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5549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5]不管是在未操作状态且不存在导体26的情况下还是在操作状态且不存在导体26的情况下,冲压件5的下侧都支承第二弹簧腿62。
[0056]连接位置63位于缺口 34的区域内。在操作弹簧件6时通过插入导体26或者通过利用工具29进行操作而使得第一弹簧腿61沿第二弹簧腿62的方向移动,从而增大连接位置63的弯曲角度。
[0057]弹簧件6被这样构造为,使得其在未操作状态下且不存在导体26的情况下在接触框7上贴靠在弹簧腿61上。弹簧腿61、62和连接位置63有利地被这样构造为,使得其能够确保在操作弹簧件6时的杠杆力。
[0058]该弹簧件6的弯曲半径,S卩,连接位置63的弯曲角度以及进而两个弹簧腿61、62彼此间的角度被优选制定为,使得弹簧件6向插入的导体26施加足够的挤压力,由此导体26足以被固定在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中。另外还在未插入导体26时,冲压件5中的弹簧件6通过起作用的弹簧力被固定,该弹簧力由弹簧件6以及尤其由两个弹簧腿61、62作用于接触框7上或作用于冲压件5的下侧。弹簧件6优选具有轻微的预紧力。
[0059]在图5中示出了冲压件5的一个视图。此时在冲压件的下侧上布置有支承部35,其可以例如是压印部。该支承部除了接触区8、9之外还用于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在电路板27上的可靠的稳定性。
[0060]在图6中例示性地示出了在由工具29进行操作时,第一弹簧腿61至第二弹簧腿62的平面的位置的变化。在借助工具29在操作力F的方向上操作弹簧件6时,推压距离WD1起到了一个大约一致的导体夹持连接部WF:的打开距离的作用。
[0061]第一弹簧腿61沿操作力F的方向被挤压,直至弹簧件6的第一弹簧腿61至少部分地位于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的弹簧件6的第二弹簧腿62上,在这里位于电路板27上。
[0062]第一弹簧腿61的平面优选在插入导体26时贴靠在该导体26上。
[0063]在图7中示出了不操作弹簧件6时的状态,其中第一弹簧腿61的平面贴靠在冲压件5的接触框7上。
[0064]此时有利的是,可以将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的结构高度保持得非常低并且尽管如此也能实现用于导体夹持连接部的足够的打开距离。对于尤其利用LED的应用来说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在这种产品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要求较小的构造尺寸。此外,壳体2还提供的优势在于,在后端(在壳体背面18的区域内)实现了倾斜部37,由此通过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将LED 28的辐射角限定为尽可能小。壳体2优选在导体插入口 4的区域中具有比在壳体2的其余(中间)区域中更高的高度,并且在后方区域内,S卩,在壳体背面18的区域内具有比壳体2的其余区域更低的高度。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弹簧件6的冲压件5的结构而能够针对此类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实现倾斜部37。
[0065]导体26可被插入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的导体插入口 4中并且被推入导体夹持连接部中。当导体夹持连接部的最大打开距离WFniax大于导体26的待夹紧的直径时,其也具有一定优势。在移除工具29时,弹簧件6通过其恢复力将导体26夹紧在导体夹持连接部中。
[0066]在拆下导体26时或者为了将导体26从导体夹持连接部松脱开,可借助工具29沿操作力F的方向挤压弹簧件6的第一弹簧腿61,直至最大的推压距离WD_,由此,触发对弹簧件6的操作并且又实现了将导体夹持连接部打开至最大打开距离WF_。因此,导体26可被从导体插入口 4中移除。
[0067]在图10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冲压件5以及弹簧件6的各自结构和组合结构。弹簧件6可被从冲压件5的背面插入到该冲压件5中,直至其达到缺口 34。弹簧件6优选被这样实施为,即,使得其在连接件63的区域内比两个弹簧腿61、62更窄并且因此在被插入冲压件5中时被锁止在缺口 34的区域内。可选的是,弹簧件6可以通过第二弹簧腿62中的孔39与冲压件相连接,从而使得例如冲压件5在其下侧也具有相应的锁定压印部(Arretierungs-Praegung) 40 (作为一种卷边),其中该孔39卡接至该锁定压印部40中,以便将弹簧件6固定和定位在冲压件5中。因此能够例如使孔39精确匹配地匹配于该锁定压印部40并且因此产生冲压件5与弹簧件6之间位置准确的连接。
[0068]冲压件5优选具有侧向的壳体接片36。该壳体接片36用于与冲压件5组装在一起,做法是该冲压件被插入U形型材中(冲压件5可被制造成平坦元件并且因此可被相应地弯曲)并且因此在接片的区域内咬合连接(压铸)。
[0069]以此方式能够首先制造和弯曲以及咬合连接(压铸)冲压件5,并且在下一个步骤中,弹簧件6能够从后方被推入直至弹簧件6被卡接至冲压件5中。
[0070]附图标记
[0071]I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
[0072]2 壳体
[0073]3 钩孔
[0074]4导体插入口
[0075]5冲压件
[0076]6弹簧件
[0077]7接触框
[0078]8接触区
[0079]9接触区
[0080]10
[0081] 11
[0082]12操作件
[0083]13 通道
[0084]14接触块
[0085]15
[0086]16止挡面
[0087]17壳体前侧
[0088]18壳体背面
[0089]19壳体侧壁
[0090]20壳体中间壁
[0091]21定位面
[0092]22定位面
[0093]23弹簧腿
[0094]24支承区域
[0095]25支承区域
[0096]26 导体
[0097]27电路板
[0098]28 发光二极管(LED)
[0099]29 工具
[0100]30
[0101]31壳体上侧
[0102]32锁定钩
[0103]33、松脱孔
[0104]34、缺口
[0105]35支承部
[0106]36壳体接片(咬合连接壳体)
[0107]37倾斜部
[0108]38横向压印部
[0109]39 孔
[0110]40锁定压印部
[0111]61第一弹簧腿
[0112]62第二弹簧腿
[0113]63连接件
[0114]64松脱接片
[0115]F:操作力
[0116]X:距离
[0117]Y:距离
[0118]WD:推压距离
[0119]WF:导体夹持连接部的打开距离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电连接至少一个导体(26)和至少一个电接触体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⑴, 所述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具有壳体(2),在所述壳体(2)中布置有所述电接触体, 其中所述电接触体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导体(26)的导体夹持连接部, 其中所述电接触体具有至少一个冲压件(5), 其中所述冲压件(5)具有至少一个缺口(34), 其中所述冲压件(5)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所述导体夹持连接部的弹簧件¢),其中所述弹簧件(6)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所述缺口(34)中。 其中通过操作所述弹簧件(6)来打开所述导体夹持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6)具有两个弹簧腿出1、62),所述两个弹簧腿经由连接件¢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被布置在所述缺口(34)的区域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6)的弯曲半径的尺寸被如此规定,即,在未操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腿¢1)的端部至所述第二弹簧腿(62)的距离小于所述插入区域的高度。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件(5)和所述弹簧件(6)被构造为两部分和/或所述冲压件(5)被卡接在所述壳体(2)中。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冲压件(5)具有锁定压印部(40)并且所述弹簧件(6)具有孔(39),所述锁定压印部(40)与所述孔(39)被精确匹配地相互连接。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背面(18)的区域内设有倾斜部(37)。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在导体插入口(4)的区域中具有比在所述壳体(2)的其余区域中更高的高度。9.一种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的电路板。10.—种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I)的发光装置。
【专利摘要】用于电连接至少一个导体(26)和至少一个电接触体的连接端子或接线端子(1),其具有壳体(2),在该壳体中布置所述电接触体,其中该电接触体包括用于至少一个电导体(26)的导体夹持连接部,其中该电接触体具有至少一个冲压件(5),其中所述冲压件(5)具有至少一个缺口(34),其中所述冲压件(5)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该导体夹持连接部的弹簧件(6),其中所述弹簧件(6)至少部分地被布置在所述缺口(34)中。其中通过操作弹簧件(6)来打开该导体夹持连接部。
【IPC分类】H01R12/51, H01R4/48, H01R12/57
【公开号】CN105075022
【申请号】CN201480008703
【发明人】彼得·莫塞尔
【申请人】赤多尼科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2月6日
【公告号】EP2956996A2, WO2014124475A2, WO2014124475A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