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屏蔽构造

文档序号:9827493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线束的屏蔽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的屏蔽构造。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汽车中,在电池和逆变器之间存在将由多根电线构成的线束插通地布设于金属制的屏蔽管内的情况。作为此线束的一例,能够举出下述专利文献I。
[0003]在上述的线束中,插通于沿车辆的地板下方配置的屏蔽管内。另一方面,在电线中的从屏蔽管导出的部分,即朝向电池和逆变器的布设区域中,电线插通于作为挠性屏蔽部件的金属编织部内并且能够自由地调整布设方向。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7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在上述的构造中,在金属编织部覆盖屏蔽管的端部的状态下,通过铆固环状的铆合部件而形成向屏蔽管的连接。
[0008]但是,在上述的结构中,并没有说明用于规定铆合配件相对于屏蔽管的铆固位置(铆合位置)的方法。因此,以往为在用手工作业估计距屏蔽管的端缘的距离之后确定铆合配件的铆固位置,因而无法高效地进行作业。
[0009]本发明为基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易于确定铆合部件相对于屏蔽管的铆固位置的线束的屏蔽构造。
[0010]本发明的线束的屏蔽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屏蔽管,在内部插通有构成线束的导电线;筒形状的挠性屏蔽部件,与所述屏蔽管的端部连接且插通有从所述屏蔽管向外部引出的所述导电线;端部部件,由导电材料形成,覆盖所述屏蔽管的端面且安装于所述屏蔽管的外周面,并且所述挠性屏蔽部件与所述端部部件的外周面连接;以及铆合部件,将挠性屏蔽部件与端部部件铆固,在所述端部部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铆合部件在屏蔽管的轴向上定位的定位部。
[0011]根据本发明,线束由屏蔽管和挠性屏蔽部件所包围并以屏蔽状态保持。并且,由于屏蔽管的端面被端部部件覆盖,因而即使假设屏蔽管的端缘为锋利边缘,也能够避免损伤导电线的被覆的情况。并且,通过端部部件以覆盖屏蔽管的端缘的方式装配而能够固定端部部件相对于屏蔽管的位置,且通过将铆合部件配置在形成于端部部件的定位部而能够自动地确定铆合部件相对于屏蔽管的铆固位置。由此,能够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示出在混合动力车辆中电池和逆变器经由线束连接的状況的概要的侧视图。
[0013]图2为示出屏蔽管和编织部的连接部分的侧剖视图。
[0014]图3为端部部件的侧剖视图。
[0015]图4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对本发明中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7](I)在本发明的线束的屏蔽构造中,所述端部部件设为由具有导电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即可。
[0018]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经由端部部件将挠性屏蔽部件和屏蔽管电连接。
[0019](2)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线束的屏蔽构造还具备:沿长度方向包围所述挠性屏蔽部件的保护部件;以及包围所述挠性屏蔽部件并且架设在所述屏蔽管和所述保护部件之间的密封用的护线套,在所述端部部件的内周面形成有以水密状态紧贴于所述屏蔽管的外周面的全周的管密封部。
[0020]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在端部部件上形成的管密封部而密封端部部件和屏蔽管之间。
[0021](3)此外,也可以为,所述端部部件具有覆盖所述屏蔽管的端面的壁面,并且在该壁面上形成有以密封状态使所述导电线贯通的橡胶制的线密封部,且所述线密封部通过双色成型一体地嵌入于所述端部部件。
[0022]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通过线密封部密封导电线和端部部件之间,因而即使保护部件受到损伤而水浸入到内部,也能够避免向屏蔽管内的浸入。
[0023]接着,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的线束具体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1的线束的密封构造应用于混合动力车。
[0026]线束WH连接在车辆的后侧搭载的电池I和在发动机室内设置的逆变器2之间。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线束WH由具有挠性的三根导电线L构成。
[0027]线束WH的中途一并地插通于在车辆的地板下方配置的屏蔽管3内。屏蔽管3为由铝或者铝合金制,并剖视圆形状的长条形管构成。屏蔽管3弯曲加工并沿预定的配管路径配置。屏蔽管3大体沿着车辆的大致前后方向并以水平延伸。屏蔽管3的前端侧向上方弯曲并导入于发动机室内,后端侧导入于车室的后侧。
[0028]在屏蔽管3的两端部上安装有端部部件13。端部部件13由覆盖屏蔽管3的端面全体的电线保持部13A和从该电线保持部13A的周缘部向轴向以筒形状突出并能够与屏蔽管3的外周面嵌合的管保持部13B形成。端部部件13以含导电材料的树脂材料为主材料而形成。因此,在端部部件13上铆固有编织部4时,成为经由端部部件13电连接编织部4和屏蔽管3的状态。
[0029]如图3所示,在管保持部13B的内周面并靠电线保持部13A的位置上在全周上凹陷地形成有安装槽14,并且通过在该安装槽14上装配的O环15,对端部部件13和屏蔽管3之间进行密封。另一方面,在屏蔽管3的外周面上从设置有O环15的部位到开口侧在全周上凹陷地形成有定位槽16。在该定位槽16上以在轴向(前后方向)上定位的状态配置有后述的铆合环5 (铆合部件),并且能够在该位置上铆固编织部4。
[0030]在电线保持部13A上设置有能够以密封状态插通各导电线L的三个线密封部17。如图4所示,各线密封部17在端部部件13的中心轴周围以同心圆状配置。并且,各线密封部17由橡胶材料形成,并且在端部部件13中通过二色成形等的成形法而一体地嵌入。在各线密封部17上贯通地形成有能够供导电线L插通的电线插通孔18,并且,如图3所示,在各电线插通孔18内的轴向上的中央部上前后地突出形成有两个密封突起19。密封突起19沿周方向形成为环状,并且以水密状态与各导电线L的被覆弹性接触。由此,避免向屏蔽管内的浸水。
[0031]线束WH从屏蔽管3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向外部导出。线束WH中的从屏蔽管3导出到外部的部分插通于编织部4(挠性屏蔽部件)内。编织部4形成为将多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裸线编织为长条形的筒形状,并且其整体具有良好的挠性。如图2所示,两编织部4的屏蔽管3侧的端部被端部部件13的外周面覆盖并且在定位槽16的外周中用金属制的铆合环5铆固。在该情况下,由于铆合环5在定位槽16的前后宽度内定位,因而编织部4相对于屏蔽管的铆固位置为稳定的。此外,编织部4在基于铆合环5的铆合状态下向后方折回,以使编织部4的末端部不会咬入护线套7和屏蔽管3之间。
[0032]另外,铆合环5为在径向上突出形成有铆合操作部5A的公知的部件,通过以使铆合操作部5A的根部部分接近的方式铆固而使铆合环5缩径,而能够将编织部4铆固于端部部件13。
[0033]并且,在编织部4的外周侧上通过有作为保护部件的波纹管6。
[0034]如图2所示,波纹管6的端部位于从屏蔽管3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