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体充磁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0239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体充磁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杂工装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体充磁夹具。



背景技术:

充磁是指使磁性物质磁化或使磁性不足的磁体增加磁性,一般是把要充磁的可带磁性物体放在有直流电通过的线圈所形成的磁场里,为了提高对磁体的充磁效率,往往需要设计出各种工装夹具去提高磁体的充磁效率,但是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磁体,往往对磁极也有要求,由于技术的限制,为此市面上的工装夹具很难做到,而且一些夹具的充磁腔体,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电源的输出不够稳定,容易影响充磁的效率,质量上也具有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体充磁夹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磁体充磁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所述夹具本体的中部开有夹槽,所述夹具本体的两侧固定有磁性板,所述夹具本体的一端固定有充磁内腔,所述充磁内腔的一端栓接有直流电源模块,所述充磁内腔的中部嵌接有磁芯,所述磁芯上套接有漆包线,所述磁芯的两端连接有磁条,所述磁性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夹板,所述充磁内腔的背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充磁内腔背面的一侧嵌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嵌接有电源开关、充磁开关和变极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夹槽为矩形槽,所述夹槽的上部和前部开口,所述夹槽底部为光滑平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表面套接有绝缘外皮。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板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夹板靠近其中一个磁性板的一侧,所述锁紧螺栓通过螺杆与固定夹板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磁条共设置有两个,且磁条的一端嵌入磁性板的一端,所述磁性板内部开槽处的宽度大于磁条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板上靠近固定夹板的一侧铆接有磁极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非常适合磁体的充磁,通过设置有充磁内腔,并在充磁内腔内部设置有直流电源模块,可以使稳定的直流电源通过磁芯上的电磁线圈,并在磁性板的一端嵌接磁条,可以在夹槽中形成稳定的磁场,并在固定夹板和锁紧螺栓的配合操作方式下,可以有效提高充磁的效率,通过设置有磁极感应器,可以有效感应磁极,用于应对有些要求较高的充磁磁体,简单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磁腔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充磁内腔;3、锁紧螺栓;4、锁紧螺栓;5、夹槽;6、磁性板;7、充磁开关;8、控制面板;9、变极开关;10、电源开关;11、磁极感应器;12、磁条;13、磁芯;14、漆包线;15、直流电源模块;16、固定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磁体充磁夹具,包括夹具本体4,所述夹具本体4的中部开有夹槽5,所述夹具本体4的两侧固定有磁性板6,所述夹具本体4的一端固定有充磁内腔2,所述充磁内腔2的一端栓接有直流电源模块15,所述充磁内腔2的中部嵌接有磁芯13,所述磁芯13上套接有14,所述磁芯13的两端连接有磁条12,所述磁性板6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3,所述锁紧螺栓3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夹板16,所述充磁内腔2的背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手柄1,所述充磁内腔2背面的一侧嵌接有控制面板8,所述控制面板8上嵌接有电源开关10、充磁开关7和变极开关9,可以有效实现磁体的充磁。

其中,所述夹槽5为矩形槽,所述夹槽5的上部和前部开口,所述夹槽5底部为光滑平面结构,便于磁体工件的安装摆放。

其中,所述手柄1表面套接有绝缘外皮,保护使用者,防止触电。

其中,所述磁性板6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夹板16靠近其中一个磁性板6的一侧,所述锁紧螺栓3通过螺杆与固定夹板16转动配合,用于对磁极工件的固定。

其中,所述磁条12共设置有两个,且磁条12的一端嵌入磁性板6的一端,所述磁性板6内部开槽处的宽度大于磁条12的宽度,使磁条12有效固定于磁性板6中,从而形成稳定磁场。

其中,所述磁性板6上靠近固定夹板16的一侧铆接有磁极感应器11,有效感测充磁磁场的磁极,便于使用者切换磁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磁体充磁夹具,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将需要充磁的工件放入夹槽5中,接着通过固定夹板16和锁紧螺栓3的螺纹配合,可以有效的固定磁体工件,然后开启电源开关10,此时直流电源模块15会输出直流电源通过磁芯13,并通过磁条12和磁性板6的作用,在夹槽5中形成稳定的磁场,最后磁极感应器11会有效感应磁场的磁极,此时使用者只需根据磁极感应器11感应的磁极,拨动变极开关9和按下充磁开关7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