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滑触线的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5175发布日期:2021-03-19 11:07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用于滑触线的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触线安装单元,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滑触线的绝缘子。



背景技术:

滑触线也称为滑导线,就是给移动设备进行供电的一组输电装置,而移动设备由于移动,需要不断地变换位置,同时移动设备又要随时能获得动力电源以保证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将带电的滑触线根据移动设备的运行轨道进行分布,而移动设备上会安装集电总成,集电总成由机械结构的张力装置和直接与导轨滑动接触的集电刷两部分组成,机械结构的张力装置决定与集电触靴刷跟导轨的滑动接触压力和机构的稳定性,集电触靴刷则是与导轨的滑动接触拾取电能的导体。从而在设备移动时,集电器随设备同步运行,并随时从导体上取得电源,提供给设备。

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滑触线本身具导电,为了保证滑触线安装的安全性,一般采用绝缘子进行悬挂滑触线,通常的绝缘子为abs塑料,为了生产方便,节约材料,吊夹中间开孔,螺栓底部与滑触线为裸露式,通过绝缘子作为滑触线上的支撑单元进行安装。

固定滑触线的绝缘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abs塑料制成的绝缘外管风化,从而在滑触线与集电总成接触运行时,可能造成绝缘子底部螺栓松动,吊夹的裸露螺栓底部容易与滑触线导轨接触,造成漏电情况;因此如何对绝缘子进行优化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滑触线的绝缘子,以期望优化现有绝缘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绝缘子底部螺栓松动,从而出现漏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滑触线的绝缘子,包括架体,上述架体上部设有绝缘部,上述架体下端设有中空,上述架体下端设有卡接部,上述卡接部内壁设有两个延长卡片,且两个延长卡片朝向相对,用于由延长卡片抵触滑触线外壁;上述架体上端设置紧固螺杆,上述绝缘部包裹紧固螺杆下端,上述架体包括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上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上均设有锁紧槽,用于由两个锁紧槽相互贴合,上述锁紧槽与紧固螺杆下端相吻合。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上端均设有连接槽,上述架体上端设有连接板,上述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上述紧固螺杆上端穿过安装孔向外延伸,上述连接板边沿与安装孔相匹配,上述连接板上设有螺孔,上述连接槽中设有与螺孔对应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连接槽侧壁设有限位槽,上述连接板外壁设有限位凸起,上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相吻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紧固螺杆包括固定帽,上述固定帽上设有螺纹杆,上述固定帽与锁紧槽相匹配,上述螺纹杆尺寸小于或等于安装孔的孔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螺纹杆上套设垫片和螺母,上述垫片接触连接板上端,上述螺母下端抵触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缘部包裹紧固螺杆,从而避免滑触线与紧固螺杆接触的可能性,同时降低爬电风险,在绝缘子长期使用过程中,即便出现一定程度的风化磨损,其紧固螺杆也不易出现松动风险,同时在高温、高粉尘、高腐浊气体环境下,绝缘部有效阻隔紧固螺杆与滑触线的接触,提高了绝缘子在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架体完全可以通过注塑工艺批量生产,通过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进行拼接,从而改善绝缘子在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加工风险,通过在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上设置锁紧槽,从而便于将紧固螺杆放入,通过连接板提高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粘接,将紧固螺杆锁紧在架体中,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孔与螺孔对应,便于插入螺栓或销钉,从而使连接板对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的粘接进行加固,有效避免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意外分离,显著降低紧固螺杆从架体中脱离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槽使,便于连接板插入连接槽时能够快速对位,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架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载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对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架体、2-绝缘部、3-卡接部、4-延长卡片、5-紧固螺杆、6-锁紧槽、7-连接槽、8-连接板、101-第一载体、102-第二载体、501-固定帽、502-螺纹杆、503-垫片、504-螺母、701-限位孔、702-限位槽、801-安装孔、802-螺孔、803-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滑触线的绝缘子,包括架体1,上述架体1上部设有绝缘部2,其中架体1整体材质采用pe和尼龙混合的绝缘材料,以提高架体1的力学强度,降低架体1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弯曲变形的风险。

上述架体1下端设有中空,设计中空处是便于滑触线从中穿过,使架体能够包裹滑触线侧壁,上述架体1下端设有卡接部3,通过卡接部3与滑触线的外部匹配,从而将滑触线卡设在架体1中,其中卡接部3与架体1一体设置。

上述卡接部3内壁设有两个延长卡片4,且两个延长卡片4朝向相对,其中延长卡片4选用具有韧性的绝缘材料支撑,例如绝缘的弹性塑料,用于由延长卡片4抵触滑触线外壁;其中,延长卡片4设置在卡接部3内壁,即延长卡片4位于架体1中空处,当滑触线安装在架体1中空处时,其延长卡片4抵触滑触线,通过两个延长卡片4夹持滑触线外壁,从而达到固定滑触线的目的。

由于架体1在固定滑触线后需要进行悬挂,上述架体1上端设置紧固螺杆5,其中紧固螺杆5上端主要用于连接悬挂工具,上述绝缘部2包裹紧固螺杆5下端,将紧固螺杆5下端固定在紧固螺杆5中,利用紧固螺杆5进行支撑,从而实现悬挂。

上述架体1包括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上述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上均设有锁紧槽6,其中锁紧槽6上端口径小于下端口径,用于由两个锁紧槽6相互贴合,上述锁紧槽6与紧固螺杆5下端相吻合,由于架体1是绝缘材质,较为成熟的生产方式,一般是通过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

如果通过注塑的方式将绝缘子一体成型,其紧固螺杆5不易安装,若续在绝缘子中间钻孔,将紧固螺杆5底部固定,其产品具有裸露紧固螺杆5的风险,因此,为了便于紧固螺杆5进行安装,架体1通过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进行拼接,即通过一个模具至少开设两个型腔以制作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利用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进行拼接,从而改善架体1在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加工风险,通过在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上设置锁紧槽6,从而便于将紧固螺5杆放入架体1。

其中,两个锁紧槽6拼接后形成一个容纳空间,该空间与紧固螺杆5下端外部轮廓相吻合,当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完成粘接后,能够实现紧固螺杆5在架体1上的固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考虑到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其粘接材料可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实效现象,为了规避粘接不牢导致的风险因素,上述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上端均设有连接槽7,其中第一载体101上连接槽7的槽口和第二载体102上连接槽7的槽口相互匹配,以便于两个连接槽7进行拼接形成整体槽。

上述架体1上端设有连接板8,其中连接板8为一体化的绝缘塑料板,其中连接板8的外形与两个连接槽7拼接的整体槽相吻合,上述连接板8上设有安装孔801,上述紧固螺杆5上端穿过安装孔801向外延伸,上述连接板8边沿与安装孔801相匹配,上述连接板8上设有螺孔802,上述连接槽7中设有与螺孔802对应的限位孔701。

将连接板8放置在连接槽7中,其螺孔802与限位孔701对位,通过在螺孔802和限位孔701中插入销钉或螺钉,使连接板8固定在连接槽7中,提高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粘接的稳定性,避免粘接材料不牢固导致的风险。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槽7侧壁设有限位槽702,上述连接板8外壁设有限位凸起803,上述限位凸起803与限位槽702相吻合。

由于连接板8为绝缘的塑料材质,为了避免连接板8在连接槽7中出现晃动,因此通过限位槽702与限位凸起803对应,即连接板8通过限位凸起803能够快速对位限位槽702,一方面便于连接板8的安装,另一方面有助于连接板8在安装后不会出现晃动。

进一步的,述紧固螺杆5包括固定帽501,上述固定帽501上设有螺纹杆502,上述固定帽501与锁紧槽6相匹配,上述螺纹杆502尺寸小于或等于安装孔801的孔径。

其中固定帽501被第一载体101和第二载体102上的锁紧槽6包裹,其锁紧槽6可以为t形,从而锁紧槽6中直径较款的部分与固定帽501相吻合,固定帽501直径较窄的部分与螺纹杆502相吻合,即螺纹杆502从锁紧槽6穿出,并穿过安装孔801向外延伸。

再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固定帽501上端与锁紧槽6下端抵触,上述螺纹杆502上套设垫片503和螺母504,上述垫片503接触连接板8上端,上述螺母504下端抵触垫片503。

通过垫片503抵触连接板8上端,保证螺母504在螺纹杆502锁紧后,垫片503与固定帽501向架体1施加一个夹持力,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其螺纹杆502可以套设多个垫片503和螺母504,以便于螺纹杆502上端穿过用于悬挂工具,例如安装板,随后通过垫片503和螺母504将螺纹杆502上部锁紧在悬挂工具上。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