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控制器座与散热座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41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央控制器座与散热座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主要用于连接在中央控制器座上的散热座的固定装置。
目前,常见的以一风扇的散热座固定在CPU座(中央控制器座)上,加速CPU的散热效果,依靠公差配合连接,往往当CPU厚度为负公差,而勾脚为正公差时,会形成散热片和CPU间勾持力减低,又由于冷缩及热胀的现象,经历一段时间后,散热座与CPU间的固定关系,因材料弹性度乏而变为松动,致使影响CPU座及散热座间的热传导,如此,散热效率将会降低或逐渐降低,CPU产生的热量无法有效散出,将使CPU不能在设定的范围内正确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中央控制器座与散热座的固定装置,借弹簧弹力的作用,使中央控制器座(CPU座)和勾脚间制造的配合误差得到补偿,确保两者间的结合关系不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央控制器座与散热座的固定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座4和散热座2,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座2上方设有一夹持座1,该夹持座1包括具有中心通孔的平板101及两相对侧边分别皆设有垂直的长扣持脚103a、103b、103c及103d、短扣持脚104a、140b、104c及104d,又在长、短扣持脚下端分别设有钩部105a、105b;散热座2四角落处分别设有沉孔202a、202b、202c及202d;又在各沉孔内皆设置一弹簧3;中央控制器座4上形成与长扣持脚的钩部105a接触的台肩402,而散热座2上形成与定位穴203a、203b、203c及203d扣交的短扣持脚的钩部105b。
上述各弹簧3的上端分别露出散热座的沉孔202a、202b、202c及202d外。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使中央控制器座的热传导效稳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分解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A-A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B-B剖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夹持座1具有一平板101,在平板101端面的中央部位作出一贯穿孔102,作为现有的散热座2上的风扇2上的风扇201的进气口;在平板101的侧边形成的复数个垂直向的长扣持脚103a、103b、103c及103d,以及短扣持脚104a、104b、104c及104d,其中各个长、短扣持脚的末端延伸在长度不同,但是,两者向内皆有弯成略90°的钩部105a、105b。
又在散热座2的四角落处,其有深入散热座2内的沉孔202a、202b、202c及202d,其内设有弹簧3,在散热座2的侧边,正对短扣持脚104a、104b、104c及104d处设有定位穴203a、203b、203c及203d。
如图1、3所示,先将各个弹簧3的一端分别置入一对应的沉孔202a、202b、202c及202d内,其后平板101上的各个铰扣持脚上的钩部105b正对着散热座2上的定位穴203a、203b、203c及203d而压入,由于短扣持脚的弹性,在其前端的钩部105抵触在定位穴203a、203b、203c及203d的垂直壁时,短扣持脚被撑用,钩部105的末端抵在垂直壁上被推动,终于在钩部105离开垂直壁的瞬间,各钩部105进入散热座2底部的定位穴203a、203b、203c及203d内定位,如图3所示状态。如此,使得散热座25夹持座1的平板101结合成一体。
如图1、4所示,长扣持脚103的垂直长度较短扣持脚104a为长,及在连接板401与CPU座4间,以略大于钩部105a(4个)的板厚度隔开形成一突肩402。因此,在将各长扣持脚103a、103b、103c及103d向外撑开及将已与散热座结合成一体的平板101一起压在连接板401后,释放外力,即可使4个钩部105a各伸入突肩402的底端面,散热座2及CPU座结成一体。由于弹簧3始终施加弹性恢复力在平板101上,使得连接板401始终具有抵压在散热座2底端面上的倾向,因而确保两者间可作良好的接触关系;在长扣持脚在CPU座的突肩402时,短扣持脚及离开定位穴而不会影响长扣持脚的扣持作用。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两相对的长扣持脚,例如103a、103b、103c及103d,在外侧大约中间位置上形成扣环103a、103b、103c及103d及以一U形定位杆107a、107b各插入两扣环106a、106b及106c、106d内;如此可限定长扣持脚103a、103b、103c及103d不向外撑开,以保证CPU座及散热座间作稳定的接触关系。
权利要求1.一种中央控制器座与散热座的固定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座(4)和散热座(2),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座(2)上方设有一夹持座(1),该夹持座(1)包括具有中心通孔的平板(101)及两相对侧边分别皆设有垂直的长扣持脚(103a)、(103b)、(103c)及(103d)、短扣持脚(104a)、(140b)、(104c)及(104d),又在长、短扣持脚下端分别设有钩部(105a)、(105b);散热座(2)四角落处分别设有沉孔(202a)、(202b)、(202c)及(202d);又在各沉孔内皆设置一弹簧(3);中央控制器座(4)上形成与长扣持脚的钩部(105a)接触的台肩(402),而散热座(2)上形成与定位穴(203a)、(203b)、(203c)及(203d)扣交的短扣持脚的钩部(105b)。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中央控制器座与散热座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各弹簧(3)的上端分别露出散热座的沉孔(202a)、(202b)、(202c)及(202d)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主要用于连接在中央控制器座上的散热座的固定装置。它主要是在散热座上方设有一夹持座,该夹持座包括具有中心通孔的平板及两相对侧边分别皆设有垂直的长扣持脚、短扣持脚、且在长、短扣持脚下端分别设有钩部;散热座四角落处分别设有沉孔,又在各沉孔内皆设置一弹簧。从而,使中央控制器座的热传导效率稳定。
文档编号H01R9/00GK2271218SQ96244918
公开日1997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2日
发明者邱明德 申请人:邱明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