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无人机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7538发布日期:2021-03-19 11:1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件、无人机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一种无人机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机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无人机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农业植保、航拍、巡检、测绘、侦查等各方面。

在传统无人机中,一架无人机通常会配套多组电池,以实现电池的更换,提高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在实际应用中,电池与无人机之间可以通过电池连接器进行连接,电池连接器的一端连接于无人机上,另一端连接于电池上。为了提高电池连接器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通常需要将无人机端或者电池端的电池连接器设计成浮动式的结构。

然而,对于农业植保用无人机来说,由于无人机多在潮湿的环境中飞行,使用条件较为恶劣,将电池连接器设计成浮动式的结构,在浮动过程中,电池连接器与无人机的机壳或者电池的外壳之间容易产生间隙,从而使得环境中的水或者其他工作液体通过该间隙进入无人机内部或者电池内部,导致无人机内部的电路短路或者电池内部短路,甚至,还可能会损坏无人机或者电池,存在极大的使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电池组件、一种无人机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一防水圈;其中,

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和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器嵌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电池外壳;

所述第一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圈与所述电池外壳过盈配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和上述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安装于所述机体上;

其中,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组件中的第一连接器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为所述无人机供电。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二防水圈;其中,

所述机体包括飞控模块和机壳,所述机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容纳腔,所述飞控模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器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

所述第二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二水圈与所述机壳过盈配合。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三连接器、第一外壳、电路板以及第三防水圈;其中,

所述第一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三连接器的第三容纳腔;

所述第三连接器嵌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三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三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三防水圈与所述第一外壳过盈配合。

第五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外壳、第四连接器、电路板、浮动装置以及第四防水圈;其中,

所述第四连接器、浮动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第二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四连接器、电路板以及浮动装置的第四容纳腔,所述第四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能够挤压所述浮动装置使得浮动装置变形,以实现电路板可活动连接第二外壳,从而带动第四连接器可活动连接于外壳;

所述第四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外壳与第四连接器之间,所述第四防水圈与所述第二外壳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器嵌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电池的电池外壳,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所述第一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圈与所述电池外壳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器浮动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电池外壳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电池内,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防水性能,避免电池组件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池组件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所示的上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所示的上盖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所示的上盖a位置的放大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器与第一防水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所示的结构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一防水圈的某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9所示的第一防水圈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形变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示意性的示出了图11所示的第一形变件b位置的放大视图;

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机构图;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4所示的电池组件的后视轴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电池,101-电池外壳,1011-上盖,1011a-上壳体,1011b-下壳体,1012-下盖,1013-侧板,102-第一容纳腔,103-第一基板,104-第一开口,105-第二凹槽,106-第一形变件,107-连接柱,11-第一连接器,111-第一插拔口,112-第一凹槽,12-第一防水圈,121-第一封堵部,122-第一侧壁部,123-第一翻边部,124-第一背胶层,20-机体,30-第三连接器,31-第一外壳,311-第三容纳腔,32-第三防水圈,33-第三形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可以用于无人机、汽车、家用电器等需要使用电池作为动力件的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仅以所述电池组件用于无人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他应用场景参照执行即可。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池组件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电池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电池组件a位置的放大视图,参照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电池组件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上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所述电池组件可以包括:电池10、第一连接器11以及第一防水圈12;其中,

电池10包括电芯和电池外壳101,电池外壳101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11的第一容纳腔102,所述电芯与第一连接器11电连接;

第一连接器11嵌设于第一容纳腔102内,且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

第一防水圈12设置于第一连接器11外,且至少部分位于电池外壳101与第一连接器11之间,第一防水圈12与电池外壳101过盈配合。

具体地,第一连接器11可以是设置在电池端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1可以用于与无人机端的第二连接器连接,以将所述电池组件连接至无人机上。示例的,第一连接器11为插头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插座连接器,或者,第一连接器11为插座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插头连接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池10包括电池外壳101,电池外壳101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器11的第一容纳腔102,第一连接器11嵌设于第一容纳腔102内,且活动连接于电池10的电池外壳101,以使第一连接器11可以相对于电池外壳101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第一连接器11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由于第一防水圈12设置于第一连接器11外,且至少部分位于电池外壳101与第一连接器11之间,第一防水圈11与电池外壳101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连接器11浮动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第一连接器11和电池外壳101之间的间隙进入电池10内,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防水性能,避免电池组件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使用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外壳101可以包括上盖1011、下盖1012以及侧板1013,其中,上盖1011、下盖1012和侧板1013围成一个封闭的桶状结构,电池10的电芯可以设置在所述桶状结构内;上盖1011包括上壳体1011a和下壳体1011b,上壳体1011a、下壳体1011b中的一个或者共同形成第一容纳腔102,第一连接器11可以嵌设于第一容纳腔102内。具体的,通过将电芯与第一连接器11的电连接,可以使得电芯与第一连接器之间可以实现电信号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示例出了将第一连接器11设置于上盖1011内,并将电池10的电芯设置于上盖1011、下盖1012和侧板1013围成的桶状结构内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连接器11、电芯的至少部分放在上盖1011内,或者,将电芯、第一连接器11的至少部分放在下盖1012内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示出了在下壳体1011b上形成第一容纳腔102的示例。第一连接器11、第一防水圈12设置于第一容纳腔102内,第一防水圈12与上壳体1011a和下壳体1011b中的至少一个过盈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101形成第一容纳腔10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外壳102中的上盖1011上形成有第一容纳腔102。

具体地,第一连接器11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具体可以为,第一连接器11连接与于电池外壳101中的上盖、下盖1011或侧板1012中的一个或多个,且可以相对于电池外壳101中的上盖、下盖1011或侧板1012中的一个或多个活动。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02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器11的形状匹配,特别地,第一容纳腔102可以是电池外壳101内部腔体中的一部分,而该部分腔体的轮廓与第一连接器的轮廓相匹配。第一连接器11嵌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02内,且与电池外壳101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第一防水圈11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以使得电池外壳101对第一防水圈11形成预压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器11与电池外壳101之间的第一间隙可以为,为了便于将第一连接器11安装至电池外壳101的第一容纳腔102内,需要预留的合理安装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可以为在沿电池外壳101至第一连接器11的方向上,电池外壳101的内壁与第一连接器1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相应的,第一防水圈11的厚度可以为,在第一防水圈11嵌设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的情况下,在沿电池外壳101至第一连接器11的方向上,第一防水圈11与电池外壳101的表面至与第一连接器11相邻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也即,第一防水圈11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可以为,在沿电池外壳101至第一连接器11的方向上,第一防水圈11与电池外壳101的表面至与第一连接器11相邻的表面之间的距离,至少部分大于电池外壳101的内壁与第一连接器1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防水圈11的厚度可能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但是第一防水圈11的至少部分厚度是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的,以使得第一防水圈11可以封堵所述第一间隙,避免外界或者环境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间隙进入所述电池组件的内部。

具体地,由于第一防水圈11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因此,将第一防水圈11嵌设在所述第一间隙内的情况下,电池外壳101可以挤压第一防水圈11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部分,对第一防水圈11形成预压作用,实现预压防水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电池10还包括第一基板103,第一连接器11固定于第一基板103,第一基板103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以使得第一连接器11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

具体地,第一连接器11可以用过焊接连接或者紧固件连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第一基板103内,并通过第一基板103实现与电池10之间的电性连接。由于第一基板103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因此,第一连接器11相应可以通过第一基板103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实现浮动的效果。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为电路板。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器与第一防水圈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结构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第一防水圈的正向结构示意图,参照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第一防水圈的反向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在远离第一基板10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拔口111;电池外壳101在与第一插拔口11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104,第一开口104的面积大于第一插拔口111的面积。

具体地,第一连接器11可以通过第一插拔口111实现与无人机端的第二连接器的插拔连接。由于电池外壳101在与第一插拔口11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口104,且第一开口104的面积大于第一插拔口111的面积,这样,就可以避免电池外壳101遮挡第一插拔口111,便于第一插拔口11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进行插拔连接。

可选地,第一防水圈12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封堵部121、第一侧壁部122以及第一翻边部123,第一封堵部121可以用于封堵第一插拔口111与第一开口104之间的间隙,防止外界的水通过第一插拔口111与第一开口104之间的水进入电池10内部,第一侧壁部122嵌设在于电池外壳101与第一连接器11的侧壁之间,第一翻边部123嵌设于所述电池外壳101与第一基板103之间,进一步防止外界的水通过电池外壳101与第一连接器11的侧壁之间、以及电池外壳101与第一基板103之间进入电池10内部,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1的外侧壁在靠近第一插拔口111的位置设有第一凹槽112,第一封堵部121的第一端嵌设于第一凹槽112内;电池外壳101在与第一凹槽112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105,第一封堵部121的第二端嵌设于第二凹槽105内,以封堵第一插拔口111与第一开口104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由于第一封堵部121的第一端嵌设于第一连接器11的外侧壁的第一凹槽112内,第二端嵌设于电池外壳101的第二凹槽105内,这样,就可以提高第一封堵部121在第一连接器11与电池外壳101之间的固定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第一封堵部121的防水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翻边部123上远离第一基板103的表面上设有第一背胶层124,第一背胶层124可以采用胶水、胶带等粘接介质制成。第一背胶层124可以用于与电池外壳101之间粘接连接,提升第一翻边部123与电池外壳10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第一防水圈11的防水效果。

可选地,第一封堵部121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一侧壁部122的厚度,以及第一翻边部123的厚度。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外界的水进入电池10的内部时,需要先通过第一封堵部121才能进入第一侧壁部122和第一翻边部123,因此,在第一封堵部121的厚度大于第一侧壁部122的厚度,以及第一翻边部123的厚度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第一封堵部121的防水性能优于第一侧壁部122和第一翻边部123。

具体地,第一封堵部121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第一插拔口111与第一开口104之间的间隙,从而电池外壳101与第一封堵部121之间过盈配合,以使得电池外壳101对第一封堵部121形成预压作用,达到第一道预压防水的效果。

具体地,第一翻边部123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电池外壳101与第一基板103之间的间隙,从而电池外壳101与第一翻边部123之间过盈配合,以使得电池外壳101对第一翻边部121形成预压作用,达到第二道预压防水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圈11为柔性防水圈。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防水圈11为柔性防水圈的情况下,第一防水圈11可以通过柔性变形实现防水的效果。

示例地,所述柔性防水圈为硅胶防水圈,或者,所述柔性防水圈为橡胶防水圈,或者,所述柔性防水圈为泡棉防水圈。

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柔性防水圈的具体类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3上可以设有第一形变件106,第一基板103通过第一形变件106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

具体地,第一形变件106可以由可发生形变的材料制成,由于第一基板103上设置有第一形变件106,在第一形变件106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内壁的情况下,第一基板103相对于电池外壳101活动的情况下,第一形变件106可以挤压电池外壳101实现变形,进而,可以使得固定于第一基板103上的第一连接器11可以相对于电池外壳101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

参照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形变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2,示出了图11所示的第一形变件b位置的放大视图,如图11、图12所示,电池外壳101上设置连接柱107,第一形变件106可以为中心区域设置有通孔的圆柱状形变件,第一基板103上可以设置有通孔,第一形变件106可以嵌设于第一基板103的通孔内,并且,第一形变件106的通孔可以套接在电池外壳101的连接柱107外。这样,在第一基板106相对于电池外壳101活动的情况下,第一形变件101可以挤压电池外壳101上的连接柱107实现变形,进而,可以使得固定于第一基板103上的第一连接器11可以相对于电池外壳101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形变件106的形变方向是任意的,也即,相对于第一基板103来说,第一形变件106的形变方向可以是x向、y向或者其组合,因此,相应的,可以使得第一基板103可以相对于电池外壳101在x向、y向或者其组合的方向上活动,从而,可以使得固定在第一基板103上的第一连接器11可以相对于电池外壳101的浮动。

可选地,第一形变件106为弹性件,也即,第一形变件106的形变可以为弹性形变,这样,在解除第一连接器11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之后,第一形变件106可以恢复至未发生形变的状态,便于第一形变件106进行下一次的形变。

示例的,所述弹性件可为弹簧、弹片、弹垫以及扭簧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弹性件的具体形式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一形变件还可以为泡棉件、硅胶件或者橡胶件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形变件106设置成弹性件、泡棉件、硅胶件或者橡胶件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形变件106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3的第一表面活动连接于电池外壳101;第一连接器11固定于第一基板103的第一表面。也即,第一形变件106与第一连接器11设置于第一基板103的同一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形变件106发生形变以使第一基板103相对于电池外壳101活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形变件106与第一连接器11设置于第一基板103的同一表面,这种活动可以迅速的传递至第一连接器11,以使第一连接器11相应可以相对于电池外壳101活动,提高第一连接器11的浮动效率。

可选地,第一基板103可以为印制电路板,由于印制电路板相对与柔性电路板来说,具有较好的刚性,因此,在第一基板103为印制电路板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第一基板103对于第一连接器11以及第一形变件106的可靠支撑。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器嵌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电池的电池外壳,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所述第一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圈与所述电池外壳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器浮动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电池外壳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电池内,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防水性能,避免电池组件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使用安全。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巡查/监视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气象无人机、勘探无人机以及测绘无人机、侦察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农用无人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类型的无人机参照执行即可。

参照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无人机可以包括机体20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安装于机体20的c区域上;其中,机体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电池组件中的第一连接器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为所述无人机供电。

具体地,所述电池组件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电池组件的具体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3中仅示出了将所述电池组件安装与基体20底部的c区域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电池组件安装与机体20的中心、顶部或者侧面的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电池组件在机体20上的具体安装位置可以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无人机可以配套多组所述电池组件,以实现电池组件的刚换,提高所述无人机的续航里程。具体地,可以将电量使用完成的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从所述第二连接器拔下,并将充满电的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电池组件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器嵌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电池的电池外壳,实现浮动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提高所述第一连接器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插拔便利性,进而,可以提高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所述第一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电池外壳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圈与所述电池外壳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一连接器浮动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电池外壳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电池内,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防水性能,避免电池组件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电池组件的使用安全,进而,可以提高所述无人机的使用安全。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巡查/监视无人机、农用无人机、气象无人机、勘探无人机以及测绘无人机、侦察无人机、诱饵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农用无人机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类型的无人机参照执行即可。

具体地,所述无人机具体可以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第二连接器以及第二防水圈;其中,

所述机体包括飞控模块和机壳,所述机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容纳腔,所述飞控模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器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

所述第二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二水圈与所述机壳过盈配合。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设置在无人机端的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用于与电池端的第一连接器连接,以将所述电池端的电池组件连接至无人机上。示例的,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插头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插座连接器,或者,所述第一连接器为插座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插头连接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机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器嵌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机体的机壳,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相对于与所述机壳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二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二防水圈与所述机壳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二连接器浮动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机壳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机体内,提高所述无人机的防水性能,避免无人机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无人机的使用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二连接器嵌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防水圈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以使得所述机壳对所述第二防水圈形成预压作用。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二防水圈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因此,将所述第二防水圈嵌设在所述第二间隙内的情况下,所述机壳可以挤压所述第二防水圈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的部分,对所述第二防水圈形成预压作用,实现预压防水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机体还可以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连接器固定于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器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用过焊接连接或者紧固件连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基板实现与所述机体之间的电性连接。由于所述第二基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因此,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应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基板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实现浮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在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插拔口;所述机壳在与所述第二插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插拔口的面积。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插拔口实现与电池端的第一连接器的插拔连接。由于所述机壳在与所述第二插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插拔口的面积,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机壳遮挡所述第二插拔口,便于所述第二插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进行插拔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防水圈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封堵部、第二侧壁部以及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封堵部可以用于封堵所述第二插拔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间隙,防止外界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插拔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水进入无人机内部,所述第二侧壁部嵌设在于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翻边部嵌设于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进一步防止外界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侧壁之间、以及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进入所述机体内部,提高所述无人机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侧壁在靠近所述第二插拔口的位置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封堵部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机壳在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二封堵部的第二端嵌设于第四凹槽内,以封堵所述第二插拔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二封堵部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侧壁的第三凹槽内,第二端嵌设于所述机壳的第四凹槽内,这样,就可以提高所述第二封堵部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机壳之间的固定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所述第二封堵部的防水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翻边部上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有第二背胶层,所述第二背胶层可以采用胶水、胶带等粘接介质制成。所述第二背胶层可以用于与所述机壳之间粘接连接,提升所述第二翻边部与所述机壳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所述第二防水圈的防水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厚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翻边部的厚度。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外界的水进入所述机体的内部时,需要先通过所述第二封堵部才能进入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第二翻边部,因此,在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翻边部的厚度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封堵部的防水性能优于所述第二侧壁部和所述第二翻边部。

具体地,所述第二封堵部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插拔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间隙,以使得所述机壳对所述第二封堵部形成预压作用,达到第一道预压防水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二翻边部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隙,以使得所述机壳对所述第二翻边部形成预压作用,达到第二道预压防水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圈为柔性防水圈。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第二防水圈为柔性防水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防水圈可以通过柔性变形实现防水的效果。

示例地,所述柔性防水圈为硅胶防水圈,或者,所述柔性防水圈为橡胶防水圈,或者,所述柔性防水圈为泡棉防水圈。

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柔性防水圈的具体类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上可以设有第二形变件,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第二形变件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

具体地,所述第二形变件可以由可发生形变的材料制成,由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形变件,在所述第二形变件连接于所述机壳内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机壳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形变件可以挤压所述机壳实现变形,进而,可以使得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连接器可以相对于所述机壳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二形变件的形变方向是任意的,也即,相对于所述第二基板来说,所述第二形变件的形变方向可以是x向、y向或者其组合,因此,相应的,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基板可以相对于所述机壳在x向、y向或者其组合的方向上活动,从而,可以使得固定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器可以相对于所述机壳在任意方向上浮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形变件为弹性件,也即,所述第二形变件的形变可以为弹性形变,这样,在解除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之后,所述第二形变件可以恢复至未发生形变的状态,便于所述第二形变件进行下一次的形变。

示例的,所述弹性件可为弹簧、弹片、弹垫以及扭簧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弹性件的具体形式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形变件还可以为泡棉件、硅胶件或者橡胶件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第二形变件设置成弹性件、泡棉件、硅胶件或者橡胶件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形变件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活动连接于所述机壳;所述第二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也即,所述第二形变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同一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第二形变件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第二基板相对于所述机壳活动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二形变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同一表面,这种活动可以迅速的传递至所述第二连接器,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器相应可以相对于所述机壳活动,提高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浮动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板可以为印制电路板,由于印制电路板相对与柔性电路板来说,具有较好的刚性,因此,在所述第二基板为印制电路板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所述第二基板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器以及所述第二形变件的可靠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照实施例二中的无人机结构图,而所述无人机内的第二连接器、机壳、第二防水圈、第一基板以及第一形变件中各部件中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则可以参照实施一中,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电池外壳、第一防水圈、第一基板以及第一形变件中各部件中的连接关系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机体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器嵌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电池的机壳,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所述第二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二防水圈与所述机壳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二连接器浮动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第二连接器和所述机壳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机体内,提高所述无人机的防水性能,避免所述无人机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无人机的使用安全。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可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器可以为插座、电子设备上的插头、或者电子设备上的接口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具体应用场景不做具体限定。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4所示的电池组件的后视轴向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三连接器组件具体可以包括:第三连接器30、第一外壳31、电路板(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三防水圈32;其中,

第一外壳31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接器30的第三容纳腔311;

第三连接器30嵌设于第三容纳腔311,且活动连接于第一外壳31,第三连接器30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第三防水圈32设置于第三连接器30外,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外壳31与第三连接器之间,第三防水圈32与第一外壳31过盈配合。

示例的,第三连接器30可以为插头连接器,或者,第三连接器30可以为插座连接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外壳31,所述第一外壳第一外壳31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接器30的第三容纳腔,第三连接器30嵌设于第三容纳腔311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第一外壳31,以使第三连接器30可以相对于与所述第一外壳第一外壳31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第三连接器30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三防水圈32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器第三连接器30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第一外壳31与所述第三连接器第三连接器30之间,所述第三防水圈32与所述第一外壳31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三连接器第三连接器30浮动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器第三连接器30和所述第一外壳31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连接器组件内,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防水性能,避免连接器组件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使用安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容纳腔311的形状与第三连接器30的形状匹配,第三连接器30嵌于第三容纳腔311内,且与第一外壳31之间形成间隙;第三防水圈32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间隙的宽度,以使得第一外壳31对第三防水圈32形成预压作用。

具体地,由于第三防水圈32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因此,将第三防水圈32嵌设在所述间隙内的情况下,第一外壳31可以挤压第三防水圈32大于所述间隙的部分,对第三防水圈32形成预压作用,实现预压防水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防水圈32靠近第一外壳31的表面上设有第三背胶层。所述第三背胶层可以采用胶水、胶带等粘接介质制成。所述第三背胶层可以用于与第一外壳31之间粘接连接,提升第三防水圈32与第一外壳3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第三防水圈32的防水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三防水圈32为柔性防水圈。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三防水圈32为柔性防水圈的情况下,第三防水圈32可以通过柔性变形实现防水的效果。

示例地,所述柔性防水圈为硅胶防水圈,或者,所述柔性防水圈为橡胶防水圈,或者,所述柔性防水圈为泡棉防水圈。

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柔性防水圈的具体类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器30上设有第三形变件33,第三连接器30通过所述第三形变件活动连接于第一外壳31。

具体地,第三形变件33可以由可发生形变的材料制成,由于第三连接器30上设置有第三形变件,在第三形变件33连接于第一外壳31内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三形变件33的形变,使得第三连接器30可以相对于第一外壳31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三形变件33的形变方向是任意的,也即,相对于第三连接器30来说,第三形变件33的形变方向可以是x向、y向或者其组合,因此,相应的,可以使得第三连接器30可以相对于第一外壳31在x向、y向或者其组合的方向上活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三连接器30可以相对于第一外壳31在任意方向上浮动。

可选地,第三形变件33为弹性件,也即,第三形变件33的形变可以为弹性形变,这样,在解除第三连接器30与外接的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之后,第三形变件33可以恢复至未发生形变的状态,便于第三形变件33进行下一次的形变。

示例的,所述弹性件可为弹簧、弹片、弹垫以及扭簧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弹性件的具体形式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三形变件33还可以为泡棉件、硅胶件或者橡胶件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三形变件33设置成弹性件、泡棉件、硅胶件或者橡胶件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三形变件33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组件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三连接器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三连接器嵌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且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以使所述第三连接器可以相对于与所述第一外壳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所述第三连接器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所述第三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三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三连接器之间,所述第三防水圈与所述第一外壳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三连接器浮动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器和所述第一外壳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连接器组件内,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防水性能,避免连接器组件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使用安全。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可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器可以为插座、电子设备上的插头、或者电子设备上的接口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连接器组件的具体应用场景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组件具体可以包括:第二外壳、第四连接器、电路板、浮动装置以及第四防水圈;其中,

所述第四连接器、浮动装置均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第二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四连接器、电路板以及浮动装置的第四容纳腔,所述第四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能够挤压所述浮动装置使得浮动装置变形,以实现电路板可活动连接第二外壳,从而带动第四连接器可活动连接于外壳;

所述第四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外壳与第四连接器之间,所述第四防水圈与所述第二外壳过盈配合。

示例的,所述第三连接器可以为插头连接器,或者,所述第三连接器可以为插座连接器,第二外壳可以为包裹着插头或者插座的外壳,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四连接器、电路板以及浮动装置的第四容纳腔,所述电路板能够挤压所述浮动装置使得浮动装置变形,以实现电路板可活动连接第二外壳,从而带动第四连接器可活动连接于外壳,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所述第四连接器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四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四连接器之间,所述第四防水圈与所述第二外壳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四连接器浮动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器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连接器组件内,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防水性能,避免所述连接器组件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使用安全。

本发明实施中,所述第四连接器嵌于所述第四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四防水圈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间隙的宽度,以使得所述第二外壳对所述第四防水圈形成预压作用。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四防水圈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四连接器与所述第四容纳腔的间隙的宽度,因此,将所述第四防水圈嵌设在所述间隙内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壳体可以挤压所述第四防水圈大于所述间隙的部分,对所述第四防水圈形成预压作用,实现预压防水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四连接器可以用过焊接连接或者紧固件连接等连接方式固定于所述电路板内,由于所述电路板可以通过所述浮动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因此,所述第四连接器相应可以通过所述浮动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实现浮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器在远离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插拔口;

所述第二外壳在与所述第三插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插拔口的面积。

具体地,所述第四连接器可以通过所述第三插拔口实现与外接的连接器的插拔连接。由于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第三插拔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开口,且所述第三开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插拔口的面积,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二壳体遮挡所述第三插拔口,便于所述第三插拔口与外接连接器进行插拔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四防水圈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封堵部、第三侧壁部以及第三翻边部,所述第三封堵部用于封堵所述第三插拔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间隙,防止外界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插拔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水进入所述连接器组件内部。所述第三侧壁部嵌设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四连接器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三翻边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进一步防止外界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四连接器的侧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进入所述连接器组件内部,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器的外侧壁在靠近所述第三插拔口的位置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三封堵部的第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五凹槽内;所述第二外壳在与所述第五凹槽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六凹槽,所述第三封堵部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第六凹槽内,以封堵所述第三插拔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间隙。

具体地,由于所述第三封堵部的第二端嵌设于所述第四连接器的外侧壁的第五凹槽内,第二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六凹槽内,这样,就可以提高所述第三封堵部在所述第四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固定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所述第三封堵部的防水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翻边部上远离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上设有第四背胶层。所述第四背胶层可以采用胶水、胶带等粘接介质制成。所述第四背胶层可以用于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粘接连接,提升所述第三翻边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所述第四防水圈的防水效果。

可选地,所述第三封堵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侧壁部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三翻边部的厚度。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外界的水进入所述连接器的内部时,需要先通过所述第三封堵部才能进入所述第三侧壁部和所述第三翻边部,因此,在所述第三封堵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侧壁部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三翻边部的厚度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所述第三封堵部的防水性能优于所述第三侧壁部和所述第三翻边部。

具体地,所述第三封堵部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三插拔口与所述第三开口之间的间隙,以使得所述第二外壳对所述第三封堵部形成预压作用,达到第一道预压防水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三翻边部的至少部分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间隙,以使得所述第二外壳对所述第三翻边部形成预压作用,达到第二道预压防水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防水圈为柔性防水圈。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第四防水圈为柔性防水圈的情况下,所述第四防水圈可以通过柔性变形实现防水的效果。

示例地,所述柔性防水圈为硅胶防水圈,或者,所述柔性防水圈为橡胶防水圈,或者,所述柔性防水圈为泡棉防水圈。

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柔性防水圈的具体类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浮动装置可以为第四形变件,所述电路板可以通过所述第四形变件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

具体地,所述第四形变件可以由可发生形变的材料制成,由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四形变件,在所述第四形变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内壁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述第四形变件的形变,使得所述电路板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进而,可以使得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四连接器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活动,实现浮动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四形变件的形变方向是任意的,也即,相对于所述电路板来说,所述第四形变件的形变方向可以是x向、y向或者其组合,因此,相应的,可以使得所述电路板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在x向、y向或者其组合的方向上活动,从而,可以使得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所述第四连接器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在任意方向上浮动。

可选地,所述第四形变件为弹性件,也即,所述第四形变件的形变可以为弹性形变,这样,在解除所述第四连接器与外接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之后,所述第四形变件可以恢复至未发生形变的状态,便于所述第四形变件进行下一次的形变。

示例的,所述弹性件可为弹簧、弹片、弹垫以及扭簧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弹性件的具体形式可以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第四形变件还可以为泡棉件、硅胶件或者橡胶件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殊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所述第四形变件设置成弹性件、泡棉件、硅胶件或者橡胶件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所述第四形变件的具体类型可以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四连接器固定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也即,所述浮动装置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同一表面。

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浮动装置发生形变以使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活动的情况下,由于所述浮动装置与所述第四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同一表面,这种活动可以迅速的传递至所述第四连接器,以使所述第四连接器相应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活动,提高所述第四连接器的浮动效率。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可以为印制电路板,由于印制电路板相对与柔性电路板来说,具有较好的刚性,因此,在所述电路板为印制电路板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所述电路板对于所述第四连接器以及所述浮动装置的可靠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参照实施例四中的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图,而所述连接器组件的的第四连接器、第二外壳、第四防水圈、电路板以及第四形变件中各部件中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则可以参照实施一中,所述电池组件的第一连接器、电池外壳、第一防水圈、第一基板以及第一形变件中各部件中的连接关系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组件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二外壳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第四连接器、电路板以及浮动装置的第四容纳腔,所述第四连接器通过所述浮动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实现浮动的效果,提高所述第四连接器的插拔便利性和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所述第四防水圈设置于所述第四连接器外,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外壳与所述第四连接器之间,所述第四防水圈与所述第二外壳过盈配合,这样,就可以避免所述第四连接器浮动的过程中,环境中的水或者工作液体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器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连接器组件内,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防水性能,避免所述连接器组件内部出现短路的故障,提高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使用安全。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组件、一种无人机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