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双边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5150发布日期:2019-09-03 19:4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双边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缆双边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线缆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电器设备中,其主要用于通信设备模块间的信号传递。目前市面上经常使用的线缆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线缆、与线缆连接的导电端子、以及包覆所述导电端子的绝缘壳体。线缆连接器组件通常通过插拔的方式与对接设备相互电性连接,从而实现信号传递。然而,现有的线缆双边缘连接器产品在使用中有如下局限性:a.无正反插的防呆结构,容易弄错方向而接反;b.无屏蔽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会受到其他电磁干扰,影响信号的传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线缆双边缘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线缆双边缘连接器,其包括屏蔽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屏蔽外壳中的插头组件;

所述插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端子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的绝缘基部;所述绝缘基部向外凸出形成有第二凸台,所述屏蔽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台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绝缘基部和所述屏蔽外壳通过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凹槽插接固定;

所述屏蔽外壳的前端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的至少一个内侧面上设置有防呆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呆结构包括防呆凸起或防呆导槽,所述防呆凸起或防呆导槽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线缆双边缘连接器插入到对接设备的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呆凸起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插接口两相对侧上的若干个第一防呆凸起和若干个第二防呆凸起,所述第一防呆凸起和所述第二防呆凸起相互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基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防呆凸起相配合的第三凹槽和与所述第二防呆凸起相配合的第四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外壳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所述第一屏蔽壳和所述第二屏蔽壳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或者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屏蔽壳上设有第一线缆出口半部,所述第二屏蔽壳上设有第二线缆出口半部,所述第一线缆出口半部和所述第二线缆出口半部相互配合形成可供线缆穿过的线缆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双边缘连接器还包括配合在所述第一线缆出口半部内侧面的线夹,所述线夹与所述第二线缆出口半部通过螺钉相互配合以夹紧线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缆出口半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组齿状凸起,所述齿状凸起和所述线夹相互配合以夹紧线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双边缘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屏蔽外壳前端的前壳,所述前壳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屏蔽弹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弹片为触点弹片,且多个所述触点弹片沿着所述前壳前端的上下两排分布,所述屏蔽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多个触点弹片一一对应的避让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壳的两相对侧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屏蔽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互卡扣配合的第一凸台。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双边缘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双边缘连接器通过设置在插接口上的防呆结构,解决了互配使用时正反误插的问题,防止产品错装;另外,绝缘基部和屏蔽外壳之间通过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凹槽插接固定,使得绝缘基部的安装更加稳固,从而可防止插头组件在插入到对接设备中时后退。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在屏蔽外壳前端的前壳以及屏蔽弹片,在互配使用时,当将该线缆双边缘连接器插入到对接设备中后,屏蔽外壳和前壳可通过屏蔽弹片与对接设备的面壳弹性接触导通,从而更好地解决产品信号干扰问题,实现全屏蔽功能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线缆双边缘连接器分解状态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线缆双边缘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线缆双边缘连接器组装状态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线缆双边缘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线缆双边缘连接器插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线缆双边缘连接器,该线缆双边缘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1、以及设置在屏蔽外壳1中的插头组件3。

插头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端子32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至少一个端子32的绝缘基部31。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端子32呈排固定在绝缘基部31上。端子32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其中,端子32的第一连接端可朝向线缆双边缘连接器的前端设置,其可与对接设备电性连接;第二连接端可朝向线缆双边缘连接器的后端设置,其可与线缆6电性连接。

屏蔽外壳1套设在插头组件3的外部,屏蔽外壳1上可设置有可供线缆6穿过的线缆出口14。屏蔽外壳1的前端对应端子32的第一连接端设有插接口13。插接口13的至少一个内侧面上设置有防呆结构,来解决互配使用时正反误插的问题,防止产品错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呆结构可包括防呆凸起或者防呆导槽,所述防呆凸起或者防呆导槽的导向方向与该线缆双边缘连接器插入到对接设备的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呆凸起可包括分别设置在插接口13两相对侧上的若干个第一防呆凸起111和若干个第二防呆凸起121,第一防呆凸起111和第二防呆凸起121相互错开设置,以实现防呆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在绝缘基部31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防呆凸起111相配合的第三凹槽311和与第二防呆凸起121相配合的第四凹槽(未图示),以定位插头组件3。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插接口13的一个内侧面上设置所述防呆凸起或者防呆导槽;或者,所述防呆结构也可以为防呆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该线缆双边缘连接器还可包括设置在屏蔽外壳1前端的前壳4,前壳4的前端设有至少一个屏蔽弹片5。屏蔽外壳1以及前壳4均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互配使用时,当将该线缆双边缘连接器插入到对接设备中后,屏蔽外壳1和前壳4可通过屏蔽弹片5与对接设备的面壳弹性接触导通,从而更好地实现全屏蔽的功能,解决产品信号干扰问题。

屏蔽弹片5可以为触点弹片。优选地,该线缆双边缘连接器包括多个屏蔽弹片5,该多个屏蔽弹片5可呈上下两排分布在前壳4的前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屏蔽弹片5可以沿着前壳4前端的上下两排均匀分布。屏蔽外壳1上设有与所述多个屏蔽弹片5一一对应的避让槽17,在将该双边缘连接器插入到对接设备中后,屏蔽弹片5的一端可与对接设备的面壳弹性抵紧,另一端可抵接在避让槽17中。

前壳4和屏蔽外壳1之间可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壳4上设有第一凹槽41,屏蔽外壳1上设有与第一凹槽41相配合的第一凸台15,第一凹槽41与第一凸台15相互卡扣,从而实现前壳4与屏蔽外壳1之间的固定。第一凹槽41可设置在前壳4的两相对侧上,或者也可以在前壳4的四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凹槽4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前壳4上设置有第一凸台,屏蔽外壳1上设有与第一凸台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前壳4与屏蔽外壳1之间也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外壳1可包括相互配合安装的第一屏蔽壳11和第二屏蔽壳12。第一屏蔽壳11和第二屏蔽壳12之间可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或者螺钉固定连接。第一屏蔽壳11和第二屏蔽壳12相互配合安装,形成用于放置插头组件3的容置腔,该容置腔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相连通的插接口13和线缆出口14。插接口13的中轴线和线缆出口14的中轴线可以呈一定夹角设置,也可以平行设置。线缆出口14的截面外形与线缆6的截面外形相匹配,以使线缆6从线缆出口14伸出时能固定所述线缆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屏蔽壳11的后端设有第一线缆出口半部141,第二屏蔽壳12的后端设有第二线缆出口半部142,第一线缆出口半部141和第二线缆出口半部142相互配合形成所述线缆出口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线缆双边缘连接器还可包括配合在第一线缆出口半部141内侧面的线夹2,线夹2与第二线缆出口半部142相互配合夹紧线缆6。线夹2的截面外形与线缆6的截面外形相匹配,以便于夹紧线缆6。线夹2可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二屏蔽壳12上。

进一步地,第二线缆出口半部142的内侧面上还可设置有若干组齿状凸起143。齿状凸起143和线夹2相互配合夹紧线缆6,防止线缆6松脱。

绝缘基部31上向外凸出形成有第二凸台313,屏蔽外壳1上设有与第二凸台313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6,绝缘基部31和屏蔽外壳1通过第二凸台313和第二凹槽16插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基部31的两相对侧上均设置有第二凸台313。第二凸台313可以为沿其所在侧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结构,或者其也可以为若干个间隔设置的一排凸起。第二凸台313可以设置在绝缘基部31的水平两侧上,或者其也可以设置在绝缘基部31的竖直两侧上。

屏蔽外壳1的上下两个内侧面上还可设有水平设置的挡壁18,挡壁18与绝缘基部31的后端面抵触连接,以在将该线缆双边缘连接器插入到对接设备中时,防止插头组件3后退。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壁18可由第二凹槽16的后侧壁竖直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