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设备和制造高压设备的方法_5

文档序号:9422894阅读:来源:国知局
话,电极120也可以在由单个膜205形成的冷凝器芯115中分成这样的部分。
[0086]因为电极120的长度随着离导体110的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最外匝200通常可以由单个膜205形成,如期望的话,甚至在具有大长度的冷凝器芯115中也如此。
[0087]如上文提到的,电极120的轴向长度典型地对于外电极120比对于更接近导体110的电极更小。由不可浸渍膜的结合匝和电极120形成的固体可以具有圆锥或锥形末端(如期望的话)。通常使用圆锥或锥形末端以便使导体芯115的重量减少,并且/或节省不可浸渍膜材料。当用一个或多个已经存在的膜缠绕导体芯115 (如关于图4论述的)时,膜的宽度可以例如在使膜缠绕到冷凝器芯115上之前被切割,以便在缠绕之前使膜的宽度随着冷凝器芯115的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备选地,代替具有圆锥或锥形末端的固体,固体可以具有圆柱形形状,或具有另一个形状的末端,例如球形末端。
[0088]上文描述的套管(其中冷凝器芯115由结合在一起来形成固体的不可浸渍绝缘膜205的匝和电极120形成)可以在AC和DC应用两者中施加。套管特别适合于高压应用,例如在36-1 10kv或更高的电压范围内,但也可以在更低电压使用。
[0089]通过使用上文描述的制造方法,可以产生电装置,其中介电部分125中或介电部分125与电极120之间的任何空隙小到可以忽略。例如,可以获得这样的电设备,其基本上未包含具有大于15 μπι的延伸的空隙。还可以实现其中空隙(如有的话)具有甚至更小延伸(例如10 μπι或5 μπι或更小)的电设备。
[0090]当冷凝器芯115的介电部分125通过使不可浸渍绝缘膜205的匝200和电极120结合来形成固体而形成时,将不需要浸渍介质,并且不需要环绕冷凝器芯115的外壳。如期望的话,外壳仍可以用于保护滤波器芯115以免弄脏和磨损,和/或提供增加的爬电距离等。然而,因为冷凝器芯115是固体,不一定需要外壳。
[0091]尽管关于套管100描述,使不可浸渍电气绝缘膜205的匝200和电极120结合来形成固体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其中至少两个电极通过介电部分125而分离的其他电气设备。这样的其他设备的示例包括电容器、测量变压器(也称为仪器变压器)和电缆终端。电缆终端典型地用于在从电缆到设备(例如传输线、变压器套管、母线等)的过渡处提供导体的电气绝缘。一种类型的电缆终端包括冷凝器芯115,其具有处于浮动电势的至少一个电极120。关于上文中的套管100的设备所谈论的也可以适用于该类型的电缆终端的设计。
[0092]上文论述的制造方法从使至少一个不可浸渍绝缘膜205的匝200设置在旋转导体110周围方面描述。这对应于使冷凝器芯115的内部部分绕它的旋转轴旋转。在例如电容器的情况下,不存在导体110,但电容器的内部部分将在将膜205设置到匝200内时旋转。在电容器的情况下,内部部分可以具有非圆柱形形状(如期望的话)。所得的电容器可以取更细长形状-例如椭圆形状或平行六面体形状、三角形形状等。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可期望不包括导体110的冷凝器芯115,以便允许套管100的用户使他自己的导体110适应冷凝器芯115。在制造不包括导体110的电气设备时,第一匝200的轴向边缘可以暂时固定到旋转轴,第一匝的该轴向边缘对应于设备的内部部分。
[0093]尽管在附属的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本发明的各种方面,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包括在上文的描述和/或附属的权利要求中呈现的任何特征的组合,而不仅仅是在附属的权利要求中明确阐述的组合。
[0094]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文呈现的技术不限于在附图和前述的详细描述中公开的实施例(其仅为了说明目的而呈现),但它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并且它由下面的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电设备(100),其设置成提供延伸通过所述设备的导体(110)的电气绝缘,所述电设备包括通过介电部分(125 )而分离的至少两个电极(120 ),其中 所述电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处于浮动电势以便控制所述导体周围的电场; 所述介电部分包括在两个邻近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不可浸渍电气绝缘膜(205)的至少一个匝(200); 所述电极结合到不可浸渍绝缘膜的相邻匝,并且在存在情况下的邻近彼此的不可浸渍绝缘膜的匝彼此结合,使得不可浸渍绝缘膜的匝和所述电极形成固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至少两个邻近电极通过不可浸渍绝缘膜的至少两个匝而分离。3.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两个邻近电极之间的空间不包括任何浸渍匝。4.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形成所述介电部分的至少一个不可浸渍膜包括热塑性材料的至少一个层。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形成所述介电部分的至少一个不可浸渍膜包括玻璃材料的至少一个层。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邻近电极之间的距离位于4-5000 μ m的范围内。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介电部分,其中 所述介电部分中两个邻近电极之间匝的平均数量位于1-100的范围内。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所述电设备的介电部分大致没有大于ΙΟμπι的空隙。9.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形成所述介电部分的至少一个不可浸渍膜包括至少两个层(LI,L2,L3),其中第一层具有第一材料并且第二层具有第二材料,所述第一和第二材料展现不同的性质。10.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不可浸渍绝缘膜的相邻匝之间的边界(210)和/或不可浸渍绝缘膜的匝与相邻电极之间的边界包括具有与不可浸渍绝缘膜的匝的组成不同的组成的粘合物质。11.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不可浸渍绝缘膜的至少一个匝沿所述匝的周边具有接头。12.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不可浸渍绝缘膜的至少一个匝到膜的下面的相邻匝或电极的结合在所述匝被下一个匝或电极覆盖之前开始。13.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由印刷或涂覆到所述至少一个不可浸渍绝缘膜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导电材料形成。14.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由插入不可浸渍绝缘材料的匝之间的导电材料的箔形成。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所述电极中的至少两个在所述电设备的轴向方向上具有不同长度,并且设置所述电极使得至少一个电极的至少一个末端边缘(127)不被任何外电极覆盖。1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设备,其中 所述电设备是套管(100 )或电缆终端。17.制造电设备(100)的方法,所述电设备包括通过介电部分(125)而分离的至少两个电极(120),所述方法包括: 由至少一个不可浸渍电气绝缘膜(205)的至少一个匝(200)形成介电部分;以及使不可浸渍绝缘膜的任何相邻匝彼此结合,以及使电极结合到不可浸渍绝缘膜的相邻匝,使得形成固体,其中 定位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匝并非由可浸渍膜形成,并且 所述匝中的至少一个的结合在形成所述匝时进行,使得所述匝到下面的匝/电极的结合将在所述匝将被下一个匝完全覆盖之前开始。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结合通过使用物质来进行,所述物质在结合步骤的至少部分期间处于液相或半液相。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形成所述介电部分期间至少沿从所述电设备的一个末端到另一个的线向已经形成的匝施加压力。20.如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结合包括将形成不可浸渍绝缘膜的部分的热塑性材料加热到超越一定温度,在所述温度以上的热塑性材料具有粘合性质。21.如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结合包括在不可浸渍绝缘膜的匝之间和/或不可浸渍绝缘膜的匝与电极之间使用外部粘合物质。22.如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用下一个匝覆盖目前的最外匝之前冷却所述目前的最外匝的至少部分。23.如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形成包括通过使至少一个不可浸渍绝缘膜至少一个匝缠绕所述电设备的内部部分(110)而增加匝。24.如权利要求17-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形成包括通过使所述电设备的内部部分(I 10)在挤出嘴(500)附近绕轴旋转而增加匝,同时不可浸渍电气绝缘材料从所述挤出嘴挤出,使得在挤出过程期间形成并且结合不可浸渍电气绝缘膜的匝。25.如权利要求17-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并排定位在所述设备的轴向方向上的至少两个膜用于形成匝,所述匝具有比所述至少两个膜中的单个膜的宽度更长的轴向长度。
【专利摘要】本方法涉及电设备,其包括通过介电部分而分离的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成处于浮动电势。介电部分包括在两个邻近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不可浸渍电气绝缘膜的至少一个匝。电极结合到不可浸渍绝缘膜的相邻匝,并且不可浸渍绝缘膜的相邻匝(如有的话)彼此结合,使得不可浸渍绝缘膜的匝和电极形成固体。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制造电设备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匝的结合在形成所述匝时进行,使得所述匝到下面的匝/电极的结合将在所述匝完全被下一个匝覆盖之前开始。
【IPC分类】H01B17/28
【公开号】CN105144308
【申请号】CN201380072932
【发明人】R.赫德伦德, P.斯杰伯格, H.发勒科, N.拉维斯森, H.马蒂尼, J.施伊斯林格
【申请人】Abb 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5日
【公告号】EP2932512A1, US20150325341, WO2014090677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