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加工的共模电感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5756发布日期:2020-04-03 14:46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加工的共模电感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加工的共模电感组件。



背景技术:

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电感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

传统的电感组件由导线绕在闭合的磁环上组成,在其制作过程中,由于磁环是闭合的,因此需要人工配合机器把导线穿过闭合的磁体中心从而绕制在闭合的磁体上,由于整个过程需要人工不断配合,因此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加工的共模电感组件,包括磁环、线圈、固定件,磁环分包括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均设有头端和尾端,第一分体的头端嵌入有铰接件,铰接件的另一端嵌入第二分体的头端,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通过铰接件旋转连接,第一分体、第二分体的头端相互抵接,第一分体、第二分体的尾端相互抵接,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均设置有固定槽,固定件包括连接片和两块卡位片,两块卡位片固定连接于连接片的两端,固定件的两块卡位片分别插入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固定槽中,线圈包括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分别缠绕与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的,磁环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铰接件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端部相互铰接,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头端均开设有盲孔,第一柱体插入第一分体的盲孔中并与第一分体固定连接,第二柱体插入第二分体的盲孔中并与第二分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分体的尾端设置有凸块,第二分体的尾端设置有凹槽,凸块与凹槽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连接片的两侧连接有卡条,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均开设有卡槽,卡条和卡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的磁环,与传统成一体结构的闭合磁环相比,在加工和更换线圈时,可将磁环切换至断开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可直接利用绕线机器进行线圈的绕指,待绕指完成后再将分体的磁环重新闭合,线圈的绕指工作无需人力完成,有效的提高了生产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升本。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加工的共模电感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加工的共模电感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磁环、11-第一分体、12-第二分体、13-凸块、14-凹槽、2-线圈、21-第一绕线、22-第二绕线、3-固定件、31-连接片、32-卡位片、33-固定槽、34-卡条、35-卡槽、4-铰接件、41-第一柱体、42-第二柱体、43-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说明。

如图1-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加工的共模电感组件,包括磁环1、线圈2、固定件3,磁环1分包括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均设有头端和尾端,第一分体11的头端嵌入有铰接件4,铰接件4的另一端嵌入第二分体12的头端,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通过铰接件4旋转连接,第一分体11、第二分体12的头端相互抵接,第一分体11、第二分体12的尾端相互抵接,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均设置有固定槽33,固定件3包括连接片31和两块卡位片32,两块卡位片32固定连接于连接片31的两端,固定件3的两块卡位片32分别插入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的固定槽33中,线圈2包括第一绕线21和第二绕线22,第一绕线21和第二绕线22分别缠绕与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上。

磁环1为方形结构。

铰接件4包括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的端部相互铰接,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的头端均开设有盲孔43,第一柱体41插入第一分体11的盲孔43中并与第一分体11固定连接,第二柱体42插入第二分体12的盲孔43中并与第二分体12固定连接。

第一分体11的尾端设置有凸块13,第二分体12的尾端设置有凹槽14,凸块13与凹槽14相互配合。

连接片31的两侧连接有卡条34,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均开设有卡槽35,卡条34和卡槽35相配合。

具体的,请参阅图1-2,电感组件包括有磁环1,磁环1分为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两个分体的头端以及尾端分别对应抵接后形成封闭的磁环1,两个分体的头端通过嵌入铰接件4相互旋转连接,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之间的相互旋转可使得磁环1在闭合和断开之间切换,在加工和更换线圈2将磁环1设置为断开状态,即可直接在第一分体11或者第二分体12上通过绕线器绕制线圈2,无需人工绕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第一分体11尾端的凸块13和第二分体12尾端的凹槽14用于在闭合磁环1时起到定位的作用,使两个分体的尾端的对接更加准确,在磁芯闭合时,将固定件3的两块卡位片32插入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的固定槽33中,用于将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的尾端位置进行固定,固定件3将两分体固定之后,固定件3的连接片31两侧的卡条34卡入第一分体11和第二分体12的卡槽35中,可将固定件3与磁环1稳固连接,加强固定件3对两个分体的固定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