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4749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磁技术已越来越普及地得到应用,其中,对于磁钢的充磁,需要使用充磁
目.ο
[0003]近年来,对于充磁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成本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充磁装置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成本成为设计目标。
[0004]现有技术中,充磁装置通常包括基体和充磁线圈,通过将待充磁的零件安装在基体上,同时将充磁线圈设置在对应位置,通过充磁线圈的通电,根据电磁原理,使得待充磁的零件在短时间内产生磁性。而由于在充磁过程中,充磁线圈每次只针对一个零件进行充磁,且需要在充磁前进行安装,充磁完成后进行拆卸,这使得充磁的效率低,相应地,工作成本高。
[0005]以上现有技术中,充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充磁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等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磁装置,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将限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磁装置,包括基体、第一缠绕线圈和第二缠绕线圈,所述基体包括分别设于两端的第一缠绕段和第二缠绕段,所述第一缠绕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一缠绕段,所述第二缠绕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二缠绕段,且所述第一缠绕线圈与所述第二缠绕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负极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正极端通过导线相连。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正极端位于所述第一缠绕段的内侧,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负极端位于所述第二缠绕段的内侧。
[0010]可选地,所述基体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导线的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缠绕段和所述第二缠绕段。
[0011]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缠绕段和所述第二缠绕段之间,所述基体上还设有通孔。
[0012]可选地,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缠绕段和所述第二缠绕段的连接线垂直。
[0013]在一个关于充磁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充磁装置包括基体、第一缠绕线圈和第二缠绕线圈,基体包括分别设于两端的第一缠绕段和第二缠绕段,第一缠绕线圈缠绕于第一缠绕段,第二缠绕线圈缠绕于第二缠绕段,且第一缠绕线圈与第二缠绕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由于基体两端的第一缠绕段和第二缠绕段相对设置,且第一缠绕线圈与第二缠绕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由此,在充磁装置中的第一缠绕段对应设置一个待充磁的零件,在第二缠绕段对应设置另一个待充磁的零件,对充磁装置的第一缠绕线圈和第二缠绕线圈同时通电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磁场相反,则对两个待充磁的零件所充磁的磁性相反,由此,充磁后,能够将两个带有相反磁性的零件分别从充磁装置两侧进行拆卸,进而进行再一轮对两个待充磁零件的充磁操作。由此,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磁场的极性,通过以上结构设置,通过充磁装置同时对两个待充磁零件进行充磁操作,本充磁装置的充磁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第一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中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图1和图2中:基体一 1、第一缠绕段一 11、第二缠绕段一 12、通孔一 13、第一缠绕线圈一 21、第一正极端一 211、第二缠绕线圈一 22、第二负极端一 221、导线一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充磁装置,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将限显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00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结构第一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根据图中所示,充磁装置包括基体1、第一缠绕线圈21和第二缠绕线圈22,基体1包括分别设于两端的第一缠绕段11和第二缠绕段12,第一缠绕线圈21缠绕于第一缠绕段11,第二缠绕线圈22缠绕于第二缠绕段12,且第一缠绕线圈21与第二缠绕线圈22的缠绕方向相反。由于基体1两端的第一缠绕段11和第二缠绕段12相对设置,且第一缠绕线圈21与第二缠绕线圈22的缠绕方向相反。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充磁装置中的第一缠绕段11对应设置一个待充磁的零件,在第二缠绕段12对应设置另一个待充磁的零件,对充磁装置的第一缠绕线圈21和第二缠绕线圈22同时通电的状态下,所产生的磁场相反,则对两个待充磁的零件所充磁的磁性相反,由此,充磁后,能够将两个带有相反磁性的零件分别从充磁装置两侧进行拆卸,进而进行再一轮对两个待充磁零件的充磁操作。由此,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磁场的极性,通过以上结构设置,通过充磁装置同时对两个待充磁零件进行充磁操作,本充磁装置的充磁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第一缠绕线圈21的第一负极端与第二缠绕线圈22的第二正极端通过导线3相连。则通过导线3将第一缠绕线圈21和第二缠绕线圈22连接为整体结构,所谓整体结构,对于其电源连接,则只需对第一缠绕线圈21的第一正极端211连接正极,而无需连接电源的负极,同理,只需对第二缠绕线圈22的第二负极端221与电源的负极进行连接,而第二缠绕线圈22的第二正极端无需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由第一缠绕线圈21、第二缠绕线圈22和导线3构成的整体只需与一套电源的正负极进行连接;而在与此同时,由于第一缠绕线圈21依然设置在第一缠绕段11,第二缠绕线圈22依然设置在第二缠绕段12,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充磁装置在只需一套电源连接的状态下,同样能够对两个待充磁的零件进行充磁,这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002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表述清晰,将第一缠绕线圈21的正极命名为第一正极端211,将其负极命名为第一负极端;同理,将第二缠绕线圈22的正极命名为第二正极端,将第二缠绕线圈22的负极命名为第二负极端221。
[0025]进一步地,可以设置第一缠绕线圈21的、用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第一正极端211位于第一缠绕段11的内侧,第二缠绕线圈22的、用于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第二负极端221位于第二缠绕段12的内侧。S卩,第一缠绕线圈21的第一正极端211和第二缠绕线圈22的第二负极端221分别靠近充磁装置的中心位置。这更加节约空间并利用拆装。
[0026]对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线3,其连接第一缠绕线圈21和第二缠绕线圈22,本实施例中,在基体1上设置用于容置导线3的纵向通道,纵向通道连接于第一缠绕段11和第二缠绕段12。导线3通过纵向通道进行连接,进一步优化了充磁装置的结构,同时使得电流产生的电磁作用更均衡。
[0027]另一实施例中,在基体1上设置通孔13,通孔13设置在第一缠绕段11和第二缠绕段12之间。且最优化地,设置通孔13的轴线与第一缠绕段11和第二缠绕段12的连接线垂直。由此,使得充磁装置更轻量化,便于拆装,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00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第一缠绕线圈(21)和第二缠绕线圈(22),所述基体(1)包括分别设于两端的第一缠绕段(11)和第二缠绕段(12),所述第一缠绕线圈(21)缠绕于所述第一缠绕段(11),所述第二缠绕线圈(22)缠绕于所述第二缠绕段(12),且所述第一缠绕线圈(21)与所述第二缠绕线圈(22)的缠绕方向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线圈(21)的第一负极端与所述第二缠绕线圈(22)的第二正极端通过导线(3)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线圈(21)的第一正极端(211)位于所述第一缠绕段(11)的内侧,所述第二缠绕线圈(22)的第二负极端(221)位于所述第二缠绕段(12)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还包括用于容置所述导线(3)的纵向通道,所述纵向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缠绕段(11)和所述第二缠绕段(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缠绕段(11)和所述第二缠绕段(12)之间,所述基体(1)上还设有通孔(1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3)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缠绕段(11)和所述第二缠绕段(12)的连接线垂直。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电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磁装置。充磁装置包括基体、第一缠绕线圈和第二缠绕线圈,所述基体包括分别设于两端的第一缠绕段和第二缠绕段,所述第一缠绕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一缠绕段,所述第二缠绕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二缠绕段,且所述第一缠绕线圈与所述第二缠绕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充磁装置能够在第一缠绕段和第二缠绕段同时对两个待充磁零件进行充磁,这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成本。
【IPC分类】H01F13/00
【公开号】CN105405572
【申请号】CN201510933431
【发明人】颜唐, 陈建
【申请人】重庆五福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