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3281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9]图18是简易地表示通过压接机将屏蔽部件连接部向屏蔽部件的周缘部压接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50]图19是简易地表示通过压接机将屏蔽部件连接部向屏蔽部件的周缘部压接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51]图20是简易地表示通过压接机将屏蔽部件连接部向屏蔽部件的周缘部压接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0052]图21是简易地表示通过变形例的压接机将屏蔽部件连接部向屏蔽部件的周缘部压接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0053]图22是简易地表示通过变形例的压接机将屏蔽部件连接部向屏蔽部件的周缘部压接时的状态的剖视图。
[0054]图23是简易地表示通过变形例的压接机将屏蔽部件连接部向屏蔽部件的周缘部压接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实施方式〉
[0056]参照图1至图20的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线束10是在电动机(本发明的“第一设备”的一例,未图示)与逆变器(本发明的“第二设备”的一例,未图示)之间进行连接的电力线缆。逆变器与电动机直接连接,安装于逆变器的壳体的逆变器侧端子台(未图示)与安装于电动机的壳体的电动机侧端子台(未图示)以非常近的距离配置。在线束10的一端设有第一屏蔽连接器20,在线束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屏蔽连接器30。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电动机侧端子台嵌合连接,第二屏蔽连接器30与逆变器侧端子台嵌合连接。
[0057]如图3所示,在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二屏蔽连接器30之间,平行地排列配置有多根(在图示的情况下为六根)电线40。该电线40具备芯线和覆盖层而构成,上述芯线捆扎多个由铜或铜合金或者铝或铝合金构成的线材而成,上述覆盖层由覆盖该芯线的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构成。另外,电线40虽然设为应对大电流用途的粗径的电线,但是具有能够弯曲成大致90°的程度的柔软性。多根电线40在未被捆扎的情况下横向排列地并列设置,因此能够将多根电线40—起弯曲成大致90°。
[0058]接下来,对第一屏蔽连接器2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第一屏蔽连接器20具备合成树脂制的第一外壳21和与该第一外壳21—体成形的第一端子22。第一外壳21能够与贯通于电动机的壳体而形成的安装孔(未图不)嵌合。在第一外壳21的外周面嵌入安装有第一密封环80。当使第一外壳21与电动机的壳体的安装孔嵌合时,第一密封环80被夹持在第一外壳21的外周面与安装孔的内周面之间,而从电动机的壳体的内部到第一外壳21的内部整体被密封。
[0059]如图2所示,在第一外壳21上组装有由第一上侧夹线板61和第一下侧夹线板62构成的第一夹线板60。第一夹线板60具有在第一上侧夹线板61与第一下侧夹线板62相互组装的状态下使多个电线40—并插通的筒状的第一筒状部63(参照图1)。另外,第一夹线板60是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冲裁并弯曲加工而成的结构。
[0060]如图1所示,在该第一筒状部63的构成长边侧的一对相对边部形成有供后述的屏蔽部件50的一端部51连接的上下一对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上述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呈板状,如图2所示,在第一上侧夹线板61与第一下侧夹线板62相互组装的状态下以相对状态配置。
[0061]在构成第一筒状部63的短边侧的相对边部分别向侧方伸出形成有一对第一壳体连接部65,该一对第一壳体连接部65螺栓连接于构成电动机的外表面的壳体上的。一对第一壳体连接部65被一并紧固于电动机的壳体。另外,第一壳体连接部65具备从第一筒状部63沿水平方向伸出的水平部65A、从该水平部65A的侧缘沿垂直方向伸出的垂直部65B、从该垂直部65B的前端再次沿水平方向伸出的紧固部65C,水平部65A与紧固部65C分别设为关于垂直部65B而向相反方向突出的配置。另外,水平部65A与紧固部65C平行地配置,并且相对于一对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也平行地配置。
[0062]如图2所示,使第一上侧夹线板61的第一壳体连接部65与第一下侧夹线板62的第一壳体连接部叠合而成的叠合部具备:形成于第一下侧夹线板62侧的多个卡挂凸部62A;形成于第一上侧夹线板61侧的多个卡挂凹部61A。卡挂凸部62A与卡挂凹部61A被分开地配置于水平部65A与紧固部65C。另外,卡挂凸部62A和卡挂凹部61A形成于第一壳体连接部65的周缘中的向电线40的引出方向延伸的周缘和与之正交的周缘这双方。因此,通过将卡挂凸部62A嵌入并卡挂于卡挂凹部61A,而一对壳体连接部65成为一体并保持为叠合状态,并且一对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以相对状态配置,从而构成第一筒状部63。
[0063]另外,在第一上侧夹线板61的第一壳体连接部的水平部65A的周缘,向第一外壳21侧伸出地形成有防脱部66。在该防脱部66上贯通形成有孔66A。另一方面,在第一外壳2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贯通并插入防脱部66的孔66A的防脱突起23。
[0064]如图2所示,在第一上侧夹线板61的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的侧缘形成有上侧安装突起64A。该上侧安装突起64A在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的长边部分的中央出向下突出地形成。另一方面,在第一外壳21的上表面向上方开口地形成有供上侧安装突起64A插入的上侧安装孔24A。
[0065]同样,在第一下侧夹线板62的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的侧缘形成有下侧安装突起64B。该下侧安装突起64B在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的长边部分的中央处向上突出地形成。另一方面,在第一外壳21的下表面形成有供下侧安装突起64B插入的下侧安装孔(未图示)。
[0066]在上侧安装突起64A插入于上侧安装孔24A且下侧安装突起64B插入于下侧安装孔的状态下,第一夹线板60能够沿垂直方向移动预定尺寸。另外,在一对防脱突起23分别插入于一对防脱部66的孔66A的状态下,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预定尺寸。因此,在第一夹线板60固定于电动机的壳体的状态下,第一屏蔽连接器20虽然允许沿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移动预定尺寸,但是不会脱离第一夹线板60。
[0067]接下来,简单地对第二屏蔽连接器3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第二屏蔽连接器30具备合成树脂制的第二外壳31、与该第二外壳31—体成形的第二端子32。在第二屏蔽连接器30上安装有呈板状的金属板90,通过将该金属板90螺栓连接于逆变器的壳体,而将第二屏蔽连接器30固定于逆变器的壳体。
[0068]另外,在第二外壳31上安装有第二密封环81,随着将金属板90螺栓连接于逆变器的壳体,而第二密封环81被夹持在金属板90与逆变器的壳体的外表面之间,从而从逆变器的壳体的内部到第二外壳31的内部整体被密封。
[0069]金属板90具有长方形形状的外形,且与第二外壳31—体地成形,在金属板90的长边侧的侧缘突出形成有一对凸缘部92。各凸缘部92向与金属板90的长边侧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且相互平行地配置。在各凸缘部92上分别固定有螺栓91。如图10所示,该螺栓91设为具备头部91A和从该头部91A突出的轴部91B的众所周知的结构。轴部91B以从图示下方向上方穿过并贯通形成于凸缘部92的螺栓安装孔92A的方式配置,头部91A从图示下方抵接并固定于螺栓安装孔92A的周缘部。
[0070]如图3所示,在金属板90的各凸缘部92通过一对螺栓91而紧固有由第二上侧夹线板71和第二下侧夹线板72构成的第二夹线板70。第二夹线板70具有在第二上侧夹线板71与第二下侧夹线板72相互组装的状态下供多个电线40—并插通的筒状的第二筒状部73。另夕卜,第二上侧夹线板71和第二下侧夹线板72都是对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冲裁并弯曲加工而形成的结构。另外,在此,将安装于螺栓91的头部91A侧的第二夹线板70设为第二上侧夹线板71。
[0071]然而,作为使用了夹线板的屏蔽连接器,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13-110079号公报记载的结构。该屏蔽连接器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外壳和覆盖该外壳的金属制的屏蔽壳而构成。在该屏蔽壳上形成有筒状部,该筒状部安装有一并覆盖多个电线的筒状的编织线。在该筒状部的外周覆盖编织线,此外从其外周侧拧紧一对固定件,由此将编织线压接于筒状部。
[0072]在一对固定件各自的一端设有相互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卡合的阳片和阴片,在一对固定件各自的另一端设有能够相互通过螺丝进行紧固的凸缘。在各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