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4138发布日期:2020-02-04 10:4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一些应用于特殊环境的线束越来越多,传统产品的传输速率、电磁屏蔽性能、重量等要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仪表设备使用需求。国内现有生产研发生产数据传输电缆的厂家较少,很多产品依赖于进口。

为了便于安装、维修,确保电气设备能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将电气设备所用的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电线通过合理的安排,将其合为一体,并用绝缘材料把电线捆扎成束,而仪表线束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电线总是很乱,通常采用胶带缠绕连接,不利于线束的散热,长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传统线束分支较多,经常容易受到鼠蚁损伤。

仪表线束大多要求具有防鼠、防蚁的功能,就目前而言,仪表线束尚没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更为合理的防鼠蚁,同时具备上述功能的线束,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适用于控制及仪表系统的数据信号传输,具有卓越的防鼠蚁效果,同时,具有优良的电磁屏蔽性能、重量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抗拉绝缘屏蔽线芯,每根抗拉绝缘屏蔽线芯有抗拉导体外包覆绝缘屏蔽层构成,多根抗拉绝缘屏蔽线芯相互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覆有浸有环保壬酸香草酰胺防鼠剂的防鼠尼龙带绕包层、金属屏蔽层、物理发泡聚烯烃层,物理发泡聚烯烃层外璧上设有纵向间隔分布的沟槽,沟槽内填充有辣椒素涂层、鼠类驱避剂辣味素、氧化镁矿物粉末混合制成的填充物,物理发泡聚烯烃层外包覆有浸涂有ptfe乳液的玻璃纤维纱编织层,玻璃纤维纱编织层包覆有热塑性环保无卤低烟阻燃乙丙橡胶外护套层。

所述的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采用9~38根截面积为0.12~0.25镀银铜绞线以kfrp芳纶纤维加强芯为中心束绞构成。

所述的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屏蔽层由双层绝缘层及双层绝缘层之间的铜丝编织屏蔽层构成,双层绝缘层包括内层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层、外层的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

所述的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层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搭盖率不小于50%。

所述的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厚度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层的1.2~1.5倍。

所述的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丝编织屏蔽层采用φ0.1~0.15mm镀锡或镀银铜线编织屏蔽,编织密度不小于8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导体采用可焊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的镀锡软铜线,镀锡软铜线以kfrp芳纶纤维加强芯为中心绞合成束构成导体,不但柔软、而且结构圆整、稳定,强度高,不易出现断芯现象;

2、本实用新型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层、外层的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构成导体绝缘层,使得线束集成一体后重量轻、绝缘性能好,还具有耐高低温、化学稳定性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导体屏蔽层设置在双层绝缘层之间,结构设置合理,配合缆芯外的金属屏蔽层,使得电缆具有极好的屏蔽效果,保证传输电缆受外界的电磁干扰性极低。

4、本实用新型浸有环保壬酸香草酰胺防鼠剂的防鼠尼龙带绕包层、物理发泡聚烯烃层沟槽内设有防鼠蚁成分,在控制及仪表系统的数据信号传输的敷设使用后,具有卓越的防鼠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轻质防鼠蚁仪表线束线,包括多根抗拉绝缘屏蔽线芯,每根抗拉绝缘屏蔽线芯有抗拉导体1外包覆绝缘屏蔽层2构成,多根抗拉绝缘屏蔽线芯相互绞合构成缆芯,缆芯外依次包覆有浸有环保壬酸香草酰胺防鼠剂的防鼠尼龙带绕包层3、金属屏蔽层4、物理发泡聚烯烃层5,物理发泡聚烯烃层5外璧上设有纵向间隔分布的沟槽6,沟槽6内填充有辣椒素涂层、鼠类驱避剂辣味素、氧化镁矿物粉末混合制成的填充物7,物理发泡聚烯烃层5外包覆有浸涂有ptfe乳液的玻璃纤维纱编织层8,玻璃纤维纱编织层8包覆有热塑性环保无卤低烟阻燃乙丙橡胶外护套层9。

抗拉导体1采用9~38根截面积为0.12~0.25镀银铜绞线1-1以kfrp芳纶纤维加强芯1-2为中心束绞构成,不但柔软、而且结构圆整、稳定,强度高,不易出现断芯现象;

绝缘屏蔽层2由双层绝缘层及双层绝缘层之间的铜丝编织屏蔽层2-3构成,双层绝缘层包括内层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层2-1、外层的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2-2,结构设置合理,配合缆芯外的金属屏蔽层4,使得电缆具有极好的屏蔽效果,保证传输电缆受外界的电磁干扰性极低。

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层2-1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搭盖率不小于50%。

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2-2厚度为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层的1.2~1.5倍。

聚四氟乙烯薄膜带绕包层2-1、外层的低碳高分子耐火绝缘体层构成导体绝缘层2-3,使得电缆成缆后重量轻、绝缘性能好,还具有耐高低温、化学稳定性的优点。

铜丝编织屏蔽层2-3采用φ0.1~0.15mm镀锡或镀银铜线编织屏蔽,编织密度不小于8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仪表线束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接线端子,方便与仪表设备进行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