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65808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内的勾部35。
[0053]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所示,将该卡勾件30、该上端子模块10与该下端子模块20结合起来形成一组合模块90 (标号如图4所示)。详细地讲,该卡勾件30夹置于该上端子模块10与该下端子模块20之间,该下端子模块20的固定柱210穿过该卡勾件30上的穿孔34而进入该上端子模块10的固定孔内,从而将三者预先固定在一起。该上导电端子12的上接触部120与该下导电端子22的下接触部220上下对称而设,从而在最前端形成八字形的构造,以准备与一插头连接器相对接。该卡勾件30的平板部31位于该上注塑本体11与该下注塑本体21之间,其两个卡勾臂32向前伸出该上注塑本体11与该下注塑本体21之外,其两勾部35分别位于这两排导电端子12、22的左右两侧,而其尾端33则向后伸出该上注塑本体11与该下注塑本体21之外。
[0054]如图3、图4所示,在该绝缘基座40上形成有一位于前端的插口 41、一自该插口 41向后延伸并贯穿该绝缘基座40后表面的收容腔42、两个对称地位于该收容腔42的左右两侧并贯穿该绝缘基座40的导引槽43、两对分别形成于该绝缘基座40上下表面的卡槽44、以及若干个形成于该绝缘基座40上下表面且连通该插口 41的通孔45。
[0055]请同时参照图4及图5所示,将该组合模块90 —并组装于该绝缘基座40上。详细地,利用该卡勾件30的卡勾臂32沿着该绝缘基座40的导引槽43进入该收容腔42内,从而使得该组合模块90被收纳固定于该收容腔42内。
[0056]如图3、图5所不,该上屏蔽片50具有若干个位于该上屏蔽片50前端的反向折弯呈倒勾状的上接触弹片51。更详细地讲,这些上接触弹片51是从相对应的通孔45伸入该插口 41内,并且这些上接触弹片51的自由端52在折弯之后基本上是沿着外部插头连接器8的插入方向A (标号见图7)延伸。该上屏蔽片50还具有一对位于该上屏蔽片50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对称的上扣脚53。该上屏蔽片50还形成有一上中空部54,用来容纳其中一迈拉片80。
[0057]如图3、图5所示,该下屏蔽片60具有若干个位于该下屏蔽片60前端的反向折弯呈倒勾状的下接触弹片61。更详细地讲,这些下接触弹片61是伸入该插口 41内,并且这些下接触弹片61的自由端62在折弯之后基本上是沿着外部插头连接器8的插入方向A (标号见图7)延伸。该下屏蔽片60还具有一对位于该下屏蔽片60两侧向上弯折延伸的对称的下扣脚63。该上屏蔽片50还形成有一下中空部64,用来容纳另一迈拉片80。
[0058]如图5、图6所不,该上屏蔽片50与该下屏蔽片60分别对称设置于该绝缘基座40的上下表面,其中该上屏蔽片50的上接触弹片51是从该绝缘基座40上表面的通孔45而伸入该绝缘基座40的插口 41中,其上扣脚53伸入该绝缘基座40上表面上的相对应的卡槽44内,以将该上屏蔽片50固定于该绝缘基座40上。该下屏蔽片60的下接触弹片61是从该绝缘基座40下表面的通孔45而伸入该绝缘基座40的插口 41中,其下扣脚63伸入该绝缘基座40下表面上的相对应的卡槽44内,从而将该下屏蔽片60固定于该绝缘基座40上。另外,将两个迈拉片80分别对称地嵌入该上屏蔽片50与该下屏蔽片60的中空部54、64内。
[0059]如图6所示,该外壳70是呈扁状套筒结构,其形成有一前开口 71及一后开口 72,将预先组装好的该绝缘基座40连同该上下屏蔽片50、60 —起从后往前组入该外壳70中,从而使得该外壳70包围这些构件,形成完整的电连接器I。
[0060]请参照图7所示,由该外壳70的前开口 71及该绝缘基座40的插口 41共同构成该电连接器I的对接口,当插头连接器8插入自该对接口插入时,该插头连接器8首先与上接触弹片51和下接触弹片61接触并顺利将其向外撑开,然后继续插入该插头连接器8,才能与该上导电端子12与该下导电端子22的接触部120、220电性接触。可见,在该插头连接器8的插入过程中,由于上接触弹片51和下接触弹片61采用了反向折弯的结构,不但能够利用该外壳70来控制二者的高度,重要的是还可以大大降低两弹片被压垮的风险。
[0061]请参照图8及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I’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与前面所述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屏蔽片结构缩小,呈细长型,而且还设置有辅助弹臂。详细来讲,第二实施例的上屏蔽片50’具有一上辅助弹臂55’,于该上辅助弹臂55’的两侧各形成一上扣脚53’,从而使得该上辅助弹臂55’呈弓字型。同样地,第二实施例的下屏蔽片60’具有一下辅助弹臂65’,于该下辅助弹臂65’的两侧各形成一下扣脚63’,从而使得该下辅助弹臂65’呈弓字型。
[006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实施例的上屏蔽片50’的上接触弹片51’也是从该绝缘基座40’上表面的通孔45’而伸入该绝缘基座40’的插口 41’中,其上扣脚53’伸入该绝缘基座40’的相对应的卡槽44’内,以将该上屏蔽片50’固定于该绝缘基座40’上;第二实施例的下屏蔽片60’的下接触弹片61’是从绝缘基座40’下表面的通孔45’而伸入该绝缘基座40’的插口 41’中,其下扣脚63’伸入该绝缘基座40’的相对应的卡槽44’内,以将该下屏蔽片60’固定于该绝缘基座40’上。
[0063]由此可见,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上下屏蔽片50’、60’结构缩小,可以节省很多空间,可以给迈拉片80’腾出更大的安装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设置上下辅助弹臂55’、65’,还可以确保上下屏蔽片50’、60’具有更大的弹性,从而使得插头连接器插入时的手感更佳,能够使得插头连接器更加顺利地与该电连接器I’对接。
[006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I通过将上下屏蔽片50、60的接触弹片51、61反向折弯,从而保证公端能够顺利插入该电连接器I中,防止接触弹片51、61被公端压垮,同时还能够确保接触弹片51、61与公端之间的弹性接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接的安全性。
【主权项】
1.一种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至少包括有一上端子模块、一下端子模块、^勾件、一绝缘基座、一上屏蔽片、以及一下屏蔽片;其中 该上端子模块包括一上注塑本体及若干个嵌入该上注塑本体中且排列成一排的上导电端子; 该下端子模块包括一下注塑本体及若干个嵌入该下注塑本体中且排列成一排的下导电端子; 该卡勾件被夹置于该上端子模块与该下端子模块之间而共同构成一组合模块,该卡勾件具有两个对称卡勾臂,在这两个卡勾臂的前端分别形成一向内的勾部; 在该绝缘基座上形成有一位于前端的插口、一自该插口向后延伸并贯穿该绝缘基座后表面的收容腔、以及若干个形成于该绝缘基座上下表面且连通该插口的通孔;所述组合模块被收纳并固定于该收容腔内; 其特征在于:该上屏蔽片具有若干个位于其前端的经反向折弯呈倒勾状的上接触弹片,该上屏蔽片安装于该绝缘基座的上表面,而这些上接触弹片是从相对应的通孔伸入该绝缘基座的插口内;该下屏蔽片具有若干个位于其前端的经反向折弯呈倒勾状的下接触弹片,该下屏蔽片安装于该绝缘基座的下表面,而这些下接触弹片是从相对应的通孔伸入该绝缘基座的插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屏蔽片还具有两对称的上扣脚,这两个上扣脚是位于该上屏蔽片的两侧并经过向下弯折延伸而成;该下屏蔽片还具有两对称的下扣脚,这两个下扣脚是位于该下屏蔽片的两侧并经过向上弯折延伸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绝缘基座的上下表面还分别形成有两对卡槽,该上屏蔽片的上扣脚伸入该绝缘基座上表面的相对应的卡槽中,而该下屏蔽片的下扣脚伸入该绝缘基座下表面的相对应的卡槽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基座还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导引槽,这两个导引槽位于该收容腔的左右两侧并贯穿该绝缘基座,该卡勾件的卡勾臂沿着相对应的导引槽将该组合模块导入并固定于该收容腔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卡勾件还具有一平板部及两个对称的从该平板部的后端两侧向后延伸的尾端,这两个卡勾臂是从该平板部的前端两侧向前延伸而成;该平板部位于该上注塑本体与该下注塑本体之间,这两个卡勾臂向前伸出该上注塑本体与该下注塑本体之外,这两个勾部分别位于这些上下导电端子的左右两侧,而该卡勾件的尾端则向后伸出该上注塑本体与该下注塑本体之外。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下注塑本体的顶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固定柱,在该上注塑本体的底面形成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在该卡勾件的平板部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穿孔,该下注塑本体的固定柱穿过该卡勾件上的穿孔而进入该上注塑本体的固定孔内,以固定该上端子模块、该卡勾件及该下端子模块。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上导电端子均具有一向上折弯呈V型的上接触部及一向后延伸的上尾部;每一下导电端子均具有一向下折弯呈倒V型的下接触部及一向后延伸的下尾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外壳,其具有套筒结构,且形成有一前开口及一后开口,该绝缘基座连同该组合模块及该上下屏蔽片一起从该后开口装入该外壳中。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还包括有两个迈拉片,分别安置于该绝缘基座的上下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正反插拔使用的电连接器,包括有上端子模块、下端子模块、卡勾件、绝缘基座、上屏蔽片及下屏蔽片。该卡勾件被夹置于该上下端子模块之间而共同构成一组合模块,该组合模块被固定于该绝缘基座的收容腔内。两屏蔽片分别形成有若干个经反向折弯呈倒勾状的接触弹片,其中该上屏蔽片安装于该绝缘基座的上表面,而这些上接触弹片则伸入该绝缘基座的插口内,该下屏蔽片安装于该绝缘基座的下表面,而这些下接触弹片则伸入该绝缘基座的插口内。通过将接触弹片反向折弯,能够保证公端顺利插入该电连接器中,防止接触弹片被插入的公端压垮,同时还能够确保接触弹片与公端之间的弹性接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接时的安全性。
【IPC分类】H01R13/11, H01R13/648
【公开号】CN204834967
【申请号】CN201520688730
【发明人】涂海文, 张 浩, 丁树林
【申请人】翊腾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