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剥线与折弯为一体的剥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6451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剥线与折弯为一体的剥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剥线机,特别涉及一种集剥线与折弯为一体的剥线机。
【背景技术】
[0002]早期在将电线进行连接时,其长度截取和电线首、末端的保护套的剥离基本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即其先将电线切断,再用剥线钳将电线首端、尾端处的保护端剥开,故其通常具有接线操作不便以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自动剥线机,其结构包括机壳及设于机壳上的进线装置、导线管、刀架总成、出线装置及电控制系统,该刀架总成设于进线装置和出线装置之间,该导线管设于进线装置和刀架总成之间,且该导线管的输入端与进线装置的输出端相对应设置,导线管的输出端与该刀架总成的输入端相对应设置,该刀架总成的输出端与出线装置的输入端相对应设置,进线装置和出线装置均由上下相对设置的压紧轮构成;这种结构的自动剥线机具有自动截取电线、剥开保护套且速度快、效率高、剥线标准的优点。
[0004]随着电线应用场合的扩大,目前不少场合需要电线呈现为折弯状态,故通常对电线剥线后还需要放置电线折弯机上进行折弯处理,然而,现有剥线机的出线装置的压紧轮均无法进行平移,若用于折弯的折弯机构应用在现有剥线机上时,整一理想的工作流程依次为首端剥线、折弯和尾端剥线,然而,电线折弯后因弯部的限制和压线轮的固定使出线装置无法再将切断并折弯后的电线送回至刀架总成片进行尾端割痕,剥线,则具有折弯功能的剥线机只能对电线首端进行剥线,无法对折弯后的电线尾端进行剥线处理,进而使电线的首尾剥线和折弯处理无法在同一机台上操作。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缺陷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剥线与折弯为一体的剥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剥线方式的限制造成首尾剥线处理和折弯处理无法在一台剥线机上实现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集剥线与折弯为一体的剥线机,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前侧壁上的进线装置、刀架总成和折弯装置,该进线装置、刀架总成及折弯装置由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还包括有尾端剥线装置,上述尾端剥线装置包括夹线杆和固定座,上述夹线杆具有上夹杆和下夹杆,上述固定座以可左右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壳上,且上述机壳安装有控制固定座左右移动的左右平移驱动装置,上述上夹杆与上述下夹杆均沿机壳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上述上夹杆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处于上述下夹杆的上方,上述下夹杆固定设置,上述上夹杆与上述下夹杆分别与固定座连接,且上述上夹杆的前端与上述下夹杆的前端之间具有供电线伸入于内的夹线间距,上述夹线间距处于上述刀架总成与上述折弯装置之间,并与上述刀架总成的输出端相对应设置,上述上夹杆的后端上设有控制上夹杆的前端向上翘起或向下压的升降控制装置。
[0008]上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可前后滑动的安装滑动块,上述机壳上安装有控制安装滑动块滑动的滑动驱动装置,上述固定块和上述上、下夹杆的后端均处于上述机壳内,上述上夹杆与上述安装滑动块活动铰接在一起,上述下夹杆与上述安装滑动块固定连接,上述机壳前侧壁上开供设有夹线杆的前端活动伸出并左右滑动的,且上夹杆的前端在其内可上下摆动的通孔。
[0009]上述上夹杆的前端端部外嵌固安装有上压板,上述下夹杆的前端端部外嵌固有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相对设置,上压板与下压板均为沿机壳左右方向延伸的条形板,上述上压板与下压板之间具有间距,此间距即为上述夹线间距,上述夹线间距的左端端部呈由左至右渐缩的喇叭结构,上述上压板与下压板相对的对立面上均凸设有若干条连续设置的防滑凸条,各防滑凸条由左至右方向排列分布。
[0010]上述机壳前侧壁的背面锁固有固定板,上述固定板向后凸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块,上述固定座的前侧壁上凹设有供此滑块伸入于内滑动的滑槽。
[0011]上述左右平移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齿条,上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上述机壳后侧壁背面上,且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上述机壳内,上述主动齿轮套固在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上述机壳内安装有处于主动齿轮下方,并可转动的连接轴,上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均套固在上述连接轴外,上述第一从动齿轮与上述主动齿轮相啮合,上述第二从动齿轮处于第一从动齿轮的前方,上述齿条固定在上述固定座上,并处于第二从动齿轮下方,上述齿条与上述第二从动齿轮相啮合。
[0012]上述固定座的上表面上凸设有沿前后延伸的导向块,上述安装滑动块的底面向上凹设有供导向块卡入于内的凹槽,上述滑动驱动装置为驱动气缸,上述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上述机壳后侧壁背面上,上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活动伸入上述机壳内,并处于安装滑动块一侧,上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端部通过连接块与上述安装滑动块固定连接。
[0013]上述安装滑动块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铰接安装板,上述上夹杆处于两铰接安装板之间,通过铰接轴活动铰接在一起;上述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升降气缸,上述升降气缸的缸体固定在上述上夹杆的后端上表面上,上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活动穿过上述上夹杆,并与上述安装滑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剥线与折弯为一体的剥线机,整一工作流程是:先将电线的首端经进线装置向右输送至刀架总成内,对电线的首端进行割痕,割痕后进线装置向左移动,进线装置将电线向左拉扯,电线首端的保护套被剥离,实现首端剥线处理,之后进线装置再将将电线向右移动,穿过刀架总成经夹线间距至折弯装置处,当电线的长度达到所需长度时,刀架总成将电线切断,此时夹线杆处于折弯装置处,升降控制装置控制上夹杆的前端向下压,上、下夹杆夹紧着电线,折弯装置利用夹线杆的夹紧作用,使电线具有力的支撑点能够进行折弯处理,并提高整体折弯效果,折弯后夹线杆再向左移动,使电线的尾端向左移动至刀架总成内进行割痕,割痕后夹线杆向右移动,利用刀架总成与夹线杆之间的拉扯可实现电线尾端的剥线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夹线杆的左右移动可对折弯后的电线进行剥线输线,从而实现尾端剥线处理,且折弯时夹线杆对电线具有一夹紧力,使电线折弯时具有一支撑点,从而使折弯装置对电线的折弯效果较传统折弯方式的折弯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部分机壳);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不意图(省略部分机壳);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剥线与折弯为一体的剥线机,如图1-3所示,其机壳100及安装在机壳100前侧壁上的进线装置101、刀架总成102和折弯装置103,该进线装置101、刀架总成102及折弯装置103由左至右依次间隔设置,该进线装置101、刀架总成102和折弯装置103均是采用公知的结构,与现有的剥线机相同,其中进线装置101和刀架总成102可具体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3年6月5日公告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2290703B公开的一种改进型自动剥线机,此专利文献内有具体公开进线装置和刀架总成的工作方式和结构,该折弯装置可参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1年02月09日公开的公开号为201741978U的一种自动剥线机的自动折弯装置,此专利文献内具体公开了折弯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由此申请人在此不再累述。
[0019]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该剥线机还包括有尾端剥线装置,尾端剥线装置包括夹线杆I和固定座2,固定座2以可左右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机壳100内,优选的是,机壳100前侧壁的背面上锁固有固定板3,固定板3向后凸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滑块31,固定座2的前侧壁上凹设有供此滑块31伸入于内滑动的滑槽(图中未示出),利用滑块31与滑槽的配合可实现固定座2的安装,并可左右滑动。
[0020]该机壳100上安装有控制固定座2左右移动的左右平移驱动装置,此左右平移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1、主动齿轮42、第一从动齿轮43、第二从动齿轮44和齿条45,驱动电机41固定安装在机壳100的后侧壁背面上,且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向前伸入机壳100内,主动齿轮42套固在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外,机壳100内安装有处于主动齿轮42下方,并可转动的连接轴46,第一从动齿轮43和第二从动齿轮44均套固在连接轴46外,第一从动齿轮43与主动齿轮42相啮合,第二从动齿轮44处于第一从动齿轮43的前方,齿条45固定在固定座2上,并处于第二从动齿轮44下方,齿条45与第二从动齿轮44相啮合;驱动电机41启动时,主动齿轮42带动第一从动齿轮43转动,第二从动齿轮44 一同转动,第二从动齿轮44带动齿条45左右移动,从而使固定座2左右移动。
[0021]所述的夹线杆I具有上夹杆11和下夹杆12,上夹杆11与下夹杆12均沿机壳100的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上夹杆11以可上下摆动的方式处于下夹杆12的上方,下夹杆12固定设置,上夹杆11与下夹杆12分别与固定座2配合连接,且上夹杆11的前端与下夹杆12的前端之间具有供电线200伸入于内的夹线间距(图中未示出),此夹线间距与刀架总成102的输出口相对应设置,即夹线杆I处于刀架总成102与折弯装置103之间,且上夹杆11的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