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42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的端子,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电脑连接器使用的端子。
电脑的主机板上通常提供了一些连接器(扩充槽),可让系统与周边设备连接或用来增加一些介面卡,提高电脑的功能。
前述连接器就其构成而言,主要是由横长形的塑胶座体和端子组成。本实用新型所要讨论的范围便是其中的端子,至于塑胶座体,则非讨论对象。


图1所示,是习用接器的端子立体图,该端子3是由高导电率的金属如铜片以冲床冲压成一定形状,然后插入塑胶座体2中(参阅图2),形成所需的连接器。
为了便于端子的生产,因此端子是以冲床连续冲压成带状,再卷绕而成,以利于包装运送。组装时,依据塑胶座体2的规格将端子3裁切成所需的长度,再插入塑胶座体2中。
由塑胶座体2的预定位置有一隔板21(隔板21的作用在于支持一导柱20,导柱20是供插入电路板的导孔中,使连接器固定在定位上),该隔板21将塑胶座体2左右分开,使得端子3在插接时必须先避开隔板21才能完全插入塑胶座体2中。由于习用端子1并无避开隔板21的设计,因此一段与塑胶座体等长的端子无法一次完整插入塑胶座体2中,须先把端子3裁切成四节,其中二节较长,二节较短,再分别插入塑胶座体2中,才能完成连接器的组装。换句话说,每一连接器需要插接四次端子的动作,造成端子的插接作业非常耗费时间与人力,连接器生产成本也相对提高不少。
其次,由于端子3插入塑胶座体2中有一定的方向规定,故前述的四节端子必须分别由四卷不同的端子裁切获得,而造成端子制造上的不便(因为模具需卸下调整),同时因端子是先后成型,所以品质难以保持一致。
又,在端子3裁切成小段的过程中,因为是快速连续裁切,各段端子是混杂在一起的,因此会使端子相互纠缠、彼此相连续的情形,致使端子在取用时,须先将端子逐一分开,而造成组装上的不便,同时端子相互纠缠的结果,也会导致端身弯曲变形,无法顺利插入塑胶座体的缺点。
此外,因插于同一塑胶座体两排插穴上的端子是呈对称的,即其端身31的弯部36是面对面的,以便形成一上宽下窄的弹性插入口,使易于介面卡插入,并使弯部能与介面卡上的接点紧密接触,达到连接的目的。在此情况下,从同一带状的端子裁切下来的一段端子只能固定插接在塑胶体的一排插穴22上,若插在另一排插穴23中,虽然一样可以插入,但会造成方向错误。因此,在不明就里或一不留意的情况下,习用的端子经常会让作业员误插位置,而成为报废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解决习用物品先前所称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其只需二次的插入动作即可完成一个连接器的组装,较习用端子节省一倍的时间与人力,而能显著的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其允许塑胶座体所需的端子自同一卷端子获得,使端子的制造可以省略调整模具的麻烦,而变得更方便和有效率,且能得到一致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其可自同一卷端子上折取所需的长度,而完整地插入塑胶座体中,取用容易,并能避免习用端子因事先裁切成所需长度,造成端子相互纠缠,分开不易,取用困扰,以及端身弯曲,无法插入塑胶座体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其能折一次,插一次,一前一后依序插入塑胶座体中,绝无插座方向之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及特点参照下面配合图式的实施例说明即可完全明白。附图中图1为习用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2为塑胶座体与习用端子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改良而成的连接器端子立体图。
图4为塑胶座体与本实用新型端子立体分解图。
现在就配合图式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3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而成的连接器端1,是由高导电率的金属例如铜片等,以冲床配合模具连续冲压为带状,再卷绕而成,以利于包装运送。该端子1包含一系列并排的端身11,端身11与端身11之间平行排列,上方凹以连结片12将各端身11连结在一起,当端子1插妥于塑胶座体2后,再以器具将该连续片12折断不用,使端子1仅露出端脚13在塑胶座体2外。前述端脚13是供插入电路板的孔洞中,再以焊锡焊接,使连接器10固定在电路板,供周边设备或介面卡与电脑连接用。端脚13是形成于端身11与连结片12的接合处,其侧视的形状概为L形,而相邻的二端脚13位置是错开的换句话说,端脚13是以一前一后的交互次序形成于端身11上方。因此,每一端子1计有二排端脚13,一个连接器10共有四排端脚13可供利用。以上所述的端子1乃为习用技术,非属本实用新型特征,故进一步说明实无必要,以下仅就其改良部份详述如后再如图3和图4所示,依据本实用新型改良而成的连接器端子1,其特征是于端子1冲压成型时,每隔一段预定的长度(此长度与塑胶座体同一排插穴两端的距离相同),以冲模在连结片12上冲出一道折线14,此折线14在未施力状态或端子成卷状时,无自行断裂之忧,仍能使折线14两边的连接片12连接在一起,当施以适当的力量时,即可轻易地沿该折线14将连结片12折断,而获得一段明望长度的端子1,供插入塑胶座体2所需。
此外,在接近前述折线14的左边预定位置上(在此所谓的左边旨在便于了解,并针对端子在图式上的位置而言),则以冲模将其中的二支端身连同端脚去掉不用,由此形成一缺口15,使端子1可利用该缺口15避开塑胶座体2的隔板21,完整而毫无阻碍的插入塑胶座体2中,不必像习用端子,为了隔板21存在,必须将端子裁切成四节(一排插穴需要二节端子,一个塑胶座体有二排插穴,共要四节端子),再分别插入塑胶座体2中,故就端子插接于塑胶的组装效率而言,本实用新型只需二节端子分二次,即可插妥于塑胶座体上,完成一个连接器的生产,足足较习用端子的插接减少一倍的时间与人力,对于降低连接器的生产成本极有益。
如前所述,由于插入塑胶座体2的二排端子是对称的(详如实用新型背景所述)。因此,依前述而成的端子1,只可插接在塑胶座体2的后排插穴23中(为了便于解说,在图4显示的塑胶座体2中,称图面前方的插穴为前排插穴22,图面后方的插穴为后排插穴23),才能确保方向正确无误;虽然端子1也可插入前排插穴22中,但这样的方向是误的;至于可方向正确插入前排插穴22的端子1a,是连接在前述端子1的右边(端子1a右边连接的又是端子1),如此重覆不断的连接著即可构成带状端子加以卷绕),其预定位置上也有形成方式相同的缺口15a,该缺口15a靠近端子1的缺口15,当端子1a沿着折线14折成所需的长度时,即可正确插入塑胶座体的前排插穴22中,将习用端子可能插错方向的缺点完全杜绝。
由于折线在设计上,只需稍加施力即可折断,因此端子在取用时,只需沿著折线折断,便可获得期望的长度,而完整的插接于塑胶座体中(即折一次,插一次)取用方便容易,没有习用端子组装时,须先裁切成所需的长度,造成端子相互纠缠,分开不易,取用困难,以及端身弯曲,无法插入塑胶座体的弊端。
此外,依据本实用新型而成的端子,不必分卷制造,可自同一卷端子获得所需的端子,而省略调整模具的麻烦,使端子的制造更为方便和有效率,同时能确保品质一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连接器端子,该端子包含一系列并排的端身,端身与端身之间平行排列,上方为连结各端身的连续片,该连结片与端身的连接处则为L形端脚,而相邻二端脚的位置是前后错开的其特徵在于该端子在每隔一预定长度的连结片上有一折线,可沿着该折线折断,获得所需的长度,而在其中一段端子长度内,接近该折线的预定位置上,以去掉二支端身和端脚的方式产生一缺口,再邻接该段端子的另一段端子预定位置上也有相同缺口,而该缺口是接近前述端子的缺口。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端子的改良,该端子包含一系列并排的端身,端身与端身之间平行排列,上方为连结各端身的连结片,该连结片与端身的连接处则有L形端脚,而相邻二端脚的位置是前后错开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在每隔一预定长度的连结片上有一折线,可供折断而获得所需长度的端子,又在该段端子长度内,接近该折线的预定位置上,藉去掉二支端身和端脚的方式产生一缺口,避开塑胶座体的隔板,便于一次完整的插入其中一排插穴中;再邻接段端子的另一段端子预定位置上也有相同的缺口,可供插入塑胶座体的另一排插穴中。
文档编号H01R13/02GK2268323SQ9624495
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6日
发明者庄正雄 申请人:庄正雄, 应万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