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0774发布日期:2020-11-19 19:3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铆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铆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接线端子组件通常由导线以及与导线连接的接线端子组成,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不仅需要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而且需要形成电性连接,从而将例如数据等电信号传输到与该接线端子组件对接的另一连接器,使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形成牢靠的电性连接。

现有的金属丝的连接端子在与金属丝的连接过程中,通常是先将金属丝的切断,然后再将金属丝的两端铆接上端子;这种金属丝打端的方法存在两个弊端,第一是接线效率低,每根金属丝需要与接线端子之间通过两次压铆实现连接;第二是,金属丝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铆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接线效率低需要通过两次压铆实现连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铆压装置,包括端子机,设置在所述端子机上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切断刀和固设在所述切断刀前、后两侧的铆接上模,所述铆接上模的底端设有铆接口;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避空所述切断刀的避空槽,和位于所述避空槽两侧的铆接下模,所述铆接下模与对应的所述铆接上模配合铆接端子;所述下模座的前、后两侧向上延伸有凸起,两所述凸起的相对侧设有导向槽,用于限位导向端子料带。

可选地,两所述铆接上模与所述切断刀之间还均设置有压线组件,用于压紧固定需铆接端子的导线。

可选地,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压块和设置于压块底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压紧固定需铆接端子的导线。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橡胶而制。

可选地,所述下模座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块,两相对固定块的相对侧设有形成所述避空槽的切口;两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安装槽,两所述铆接下模固设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还包括机座、送料机构和夹料机构,所述铆压装置、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夹料机构均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送料机构和所述夹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铆压装置的前后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压装置设置于端子机上,上模和下模上下相对设置,由于下模座的前后两侧向上延伸有凸起,两凸起的相对侧设有导向槽,端子料带从外部输送入导向槽内,当对导线打端时,上模向下运动与下模合模,两铆接上模与两铆接下模配合将端子铆接于导线上,实现将上一导线的尾部打端和下一导线的端部打端,同时,切断刀伸入下模座的避空槽内,将导线切断,然后,上模向上运动回至初始位置,完成导线的打端与切断,如此,提高了导线打端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子铆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铆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子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铆压装置11—上模12—下模

20—机座30—送料机构40—夹料机构

50—端子料带51—料带框52—端子

53—连接部111—切断刀112—铆接上模

113—压线组件121—下模座1121—铆接口

1211—避空槽1212—铆接下模1213—凸起

1214—导向槽121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5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包括端子52机,设置在所述端子52机上的上模11和下模12;所述上模11包括切断刀111和固设在所述切断刀111前、后两侧的铆接上模112,所述铆接上模112的底端设有铆接口1121;所述下模12包括下模座121,所述下模座121上设有避空所述切断刀111的避空槽1211,和位于所述避空槽1211两侧的铆接下模1212,所述铆接下模1212与对应的所述铆接上模112配合铆接端子52;所述下模座121的前、后两侧向上延伸有凸起1213,两所述凸起1213的相对侧设有导向槽1214,用于限位导向端子料带50。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压装置10设置于端子52机上,上模11和下模12上下相对设置,由于下模座121的前后两侧向上延伸有凸起1213,两凸起1213的相对侧设有导向槽1214,端子料带50从外部输送入导向槽1214内,当对导线打端时,上模11向下运动与下模12合模,两铆接上模112与两铆接下模1212配合将端子52铆接于导线上,实现将上一导线的尾部打端和下一导线的端部打端,同时,切断刀111伸入下模座121的避空槽1211内,将导线切断,然后,上模11向上运动回至初始位置,如此,完成导线的打端与切断,提高了导线打端的效率。其中,端子料带50包括料带框51和若干个上下相对设置的端子52,端子52与料带框51通过连接部53连接,各端子52均与料带框5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另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两所述铆接上模112与所述切断刀111之间还均设置有压线组件113,用于压紧固定需铆接端子52的导线。具体地,两铆接上模112与切断刀111之间分别设有压线组件113,导线打端时,两压线组件113将导线压紧,使导线打端时不会发生位移,从而保证导线打端的精度;其中,切断刀111、压线组件113和两铆接上模112可以一体成型制造,也可分别加工制造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另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压线组件113包括压块和设置于压块底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压紧固定需铆接端子52的导线。具体地,弹性件连接于压块的底部,具有一定弹性的弹性件用于固定压紧导线,并且不会对导线造成变形;当导线打端时,弹性件与导线接触,铆接上模112与铆接下模1212并未接触,随着上模11的继续向下,弹性件压缩,铆接上模112与铆接下模1212合模,将端子52铆接于导线上,同时切断刀111将导线切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另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弹性件为弹性橡胶而制。具体地,弹性件为具有弹性性能的弹性橡胶制造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另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下模座12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固定块1215,两相对固定块1215的相对侧设有形成所述避空槽1211的切口;两所述固定块1215上均设有安装槽,两所述铆接下模1212固设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具体地。两固定块1215相互贴合,两固定块1215上的切口形成用于避空切断刀111的避空槽1211,凸起1213设于固定块1215的端部,两凸起1213相对设置,端子料带50可以放置于两凸起1213设置的导向槽1214内;其中,两固定块1215可以一体制造成型,也可分别加工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另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机座20、送料机构30和夹料机构40,所述铆压装置10、所述送料机构30和所述夹料机构40均设于所述机座20上,所述送料机构30和所述夹料机构40分别位于所述铆压装置10的前后两侧。具体地,送料机构30用于输送导线,夹料机构40用于夹持经送料机构30输送的导线,导线穿过上模11与下模12之间,通过上模11与下模12的合模,实现导线的两端打端与导线的切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