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386发布日期:2019-01-16 00:1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驾驶训练、考试车辆上的卫星定位装置,属于接收天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参加驾驶员考试,汽车驾驶员必须通过专门机构进行训练和考试,为了提高训练考试效率,训练、考试车辆上大多会装配传感器、雷达以及卫星定位设备,通过各设备采集的数据对驾驶员训练、考试绩效进行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评估;在上述的过程中车辆的位置定位尤为重要,是评估环节的关键。

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美国、俄罗斯、欧洲、及中国都先后建立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天线作为卫星定位系统关键技术部件之一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传统的天线则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输出再通过外在的控制机进行信号处理,这样的天线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天线都是露天使用,遇到雨雪天气容易进水导致天线失灵;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的天线已成为业界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星定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操作方便等特点,在一些恶劣天气之下仍能正常收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卫星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及罩体,二者连接;该罩体内包含有:第一微带天线、第二微带天线、第一PCB板、第二PCB板以及处理芯片,第一微带天线设于第二微带天线的上方,第二微带天线设于第一PCB板的上方,第一PCB板悬空设于第二PCB板的上方,处理芯片设于第二PCB板的上,第一PCB板的下方设有第一屏蔽罩,第二PCB板的上方设有第二屏蔽罩,且第一屏蔽罩与第二屏蔽罩不接触。

优选的,第一微带天线及第二微带天线上设有馈电通孔,并通过馈针焊接,使二者与第一PCB板连接,第一PCB板及第二PCB板上设有馈线端口,二者通过馈线连接,且馈线分别穿过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处理芯片通过馈针焊接在第二PCB板上。

优选的,所述罩体由上盖和下盖构成,所述上盖和下盖的配合处设有两层防水导槽,且内层防水导槽设有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带天线包含:第一上层金属贴片、第一天线介质板及第一下层金属贴片,第一上层金属贴片与第一下层金属贴片构成分别设于第一天线介质板的上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微带天线包含:第二上层金属贴片、第二天线介质板及第二下层金属贴片,第二上层金属贴片与第二下层金属贴片构成分别设于第二天线介质板的上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带天线上设有四个馈电通孔,第二微带天线上设有八个馈电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带天线及第二微带天线上的馈电通孔均采用对称设计。

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上包含有信号放大电路及馈电网络印刷电路,二者设于第一屏蔽罩内。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螺杆,其与罩体上设有的螺孔配合,使底座与罩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PCB板上包含调试口和输出口,所述调试口和输出口均设置超出下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定位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能高;体积小,安装灵活方便,无需任何工具辅助;操作方便,无需配合使用外在控制机进行信号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卫星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未装配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未装配底座及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PCB板与处理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卫星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及罩体2,二者连接;底座1的一端设有螺杆(图中未做示意),其与罩体2上设有的螺孔配合,使底座1与罩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内部还设有磁铁(图中未做示意),实施例中,通过磁铁可使底座1直接吸附于车辆顶部,方便底座1的固定安装,无需工具辅助;该罩体2由上盖21和下盖22构成,二者配合后形成一空腔,所述上盖21和下盖22的配合处设有外层防水导槽23和内层防水导槽24,且内层防水导槽24设有密封胶,使得所述空腔内部在雨雪天气下仍保持绝对干燥;该空腔内包含有:第一微带天线3、第二微带天线4、第一PCB板5、第二PCB板6以及处理芯片7,第一微带天线3设于第二微带天线4的上方,第二微带天线4设于第一PCB板5的上方,第一PCB板5悬空设于第二PCB板6的上方,处理芯片7设于第二PCB板6的上,第一PCB板5的下方设有第一屏蔽罩8,第二PCB板6的上方设有第二屏蔽罩9,且第一屏蔽罩8与第二屏蔽罩9不接触。

第一微带天线3及第二微带天线4上设有馈电通孔,并通过馈针焊接,使二者与第一PCB板5连接,第一PCB板5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二屏蔽罩9上,所述第一PCB板5上包含有信号放大电路及馈电网络印刷电路,二者设于第一屏蔽罩6内,通过馈电网络印刷电路实现极化,信号放大电路进行减噪,信号放大。

所述第一微带天线3接收GPS和GLONASS(格洛纳斯)L1频段信号及北斗B1频段信号;该第二微带天线4接收GPS和GLONASS(格洛纳斯)L2频段信号及北斗B2频段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微带天线3包含:第一上层金属贴片、第一天线介质板及第一下层金属贴片,第一上层金属贴片与第一下层金属贴片构成分别设于第一天线介质板的上下表面。

其中,所述第二微带天线4包含:第二上层金属贴片、第二天线介质板及第二下层金属贴片,第二上层金属贴片与第二下层金属贴片构成分别设于第二天线介质板的上下表面。

第一PCB板5及第二PCB板6上设有馈线端口,二者通过馈线连接,且馈线分别穿过第一屏蔽罩8和第二屏蔽罩9,第二PCB板6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第二屏蔽罩9。其中,第二PCB板6上包含调试口61和输出口62,所述调试口61和输出口62均设置超出下盖22,二者分别与下盖22上设有的调试输出端口25和信号输出端口26连接。

处理芯片7焊接在第二PCB板6上,处理芯片7接收放大信号并进行处理成数字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口26直接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卫星定位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能高,在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仍能正常实用;体积小,安装灵活方便,无需任何工具辅助即可完成设备安装,可安装于车辆顶部的任意位置,拆卸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配合使用外在控制机进行信号处理再输出。

尽管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