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3877发布日期:2021-05-28 11:0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也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连接器主要起到保证电流流畅连续地流通,它使设计和生产过程更方便、更灵活,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连接器一般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焊接安装在电子设备上,插头和其他电子元器件连接,插头和插座配合连接,使得其他电子元器件通过连接器和电子设备连接,以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现有的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连接不够稳定,在搬运过程中或存在振动的情况下,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容易分离造成信号中断,导致连接器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座与插头具有高连接稳定性的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应用前述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和安装于所述插座绝缘体两端的插座固定件,所述插座固定件包括插座固定部,所述插座固定部上设有倒扣臂;

所述插头包括插头绝缘体和安装于所述插头绝缘体两端的插头固定件,所述插头固定件包括插头固定部,所述插头固定部上设有倒扣台阶,所述倒扣台阶与所述倒扣臂相扣合。

作为上述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插头固定件包括第一插头固定部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插头固定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插头固定部,所述倒扣台阶设于所述第二插头固定部上。

作为上述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头固定部上设有第一插头焊脚,所述第一插头焊脚穿过所述插座绝缘体。

作为上述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头焊脚位于所述插座绝缘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插头焊脚背离所述第一插头固定部的一端向插座绝缘体的内测弯折并穿过所述插座绝缘体。

作为上述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插座固定件包括第一插座固定部和两个关于所述第一插座固定部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插座固定部,所述倒扣臂设于所述第二插座固定部上。

作为上述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选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插座固定部与第一插座固定部通过第一连接臂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插头固定部与第一插头固定部通过第二连接臂连接。

作为上述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座固定部上设有第一防脱凸起,所述第一插头固定部上设有第二防脱凸起,所述第一防脱凸起与所述第二防脱凸起相扣接。

作为上述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插座固定部上还设有抵持凸起,所述抵持凸起与所述第二插头固定部相抵持。

作为上述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优选方案,所述倒扣臂和所述倒扣台阶的解扣分离端分别设有倒角或者圆弧倒角。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中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插头上的倒扣台阶与插座上的倒扣臂相扣合,因此在设备搬运的过程中或存在振动的情况下,插头上的倒扣台阶及倒扣臂会防止插头与插座分离,从而提高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连接器中插座和插头相互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连接器中在插头位于插座上方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插头翻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头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头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头固定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座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座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座固定件与插头固定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座固定件与插头固定件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插座固定件与插头固定件分离时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b-b处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8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0为图15中c-c处的剖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倒扣台阶与倒扣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倒扣台阶与倒扣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件部件及编号:

1、插头;11、插头绝缘体;111、插头基板;112、第一插头凸肋;113、第二插头凸肋;114、第三插头凸肋;115、第四插头凸肋;116、第一凹槽;12、插头固定件;121、第一插头固定部;1211、第一插头焊脚;1212、第一插头导入圆弧;1213、第二插头导入圆弧;1214、第一防脱凸起;122、第二插头固定部;1221、第三插头导入圆弧;1222、第四插头导入圆弧;1223、第二插头焊脚;1224、倒扣台阶;123、第一连接臂;13、第一组插头信号端子;14、第二组插头信号端子;

2、插座;21、插座绝缘体;211、插座基板;212、第一插座凸肋;213、第二插座凸肋;214、第三插座凸肋;215、第四插座凸肋;216、凸台;217、第二凹槽;218、第三凹槽;22、插座固定件;221、第一插座固定部;2211、第一插座导入圆弧;2212、防撞臂;2213、第二防脱凸起;222、第二插座固定部;2221、抵持凸起;2222、倒扣臂;2223、第二插座导入圆弧;2224、第一插座焊脚;2225、第二插座焊脚;223、第二连接臂;23、第一组插座信号端子;24、第二组插座信号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传输大电流的高连接稳定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包括插座绝缘体和安装于插座绝缘体两端的插座固定件,插座固定件包括插座固定部,插座固定部上设有倒扣臂。该插头包括插头绝缘体和安装于插头绝缘体两端的插头固定件,插头固定件包括插头固定部,插头固定部上设有倒扣台阶,倒扣台阶与倒扣臂相扣合。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插头上的倒扣台阶与插座上的倒扣臂相扣合,因此在设备搬运的过程中或存在振动的情况下,插头上的倒扣台阶及倒扣臂会防止插头与插座分离,从而提高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1和插座2,该插头1位于插座2的上部;如图3和图5所示,插头1包括插头绝缘体11、第一组插头信号端子13、第二组插头信号端子14和两个插头固定件12。如图6所示,该插头绝缘体11包括插头基板111、第一插头凸肋112、第二插头凸肋113、第三插头凸肋114和第四插头凸肋115,第一插头凸肋112和第二插头凸肋113分别设置在插头基板111的两端,第一插头凸肋112和第二插头凸肋113相互平行设置,第三插头凸肋114和第四插头凸肋115设于第一插头凸肋112和第二插头凸肋113之间,且第三插头凸肋114和第四插头凸肋115均与第一插头凸肋112相垂直。第三插头凸肋1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头凸肋112和第二插头凸肋113连接,第四插头凸肋1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头凸肋112和第二插头凸肋113连接。第一插头凸肋112、第二插头凸肋113、第三插头凸肋114和第四插头凸肋115均设于插头基板111的下表面上,且第一插头凸肋112、第二插头凸肋113、第三插头凸肋114、第四插头凸肋115和插头基板111一体成型,使得插头绝缘体11的下表面(朝向插座的表面)形成第一凹槽116。

第一组插头信号端子13中的各插头信号端子安装在第三插头凸肋114上,第二组插头信号端子14中的各插头信号端子安装在第四插头凸肋115上(由于插头信号端子与插头绝缘体11的连接结构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详细说明)。第一组插头信号端子13中插头信号端子的数量与第二组插头信号端子14中插头信号端子的数量相同,第一组插头信号端子13中插头信号端子的数量与第一插座信号端子中插座信号端子的数量相同,且第一组插头信号端子13与第二组插头信号端子14相对称设置。

如图6至图9所示,两个插头固定件12分别安装于插头绝缘体11两端,具体是其中一个插头固定件12安装在第一插头凸肋112上,其中另一个插头固定件12安装在第二插头凸肋113上。该插头固定件12包括第一插头固定部121、两个关于第一插头固定部12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插头固定部122,第二插头固定部122与第一插头固定部121相垂直设置,其中一个第二插头固定部122与第一插头固定部12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臂123连接,且第一插头固定部121与该第二插头固定部122一体成型。在第二插头固定部122上设有第三插头导入圆弧1221和第四插头导入圆弧1222;如图10所示,第三插头导入圆弧1221向下延伸连接有第二插头焊脚1223,如图12所示,第四插头导入圆弧1222向下延伸设置有倒扣台阶1224。

在第一插头固定部1211上设有第一插头导入圆弧1212和第二插头导入圆弧1213,如图11所示,第二插头导入圆弧1213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一插头焊脚1211;且在第二插头导入圆弧1213向下延伸处设置有第一防脱凸起1214。在如图13所示,该第一插头焊脚1211的下端向插座绝缘体的内测弯折并穿过插座绝缘体,第一插头焊脚1211穿过插座绝缘体的一端与电子元器件连接。

如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插座2包括插座绝缘体21、第一组插座信号端子23、第二组插座信号端子24和两个插座固定件22。如图13所示,插座绝缘体21包括插头基板111、第一插座凸肋212、第二插座凸肋213、第三插座凸肋214、第四插座凸肋215和凸台216。第一插座凸肋212和第二插座凸肋213分别设置在插座基板211的两端,第一插座凸肋212和第二插座凸肋213相互平行设置,第三插座凸肋214和第四插座凸肋215设于第一插座凸肋212和第二插座凸肋213之间,且第三插座凸肋214和第四插座凸肋215均与第一插座凸肋212相垂直。第三插座凸肋2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座凸肋212和第二插座凸肋213连接,第四插座凸肋2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座凸肋212和第二插座凸肋213连接。凸台216的尺寸与第一凹槽116的尺寸相匹配,当插座与插头连接时凸台216嵌入在第一凹槽116内。凸台216平行于第三插座凸肋214设置在第三插座凸肋214和第四插座凸肋215之间,使凸台216平行与第三插座凸肋214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17,第二凹槽217的尺寸与第三插头凸肋114的尺寸相匹配,当插座与插头连接时第三插头凸肋114嵌入在第二凹槽217内;凸台216平行与第四插座凸肋215之间形成第三凹槽218,第三凹槽218的尺寸与第四插头凸肋115的尺寸相匹配,当插座与插头连接时第四插头凸肋115嵌入在第三凹槽218内。第一插座凸肋212、第二插座凸肋213、第三插座凸肋214、第四插座凸肋215和凸台216均设于插座基板211的下表面上,且第一插座凸肋212、第二插座凸肋213、第三插座凸肋214、第四插座凸肋215、凸台216和插座基板211一体成型。

第一组插座信号端子23中的各插座信号端子安装在插座绝缘体21中,第二组插座信号端子24中的各插座信号端子安装在插座绝缘体21中(由于插座信号端子与插座绝缘体21的连接结构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详细说明)。第一组插座信号端子23中插座信号端子的数量与第二组插座信号端子24中插座信号端子的数量相同,第一组插座信号端子23中插座信号端子的数量与第一插座信号端子中插座信号端子的数量相同,且第一组插座信号端子23与第二组插座信号端子24相对称设置。(当插座与插头连接时,第一组插座信号端子23中的插座信号端子与第一组插头信号端子13中的插头信号端子连接,第二组插座信号端子24中的插座信号端子与第二组插头信号端子14中的插头信号端子连接)。

如图14所示,两个插座固定件22分别安装于插座绝缘体21两端,具体是其中一个插座固定件22安装在第一插座凸肋212上,其中另一个插座固定件22安装在第二插座凸肋213上;其中,位于连接器同一端的插座固定件22和插头固定件12满足:插座固定件22呈凹字型包围插头固定件12。该插座固定件22包括第一插座固定部221、两个关于第一插座固定部22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的第二插座固定部222。其中一个第二插座固定部222与第一插座固定部22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臂223连接,且第一插座固定部221与该第二插座固定部222一体成型。第一插座固定部221及两个第二插座固定部222形成凹字型包围住插头固定件12。第一插座固定部221和第二插座固定部222设置在插座凸肋的上表面上,第一插座固定部221朝向凸台216的一侧设有第一插座导入圆弧2211,该第一插座导入圆弧2211向下弯曲设有防撞臂2212,两个第一插座固定部221中的防撞臂2212分别扣设在凸台216的两端。在第一插座导入圆弧2211向下延伸处设有第二防脱凸起2213。

在第二插座固定部222朝向插头固定件12的一侧设有第二插座导入圆弧2223和倒扣臂2222,第二插座导入圆弧2223向下弯曲设置有环抱臂,该环抱臂嵌入设置在插座绝缘体21上,且第二插座导入圆弧2223向下弯曲处还设有抵持凸起2221。在第二插座固定部222背离插头固定件12的一侧设有第一插座焊脚2224和第二插座焊脚2225。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第二插头导入圆弧1213与第一插座导入圆弧2211接触,第二插头导入圆弧1213对插座进行导向,第一插座导入圆弧2211对插头进行导向,使得插头与插座可以更加顺利的连接;第四插头导入圆弧1222与第二插座导入圆弧2223接触,第四插头导入圆弧1222对插座进行导向,第二插座导入圆弧2223对插头进行导向,使得插头与插座可以更加顺利的连接。同时在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第一插头导入圆弧1212与凸台216的端部接触,第一插头导入圆弧1212对插座进行导向,使得插头与插座可以更加顺利的连接;第三插头导入圆弧1221与凸台216的两侧面接触第三插头导入圆弧1221对插座进行导向,使得插头与插座可以更加顺利的连接。

如图15、图18和图19所示,当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插头上的倒扣台阶1224与插座上的倒扣臂2222相扣合,因此在设备搬运的过程中或存在振动的情况下,插头上的倒扣台阶1224及倒扣臂2222会防止插头与插座分离,从而提高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稳定性。再如图15和图20所示,当插头与插座连接时,第一插座固定部上的第一防脱凸起1214与第一插头固定部上的第二防脱凸起2213相扣接,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稳定性。与此同时当插头与插座连接时,第二插座固定部上的抵持凸起2221会抵持住第二插头固定部122,也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3

如图2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连接器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是本实施例中倒扣臂2222及倒扣台阶1224的解扣分离端上均设有45°的倒角,如此设置后当用户需要将插头和插座分离时,倒扣臂2222的倒角会与倒扣台阶1224的倒角接触,便于倒扣臂2222与倒扣台阶1224错位将插座与插头分离,以降低防止倒扣臂2222与倒扣台阶1224在插座与插头分离时损坏的可能性。

实施例3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

实施例4

如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的连接器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具体是本实施例中倒扣臂2222及倒扣台阶1224的解扣分离端上均设有圆弧倒角,如此设置后当用户需要将插头和插座分离时,倒扣臂2222的倒角会与倒扣台阶1224的倒角接触,便于倒扣臂2222与倒扣台阶1224错位将插座与插头分离,以降低防止倒扣臂2222与倒扣台阶1224在插座与插头分离时损坏的可能性。

实施例4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同实施例2。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意一种连接器。

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电子设备采用上述结构,电子设备的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连接时,插头上的倒扣台阶与插座上的倒扣臂相扣合,因此在设备搬运的过程中或存在振动的情况下,插头上的倒扣台阶及倒扣臂会防止插头与插座分离,从而提高连接器中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