装上完成模具的组合均由机械手完成整个过程;

所述注塑机3将组合成一个模具的端子模具进行合模注塑后,再开模取出产品;优选的,将模具放置到注塑机3内的操作和取出产品的步骤均由机械手完成,机械手再将注塑后的端子成件放到输送带上输送到耐压导通测试仪4。

所述耐压导通测试仪4对端子成件进行耐压导通测试,良品经输送带输送到影像测量仪5进行测试,不良品经另一输送带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6;所述影像测量仪5内置有标准的端子成件的数据参数,对经过耐压导通测试后的端子成件进行影像测量,根据影像测量的数据参数与标准的端子成件的数据参数的对比,判断端子成件是良品还是不良品,良品输送到良品装箱装置7进行装箱,不良品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6;并对不良品的偏差参数进行分析后,电信号控制调整伺服折弯机对端子的折弯角度。

所述影像测量仪5内置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接收到的生产线上的端子成件的影像数据参数和已有的标准的端子成件的影像数据参数进行对比,首先判断其和标准的端子成件的数据参数偏差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以此来判断端子成件是良品还是不良品,是良品就输送到良品装箱装置7,是不良品就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6;其次,影像测量仪5如果检测到连续的端子成件有较大的偏差时,如连续3个或者5个以上的端子成件的影像数据参数均不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影像测量仪5会进行数据分析后,首先测量生产线上的端子成件的影像数据参数上的具体的单个端子的偏差值是否均为统一方向的偏差值,如果为统一方向上的偏差值,可初步判断为单个端子前置处理线的工艺中出现了角度偏差,锁定偏差的具体的端子前置处理线,然后进行计算,算出应该纠正的角度偏差值,将数据信号传输给对应的伺服折弯机,调整伺服折弯机对端子的折弯角度,使端子成件重新符合良品标准,减少不良品率。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1包括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1、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2、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3和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4。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1、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2、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3和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4分别设置为单独的处理线。优选的,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1与定位工装间的安置操作用机械手操作。

如图2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1包括左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111、左U型端子冲切机112、左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13。左U型端子料带经左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111、左U型端子冲切机112、左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13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1的处理后形成成型的左U型端子件。

如图3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2包括右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121、右U型端子冲切机122、右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23。右U型端子料带经右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111、右U型端子冲切机112、右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13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2的处理后形成成型的右U型端子件。

如图4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3包括小L型端子冲切机131、小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32。小L型端子料带经小L型端子冲切机131、小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32的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3的处理后形成成型的小L型端子件。

如图5所示,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4包括大L型端子冲切机141、大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42。大L型端子料带经大L型端子冲切机141、大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42的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4的处理后形成成型的大L型端子件。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工装2为四端子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2与所述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1、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2、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3和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4工艺上衔接,并将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1、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2、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3和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4处理后的四种端子在定位工装2上放置。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模具为四端子植入模具。将四种端子在定位工装2上放置好后,再将其植入四端子植入模具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工装2、注塑机3、耐压导通测试仪4、影像测量仪5均为市面现有的设备,组装方便。

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的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先将标准的端子成件的端子位置数据输入到影像测量仪5中,分别将左U型端子料带安装于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1中,将右U型端子料带安装于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2中,将小L型端子料带安装于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3中,将大L型端子料带安装于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4中;再启动所有的端子前置处理线1;端子前置处理线一11中的左U型端子料带经过左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111注塑后,再用左U型端子冲切机112进行冲切,接着再用左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13将左U型端子定型;端子前置处理线二12中的右U型端子料带经过右U型端子料带预注塑机121注塑后,再用右U型端子冲切机122进行冲切,接着再用右U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23将右U型端子定型。端子前置处理线三13中的小L型端子料带经小L型端子冲切机131的冲切后,再用小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32将小L型端子定型。端子前置处理线四14中的大L型端子料带经大L型端子冲切机141的冲切后,再用大L型端子伺服折弯机142将大L型端子定型。然后将定型后的左U型端子、右U型端子、小L型端子和大L型端子四种端子在定位工装2上放置好,再将四种端子植入同一个端子植入模具22后,再用注塑机3进行合模注塑后,开模取出端子成件,再将端子成件经耐压导通测试仪4进行测试,如果是良品,就经耐压导通测试仪出口一41输送到影像测量仪5进行测试,如果是不良品就经耐压导通测试仪出口二42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6;然后对输送到影像测量仪5的良品进行影像测量,所述影像测量仪5内置有合格的标准端子成件的影像数据参数,根据标准端子成件的影像测量的数据参数的对比,判断端子成件是良品还是不良品;良品输送到影像测量仪出口二52经输送带输送到良品装箱装置7,不良品输送到影像测量仪出口一51经输送带输送到不良品回收区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齿轮箱壳端子生产线为全自动的生产流水线,具有耐压导通测试仪和影像测量仪,能对生产的端子成件进行耐压导通检测和影响检测,能在第一时间检测出不良品,并将不良品与良品在生产线上区分开来,在检测到端子成件有折弯角度问题时,能自动对生产线上的伺服折弯机的折弯角度进行调整,控制好整个生产线的良品率,使生产线上最终生产出来的成品的良品率大大提高。并使最终生产出的良品的性能和零件精准度优良,使生产出来的端子成件精细度高,使用的安全系数更高,产品精度更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