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28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一种可供用户识别模块电子卡使用的连接器。
近年来,电子卡被广泛地运用在资料处理的领域中,因此承接电子卡的插槽或连接器应运而生,其装设在电路板上,以传输电子卡及主电路板间的电讯号。基于技术上的考虑,此种插槽或连接器的设计,需解决使电子卡易于放置在相关插槽或连接器内,以及当电子卡完全置入连接器之内时,如何确保一可靠性高的机械性及电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可承接用户识别模块电子卡(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现有的标准存储卡连接器可参考美国专利第5,286,207号中的描述。此外,针对不同需求,其它非标准电子卡选择性地被用在不同类型的连接器上,如美国专利第4,843,223、4,902,233、5,224,873、5,320,552、5,337,220及5,425,651号。然而,前述现有电子卡连接器结构复杂,零件众多,大多具有电性接触差、组装困难及制作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用于承接识别模块电子卡,其电性连接可靠,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具有数个端子并电性及机械性接触电子卡的接触垫的基部;一盖体,枢接在该基部上,其包括第一装置及第二装置,电子卡由第一装置固持在该盖体中,该盖体旋转接近该基部,电子卡经第二装置作用连同该盖体沿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电子卡连接器不仅结构简单,能容易地放置前述用户识别模块电子卡,并能提高该连接器端子及该用户识别模块电子卡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分解图,其示出一电子卡及盖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及电子卡立体图,示出装置在基部内的端子;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及电子卡立体图,其中盖体已装设在基部上,并相对基部呈开启的水平状态;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及电子卡的立体图,示出该盖体相对基部呈一偏斜状态;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及电子卡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盖体呈偏斜状态;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及电子卡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盖体为水平位置,位于基部后方;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及电子卡的操作示意图,其中盖体位于基部前方的水平位置。
请先参考图1、2、3,其示出一电子卡连接器10,包括一基部12,其具有一长形承接板22,其两侧边分别形成两凹陷部60,内部设有数个贯穿的通道14,以收容相关的端子16。在本实施例中,该端子16通过嵌入模铸工艺(INSERT MOLDING PROCESS)与该基部12承接板22结合。前述每一端子16具有一支脚部18及一接触部20,其中该支脚部18可自该基部12承接板22下方向外延伸,焊固到电路板的相关电路(未示)上;一对挡块26,相对形成在该基部12承接板22的前端部位处,每一挡块26外部底侧,都设有一缺口28(因视角关系,仅显示其中一个),且其中一挡块26内侧还形成一切面区域30;一对柱体32,相对地形成在该基部12承接板22的后端部位处,其中每一柱体32的侧边上,都设有一槽道34(仅示出其中一个),包括一对上弧壁36、一对集中侧壁38及一位于槽道34中央并向上延伸的卡栓40,其以该卡栓40间隔,使槽道34分成后半部A部位及前半部B部位,使该槽道34沿其前后方向形成一两端较宽、中间狭窄的空间形状。藉此,前述一对柱体32、一对挡块26及一承接板22构成一可收容电子卡的收容室24,使每一端子接触部20自相关通道14向外延伸到该承接板22上表面之外,并进入该基部12的收容室24内。
一盖体42,其结构与前述基部12相对应,可接合到该基部12上。该盖体42包括一平板44及两侧臂46所形成的一空间48,其中每一侧臂46还包括一固持部50,自其底缘一体向内水平延伸,该固持部50与平板44间形成一压槽52的空间,前述固持部50还具有一些凸肋51,朝该压槽52方向凸起,以适当地固持相关电子卡100于压槽52内;一对旋转轴56,分别位于邻近前述一对侧臂46的后末端处,并彼此相对延伸一既定长度;一对卡制突部47,形成在该盖体42前端部位处,以相对配合前述基部12的缺口28;一推条54,相对该平板44后末端一体垂直延伸。
如前所述,盖体42藉一对旋转轴56收容在基部12的相应槽道34内,其中盖体42未与基部12锁合时,该旋转轴56枢接在该槽道34后半部(即位于该卡栓40侧边的A部位,如同图3所示),允许盖体42藉其旋转轴56相对该基部12旋转移动。需注意的是,位于该基部12柱体32中央,呈一狭窄形状的槽道34,可使盖体42及基部12组装方便,并使该盖体42相对基部12移动时,操作平滑且稳定,能有效地固持该盖体42于基部12的锁合位置上。
请参考图4及图5,按一般的使用状态,以手动方式将该盖体42旋转至大约相对该基部45度的偏斜位置,此时,将该电子卡100沿该盖体42的两相对压槽52插入其内,直到该电子卡100的前端部102抵至该推条54,无法再继续前进为止,使该电子卡100的大部分收容在该盖体42的空间48内。
再有,如图5、6所示,该盖体42可连同电子卡100,继续朝基部12向下旋转移动,直到该盖体42实质上位于该基部12正上方,使该基部12的两凹陷部60承接盖体42的两固持部50,然因该每一凹陷部60的长度大于每一固持部50,允许该固持部50在其内水平方向移动。最后,又如图7所示,藉一适当的施力,压迫原本位于槽道34的A部位的旋转轴56,通过该槽道34的狭窄区域,进入槽道34的B部位内,此时在该盖体42推条54的带动下,该电子卡100会连同盖体42沿基部12水平方向移动,直到抵住该基部12的挡块26,其中该电子卡100的极性区104紧接卡制突块26的切面区域30,该盖体42的卡制突部47也会进入该基部12的相应缺口28内,使盖体42与基部12锁合,进而将电子卡100紧密地夹于该盖体42及基部12之间。
需注意的是,前述盖体42对基部12的锁合,是由盖体42的卡制突部47与旋转轴56被分别收容在该缺口28及基部12槽道34的B部位内,再加上盖体42的推条54、压槽52与基部12的两挡块26定位作用,使该电子卡100在垂直方向及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都被精确地控制,因此电子卡100可确实座落在基部12的收容室24内,且一些配置在电子卡100底部的接触垫能精确地机械性及电性接触相关端子16的接触部20。需将该电子卡100从连接器移开时,仅需按前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100与该盖体42同时在基部12上移动,实际上是沿该基部12前后方向水平移动,以致该电子卡100接触垫与端子接触部20之间,可产生一种刮擦效应(WIPING AC-TION),可减少接触表面附着的氧化物质,确保较好的导电性。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具有数个端子并电性及机械性接触电子卡的接触垫的基部;一盖体,枢接在该基部上,其包括第一装置及第二装置,电子卡由第一装置固持在该盖体中,该盖体旋转接近该基部,电子卡经第二装置作用连同该盖体沿水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第三装置,该盖体的第二装置可与基部的第三装置作用限制该电子卡前后方向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第一装置,至少为一固持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第二装置为一推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第三装置至少为一卡制突部。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它包括一具有数个端子并电性及机械性接触电子卡的接触垫的基部;一盖体,枢接在该基部上,其包括第一装置及第二装置,电子卡由第一装置固持在该盖体中,该盖体旋转接近该基部,电子卡经第二装置作用连同该盖体沿水平移动。
文档编号H01R13/62GK2257406SQ9621164
公开日1997年7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9日
发明者吴熴灿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