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87086发布日期:2020-07-14 17:1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一般低压断路器,特别是低压万能式断路器,合闸状态时动触头与静触头间具有压紧力(以下简称触头终压力),触头终压力为断路器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现有技术在断路器装配调试阶段通过模拟断路器触头的开端和关合运动,来测定触头压力值,但其在正常运行通电情况下无法使用,但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可在通电情况下实时监测触头终压力的产品,无法实时监控产品运行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方便及时发现运行异常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动触头、静触头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静触头的一端为接触部,另一端为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部,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与固定部之间导通,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一侧面上设有与动触头配合的静银点,接触部的另一侧面与壳体的底板之间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与智能控制器或单独的显示模块连接,当断路器合闸时,动触头将静银点压紧,动触头与静银点间的终压力传递给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器或单独的显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容纳槽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与静触头的接触部之间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置于容纳槽内并可在容纳槽的深度方向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垫块的一侧面为与静触头的接触部接触的接触面,另一侧面为与压力传感器接触的传递面,所述垫块的传递面的边缘凸出或平齐于接触面的边缘,且垫块的传递面大小小于或等于压力传感器的大小。

优选地,所述容纳槽为方形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方形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垫块为长方体。

优选地,所述垫块为隔热绝缘件。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高温型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底板上,且在断路器合闸时与静触头的接触部直接接触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静触头的接触部上,断路器合闸时压力传感器与底板接触。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的固定部固定在壳体的底板上,且与接触部分体设置,固定部与接触部之间通过软连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静触头上还设有引弧片,所述引弧片的一端连接在静触头的接触部上,引弧片的另一端翘起并与固定部平行且相间隔。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通过在静触头上静银点的对立面与壳体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实现可在断路器通电使用过程中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监测触头压力的作用是可以判断触头磨损情况,确定触头是否还能正常使用,从而起到监控断路器运行状态的作用,方便及时发现运行异常情况,结构简单,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同时,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静触头与壳体之间,不会干涉壳体内零件,如不影响动触头的转动布线,结构简单且布局紧凑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静触头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静触头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壳体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4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包括壳体4、设置在壳体4内的动触头5、静触头1和压力传感器3,静触头1的一端为接触部11,另一端为固定在壳体4上的固定部13,用于与后接排(图中未示出)电连接,静触头1的接触部11与固定部13之间导通。静触头1的接触部11一侧面上设有与动触头5配合的静银点10,接触部11的另一侧面与壳体4的底板40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3与智能控制器或单独的显示模块(图中未示出)连接。当断路器合闸时,动触头5将静银点10压紧,动触头5与静银点10间的终压力传递给压力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3将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器或单独的显示模块,供用户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通过在静触头上静银点的对立面与壳体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实现可在断路器通电使用过程中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监测触头压力的作用是可以判断触头磨损情况,确定触头是否还能正常使用,从而起到监控断路器运行状态的作用,方便及时发现运行异常情况,结构简单,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同时,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静触头与壳体之间,不会干涉壳体内零件如不影响动触头的布线,结构简单且布局紧凑合理。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的实施例一中,压力传感器3与静触头1的接触部11之间设有垫块2,底板40上设有容纳槽400,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容纳槽400内,垫块2置于容纳槽400内,并可在容纳槽400的深度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方向)上一定范围内自由滑动。断路器合闸时静触头1的接触部11与垫块2接触,动触头5与静银点10间的终压力通过垫块2传递给压力传感器3。本实施例的垫块2为隔热绝缘件。有效隔绝静触头上的热量通过垫块传递给压力传感器,也避免压力传感器直接与导电系统接触,从而防止出现高温导致的测量偏差,提高触头压力测量的精准度,也可防止发生电气击穿,同时降低压力传感器使用环境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垫块2的一侧面为与静触头1的接触部11接触的接触面20,另一侧面为与压力传感器3接触的传递面,垫块2的传递面的边缘凸出或平齐于接触面20的边缘,且垫块2的传递面大小小于或等于压力传感器3的大小(即指垫块2放置在压力传感器3上时垫块2的传递面可全部在压力传感器3上而无悬空凸出部分)。防止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区域以外的部位受力而影响测量精度,提高触头压力测量的精准度。

具体地,如图4所示,容纳槽400为方形凹槽,压力传感器3为方形的压力传感器,垫块2为长方体,即垫块2的传递面的边缘平齐于接触面20的边缘,也即垫块2的接触面20大小等于传递面的大小。垫块2的长度l1小于等于压力传感器3的长度l2,垫块2的宽度w1小于等于压力传感器3的宽度w2。

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的实施例二中,压力传感器3为高温型压力传感器3,安装在底板40上,且在断路器合闸时与静触头1的接触部11直接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时监测触头压力的断路器的实施例三中,压力传感器3固定在静触头1的接触部11上,断路器分闸时压力传感器3与底板40不接触,断路器合闸时压力传感器3与底板40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静触头结构,静触头1的固定部13固定在壳体4的底板40上,且与接触部11分体设置,固定部13与接触部11之间通过软连接12连接实现两者之间导通。软连接12为软铜片堆叠而成,具有一定可活动性,但不会太软导致接触部11乱晃而影响性能。传统的静触头一般是整体结构,与底板固定,这样的安装结构会对静触头产生预紧力,会对压力传感器产生干扰,而本实用新型的静触头1通过固定部13与接触部11分体且两者之间通过具有一定可活动性的软连接12导通,可以防止由于静触头1的固定部13紧固在底板40上产生的预紧力对压力传感器产生干扰,提高触头压力的测量精度,同时也可防止产品主回路连接母排后,后接排与静触头1的固定部13连接产生外加力,受力点增加,影响动触头5与静触头1间触头压力的测量。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静触头1上还设有引弧片14,引弧片14的一端连接在静触头1的接触部11上,引弧片14的另一端翘起并与固定部13平行且相间隔。引弧片14包括依次相连的圆弧端头141、过渡段142和连接部143,过渡段142的宽度小于连接处的圆弧端头141和连接部143的宽度,使得过渡段142呈凹陷状连接在圆弧端头141与连接部143之间,引弧片14的连接部143一端贴合连接在静触头1的接触部11上,另一端翘起并与过渡段142平齐连接。引弧片14上还设有腰型孔140,腰型孔140的长度较长,延伸在圆弧端头141、过渡段142和连接部143上。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3采用薄膜式压力传感器。需要说明的是,压力传感器3、智能控制器或单独的显示模块均为市购产品,且压力传感器监测压力并将信息传递给智能控制器或单独的显示模块显示出来均是现有技术可实现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