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32818阅读:来源:国知局
凸缘形成有用于供螺栓的轴部穿过的贯通孔。该贯通孔被设为闭合的孔,贯通孔的孔缘部整周地连续而不间断。因此,在组装夹线板时,将一方的固定件安装于双头螺栓,在其上方配置电线,进一步从其上方将另一方的固定件安装于双头螺栓。
[0073]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首先配置电线40,接下来再后安装第二夹线板70,在想要将安装于电线40的下侧的固定件向螺栓91安装时,会受电线40妨碍而无法将固定件安装于螺栓9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固定件地将第二夹线板70安装于螺栓91。以下,使用图6至图14,具体地对其构造进行说明。
[0074]在组装第二上侧夹线板71和第二下侧夹线板72而成的第二筒状部73的构成长边侧的一对相对边部上形成有上下一对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该上下一对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与后述的屏蔽部件50的另一端部52(参照图2)连接。上述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呈板状,如图3所示,在将第二上侧夹线板71与第二下侧夹线板72相互组装的状态下以相对状态配置。另一方面,在第二筒状部73的构成短边侧的一对相对边部,分别向侧方伸出地形成有左右一对板连接部75,该左右一对板连接部75—并紧固于金属板90 ο如图10所示,具体而言,该板连接部75设为使一对第二壳体连接部76叠合而成的结构,在该叠合部处同轴地形成有第一轴孔77及第二轴孔78,使金属板90的螺栓91插通上述轴孔77、78,并拧紧螺母93,由此将一对第二壳体连接部76—并紧固于金属板90。
[0075]如图11所示,第二上侧夹线板71的第二壳体连接部76设于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的两侧。另外,如图12所示,第二上侧夹线板71的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具备第二上侧基板部74A和相对于该第二上侧基板部74A以呈锐角的方式连接的第二上侧压接片74B而构成。同样,如图11所示,第二下侧夹线板72的第二壳体连接部76设于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的两侧。另外,如图14所示,第二下侧夹线板72的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具备第二下侧基板部74C和相对于该第二下侧基板部74C以呈锐角的方式连接的第二下侧压接片74D而构成。
[0076]如图6所示,在第二上侧夹线板71的各第二壳体连接部76开设有向第一轴孔77导入螺栓91的轴部91B的横导入孔79A及纵导入孔79B。横导入孔79A及纵导入孔79B都设为与第一轴孔77的直径相同的宽度尺寸,通过沿第一轴孔77的径向切口而形成。图6的图示左侧的横导入孔79A沿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的长边方向切口,与此相对,图6的图示右侧的纵导入孔79B沿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的短边方向切口。即,横导入孔79A及纵导入孔79B设为正交的配置。换言之,图6的图示左侧的第二壳体连接部76的横导入孔79A的轴部91B的导入方向与图6的图示右侧的第二壳体连接部76的纵导入孔79B的轴部91B的导入方向设为正交的配置。另外,在图6的图示右侧的壳体连接部76的外周缘部形成有沿着与纵导入孔79B的切口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切除而成的避让缘部79C。
[0077]如图6所示,第二上侧夹线板71将图示左侧的螺栓91的轴部91B从横导入孔79A导入到第一轴孔77之后,能够使纵导入孔79B侧的第二壳体连接部76以该轴部91B为转动中心转动。然后,如图7所示,图示右侧的螺栓91的轴部91B从纵导入孔79B被导入到第一轴孔77。此时,避让缘部79C配置在金属板90的比切口部92B靠内侧处。
[0078]如图2所示,第二下侧夹线板72的各第二轴孔78设为闭合的孔,第二轴孔78的孔缘部整周地连续而不间断。如图8所示,当将第二下侧夹线板72安装在第二上侧夹线板71的图示前侧时,第二上侧夹线板71的图示右侧的第二壳体连接部76由脱离防止片76A支撑,并配置为第一定位片76B从左方抵接于图示左侧的凸缘部92且第二定位片76C从右方抵接于图示右侧的凸缘部92的切口部92B。由此,第二下侧夹线板72通过各定位片76B、76C而相对于金属板90的各凸缘部92配置成定位状态。另外,第二上侧夹线板71的避让缘部79C与第二下侧夹线板72的第二定位片76C配置成非接触状态。
[0079]第二上侧夹线板71由脱离防止片76A保持为图7的安装姿势。螺栓91的轴部91B的直径设为与第一轴孔77的直径大致相同或比第一轴孔77的直径稍小,因此第二上侧夹线板71以不会松动的状态被保持为图7的安装姿势。因此,在第二下侧夹线板72安装于第二上侧夹线板71的状态下,不仅第二下侧夹线板72,第二上侧夹线板71也被配置为定位状态。并且,如图8所示,在将螺母93向螺栓91的轴部91B拧入时,能够防止在第二上侧夹线板71及第二下侧夹线板72倾斜的状态下被螺栓连接。此外,在将螺母93向螺栓91的轴部91B拧入时,如图10所示,第二上侧夹线板71的第二壳体连接部76、第二下侧夹线板72的壳体连接部76、金属板90的凸缘部92被夹持在螺栓91的头部91A与螺母93之间而成为一并紧固的状态。
[0080]屏蔽部件5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布构成,与所谓编织线不同,是编入金属线而成的纺织物。即,在编织线中,多个金属线呈X形状地交叉,与此相对,在金属布中,多个金属线由经线和玮线构成,呈+形状地交叉。因此,在编织线中,金属线容易开线,与此相对,在金属布中,金属布不会开线。这样的金属布是例如将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金属线沿纵向及横向交叉地编织而成的具有网眼构造的布料。另外,金属布也可以是在金属线的布料上粘贴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具有柔软性的膜的构造。
[0081]如图18所示,第一屏蔽部件连接部64具备第一基板部64C和相对于该第一基板部64C以呈锐角的方式连接的第一压接片64D而构成。对第一基板部64C的前端内侧实施第一倒角64E。同样,如上所述,第二屏蔽部件连接部74具备第二上侧基板部74A及第二下侧基板部74C和相对于该第二上侧基板部74A及第二下侧基板部74C以呈锐角的方式连接的第二上侧压接片74B及第二下侧压接片74D,对第二上侧基板部74A及第二下侧基板部74C的前端内侧实施第二倒角74E。第一夹线板60的第一壳体连接部设于第一基板部64C的两侧,第二夹线板70的第二壳体连接部76设于第二上侧基板部74A及第二下侧基板部74C的两侧。
[0082]在此,简单地对屏蔽部件50的压接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8所示,将屏蔽部件50的周缘部53插入第一基板部64C与第一压接片64D之间,将屏蔽部件50的周缘部53载置在第一基板部64C上,使压接机100从第一压接片64D的上方下降。于是,如图19所示,第一压接片64D被凿密而压接于屏蔽部件50的周缘部53。然后,使压接机100上升,如图20所示,将屏蔽部件50从压接机100拆下后,第一压接片64D被凿密而将屏蔽部件50的周缘部53固定成夹持在第一基板部64C与第一压接片64D之间的状态。同样,屏蔽部件50的周缘部53被固定成分别夹持在第二上侧基板部74A及第二下侧基板部74C与第二上侧压接片74B及第二下侧压接片74D之间的状态。由此,屏蔽部件50经由第一夹线板60而与电动机的壳体连接,并经由第二夹线板70而与逆变器的壳体连接。
[0083]第一基板部64C设为比第一压接片64D稍长,因此屏蔽部件50容易与第一基板部64C的前端抵接,但是由于对第一基板部64C的前端实施了第一倒角64E,因此可防止屏蔽部件50受到损伤。同样,将第二上侧基板部74A及第二下侧基板部74C设为比第二上侧压接片74B及第二下侧压接片74D稍长。
[0084]接下来,参照图15至图17的附图,对将屏蔽部件50卷绕于多个电线40而将屏蔽部件50后安装于第一屏蔽连接器20及第二屏蔽连接器30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将各端子22、32模制成形于各外壳21、31而预先形成为将多个电线40配置在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二屏蔽连接器30之间的状态。如图15所示,在屏蔽部件50的一端部51的周缘部53并列配置有第一上侧夹线板61和第一下侧夹线板62。同样,在屏蔽部件50的另一端部52的周缘部53并列配置有第二上侧夹线板71和第二下侧夹线板72。
[0085]接下来,将各夹线板61、62、71、72的压接片640、748、740分别由压接机凿密,由此将各屏蔽部件连接部64、74压接于屏蔽部件50的周缘部53。由此,第一上侧夹线板61及第一下侧夹线板62在屏蔽部件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