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屏蔽部件、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199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织屏蔽部件、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编织导体形成的编织屏蔽部件和一种制造编织屏蔽部件的方法,并且进一步涉及一种包含所述编织屏蔽部件的线束。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详细地公开了用于在安装于车辆诸如电动车辆或者混合动力车辆中的各装置之间进行电连接的高电压线束。专利文献I由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下面,简要描述了专利文献I。在图4 Ca)和4 (b)中,线束I包括多根高电压电线2、整体地覆盖该多根高电压 电线2的编织屏蔽部件3、被固定到图中没有示出的装置的屏蔽罩的屏蔽壳4、被保持到编织屏蔽部件3的环部件5,以及伴随螺栓6和螺母7的紧固而减小直径的带8。当编织屏蔽部件3的末端部9被固定到屏蔽壳4的环形部10时,使用环部件5和带8。在图4 Ca)到5中,编织屏蔽部件3由管状编织导体形成,并且具有本体部11和被连接到该本体部11的上述末端部9。所述末端部9被形成为使其内径可以被扩大为大于本体部11的内径。特别地,所述末端部9通过扩大内径而形成。通过沿着轴向方向向内弯折端部12而使所述末端部9形成双重结构。这种双重结构被形成为具有外侧末端部13和内侧末端部14。末端部9被形成为对应于如利用附图
标记D示出的范围部分。S卩,通过弯折端部12而形成于内侧的所述内侧末端部14形成在附图标记D的范围中。为了将编织屏蔽部件3的末端部9固定到屏蔽壳4的环形部10,首先将环部件5布置在外侧末端部13和内侧末端部14之间,并且将编织屏蔽部件3插入在屏蔽壳4中使得环形部10被放置在内侧末端部14的内侧。接着,使末端部9与环形部10紧固,并且最后,根据环形部10的位置从外侧末端部13的外侧将紧固带8紧固,上述固定将被完成。在上述组成和结构中,因为末端部9的内径被扩大为大于本体部11的内径,所以图5所示的针法(stitch) 15将被开口为大于本体部11的针法16。如果针法15的开口区域扩大,则可能担心屏蔽性能劣化,但是在末端部9中,通过形成双重结构而防止了性能劣化。即,通过在附图标记D的范围中形成内侧末端部14而防止了性能劣化。补充性地解释了编织导体。针法15之一被称为织线(pick) 19,并且织线19包括一根或者多根金属丝18。金属丝18的数目被称为端数(number ofends),并且在编织导体一圈中的织线19的数目被称为锭数(number of spindles)。还在由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的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共上述补充性解释。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文献JP-A-2005-339933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文献JP-A-2008-26275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在上述相关技术中,末端部9具有外侧末端部13和内侧末端部14的双重结构,并且可能有下列各项将会发生的可能性。即,因为外侧末端部13和内侧末端部14由相同的编织导体制成,并且具有相同的端数和锭数,所以外侧末端部13的针法15将以与内侧末端部14的针法15相同的面积开口。因此,当假设内部和外部的针法15精确地交迭时,可能需要担心屏蔽性能劣化。鉴于上述情况实现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充分地展示屏蔽性能的编织屏蔽部件、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线束。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本发明的如下配置解决了以上问题。(I) 一种编织屏蔽部件,包括管状本体部;以及管状末端部,该管状末端部从所 述本体部连续,其中所述末端部的内径被扩大为大于所述本体部的内径,通过在所述编织屏蔽部件的轴向方向上向内弯折所述末端部的端部,所述末端部形成为外侧末端部和内侧末端部的双重结构,所述末端部的所述端部处于该末端部的该端部未被处理的切割状态,并且包括处于所述切割状态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内侧末端部形成为金属丝松弛的松弛状态。(2)根据配置(I)的编织屏蔽部件,其中所述内侧末端部的所述松弛状态形成为使得相对于所述外侧末端部的针法,该外侧末端部的针法内侧的金属丝是交叉的。(3)根据配置(I)或(2)的编织屏蔽部件,其中所述末端部的所述端部被布置在与所述本体部连续的位置处,或者布置为靠近该连续位置。(4) 一种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过程将管状编织导体切割成预定长度,并且形成本体部和从该本体部连续的末端部;和第二过程将所述末端部的内径扩大为大于所述本体部的内径,并且通过在所述编织屏蔽部件的轴向方向上向内弯折所述末端部的端部,将所述末端部形成为外侧末端部和内侧末端部的双重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过程包括松弛状态形成过程,在该松弛状态形成过程中,使包括处于切割状态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内侧末端部形成为金属丝松弛的松弛状态。(5)根据配置(4)的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松开形成所述编织导体的每一个织线中的所述金属丝的捆束,形成所述松弛状态。(6) —种线束,包括根据配置(I)到(3)中的任意一项的编织屏蔽部件;和被所述编织屏蔽部件整体覆盖的多条导电路径。根据配置(I)的编织屏蔽部件,通过使具有外侧末端部和内侧末端部的双重结构的末端部的内侧末端部形成为处于金属丝松弛的松弛状态,减小了该末端部的针法的开口区域,并且结果,实现了能够防止屏蔽性能劣化的效果。因此,实现了能够充分地展示屏蔽性能的效果。根据配置(2)的编织屏蔽部件,通过形成所述松弛状态从而使外侧末端部的针法内侧的金属丝交叉,实现了能够更加可靠地减小末端部的针法的开口区域的效果。因此,实现了能够防止屏蔽性能劣化并且能够充分地展示屏蔽性能的效果。根据配置(3)的编织屏蔽部件,实现了能够防止屏蔽性能在编织导体的内径扩大的范围中劣化的效果。根据配置(4)的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包括以金属丝松弛的松弛状态来形成具有外侧末端部和内侧末端部的双重结构的末端部的内侧末端部的过程,实现了能够制造能够充分地展示屏蔽性能的编织屏蔽部件的效果。根据配置(5)的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松开金属丝的捆束而形成松弛状态,实现了能够制造能够充分地展示屏蔽性能的编织屏蔽部件的效果。根据配置(6)的线束,实现了能够提供能够充分地展示屏蔽性能的线束的效果。附图简要说明在图I中,(a)到(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编织屏蔽部件和线束的图示,其中图I (a)是示出线束的布置实例的图示,图I (b)是示出线束的末端部的透视图,并且图I (C)是线束的组成的解释性视图。图2是示出编织屏蔽部件的末端部的放大透视图。 在图3中,(a)到(C)是示出如何形成内侧末端部的松弛状态的图示,其中图3 (a)是示出切割状态的图示,图3 (b)是示出金属丝的捆束被松开的状态的图示,并且图3 (c)是示出金属丝的捆束被进一步松开的状态的图示。在图4中,(a)是示出线束的传统实例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在图4中,(b)是示出图4 (a)的编织屏蔽部件的图示。图5是示出图4 Ca)的编织屏蔽部件的细节的图示。附图标记列表21 :马达22 :逆变器23 :线束24 高电压电线(导电路径)25 :线束本体26:马达侧连接部27 :逆变器侧连接部28 :保护部件29 :编织屏蔽部件30 :外部部件31 :缠绕带32 :本体部33 :末端部34 :端部35 :外侧末端部36:内侧末端部37 :针法38 :金属丝39 :织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形成线束的编织屏蔽部件具有管状本体部和末端部。所述编织屏蔽部件被形成为使得所述末端部成为包括外侧末端部和内侧末端部的双重结构,并且该内侧末端部被形成为使得在外侧末端部的针法内侧的金属丝处于松弛状态。实施例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一个实施例。图I (a)到I (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编织屏蔽部件和线束的图示。图2是示出编织屏蔽部件的末端部的图示,并且图3(a)到3 (c)是示出内侧末端部如何形成松弛状态的图示。这个实施例的线束不受特别限制,而是可以被布置在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电动车辆中。特别地,该线束是高电压线束,并且可以是被布置成连接马达和逆变器的线束、被布置成连接逆变器和电池的线束,或者被布置成连接各装置(例如,诸如电接线盒的装置)的线束。以下作为一个实例描述了连接马达和逆变器的线束。在图I (a)到I (C)中,在电动车辆或者混合动力车辆中的马达21和逆变器22通过线束23 (也叫做马达电缆)电连接。线束23包括包含多根高电压电线24 (导电路径) 的线束本体25、被设置在线束本体25的一端(末端部)处的马达侧连接部26,和被设置在线束本体25的另一端(末端部)处的逆变器侧连接部27。下面,描述了线束23的各构件。上述线束本体25包括多根高电压电线24,和整体地覆盖该多根高电压电线24的保护部件28。高电压电线24是用于高电压的电线(高电压电缆),并且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三根高电压电线。该三根高电压电线24是相同的,并且被一起使用。高电压电线24包括导体部和覆盖该导体部的覆盖部。导体部不受特别限制,而是由利用铜或者铝制成的绞合导体形成。可替代地,导体部可以由类似地利用铜或者铝制成的矩形导体或者圆导体形成。在该实施例中的高电压电线24由非屏蔽电线形成。除了电线之外,作为所述导线路径的一个实例,也可以提到汇流条。保护部件28是如上所述整体地覆盖该多根高电压电线的部件。因为高电压电线24是非屏蔽电线,所以保护部件28被形成为使得能够展示电线保护功能和电磁屏蔽功能。具体地描述了保护部件28的组成。所述保护部件28包括具有屏蔽部件的功能的编织屏蔽部件29 ;在编织屏蔽部件29外侧设置的外部部件30 ;和防止外部部件30松弛的缠绕带(tape winding) 31。在图I (a)到2中,编织屏蔽部件29由编织导体形成,在该编织导体中,具有导电性的、非常细的丝被编织成管状。在编织屏蔽部件29内侧,整体地插入所述多根高电压电线24。编织屏蔽部件29不限于以上,而是可以通过缠绕薄片(sheet)而形成管状形状。编织屏蔽部件29是通过将管状编织导体切割成规定长度来使用的,并且具有本体部32和从该本体部32连续的末端部33。编织屏蔽部件29被形成为使得末端部33的内径被扩大为大于本体部32的内径。编织屏蔽部件29被形成为使得末端部33的端部34沿着轴向方向向内弯折以变成双重结构。即,末端部33被形成为包含外侧末端部35和内侧末端部36的双重结构。当在末端部33的端部34未被加工的状态,切割编织屏蔽部件29时,该编织屏蔽部件2形成双重结构。在如上切割编织屏蔽部件29之后,包括所述端部34的内侧末端部36形成为处于金属丝松弛的松弛状态。在图2中,利用阴影示意性地说明了内侧末端部36。在图2的圆中,示意了内侧末端部36,使得可以获知松弛状态。这里,更加详细地描述了上述松弛状态。如在图2的圆中所示,对于外侧末端部35的针法37,所述松弛状态是指该外侧末端部35的针法37内侧的金属丝38交叉的状态。当如在图3 Ca)中所示,观察每一个均包括多根金属丝38的织线39时,成为前端的端部34被切割(切割状态),并且然后,如从图3 (b)到3 (c)示出地,通过松开在每一个织线39中的金属丝38的捆束而形成松弛状态。松弛状态并未具体地示意,而是包括金属丝38可以变成的“蓬松”形式。在这种松弛状态中,末端部33的端部34被设为布置在与本体部32连续的位置处,或者被设为布置在靠近与本体部32连续的位置(参考在图2中的较小的圆的内侧)。端部34的布置是考虑到屏蔽性能设定的并且不限于以上布置,而是可以被设定在末端部33沿着轴向方向的中间位置处。末端部33的端部34 (或者内侧末端部36)并未用胶带等封止,即,处于无胶带或者非固定状态中。根据上述说明可以了解一种制造编织屏蔽部件29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包括通过·将管状编织导体切割成预定长度而形成本体部32和末端部33的第一过程,以及将内径末端部33扩大为大于本体部32的内径并且通过沿着轴向方向向内弯折末端部33的端部34而使末端部33形成为外侧末端部35和内侧末端部36的双重结构的第二过程,其中在第二过程中,进行松弛状态形成过程使包括处于切割状态中的端部34的内侧末端部36形成为其中金属丝38松弛的松弛状态。马达侧连接部26或者逆变器侧连接部27被设置在末端部33中的弯折部分处,换言之,上述编织屏蔽部件29中的外侧末端部35和内侧末端部36的连接部分处。在该实施例中马达侧连接部26或者逆变器侧连接部27是公知的屏蔽壳,并且被形成为能够被螺栓连接到马达21或者逆变器22的屏蔽罩。屏蔽壳设置有内壳和外壳,并且被形成为使得上述弯折部分可以被置于内壳和外壳之间。在图I (a)到I (C)中,设置了外部部件30,作为针对外部展示保护功能的部件。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外部部件30是片状的、耐磨的和柔性的(作为一个实例)。外部部件30适于缠绕在编织屏蔽部件29外侧。作为外部部件30的一个实例,例如可以提到加捻管(twist tube),并且缠绕带31可以被置于外部部件30的预定位置处。外部部件30的整体长度比编织屏蔽部件29稍短,并且因此,编织屏蔽部件29被露出。在编织屏蔽部件29被露出的边界部处,例如,通过缠绕由醋酸纤维(acetate crosses)制成的带而形成醋酸纤维管(acetate tube)(未示出)。设置外部部件30可以是选择性的。如上所述,如参考图I到3 (C)所描述的,形成线束23的编织屏蔽部件29具有管状本体部32和末端部33,并且这种编织屏蔽部件29被形成为使得末端部33成为外侧末端部35和内侧末端部36的双重结构。编织屏蔽部件29被形成为使得在外侧末端部35的针法37内侧的金属丝38处于松弛状态中。因此,在编织屏蔽部件29中,在末端部33中的针法37的开口区域减小,并且结果,实现了能够防止屏蔽性能劣化并且能够充分地展示屏蔽性能的效果。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编织屏蔽部件、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线束,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在之前描述的实施例,并且显然,能够不改变本发明的意图而作出各种修改。本申请基于在2010年6月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No. 2010-126527),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编织屏蔽部件、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线束,虽然在末端部中的外侧末端部的针法被开口为大于本体部的针法,但是形成了外侧末端部的针法内侧的金属丝的松弛状态,并且结果,因为在末端部中的针法的开口区域减小,所以防止了屏蔽性能劣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编织屏蔽部件,包括 管状本体部;以及 管状末端部,该管状末端部从所述本体部连续,其中 所述末端部的内径被扩大为大于所述本体部的内径, 通过在所述编织屏蔽部件的轴向方向上向内弯折所述末端部的端部,所述末端部形成为外侧末端部和内侧末端部的双重结构, 所述末端部的所述端部处于该末端部的该端部未被处理的切割状态,并且 包括处于所述切割状态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内侧末端部形成为金属丝松弛的松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编织屏蔽部件,其中 所述内侧末端部的所述松弛状态形成为使得相对于所述外侧末端部的针法,该外侧末端部的针法内侧的金属丝是交叉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屏蔽部件,其中 所述末端部的所述端部被布置在与所述本体部连续的位置处,或者布置为靠近该连续位置。
4.一种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过程将管状编织导体切割成预定长度,并且形成本体部和从该本体部连续的末端部;和 第二过程将所述末端部的内径扩大为大于所述本体部的内径,并且通过在所述编织屏蔽部件的轴向方向上向内弯折所述末端部的端部,将所述末端部形成为外侧末端部和内侧末端部的双重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过程包括松弛状态形成过程,在该松弛状态形成过程中,使包括处于切割状态的所述端部的所述内侧末端部形成为金属丝松弛的松弛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 通过松开形成所述编织导体的每一个织线中的所述金属丝的捆束,形成所述松弛状态。
6.—种线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I到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编织屏蔽部件;以及 被所述编织屏蔽部件整体覆盖的多条导电路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充分地展示屏蔽性能的编织屏蔽部件、一种编织屏蔽部件的制造方法和一种线束。构成线束的编织屏蔽部件(29)包括管状本体部(32)和管状末端部(33),并且所述编织屏蔽部件(29)形成为使得末端部(33)成为由外侧末端部(35)和内侧末端部(36)构成的双重结构。此外,所述编织屏蔽部件(29)形成为使其金属丝在外侧末端部(35)的针法(37)内侧的处于松弛状态中。
文档编号H01B5/12GK102918730SQ20118002742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日
发明者加藤贵, 市川秀弘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