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端子位置保证装置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260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本体部分62的相邻于后连接部分64的一端处的第二锁定表面74。
[0029]当TPA装置34处于初始位置39时,端子36在连接器外壳14的插入端20处通过开口 18插入端子腔16。如图5所最佳示出,当本体部分62的倾斜部分68配合柔性梁44的斜坡52时,该倾斜部分68偏移该柔性梁44,从而随着端子36进一步插入腔28内,柔性梁44的斜坡52搭在倾斜部分68和平坦表面72之上。当第一锁定肩54到达第一锁定表面70时,柔性梁44回弹至大致未偏移位置,且柔性梁44的第一锁定肩配合端子36的第一锁定表面70,阻止端子36被从连接器外壳14的插入端20向后拉出。
[0030]在端子36完全插入端子腔16并配合于主锁定特征40之后,TPA装置34在TPA腔28内从初始位置39侧向移动至最终位置41。主锁定特征40从端子腔16移出,而辅助锁定特征42移入端子腔16,从而第二锁定肩56现在配合第一锁定表面70,而第三锁定肩58配合端子36的第二锁定表面74。
[0031]如图1-7所示,连接器外壳14包括多个端子腔16,从而TPA装置34定位在初始位置39,在该初始位置,主锁定特征40将每个端子36固定在其端子腔16内,直到所有的端子36都插入端子腔16。一旦所有的端子腔16都被填充,TPA装置34移入最终位置41,从而各端子36由辅助锁定特征42固定在端子腔16内。
[0032]各端子36较佳地,但不是必须地,关于水平面对称,从而各端子36可右侧朝上或倒置地插入对应的端子腔16,如图4A最佳示出。
[0033]当TPA装置34处于初始位置39时,可以通过将工具插入凹槽并压下主锁定特征40直到第一锁定表面70由第一锁定肩54释放,将每个端子36从其端子腔16移走。
[0034]虽然图1-7所示的电连接器10设计成容纳公端子36,如图8所示,TPA装置34也可适于用于设计成容纳母端子的对应匹配连接器12。
[0035]相应地,提供一种包含TPA装置34的电连接器10。TPA装置34具有当配合辅助锁定特征42时配合端子36的多个锁定表面56、58,将端子36完全锁定在端子腔16内的优点。TPA装置34还带来了降低端子36在端子腔16内的位置浮动,这大大改善了各端子36在连接器外壳14内的对齐并降低了在与对应的匹配连接器12连接时端子被推出和/或端子损坏的风险。因为在端子插入过程中,仅要求主锁定特征40将各端子36固定在端子腔16内。主锁定特征40可以设计成最优化端子插入力而不考虑最终保持力,因为该最终保持力由辅助锁定特征42单独提供。已经发现,对于小于2.8mm的电气端子,该电连接器10提供了卓越的端子保持。
[0036]虽然所示的实施例中,TPA装置34配置成在TPA腔28内侧向滑动,其它实施例可包括在TPA腔内旋转或螺旋移动以使主或辅助锁定特征与端子锁定表面配合的TPA装置。
[0037]虽然已经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方面描述了本发明,其不旨在是限制性的,而是仅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阐述的范围确定。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的重要性,而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将一个元件区别于另一个元件。另外,术语一、一个等的使用不表示数量的限定,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所引用的物件。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10),包括: 电气端子(36); 连接器外壳(14),所述连接器外壳(14)限定第一内腔(16)和第一开口(30),所述第一内腔(16)沿纵向轴线(X)从所述连接器外壳(14)的第一面(20)延伸至第二面(26)并构造成接纳所述电气端子(36),所述第一开口(30)在所述第一面(20)中并构造用于插入所述电气端子(36),所述连接器外壳(14)进一步限定第二内腔(28),所述第二内腔(28)沿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X)的侧向轴线(Y)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内腔(28)与所述第一内腔(16)连通;以及 端子(36)位置保证(TPA)装置(34),所述端子(36)位置保证(TPA)装置(34)构造成接纳于所述第二内腔(28)内并可从所述第二内腔(28)内的初始位置(39)移动至不同于所述初始位置(39)的最终位置(41),其中所述TPA装置(34)包括柔性主锁定特征(40),所述柔性主锁定特征(40)构造成与所述电气端子(36)的对应锁定特征(70)配合,以当所述TPA装置(34)处于所述第二内腔(28)内的所述初始位置(39)时,将所述电气端子(36)锁定在所述第一内腔(16)中,以及所述TPA装置(34)进一步包括刚性辅助锁定特征(42),所述刚性辅助锁定特征(42)构造成与所述电气端子(36)的对应锁定特征(70)配合,以当所述TPA装置(34)处于所述最终位置(41)时,将所述电气端子(36)锁定在所述第一内腔(16)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TPA装置(34)移至所述最终位置(41)时,所述主锁定特征(40)从所述电气端子(36)的对应锁定特征(70)脱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TPA装置(34)构造成沿所述侧向轴线(Y)从所述初始位置(39)移至所述最终位置(41)并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X)横向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TPA装置(34)构造成穿过由所述连接器外壳(14)限定的侧向开口(18),横向于所述第一内腔(16)插入所述第二内腔(28) 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端子(36)包括前接触部分(60)、中间本体部分(62)以及后连接部分(64),所述后连接部分(64)构造成将所述电气端子(36)附连至绝缘的导线(66),其中所述本体部分¢2)具有倾斜部分(68),所述倾斜部分¢8)朝向所述对应锁定特征(70)向后倾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端子(36)的本体部分(62)包括在所述倾斜部分¢8)和所述对应锁定特征(70)之间的平坦表面(72),且所述本体部分¢2)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本体部分¢2)的相邻于所述后连接部分¢4)的一端处的另一锁定特征(7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定特征(40)包括柔性梁(44),所述柔性梁(44)的一端(46)附连至所述TPA装置(34)的横杆(48),其中所述柔性梁(44)的自由端限定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0)倾斜的斜坡(52),且所述主锁定特征(40)限定第一锁定肩(54)。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TPA装置(34)的辅助锁定特征(42)限定刚性第二锁定肩(56)和刚性第三锁定肩(58),所述刚性第二锁定肩(56)由所述TPA装置(34)的所述横杆(48)限定,所述刚性第三锁定肩(58)由所述TPA装置(34)的所述横杆(48)限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TPA装置处于所述初始位置(39)时,所述柔性梁(44)的所述第一锁定肩(54)配合所述端子(36)的所述对应锁定特征(70)。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肩(56)配合所述对应锁定特征(70),而所述第三锁定肩(58)配合所述电气端子(36)的另一锁定特征(70)。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端子(36)是公端子(36) ο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端子(36)是母端子(36) ο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10),包括电气端子(36),连接器外壳(14)和端子(36)位置保证(TPA)装置(34)。连接器外壳(14)限定纵向腔(28)和侧向腔(28),该纵向腔(28)构造成接纳电气端子(36),该侧向腔(28)与纵向腔(28)连通。TPA装置(34)接纳于侧向腔(28)内并可从侧向腔(28)内的初始位置(39)移动至最终位置(41)。TPA装置(34)包括柔性主锁定特征(40),该柔性主锁定特征(40)构造成与电气端子(36)的对应锁定特征(70)配合,以在TPA装置(34)处于其初始位置(39)时,将电气端子(36)锁定在纵向腔(28)内。TPA装置(34)进一步包括刚性辅助锁定特征(42),该刚性辅助锁定特征(42)构造成与对应锁定特征(70)配合,以在TPA装置(34)处于其最终位置(41)时,将电气端子(36)锁定在纵向腔(28)内。
【IPC分类】H01R13/639, H01R13/629, H01R12/91
【公开号】CN105281125
【申请号】CN201510304505
【发明人】J·S·坎贝尔, W·J·小韦伯
【申请人】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公告号】EP2975698A1, US2016001357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