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套管剪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3616发布日期:2019-08-13 20:5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套管剪脚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套管剪脚机。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套管剪脚前首先需要对锂电池的引脚进行整脚和极性筛选才能送入套管机,否则套管后的锂电池的引脚将会歪歪斜斜或极性错误,从而使得锂电池的良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套管剪脚机,整脚后的锂电池的引脚会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长引脚在前,短引脚在后,另一种是短引脚在前,长引脚在后,通过检测长引脚所在的位置以判断极性是否与预设相同,如果相同则不错位,如果不同则错位;如果检测到的极性与预设相同,则极性不错位,锂电池可直接进入下一步骤,如果检测到的极性与预设不同,则极性错位,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极性转换夹,极性转换夹启动并带动锂电池旋转180°,使得错位的锂电池恢复到预设位置,锂电池可直接进入下一步骤。通过简单的运送、整脚、检测和转向步骤即可将锂电池有序排列,且其引脚极性与预设相同,不会产生歪斜和极性错位的问题,使其可以顺利进入套管工艺,提高产品良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套管剪脚机,其包括细缝传送装置、移送装置、整脚装置、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和极性转换装置;所述移送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设置且可逐个传送锂电池的取料工位、整脚工位、换向前检测工位、极性转换工位,所述取料工位与所述细缝传送装置连接;所述整脚装置设于所述整脚工位下方;所述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换向前检测工位下方;所述极性转换装置设于所述极性转换工位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整脚工位包括第一次整脚工位和第二次整脚工位,所述整脚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次整脚工位下方的第一次整脚装置和设于第二次整脚工位下方的第二次整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移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极性转换工位后方的换向后检测工位,所述换向后检测工位下方设有换向后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包括活动座、检测夹、固定座、检测片和近接开关,所述活动座包括可相对线性移动的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所述检测夹包括固定在第一活动座上的第一检测夹和固定在第二活动座上的第二检测夹;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检测夹的背面;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片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检测夹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片对应的通孔,所述检测片穿过所述第一滑槽和通孔;所述近接开关设于所述检测片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片包括检测部和感应部,所述感应部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簧,所述第一滑槽上设有与所述压簧对应的盲孔,所述固定座于盲孔处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穿过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检测夹的夹持面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片对应的齿槽,所述齿槽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高度与多个所述齿槽的高度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极性转换装置包括步进马达、换向转轴和换向夹,所述步进马达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套设有皮带;所述换向转轴的末端通过所述皮带与所述步进马达连接;所述换向夹固定于所述换向转轴的末端。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转轴的末端设有换向同步轮,所述换向同步轮的下方设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感应片相对应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步进马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片上设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的方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整脚后的锂电池的引脚会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长引脚在前,短引脚在后,另一种是短引脚在前,长引脚在后,通过检测长引脚所在的位置以判断极性是否与预设相同,如果相同则不错位,如果不同则错位;如果检测到的极性与预设相同,则极性不错位,锂电池可直接进入下一步骤,如果检测到的极性与预设不同,则极性错位,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极性转换夹,极性转换夹启动并带动锂电池旋转180°,使得错位的锂电池恢复到预设位置,锂电池可直接进入下一步骤。通过简单的运送、整脚、检测和转向步骤即可将锂电池有序排列,且其引脚极性与预设相同,不会产生歪斜和极性错位的问题,使其可以顺利进入套管工艺,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套管剪脚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极性转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感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次整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分脚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全自动套管剪脚机,其包括细缝传送装置1、移送装置2、整脚装置3、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4和极性转换装置5;所述移送装置2包括依次顺序设置且可逐个传送锂电池的取料工位、整脚工位、换向前检测工位、极性转换工位,所述取料工位与所述细缝传送装置1连接,锂电池的引脚在细缝的导向下延传送装置往前传递,使得每个锂电池的引脚姿态相同;所述整脚装置3设于所述整脚工位下方;所述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4设于所述换向前检测工位下方;所述极性转换装置5设于所述极性转换工位下方。整脚后的锂电池的引脚会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长引脚在前,短引脚在后,另一种是短引脚在前,长引脚在后,通过检测长引脚所在的位置以判断极性是否与预设相同,如果相同则不错位,如果不同则错位;如果检测到的极性与预设相同,则极性不错位,锂电池可直接进入下一步骤,如果检测到的极性与预设不同,则极性错位,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极性转换夹,极性转换夹启动并带动锂电池旋转180°,使得错位的锂电池恢复到预设位置,锂电池可直接进入下一步骤。通过简单的运送、整脚、检测和转向步骤即可将锂电池有序排列,且其引脚极性与预设相同,不会产生歪斜和极性错位的问题,使其可以顺利进入套管工艺,提高产品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整脚工位包括第一次整脚工位和第二次整脚工位,所述整脚装置3包括设于第一次整脚工位下方的第一次整脚装置31和设于第二次整脚工位下方的第二次整脚装置32。将锂电池移送至第一次整脚装置31以对锂电池的引脚拍平,以使得两个引脚处于同一平面上,将锂电池移送至第二次整脚装置32以使锂电池的引脚与锂电池的端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移送装置2还包括设于极性转换工位后方的换向后检测工位,所述换向后检测工位下方设有换向后检测装置6。通过实践发现,在通过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4和极性转换夹后仍有部分锂电池发生错位而没有被发现,比如两个引脚都是长引脚等情况,通过在极性转换夹后再设置一个换向后检测装置6以保证换向后的锂电池的极性与预设相同,保证产品良率。

请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所述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4包括活动座41、检测夹42、固定座43、检测片44和近接开关45,所述活动座41包括可相对线性移动的第一活动座411和第二活动座412;所述检测夹42包括固定在第一活动座411上的第一检测夹421和固定在第二活动座412上的第二检测夹422;所述固定座43固定于所述第一检测夹421的背面;所述固定座43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片44对应的第一滑槽431,所述第一检测夹421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片44对应的通孔423,所述检测片44穿过所述第一滑槽431和通孔423;所述近接开关45设于所述检测片44的后方。通过检测夹42夹持住锂电池的引脚,当检测片44碰到引脚时,检测片44往后移动,近接开关45检测到检测片44的往后移动,则判定引脚极性正常,无需进行极性转换;当检测片44无法碰到引脚时,检测片44不移动,近接开关45无法检测到检测片44的往后移动,则判定引脚极性不正常,需要进行极性转换。通过设置简单的换向前极性检测装置4即可完成对锂电池引脚极性的检测,无需复杂的昂贵的设备,也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片44包括检测部441和感应部442,检测部441与近接开关45对应,所述感应部442上开设有凹槽443,所述凹槽443内设有压簧,所述第一滑槽431上设有与所述压簧对应的盲孔,所述固定座43于盲孔处固定有挡板432,所述挡板432穿过所述凹槽443。由于压簧放置在凹槽443里面,且固定座43设置的挡板432穿过凹槽443,压簧的一端被凹槽443挡住,另一端被挡板432挡住,当感应部442碰到引脚时,感应部442往后移动并压缩压簧,检测完成后压簧的弹力使得检测片44复位,从而实现自动化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检测夹422的夹持面上设有与所述检测片44对应的齿槽424,所述齿槽424有多个。使得检测片44可以对应不同齿槽424的高度进行检测,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423的高度与多个所述齿槽424的高度相对应。使得检测片44可以对应不同齿槽424的高度进行检测,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锂电池。

请参阅图4和图5,进一步地,所述极性转换装置5包括包括步进马达51、换向转轴52和换向夹53,所述步进马达51上设有传动轴54,所述传动轴54上套设有皮带55;所述换向转轴52的末端通过所述皮带55与所述步进马达51连接,即皮带55的一端套设在传动轴54上,另一端套设在换向转轴52上;所述换向夹53固定于所述换向转轴52的末端。当检测到锂电池的极性错误时,换向夹53夹住锂电池,步进马达51带动换向转轴52旋转180°,换向转轴52则带动换向夹53和锂电池旋转180°,从而完成锂电池的极性转换,其结构简单,无需暂停后将锂电池手动旋转,只需增加一个极性转换夹工位即可完成锂电池的极性转换,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步进马达51的控制精度非常高,设置好进量后不会发生旋转不到位的情况,大幅提高生产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转轴52的末端设有换向同步轮56,所述换向同步轮56的下方设有感应片57,所述感应片57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感应片57相对应的传感器58,所述传感器58与步进马达51连接,通过感应片57和传感器58来控制步进马达51的进量,大幅度提高控制精度,提高生产良率。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片57上设有两个呈轴对称分布的方孔571,具体地,方孔571设于圆形感应片57的外缘,以方孔571的圆心为轴呈轴对称,即180°,当感应片57转动到传感器58的上方时,传感器58得到信号,从而使步进马达51暂停下来,大幅度提高控制精度,提高生产良率。

请参阅图6和图7,进一步地,第一次整脚装置31包括运动座311、拍角夹312和锥形分脚片313,所述运动座311包括可相对线性移动的第一运动座3111和第二运动座3112;所述拍角夹312包括固定在第一运动座3111上的第一拍角夹3121和固定在第二运动座3112上的且与第一拍角夹3121相对应的第二拍角夹3122,第一拍角夹3121和第二拍角夹3122等高;所述锥形分脚片313固定于所述第一拍角夹3121上且尖角部分向外伸出,即锥形分脚片313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部3131和锥形部3132,固定部3131固定在第一拍角夹3121上,锥形部3132向外伸出。第一次整脚装置31工作时,第一运动座3111和第二运动座3112带动第一拍角夹3121和第二拍角夹3122相互靠近,设置于第一拍角夹3121上的锥形分脚片313与锂电池的引脚触碰后继续前进,并按锥形分脚片313的锥度和宽度调节后锂电池的引脚的姿势,第一拍角夹3121和第二拍角夹3122继续往前移动并重合在一起,使得歪斜的引脚被拍平,通过简单锥形片状的锥形分脚片313和拍角夹312相互配合即可完成整脚动作,其比其他复杂的设备结构更加简单,设备成本更低,其与人工整脚相比,大幅减少了人力成本。由于分脚仅需要用到一个锥形分脚片313,其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拍角夹3121上,当需要更换时只需拧开螺丝即可,维修和更换步骤非常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拍角夹3121和第二拍角夹3122上设有与所述分脚片313对应的凹槽3123。凹槽3123可为分脚片313提供定位和导向功能,使得定位和导向更加精准,提高整脚质量。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