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28263阅读:来源:国知局
高的位置处形成为平坦面的第二平面部65,以上结构与现有的开关相同。
[0057]g卩,壳体61的下表面与现有的开关同样地构成为,在长边方向上从右到左以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第一平面部63、另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的顺序排列。而且,设定为相同高度位置的两个第二平面部65的每一个与第一平面部63之间的交界的位置分别具有直线状的台阶部。
[0058]而且,两个第一端子15从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突出,两个第二端子26从另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突出,这一点与现有的开关相同。并且,各第一端子15以及各第二端子26具有在与对应的第二平面部65相同的高度露出的露出部位(参照图3),且在该高度位置处水平地向外方突出,这一点也与现有的开关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各第一端子15以及各第二端子26包括上述露出部位在内而分别能够进行钎焊。
[0059]在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在壳体61上一体地设有水平截面为圆形且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71,该突出部71在壳体61的每一个第二平面部65上设有两个,这一点与现有的开关不同。
[0060]各突出部71的前端为球面状,且前端的位置是与壳体61的第一平面部63高度相同的位置或比其稍高的位置。即,各突出部71设定为不比第一平面部63突出的高度位置。
[0061]而且,作为突出部71的设置位置,采用与壳体61的外缘部附近的四角--对应而设置的位置。即,如图3所示,各突出部71相对于由虚线图示的与两个第一端子15对应的两个焊盘部52和与两个第二端子26对应的两个焊盘部54而言,在短边侧的外方位置配置。并且,各突出部71设定于与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26各自的从第二平面部65露出的露出部位相邻的位置。
[0062]换言之,从开关的中心位置观察,四个突出部71以相对于壳体61的长边方向成为两两对称的位置关系而设定,且以相对于短边方向也成为两两对称的位置关系而设定。而且,两个第一端子15从在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上设置的两个突出部71之间的位置导出。两个第二端子26从在另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上设置的两个突出部71之间的位置导出。
[0063]需要说明的是,突出部71的设置部位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在壳体61的外缘部附近设置。尤其是若为壳体61的四角,则在面积方面易于设置,从而更加优选。
[0064]实施方式的开关如上构成。就实施方式的开关的动作而言,当经由保护片40而对可动构件30的中央部位置向下方进行按压操作时,可动构件30进行翻转动作。由此,可动构件30的下表面与第一固定触点部10接触,从而开关触点部成为接通状态,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26之间成为导通状态。当解除该操作时,可动构件30由于自身的复原力而复原为原本的上方凸形的拱顶状,返回到图1示出的开关触点部的断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可动构件30作为可动触点发挥功能。
[0065]而且,实施方式的开关与现有的开关同样,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26向设于配线基板50的焊盘部52、54通过钎焊而进行表面安装。
[0066]在开关的安装时,向各焊盘部52、54涂敷焊膏。然后,以对应的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26位于焊盘部52、54之上的方式将开关配置在配线基板50上。之后,经由回流工序将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26钎焊固定于焊盘部52、54,从而安装开关。
[0067]将实施方式的开关向在焊盘部52、54上塗布有焊膏的配线基板50上配置时,壳体61的第一平面部63和设于各第二平面部65的突出部71的前端相对于配线基板50的上表面成为接近或抵接的状态。
[0068]接下来,向回流炉内进入,即便发生在各第二平面部65处焊膏的熔融时机不同等情况,实施方式的开关与现有的开关相比,也会减少开关自身在长边方向侧倾斜的现象。
[0069]S卩,例如,在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侧的焊膏先熔融的情况下,若对应的第一端子15彼此由于该熔融的焊料而被向下方拉拽,由此使壳体61以第一端子15侧下降的方式稍微倾斜,则在壳体61的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侧设置的两个突出部71的前端最先抵接在配线基板50上。
[0070]而且,该两个突出部71的前端抵接在配线基板50上的位置设定成为第一端子15的附近位置,因而与现有开关相比,将第一端子15侧下降的距离抑制为较小。由此,能够限制施加于开关自身而使其在长边方向侧倾斜的旋转力,从而能够减少开关自身的倾斜。
[007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焊盘部52、54的焊料的熔融状态、第一平面部63的形状设定等,也担心会产生开关自身向壳体61的短边方向侧等倾斜的情况,然而如实施方式的开关一样,只要在壳体61的外缘部附近的四角一一对应地设置突出部71,则开关自身向其短边方向侧等的倾斜也同样受到抑制。
[0072]如上,实施方式的开关是在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上,在第一端子15的附近位置处设置了两个突出部71的结构。通过该结构,即便由于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侧的焊膏先熔融而使得第一端子15彼此被向下方拉拽,也能够减少开关自身在长边方向侧倾斜的现象。实施方式的开关与现有的开关相比,能够抑制在回流钎焊时倾斜安装的情况,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回流安装。
[0073]需要说明的是,突出部71的截面形状和前端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突出部71的水平截面也可以是矩形形状、多边形状等,前端也可以是球面状以外的形状。
[0074]另外,突出部71的设置位置、数量也不限于在壳体61的下表面的四角各设置一个。
[0075]例如,可以以如下等方式构成:在带有上述突出部71的壳体上,进而在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的第一端子15彼此之间、以及另一方的第二平面部65的第二端子26彼此之间也分别设置一个突出部71。另外,也可以以如下等方式构成:仅在第一端子15彼此之间、第二端子26彼此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突出部71。
[0076]优选突出部71的前端不比第一平面部63突出。这是由于,考虑到开关的操作状态,优选作为操作位置的正下方的第一平面部63成为由配线基板50承接的安装状态。
[0077]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回流钎焊时减少开关自身倾斜安装的情况。作为其结构示例,对设置突出部71的例子进行了上述说明,然而除了突出部71以外,也可采用能够得到同等的作用的结构。
[0078]作为这样的变形例可以列举图4示出的结构。取代使用设置了上述突出部71的壳体61,图4不出的结构使用壳体6IA而构成。
[0079]在壳体61A的底部的下表面上没有设置突出部71,作为其替代结构,在第一平面部63上一体设置了延伸设置部63A。即,延伸设置部63A作为突出部发挥功能。突出部与第一平面部63成为一体形成的结构。
[0080]第一平面部63的延伸设置部63A(突出部)为宽度窄的直线状。而且,延伸设置部63A从第一平面部63朝向第二平面部65的外缘(壳体61A的短边侧的外缘)突出。若关于延伸设置部63A使用其他表述方式,则延伸设置部63A设于第二平面部65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且与第一平面部63 —体形成。
[0081]需要说明的是,延伸设置部63A的高度位置与突出部71同样是与第一平面部63高度相同的位置或比其稍高的位置。即,延伸设置部63A的高度位置优选设定为成为不比第一平面部63突出的高度位置。而且,延伸设置部63A的向第二平面部65的突出量优选设定为,使得作为突出侧的端部位置尽量成为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26的附近位置。
[0082]即使为该变形例的结构,延伸设置部63A也与上述突出部71发挥同样的作用,因而在回流钎焊时,开关自身向长边方向侧等倾斜的现象得到抑制。需要说明的是,与突出部71的情况同样,也可以以将延伸设置部63A设置在第一端子15彼此之间、第二端子26彼此之间等方式构成。
[0083]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说明了的实施方式的开关中,壳体61、61A的外形等形状设定不受限制。另外,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26的导出位置,根数、开关触点部的结构等也不受限制。
[0084]工业实用性
[0085]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在回流钎焊时,倾斜安装的情况受到抑制。本实用新型的开关主要在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等中有用。
【主权项】
1.一种开关,其是通过对从壳体突出的端子进行钎焊而实现表面安装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 第一平面部; 第二平面部,其与所述第一平面部相邻,且所述端子突出于所述第二平面部, 所述第二平面部的下表面位于比所述第一平面部的下表面高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平面部的下表面设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前端的位置是比所述第一平面部的下表面的位置高的位置、或与所述第一平面部的下表面的位置高度相同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平面部一体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所述开关是通过对从壳体突出的端子进行钎焊而实现表面安装的开关。壳体的底部具有:第一平面部;第二平面部,其与第一平面部相邻,且端子突出于第二平面部。而且,第二平面部的下表面位于比第一平面部的下表面高的位置。并且,在第二平面部的下表面设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
【IPC分类】H01H13-52, H01H13-02, H01H13-10
【公开号】CN204537900
【申请号】CN201520220216
【发明人】野口国雄, 中田大辅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